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新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聊城市新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离子为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2. 把新制 Cu(OH)2悬浊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人患有下列哪种疾病?
A、高血压症
B、高血脂症
C、尿路感染
D、糖尿病
参考答案: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ml 1mol/L的盐酸中含0.1N A个HCl分子
B. 56g铁与标况下22.4LCl2充分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3 N A
C. 1molNa2O2和Na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 N A
D. 44克14C16O2含中子数为24N A
参考答案:
C
A. 氯化氢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盐酸中不存在HCl分子,故A错误;
B. 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标况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二者充分反应时生成氯化铁,铁
过量,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故B错误;C. 1molNa2O2中含有1mol过氧根离子和2mol钠离子,1molNa2O中含有1mol氧离子和2mol钠离子,因此1mol混合物
中含有的阴阳离子共3mol,故C正确;D. 44克14C16O2的物质的量为,中子的
物质的量为×(8+8×2)≠24mol,故D错误;故选C。

4. 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
C.Na2O2、KOH、Na2SO4 D.HCl、Al2O3、MgCl2
参考答案:
C

5.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D
【详解】A. 由图可知,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为分解反应,故A正确;
B.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均存在反应物分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物为化合物,有单质生成,则一定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 正确;
D. 由图不能确定反应中能量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分类。

由图可知,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且有单质生成。

6. 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7. 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A.1:1 B.1:2 C. 1:
3 D. 3:2
参考答案:
A

8. 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NH3 D.KOH
参考答案:
D
9. 对氧化铝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
C.两性氧化物D.不成盐氧化物(像CO一样)
参考答案:
C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和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B.和强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C.和强酸或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D.和酸或碱不反应是氧化物为不成盐氧化物.
【解答】解:氧化铝和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铝盐和水,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所以氧化铝和强酸或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所以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选C.
10.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MnO4-、Na+、Cl-B.SO42-、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参考答案:
B

1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1.5N 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 A
C.常温常压下,2.24L正戊烷、异戊烷及新戊烷的混合物,含C-H数目为1.2
N A
D.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 A
参考答案:
D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参考答案:
D
13.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反应①可知: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
B.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SO42-+2Br-+4H+
C. 可通过电解MgCl2溶液制得金属镁
D. 粗盐中含有的Mg2+、SO42-等杂质离子,可通过依次加入BaCl2溶液、NaOH 溶液、盐酸等试剂加以去除
参考答案:
B
【详解】A.往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的沉淀是NaHCO3,说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此过程不能判断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事实上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A错误;
B.反应②中二氧化硫溶液与单质溴反应生成硫酸和H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SO42-+2Br-+4H+,故B正确;
C.镁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2制得金属镁,故C错误;
D.粗盐中含有的Mg2+、SO42-等杂质离子,先转化为沉淀,可通过依次加入BaCl2溶液、NaOH溶液、盐酸,但是过量的BaCl2溶液无法除去,应该加入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明确流程图中发生的反应、操作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选项D中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

14. 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B.苯只能在特殊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C.苯不能被酸性KMnO4氧化 D.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各图曲线分别表示物质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下列选项中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可以表示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B.
以表示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C.
可以表示Ⅵ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关系
D.
可以表示第三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对应单质的熔点高低关系
参考答案:
D
A.F-、Na+、Mg2+、Al3+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图中随Z的增大而Y减小,故A正确;B.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则图中Z变大时Y不变,故B正确;C.ⅥA族元素氢化物,水中含氢键,沸点最高,而气态氢化物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沸点升高,则图中沸点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第三周期中的非金属元素对应单质中,Si为原子晶体,沸点最大,则原子序数最小的沸点最大,与图不符,故D错误;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操作②的名称是.
(2)试剂a是,试剂b是,固体B
是.(填化学式)
(3)加入试剂a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加入试剂b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
答)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和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填“A”、“A1”、“B”、“C”)的质量.
参考答案:
(1)溶解;过滤;
(2)K2CO3;HCl;BaCl2;
(3)K2CO3+BaCl2=BaCO3↓+2KCl;BaCO3+2HCl=BaCl2+CO2↑+H2O;
(4)否;应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5)沉淀A1或固体B.
解: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先溶于水,然后加入过量K2CO3使BaCl2转化为沉淀,则试剂a为K2CO3,过滤后沉淀加入盐酸可生成BaCl2溶液则试剂b为盐酸,经蒸发、结晶、干燥后可得固体BaCl2,操作②所得滤液为KCl和K2CO3的混合物,应加入过量盐酸可得KCl;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操作①是把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操作为溶解;操作②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固体溶解后加入过量K2CO3使BaCl2转化为沉淀,过滤后沉淀加入盐酸可生成BaCl2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后可得固体BaCl2,
故答案为:K2CO3;HCl;BaCl2;
(3)加入试剂a,K2CO3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O3+BaCl2=BaCO3↓+2KCl;加入试剂b,BaCO3与HCl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钡,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K2CO3+BaCl2=BaCO3↓+2KCl;BaCO3+2HCl=BaCl2+CO2↑+H2O;
(4)操作②所得滤液为KCl和K2CO3的混合物,直接蒸发结晶得不到纯净的KCl,所以不能得到实验目的;滤液中的杂质为K2CO3,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使K2CO3转化为KCl后再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否;应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和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还要求出KCl和BaCl2二者之一的质量,沉淀A没有洗涤含有杂质离子不能用于求算氯化钡的质量,利用沉淀A的质量可以求出氯化钡的质量,固体B即是BaCl2,而固体C中的KCl 部分来源于K2CO3,所以不能用C的质量求算;
故答案为:沉淀A1或固体B.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现有失去标签的Ba(OH)2、MgCl2、H2SO4和Na2CO3四瓶溶液。

为了确定这四种溶液成分,将他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1)A、B、C、D四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B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种非金属单质和B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MgCl2 B H2SO4 C Ba(OH)2 D Na2CO3
(2)2H+ + SO42- + Ba2+ + 2OH- = BaSO4↓ + 2H2O
(3)C + 2H2SO4(浓) CO2↑ + SO2↑ + 2H2O
18. (10分)在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中,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都能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但常温时A、B形成的化合物呈液态,C、B形成的化合物呈固态,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E的核电荷数最大,D与E组成的ED4常温下为气态。

(1)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填元素符号);
(2)写出A与B可以形成2种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由C与B原子形成的2种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是__▲__、__▲__;
(4)D、E所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 (填具体的化学式);
(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某些微粒,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如SO2、O3、NO,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则与B、D同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中,能与N、CS2互称
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是__▲__,__▲__ (填符合要求2种微粒的名称);
(6)写出工业上制E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

参考答案:
(10分,每空1分)、
(1)Na、Si、O、F、H (2)H—O—O—H 、H—O—H (3)Na+[]2-Na+Na+[]2-Na+(4)HF、SiH4(5)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二氟化铍也正确) (6)2C+SiO2Si+2CO↑
19. 下图是N、O、F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如有需要,可以利用本练习中出现过的信息)。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N、O、F形成氢化物的分子组成,与上述基态原子内的电子排布有什么关
系?
⑵画出C原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

⑶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对基态C原子形成CH4分子的微观过程提出合理的猜想。

参考答案:
⑴1个氢化物分子中的H原子数目等于其对应的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

⑶基态C原子有1个2s电子激发到p轨道,形成4个未成对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