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
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三年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被调高到3.24%和3.60%。
Ⅰ、应掌握的教材知识
Ⅱ、基本问题
⑴加息的影响
①国家:减少社会总需求,增加货币回笼,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物价,抑制经济过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②企业:A、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提高,缩小投资规模;B、既有利于防止其过多地占压资金,又有利于缓解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
③居民:A、提高存款利率会提高储蓄收益。
有利于提高居民利息收入。
B、提高利率,会对居民投资行为和消费贷款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①降低消费水平,将部分消费资金用于存款储蓄。
C、对利用贷款买房、买车的居民来说,银行加息将会增加他们的还贷负担;②将投资于股票、国债等方面的部分资金转移到存款储蓄,根据储蓄与股票、债券之间的风险差异与收益来决定投资的比例。
④对中国人民银行而言,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将更多使用市场化的手段,这将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⑵利率提高后,居民存款收益是不是一定增加?要具体分析:⑴当利率水平高于同期物价涨幅,实际收益存在并有可能增加;⑵当利率水平等于或低于同期物价涨幅,实际收益不存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4题。
1、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加息的一系列举措
A、会严重损害国内外企业的经济利益
B、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C、是国家充分利用行政手段来调节资源配置
D、是国家运用利率杠杆对经济加强宏观调控
2、利率又名利息率,它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下列对利率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利率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②存款利率上调会吸引公民储蓄,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③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④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出现通货膨胀时,通常要降低利率,以减少货币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假设某银行一年期存款年利率为2.25%,如果某储户将10000元人民币存入该银行一年,一年后他能获得的利息是
A、180元
B、225元
C、45元
D、200元
4、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银行
A、是依靠加息来获取银行利润的
B、是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C、是我国的信贷、结算中心
D、是领导全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国家机关
5、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
单就提高银行存款利率而言,这是我国自1994年起的10年来首次上调银行存款利率。
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带来
A.银行贷款的必然增加B.银行利润的必然增加C.公民储蓄存款的增加D、使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
6.上题材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
A.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B.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和管理
C.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D.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
7、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0.27个百分点,但人们购买国债的热情依然高涨。
11月1日,北京市一家商业银行开门后不到5分钟就销空了全部1.3亿元的国债。
而银行同期其他证卷却都销量不好。
个人选择投
资方式应该考虑()
A.各种投资方式的安全性、收益率和流通性B.投资种类多样化,把国债作首选
C.是否符合适度消费的原则D.投资回报率的高低
8.央行关于加息的决定,除了调整利率,还放开了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走向了利率的市场化。
这一重要举措将()
A.刺激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B.强化利率对企业的效率激励功能
C.减轻企业资金成本的压力D.加速市场上货币的流通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的效果,增加我国的存款额,抑制房地产业过热。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为确保此次利率调整顺利实施,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调整后的基准利率和浮动区间,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防止盲目抬高贷款利率,抑制高利贷行为。
据此完成9-6题。
9、中国人民银行
①是银行的银行②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导力量
③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④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⑤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⑥是国家机关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
③④⑤⑥
10、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③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④高利贷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④11、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物质
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c.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2、银行加息将可能导致
A.存款收益增加,刺激居民消费
B.居民减少储蓄,增加其它投资
C.物价上升,消费水平下降
D.企业贷款成本增加,贷款规模下降
13、经济学上看,国家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的利率属于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道德手段D.经济手段
㈢主观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这是我国自1994年以来首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⑴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银行存款利率的调整为什么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变化: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加息?)
⑵银行加息对居民生活产生那些影响?(变化:加息有什么影响?)
8、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存款利率上调,有利于居民存款利息收益的增加,也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提高利率也将对居民投资行为和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1.背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O.27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九年来首次加息。
辨题:加息,会增加企业负担,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下降。
.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1分)
②加息会使企业在贷款时支付更多的利息,客观上会增加生产成本,使企业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分)
③,加息未必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
因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
(4分)
④从宏观上来说,较高的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抑制低效益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助于社会资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从而优胜劣汰,这有利于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