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纸袋套袋处理和除袋期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纸袋套袋处理和除袋期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园选在成武县城关镇蔺庄村果园,供试树为7年生普通富士,砧木为
M26自根砧;行株距为4 m×2.5 m;树形为细长纺锤形,树高约4 m,中心干上留有10~12个主枝;每株留果100~120个。
1.1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果实套青竹双层袋,其外层袋为外灰内黑,内层袋为半透明蜡质绿色;处理2,果实套报纸内黑单层袋,此袋为两面印字的报纸,经一面用油墨印刷成光滑的黑色自制而成(以下简称报纸内黑袋);处理3,果实套乳白单层袋,此袋为乳白色;处理4,果实不套袋,作为对照。
处理1~3于7月2日对每株树冠东西南北中5个部位的果实分别套袋4个,每树套袋果为20个,每处理10株树计有200个果套袋。
在处理1~3中,设3个时间除袋,9月22日(采前48天)有3株树除袋;10月2日(采前38天)有3株树除袋;10月12日(采前28 d)有4株树除袋。
除套袋和除袋不同外,其它管理相同。
包括处理1~4采取相同的摘叶和转果管理。
各处理均于11月9日采收果实,采后即将果实放入冷藏室11月18日调查了各处理果实的着色面积、表面色、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以平均值作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纸袋处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表1 不同纸袋处理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注:1)套袋、除袋和采果日期分别为7月2日、10月12日和11月9日。
2)表面色用比色卡比色测定,日本的比色卡分l~6级,表内表面色4.16~4.86为同级,但4.86比4.16红色稍浓。
表1显示,4个处理在相同的摘叶、转果和其它管理条件下,果实的着色面积和表面色以青竹双层袋比报纸内黑袋高出5.67个百分点和0.06级,报纸内黑
袋比乳白单层袋高出2.58个百分点和0.59级,乳白单层袋比对照不套袋高出4.03个百分点和0.05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4个处理较近似,最大仅相差0.45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此差别口感是分辨不出的;果肉硬度4个处理之间虽最大相差2.56 ㎏/㎝2 ,但较低的乳白单层袋12.41 ㎏/㎝2,也足够各方面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l065I—89对鲜苹果果肉硬度的要求,富士品种为8.0 ㎏/㎝2。
综上所述,以青竹双层袋处理的果实品质较优。
2.2 除袋日期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表2 青竹双层袋除袋日期对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注:套袋和采果日期分别为7月2日和11月9日。
表2显示,4个处理在相同的摘叶、转果和其它管理条件下,青竹双层袋于10月12日(采前28 d)除袋,比不套袋果着色面积和表面色分别高12.28个百分点和0.70级,果肉硬度低0.84 kg/㎝2,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分别高0.06个百分点和0.01个百分点。
青竹双层袋提早于10月2日(采前38 d)和9月22日(采前48 d)除袋,反而比10月12日(采前28 d)除袋的果实品质有降低的趋势。
这表明,用青竹双层袋于7月2日套袋的富士果实以正常采果前大约30 d 除袋为宜。
3 小结
普通富士苹果用青竹双层袋、报纸内黑袋、乳白单层袋进行套袋的果实,比对照不套袋的果实不同程度地增进了着色。
其中,以青竹双层袋的果实增进着色较明显。
用青竹双层袋于7月2日套袋,以11月9日正常采收前大约30天除袋较好。
此时除袋能较明显地增进果实着色,可基本上保持与对照不套袋果有近似的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