湖北省黄冈市浠水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
B.已知①Fe + Cu2+ = Fe2+ + Cu;② 2Fe3+ + Cu = 2Fe2+ + 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 > Cu2+ > Fe2+
C.已知还原性:B- > C-> D-,反应 2C- + D2 = 2D- +C2和反应 2C- + B2 = 2B- +C2
都能发生
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B
2. 以下各项的比值是2:1的是()
A.CuCl2溶液中Cl-与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B.pH均为2的盐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C.同温下0.2mol/L的醋酸和0.1mol/L的醋酸中c(H+)
D.同浓度的NaOH与Ba(OH)2中和等物质的量的HCl所消耗的碱的体积
参考答案:
D
略
3. (1997·全国卷)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是( )
A.1.4 g
B.2.2 g
C.4.4 g
D.在2.2 g和4.4 g之间
参考答案:
A
略
4. 已知2Fe2+ +Br2=2Fe3++2Br-,向10mL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
0.001mol Cl2,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含有Cl- 外还一定
()
A.含Fe2+,不含
Fe3+ B.含Fe3+,不含Br-
C.含Fe3+,含Br-
D.含Fe2+,含Fe3+
参考答案:
C
略
5.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参考答案:
B
【解析】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A错误;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H+的最外层电子分别是0,C项错误;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学,D错误。
6. 下列不属于水解离子方程式的是()
A、Fe3+ + 3H2O Fe(OH)3 + 3H+
B、HS-+ H2O H3O+ + S2-
C、CO32-+ H2O HCO3-+ OH-
D、NH4+ + 2H2O H3O+ + NH3·H2O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 == Fe2++Cu2+
B.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 BaCO3↓+H2O
C.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2ClO- +SO2+H2O == CaSO3↓+2HClO D.少量AlCl3溶液滴入过量氨水中:Al3++4NH3?H2O== AlO2- +4NH4+ +2 H2O
参考答案:
B
略
8. 恒温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
3A(g)2B(g)+x C(g)。
达平衡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了p%,A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若x=2,则p>0.5a B.若x=3,则p<0.7a
C.若x=4,则p= a D.若x= 5,则p≥a
BC
略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由两种不同的核素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C.阴离子只有还原性,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D.某元素在两种的化合物中呈现不同的化合价,这两种的化合物相互反应后,得到了该元素的单质,则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盐酸)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的是()
A.KOHB.MgCl2C.HClD.N2
A
【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选;
B.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不选;
C.HCl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A不选;
D.N2为只含共价键的单质,故D不选;
故选A.
1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Fe2O3、Al2O3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灼烧
B.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C.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FeCl3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D.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分析】A.Fe2O3、Al2O3均不溶于水;
B.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溶解、过滤不能除去;
C.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Na、K为活泼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解:A.Fe2O3、Al2O3均不溶于水,利用物理方法溶解、过滤不能分离,故A错误;
B.粗盐中可溶性杂质溶解、过滤不能除去,还需加化学试剂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故B错误;
C.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FeCl3溶于蒸馏水,加少量盐酸抑制水解,故C错误;
D.Na、K为活泼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从实验安全角度可知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完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溶液配制及实验安全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 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成溶解,当再加入250mL 2.00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
上述盐酸的浓度为()
A.1.00mol·L B.0.500mol·L C.2.00mol·L D.3.00mol·L
参考答案:
A
略
14. 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近期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一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2- 由b极移向a极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 x+2xe-=Fe+xO2-
C. 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 x+xH2
D. 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mol 电子转移
参考答案:
C
15.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A.灼热的铀丝与 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已知硫酸亚铁铵晶体为浅绿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和(NH4)2SO4都要小;能水解;具有还原性,但比硫酸亚铁稳定。
以下
是将绿矾(FeSO47H2O)、硫酸铵以相等物质的量混合可制得摩尔盐晶体的流程图。
根据下图回答:
(1) 为处理废铁屑表面的油污,用10%Na2CO3溶液清洗,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2) 步骤1中采用倾析法分离出铁屑,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
A.沉淀的颗粒较大
B.沉淀容易沉降
C.沉淀呈胶状
D.沉淀呈絮状
(3) 步骤2中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步骤2中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4) 步骤3中,加入(NH4)2SO4固体后,应加热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
需经过的实验操作包括:、、减压过滤(或抽滤)等得到较为干燥的晶体。
(5) 制得的硫酸亚铁铵中常含有杂质离子Fe3+,检验方法是:。
参考答案:
(16分)(1) CO32— +H2O HCO3— + OH— (2分)
(2) A、B (3分)
(3)Fe + 2Fe3+ = 3Fe2+ (2分)、防止溶液冷却时,硫酸亚铁因析出而损失 (2分)。
(4)蒸发浓缩(2分)、冷却结晶(2分)
(5)取少量制得的硫酸亚铁铵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加1~2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含Fe3+。
(3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C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A;
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回答)。
(2)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M、N,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可表示为▲;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中,具有较高的沸点,其原因是▲。
]
(3)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下同),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4)A、B、C、D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有▲(写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呈酸性的有▲(写出所有化合物)。
(5)元素B、E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略
18. (14分)A、B、C、D、E是中学化学常见单质,且D、E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金属,构成它们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α、b、 c、d、е;且3 (a+b) = 2 (a+c) = 3 (d-a);X、Y、Z、M、N、W、H、K是常见化合物,X是B和C的化合产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图中反应物和产物中的H2O已略去):
(1)Y的电子式为, 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3)E的氧化物与D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X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生成1moIY 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5)固体N常温下即挥发,183℃升华,几乎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和H2O中,据此判断N
为晶体。
参考答案:
略
19. 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图
甲图乙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mol/(L·min)。
(3)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的是(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再加入一些铁粉
(4)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氧化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点。
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其原理为Fe+2NaOH+2H2O Na2FeO4+3H2↑,
则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2)0.0625
(3)A
(4)①Fe-6e-+8OH-=FeO42-+4H2O
②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解析:(1)反应中铁和氧化亚铁都是固体,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
(2)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mol/(L·min)=0.0625
mol/(L·min)
(3)使平衡时c(CO)/c(CO2)增大,就是使平衡常数增大,根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结合图甲知升高温度使平衡常数增大,故选A 。
(4)①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知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Fe-6e-+8OH-=FeO42-+4H2O 。
②根据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得2Fe(OH)3+
3ClO-+4OH-=2FeO42-+3Cl-+5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