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教材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案
【单元主题】
本学习主题包括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重点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爆发经过及历史意义、新经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说一说,填一填,小组内交流
二、合作探究:议一议,比一比,对没有真正掌握的问题小组之间进行探讨
并互相帮助。
假设小组内也不会,就选派代表收集共性问题交给老师,师生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哪两位领导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他们分别实行了什么样的经济?各有什么作用或影响?请你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这一理论在俄国、是怎样开展的?用史事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概况如何?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开展中出现的挫折
三、系统总结。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复习的内容用表格形式总结本节内
容,比一比,记一记。
1.比拟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2.比拟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四、稳固训练:练一练,写一写
1.以下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2.有一场革命,“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芒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开展模式。
〞这场革命是〔〕
A.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B.俄国的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
命D.巴黎公社革命
3.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就是〔〕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索B.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
C.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进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4.右图是某国国徽,麦穗上缠着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成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飘带。
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俄罗斯D.苏联5.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新经济的实施B.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C.十月革命的胜利D.1922年苏联的成立
6.列宁说,新经济是用一种改进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开展战略任务的。
这里的“改进主义〞指的是〔〕A.农民向国家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开展商品经济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建立集体农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7、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
A.新经济的实施B.第一、第二个五年方案的实施
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8.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以下组合不正确的选项是〔〕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 宣言?
B.列宁──公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
C.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创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9.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据此答复: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2〕202120210年代,苏联有两位领导人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他们分别
是和
〔3〕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拟好,搞了个新经济,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①列宁的新经济是哪年开始实施的?为何说这种思路比拟好?
②使“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是谁?这种模式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有何弊端?
③你认为这种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借鉴?
五、当堂反思:
通这节课我最大收
获
,我还需解决问
题。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斯莫尔尼宫;1917年11月7日;列宁;彼得格勒;取得了胜利;第一次社会主义;国际社会主义;1921;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开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开展;1936年新宪法制定;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发挥过积极作用;弊端;优先开展重工业;方案经济;农民;农业产量;经济效益
二、合作探究〔老师的问题〕:
〔1〕列宁: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开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开展。
斯大林:1924年,斯大林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但形成高度集体的经济政治体制,具有严重的弊端: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
感想:一个国家开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方针,尤其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开展等。
〔2〕1848年产2月? 宣言?发表;俄国: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1922年苏联成立;1921年诞生,形成思想,新成立,1956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理论,实行改革开放,21世纪初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运遭到严重挫折;特色社会主义一支独秀。
认识:①挫折不可防止,是暂时的;②坚决社会主义信念,防止和平演变;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开展潮流;④开展生产力,表达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系统总结
2.比拟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2.比拟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四、稳固训练:
1-5 D C A D B 6-8 B B B
9.〔1苏俄或苏联〔2〕列宁,斯大林〔3〕①1921年,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开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开展。
②斯大林;高度集体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③借鉴;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根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那么,按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国民经济各产业比例协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