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声声慢》word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3专题《声声慢》word 导学案
1.理解词句及词的含意,体会XXX 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位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词巧用联想拓展词境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一写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XXX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李清照的词
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后期多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之情。
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物,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清新,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
著有文艺批评《论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
主要词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后人辑有《漱玉词》。
2.探寻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
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1.识字注音
戚.(qī) 乍.(zhà) 憔悴..
(qiáo cuì) 2.字形辨认
⎩⎪⎨⎪⎧ 堪(难堪)湛(精湛) ⎩
⎪⎨⎪⎧ 悴(憔悴)淬(淬火) 3.一词多义
急⎩⎪⎨⎪⎧
怎敌他、晚来风急.(形容词,快,急速)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4.古今异义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光景,情形。
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有何表达效果?
提示:感情基调:凄惨愁苦。
“寻寻觅觅”,这是写词人的动作。
那么,词人在寻觅什么呢?是往日欢笑的岁月?还是流亡前的太平生活?还是丈夫在世时的温馨爱情?也许这些都是她寻觅的东西。
但却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心中若有所失,想要抓住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只是空虚,更生一种
凄凉、惨淡、悲戚。
“冷冷清清”,既明指环境的寂寞冷清,也暗指心境的凄凉,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了心情。
“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更直接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哀婉凄凉。
首句这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节奏由疏转密,具有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文情并茂地描写了女主人公凄苦无言的凄凉心境。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明写天气气候,实写内心感受,生活一下子跌入痛苦的深渊,只有借酒浇愁。
酒是“愁”的象征,“淡酒”并非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愁情,自然觉得酒味淡,这是XXX的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XXX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前面所写,未见“愁”字,而使人感到愁情绵绵,但终是不吐不快。
到篇末,这个字终于憋不住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一个反诘句,十分自然地收束全词。
物是人非,深哀巨痛,这光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得了呢?这个结尾,将词人蓄积已久的怨愤喷泻出来,精警有力,余味无穷。
1.词人为写“愁”,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的?
提示:总共选取了六大意象,分别是: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这些意象都是具有季节特征的。
①“酒”,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为伤心泪,言酒“淡”,其实是说愁“浓”,以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一个“淡”字,表明词人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可以说酒是“愁”的象征。
②“风”,秋风砭骨,天寒心冷。
这秋风渲染了愁情。
③“雁”,引起了词人的相思,想念丈夫,可丈夫已逝,自己流落金陵,还不如雁!“过雁”象征离愁。
④“黄花”,黄花虽繁盛,却无心欣赏,也无人一起赏,更衬托了词人的憔悴孤独。
⑤“梧桐”,让人一叶知秋,是哀愁的象征。
⑥“雨”,虽细不断,落在叶上,打在心上,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风寒心冷,酒难消愁;风送雁声,反添思乡之痛。
过雁、黄花又引发词人“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伤,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这份已浓得化不开的愁思。
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
这比声嘶力竭的呐喊更能带给人艺术想像、艺术享受!
2.从全词来看,词人是怎样抒发她内心感情的?
提示:(1)借景抒情。
三杯两盏淡酒——穷愁潦倒的生活现状;阴暗的秋日黄昏——词人凄凉晚景的写照;残菊——因思念与痛苦而憔悴不堪的词人的自我写照;秋风细雨——凄风苦雨正是词人痛苦的心声和哀伤的泪雨。
(2)直抒胸臆。
七组叠词——直言孤独凄清之悲;“正伤心”“憔悴损”——直说身心交瘁之痛;“怎生得黑”——直表日子难捱之苦;“怎一个愁字了得”——直诉心中沉重之愁。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XXX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感动过多少人。
关于本词的主旨,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你是怎样来概括这首词的主旨的?
