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
1.如图所示,一杠杆在三个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如果将力F均减小一半,则该杠杆将()
A、向左倾斜
B、向右倾斜
C、仍旧平衡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钢丝钳,在使用中属于()
A、省力杠杆
B、等臂杠杆
C、费力杠杆
D、无法确定
3.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
4.杠杆处于或匀速转动状态叫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为。

5.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其支点位于图中的点。

若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支点右侧15cm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方向,此时读数为 N.
7.小阳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他找来一根均匀的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A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

下面是小阳测出金属块B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小阳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0。

(2)把金属块B浸没在水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B物体的密度的表达式是:ρB =。

8.我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平衡吗?.(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中,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平衡还可以方便的测量.
(3)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N.
(4)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为解决本实验方案的这一不足,请你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建议:.
9.(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2)如图乙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欲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最合适的绕线方法。

(3)请在如图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手电筒的电路图。

10.(2分)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 没有滑动,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解析:做出三个力所对应的力臂,如图,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23•••F L F L F L +=,若将力减小一半,则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均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所以杠杆仍平衡。

故选C 。

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
2.A
【解析】
试题解析:杠杆根据力臂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省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

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因此它是省力杠杆。

故选A 。

考点:杠杆的分类
3.B
【解析】
试题分析:A 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B 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符合题意;C 启瓶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D 独轮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

考点:杠杆的分类
4.静止 1122F L F L =
【解析】
试题解析: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1122F L F L =。

故答案为:静止, 1122F L F L =。

考点:杠杆的平衡状态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5.A 、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钓鱼竿绕着A 点转动,所以,其支点位于图中的A 点。

若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在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应增大动力臂则钓鱼者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应一些增大。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
6.右,竖直,2
【解析】
试题分析:杠杆的平衡调节应为左边高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右边高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所以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可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支点左侧20cm 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5N 的钩码,在支点右侧15cm 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则要求弹簧测力计
拉力的力臂最大,在已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情况下,把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力臂最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竖直方向,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代入数据得1.5N×20cm=F2×15cm,解得F2=2N,所以此时读数为2N .
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7.用刻度尺测量出OD 的长度L1 0
01L L L ρ-水
【解析】
试题分析:小阳的思路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和水的密度来测量金属块的密度,金属块B 在空中和浸没在水中时,重物A 对对杠杆拉力的力臂是不同的,所以要分别测出两种情况下的力臂;设金属块B 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为LB ,金属块B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浮,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B×LB=GA×L0,(GB-F 浮)×LB=GA×L1,则有01=B B G L G F L -浮,整理得:001=B G L F L L -浮,又因为金属块B 浸没在水中,V 物=V 排,所以001=B L L L ρρ-水,即001B L L L ρρ=-水.
8.(1)平衡;(2)重力;右;力臂;(3)1;(4)换弹簧测力计斜着拉.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杠杆静止,此时杠杆平衡.
(2)为尽量减小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由图甲可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与力臂垂直,可以方便地测量力臂.
(3)由杠杆平衡条件及第三组实验数据得:F1×L1=F2×L2,
即:3N×5cm=F2×15cm,则F2=1N ;
(4)为得出普遍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替换了一组钩码,
并使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不在竖直方向,即换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使杠杆平衡,再做几组实验.
故答案为:(1)平衡;(2)重力;右;力臂;(3)1;(4)换弹簧测力计斜着拉.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为减小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时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作用力与力臂处垂直,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力的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
(3)根据表中数据,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阻力.
(4)为得出普遍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力与力臂不垂直,多做几次实验,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点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9.(1)如图
(2)如图
(3)如图
【解析】
试题解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2F L F L ,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就要使动力臂最大,即在杠杆上找一点,使其到支点的距离最长,这个距离即为动力臂.由图可知,在杠杆上P 点到支点O 的距离最大,过P 沿斜向上的方向做OP 的垂线即为最小的动力F ,OP 即为其力臂L 。

答案如下图所示:
(2)绳子自由端从小明的手中绕过定滑轮,向下再绕过动滑轮,最后向上系在定滑轮的挂
钩上,如图所示:
(3)在手电筒中,按钮相当于开关,灯泡相当于用电器,干电池相当于电源,金属外壳和弹簧相当于导线,
电路图如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电路图设计
10.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在抬起时桌腿A 没有滑动的情况下,若想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臂越大越省力,此时以A为支点,AC为力臂最省力,过C点作AC的垂线,即为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垂直AC向上,力的示意图和力臂L,如图。

考点:杆平衡条件;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