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讨论文
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全文如下:
文言文作为我国早期语言交流和文字传承的工具,它是古人们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是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写照。
然而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由于课程知识量大、课程
进度紧张,致使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对重点知识进行全面把握,加上缺少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抵触、厌恶的情绪。
本文就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消除畏惧心理,投入更多的
时间与精力到文言文的学习中。
老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
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可以向同
学们展示部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让他们亲眼感受一下“天下第一行书”的魅力,从而对
课文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如学习《鸿门宴》时,可以播放电影“鸿门宴”的相关片段,
让同学们在电影中感受当时剑拔弩张、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样
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培养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能够大大提高上课的
效率与效果。
二、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增加学生见闻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选择的文言文大多都和史实或当时的政治相关,要么就关乎作者个
人的人生境遇、情感波动,因此,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对课文进行讲解而忽视其历史背景
就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文章的背景、逻辑、情感,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历史背景,
讲述一下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的原因晋国一方面是晋文公逃亡时在郑国没有得到礼遇
以及公元前632年晋、楚交战之时郑国出兵帮助楚国,另一方面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当时
也急于扩张的秦国联盟对郑国发动战争。
同学们了解了城濮之战和秦晋攻郑的历史背景后,对当时复杂的国家关系就能够心中有数,更容易理顺文中的逻辑关系,对文章能够有一个
更深刻地理解。
同样,《鸿门宴》、《荆轲刺秦王》、《过秦论》等文章均和一些重要的
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构成重要的因果关系,不联系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很难达到
好的效果。
三、加强字、词、句式的教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
字、词、句式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对文言文中涉及的基础知
识和重要考点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重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次多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教法很死,学生学习也枯燥,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又是文言文学习的
根本,不得不重视,那么老师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做到“死中有活”。
例如,通假字就是文
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它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另一个字,如《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S”,“?S”通“隙”是隔阂、嫌怨的意思。
通假字的掌握是解读文言文
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
对于一词
多义的现象,我们不仅要了解词的本义,还要了解其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如“畔”本义是“田边”的意思,引申为“旁边”,如桥畔;又因为其与“叛”同音,假借为“背叛”的意识,即其假借义,如“亲戚畔之”。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梳理
能力都比较弱,老师对于这一类的基础知识要不断强调,及时总结、归类,对于“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要
让学生做到了解他们的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提
出了具体的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
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法上灵活生动,强化课堂效果。
四、强化技巧教学,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老师要强化文言文的技巧教学,教会他们如何
去正确翻译、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翻译要忠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译文既要做到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又要做到语言简明、优美、生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时,
对于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称等专有名词保留不翻译,“门庭若市”等经常使用的成语、熟语也不翻译。
对于一些如“使六国各爱其人”的句式,进行直接替换,将“使”替
换成“如果”,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替换成“谁”。
对于缺失
的成份进行补充,最后将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转化为现代汉语语法,理
顺译文。
将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教授给学生后,学生就可以对文言文进行预习,通过《古汉语常
用字字典》来查询生僻字的含义、解释,自己先尝试着断句、翻译,课堂上就能够有准备
地听讲学习。
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就是因为其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有所差池,语法
也不近相同,如果一无所知地就去听讲,效果肯定不好,长此以往还会打消学生积极性,
产生畏惧心理。
只有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才能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必须要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打消
学生的畏惧心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强化学生对课文逻辑的梳理;在字、词、句式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朗读训
练中培养语感,把握文章感情;在技法的教学中强化学生技能,培养预习习惯,多管齐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