提示:观点一:本词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节奏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
读着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
无疑,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观点二:这首词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是她晚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全词归结到“愁”字上,的确,“愁”字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个核心,支配着她的思想生活。
词中XXX运用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和生活感受的叙述,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环境气氛及其内心世界。
观点三:词中通过描写对秋天景色的生活感受,抒发了XXX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乱离、忧患的哀愁。
虽然,XXX写的是她个人的遭遇,但这遭遇是深深地植根于当时的现实土壤之中的,因而还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心情是许多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词中XXX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作为愁情的衬托,情景相互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2.巧用叠词,渲染氛围
本词中多处运用叠词,将词人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将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体现出不事雕琢的本色。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句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XXX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
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XXX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极富“顿挫凄绝”之感。
当XXX正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
这里XXX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在凄苦的XXX听来却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撼着XXX的心扉,简直不能自已。
导练目标
巧用联想法
词人由眼前的清冷,联想到难以将息;由酒淡联想到风急难敌;由大雁联想到旧相识;由满地黄花联想到孤独难熬到黑。
巧用联想可以拓宽写作思路,丰富文章内容,更好地突出中心。
请运用联想法写一篇短文,300字左右。
创意激活
所谓联想法,就是由此及彼、依次层层展开联想,将几个相似、相同、相异点进行比较,相互衬托,深入地阐述观点。
这是根据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由此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相似的一种思维方式。
常用的联想方式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等。
范例展示
那一次,我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阳光灿烂的鲜艳,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
迷惘的我默默地踩着树影回家,暗暗梦想着我的将来。
蓦地,一瓣残花飘落到我的肩上,顺着我的身子滚落车轮下,我被这一点点的苍凉牵动了心弦,竟下了车子推着前行。
不远处有一棵不高的花树,它正竭尽全力地开放着最后的花朵,同时那些曾经美丽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萧风的呼唤“零落成泥碾作尘”。
我扶着车子瑟瑟地走向那树,冥冥中似乎觉得那无名的花树正传递着一些关于生命的讯息,这是我所迷惘的。
冷不丁,又是一片花瓣悄悄打落在我的左颊,继而又卧倒在我的脚边。
我直觉地发现这残瓣上清晰地刻着一个“秋”字。
正在这时,我猛然发现那无名的花树上密密地结着一层青绿色的小果子。
刹那间,我的心明亮开来。
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精髓只有在你经历了喧哗和寂寞之后,才悠悠显现出来,而这种喧哗是需要你用勤奋、韧性和执着来完善和度过的,而这种寂寞更需要你用耐心和积极来充实。
花儿飘落的声音是美丽的、快乐的,它们为生命的延续留下了更重要的精髓,更多的小生命!
花开固然美丽,花落更具意义,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洒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话题集锦
(1)词人“寻寻觅觅”,无所寄托,只能在秋天“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神伤。
词句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表达了词人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眷恋;②痛苦;③思念;④忧愁。
(2)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爱国女词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诗、词、文,特别是词,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清照本以写闺阁情怨、离愁别恨见长,是继秦观之后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后来,金兵入侵、国破家亡,南渡以后,李清照思念故乡、家国的情感日益强烈,残酷的现实和流离的生活扩大了她的创作视野,激起了她心中炽热的爱国情怀,她以诗、词、文为载体,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源源不断地表达出来,因而她的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明显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也显现出来。
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提示:①谁说女子不如男;②爱国;③如何面对生死。
佳作片段
是那个宋朝的女子吗?从欢愉的春季走向烂漫的夏季,超前越过难挨的冷冬,最终决定停留在落叶纷飞的深秋,带着内心的哀愁和思念,倚着窗儿,吟出那些缠绵哀婉的词。
李清照在唱什么,我相信她不是在唱“凄凄惨惨戚戚”的秋天,她在感怀春光,春太美,太绚烂;她在伤怀夏日,夏太烈,太决绝;她在痛苦冬天,冬太冷,太彻骨。
所有的所有,带去她先前的安定与快乐。
只有秋天,配合她凄冷的心情,告诉她这世上,她的心里有了秋天,于是也便生出了许多愁。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愿清照内心奔赴温馨的家园。
声声慢⎩⎪⎨⎪⎧⎭
⎪⎬⎪⎫环境——冷冷清清——孤苦无依人物⎩⎪⎨⎪⎧⎭⎪⎬⎪⎫凄凄惨惨戚戚难将息淡酒不敌风急悲凄抑郁景物——旧雁黄花梧桐细雨——绝望哀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