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
安徽省肥西县紫蓬山明德小学江兆平
教学设计特色
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本人在认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不拘囿于教材,而是注重针对学生的日常所见所闻及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的联系来设计教学,使本课的学习有了较为深厚的土壤。

其次,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使用了许多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网络资源,并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予以展示,可营造出轻松热烈的学习氛围,寓枯燥的汉字教学于看图、猜谜、赏画之乐,事半功倍,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页脚内容1
教学难点
通过对汉字演变过程和特点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全班同学带来《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本。

2.PPT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古老的汉字”。

(一)教学“汉字的产生”。

1.导入激趣。

页脚内容2
师(大屏幕出示):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这几张简笔画,大家看看画的都是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生1:第一幅图是山。

生2:第三幅图是波浪。

生3:第四幅图是一个羊头。

生4:第二幅图好像我们玩过的弓。

……
3.师谈话:大家说的对,第一幅图是山,第二幅图是弓,第三幅图是水,第四幅图是羊。

其实,它们既是图画,也是文字,叫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王朝。

大家知道吗?
页脚内容3
4.学生自由回答。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们上学期的语文书上讲过。


5.师提问:看来,我们上学期语文有趣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大家都还记忆犹新。

现在,哪位同学来说说汉字是怎么产生的。

6.指名回答。

生5:汉字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创造的。

生6:汉字是仓颉创造的。

生7: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
7.师小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交流和记录的需要,人们创造了文字。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汉字从最初的直观性较强的图画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

(二)教学“汉字的演变”。

页脚内容4
1.师请学生把《语文五年级上册》这本书拿出来,翻到85页,看一看汉字的演变过程。

2.生看书回答,教师多媒体大屏幕出示:
3.师简介各种字体产生的年代和原因。

4.引导学生总结汉字演变的总体特点。

师:大家观察一下,从甲骨文到楷书、草书、行书,汉字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页脚内容5
5.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生8:笔画由弧形变为直线,易书写。

生9:笔画变少了。

生10:由可变的图形变成了结构较为固定的方块字。

……
6.师小结。

汉字的演变历经数千年,逐渐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二、教学“神奇的汉字”。

(一)认识汉字的形状特点。

1.比较汉字与其他民族的文字。

页脚内容6
1.师:(大屏幕出示):这是英、德、日、俄、中五国的文字,大家比较一下,汉字和其他四种文字有何不同?
英文 cake chichen china small water meat today dog rain tall window
德文 Deutschland Kultur Forshung und Technik Internet, Reportage, Modernes
日文の中でも緑を失うことのない樹木が深い色を添えて、ようやく咲き|
俄文литературетакимвсеобъемлющим,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мпроизведением
中文密林的个飞繁荣和石库门地方而我为成谈感桥鸟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组1:其他国家的文字大多是字母组成的,我国的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

页脚内容7
组2:我国的汉字是方块性的,整齐美观。

组3:汉字既是文字也是图画,有许多字即使没有学过,看它像什么,人们也能知道它指的是什么;甚至根据一个字的偏旁部首,人们也能猜出这个字的意思。

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从形状上是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含义的。

……
4.师总结:世界上的许多民族文字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变为拼音文字,而我国的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的特点。

5.进一步感知汉字字形优点。

(1)大屏幕出示字谜一组。

①劳逸结合。

(边)
②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

(梦)
③为数虽少,却在百万之上。

(一)
页脚内容8
④二山在一起,猜出便错了。

(击)
⑤千里草,心里晓。

(懂)
(2)学生猜字谜,教师板书谜底。

(3)师小结:这些字谜都是通过对汉字进行离合和增损制作出来的,也只有对具有框架结构的汉字才能够制作这种字谜。

(二)了解汉字的读音特点。

1.大屏幕出示歇后语一组。

葫芦掉进水里——不成(沉)
花生去皮——红人(仁)
翻穿皮袄——装佯(羊)
页脚内容9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生齐读。

3.指名说说歇后语的意思。

4.提问:这些歇后语是利用汉字的什么特性组成的?
5.生答:是利用汉字的谐音的特性构成的。

6.师小结:中国的汉字有好几万个,可给汉字注音的音节只有几百个,这就出现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汉字读一个音的现象。

这虽然给初学汉字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当你们把汉字掌握牢固了,运用起来,这种同音字过多的缺陷反而会成为优势,会创造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像以上的歇后语就是劳动人民利用汉字谐音的特点创造的,诙谐幽默而又通俗易懂。

7.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利用汉字谐音的例子,感受汉字谐音的妙用。

〔如广告:默默无蚊(闻)骑(其)乐无穷〕
(三)体会汉字的字义特点。

页脚内容10
1.指名学生说说学过的一词多义。

生11:“骄傲”一词在“他考试得了100分,就骄傲起来”这个句子中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意思;在“我为中华民族神奇的汉字感到骄傲”这个句子中是“自豪”的意思。

生12:“深”一词在“海水有深有浅”这个句子中是“从上到下的距离大”的意思;在“这件衣服的颜色太深”这句话中是“颜色浓”的意思。

……
2.组句游戏。

(1)大屏幕出示“辣、怕、不”三个单字。

(2)教师说明组字成句的要求。

(3)学生组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快速把句子输入大屏幕。

生13:不怕辣。

页脚内容11
生14:辣不怕。

生15:怕不辣。

……
3.教师小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完全相同的几个字由于位置不同而组成的几个句子,含义都是不同的,其中的精妙大家可在今后的学习运用中仔细体会。

三、欣赏汉字书法,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1.教师大屏幕出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作品各一幅。

页脚内容12
2.学生欣赏。

3.激发情感:大家看了这些作品,有什么感受?
页脚内容13
4.学生畅谈感想。

生:这些书法作品太美了,令人赏心悦目。

生:挂一幅在房间里做饰,简直是锦上添花。

生:我要是能写出这么美的字,该有多好。

生:看看这些作品,真感到惭愧,今后我得好好写字了。

生:以前写字课老师在上面讲,我没有认真听,今后可得重视了。

生:我们的汉字真是太神奇了。

能够把文字写得如诗如画,恐怕只有汉字了。

我真感到骄傲。

四、教学总结。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它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又积极吸收容纳了各个时代赋予它的新东西,历时愈久而日渐弥新。

今天,汉字成为联合国五种记录文字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设了汉语课,汉字为越来越多的人去接受,去学习,去痴迷,这是我们的自豪。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就更要学好汉字,并让它发扬广大。

页脚内容14
五、课后实践活动。

1.搜集有关汉字的故事。

2.写一幅书法作品。

六、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成功之处:1.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并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学生容易理解。

2.课程资源丰富生动,学生喜闻乐见。

3.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加强了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不足之处: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多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教学时将会更顺畅。

2013-05-24 人教网
页脚内容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