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癌痛及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07T16:05:10.87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作者:郭苏宏
[导读]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减轻其癌痛及提升其生活质量所发挥的作用。

郭苏宏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减轻其癌痛及提升其生活质量所发挥的作用。

方法:将66例自2018年3月
~2020年8月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为观察组提供自我效能干预模式。

结果:干预前两组癌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癌痛程度明显更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环境、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于缓解其癌痛及提升其生活质量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恶性肿瘤;癌痛;生活质量
作为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癌痛不但会对患者的躯体运动及躯体感觉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精神健康及生活品质[1]。

若癌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但能会加重患者生理痛苦,影响其情绪,还会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或者抗拒等情绪,影响病情控制和缓解效果,进而危及其生命安全[2]。

自我效能理论即为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及评价,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恶性肿瘤患者66例,患者自2018年3月~2020年8月接受治疗,观察和对比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减轻其癌痛及改善其生活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以6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②患者伴有癌痛且预计生存周期不短于3个月;③试验方案在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通过。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或者感觉障碍、表达障碍者;②入组前3个月服用镇痛药物及抗抑郁、抗焦虑药物者。

所选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各占33例。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31~89岁,年龄平均值:(57.26±4.09)岁,疾病类型如下:宫颈癌2例、乳腺癌4例、结直肠癌4例、肝癌5例、肺癌6例、胃癌5例、胰腺癌2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区间:29~86岁,年龄平均值:(56.57±4.11)岁,疾病类型如下:宫颈癌2例、乳腺癌3例、结直肠癌5例、肝癌4例、肺癌7例、胃癌4例、胰腺癌3例、其他5例。

患者疾病类型等基本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为观察组提供自我效能干预模式,如下:
1.2.1常规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症状护理及病情观察,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等。

1.2.2自我效能干预(1)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宣讲,丰富与患者与其家属对疾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帮助患者对疾病各个阶段发展及治疗等情况做好心理预期及心理准备;(2)加强基础护理根据患者营养及体质状况为其制定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按时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荤素搭配,均衡摄入各种营养,有助于增强体质并提高疼痛阈值。

鼓励患者病情稳定时适量活动,能够舒展关节,对于减轻癌因性疲乏也可发挥积极作用;(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于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时与其进行交流以了解其心理波动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心理疏导。

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治疗心得及抗癌经验,有助于帮助患者强化抗癌信念;(4)目标性激励引导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为其设置任务单,有助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通过设置目标式任务的方式还有助于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

1.3观察指标
(1)参考WHO疼痛分级评估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0度:无疼痛感;Ⅰ度:有轻微间歇性疼痛;Ⅱ度:疼痛感持续存在;Ⅲ度:剧烈疼痛感持续存在;Ⅳ度:剧痛持续存在且超出患者耐受度。

(2)应用WHOQOL-BREF量表评估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及生理领域,共计24个条目,各维度所占条目分别为7个、6个、3个、8个,取正向分后各维度值相接并转换为4~20分值,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并以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以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癌痛缓解情况对比干预前两组癌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癌痛程度明显更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及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当前,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生存周期明显延长,但是,患者仍然承受着癌痛折磨,对其生活、工作及睡眠等均造成了极大地干扰,通知也极大地影响者患者的生活质量[3]。

临床多采用放化疗手段控制患者病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身心不适感进一步加重,极大地影响患者的配合积极性,甚至会导致患者失去生存信念,对临床疗效及病情控制效果可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危及其生命安全[4]。

自我效能即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的决心和信念,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自我效能干预能够强化患者对健康的追求及战胜疾病的信念,有助于调动患者的治疗主动性并可规范其治疗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品质。

恶性肿瘤患者病情控制难度大,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对治疗缺乏信心且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严重影响其治疗积极性,还会导致患者痛苦被放大,无法配合临床治疗。

因此,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自我效能感获得提高,帮助患者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强化其战胜疾病的信念,能够减轻各类不良应激反应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还会提升临床疗效,对患者预后可产生积极影响[5]。

此次研究中,干预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癌痛程度明显更轻,环境、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更高,护理两组两组癌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兴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组间对比可知,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自我效能干预可强化其治疗信念,有助于使癌痛程度得到缓解,可避免其治疗积极性受到影响,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注重细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和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方案和计划切实可行,使患者的合理身心需求得到最大程度地满足,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及护理对于控制其癌痛有重要价值,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晶彦,鞠进.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7):23-24.
[2]马金风.自我效能干预对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3):96-97.
[3]陈春丽.Orem自理模式开展于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5):169-170.
[4]王丽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延伸护理服务对宫颈癌患者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云南医药,2020,41(6):611-613.
[5]汪小梅,翁晓飞,洪哲云.自我效能干预对化疗期肺癌患者消化道反应水平及心理痛苦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3):281-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