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每小题选对得1分。
1.唐代李绅的《悯农》中有一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句诗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遗传和变异
D.排出体内的废物
2.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七年级同学们在进行“观察校园植物”的学习活动时,一般不会用到的方式是
A.听
B.看
C.嗅
D.触摸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
但将它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
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
5.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这是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举措。
下列有关长江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的根本来源是长江中的水生植物
B.长江中的水生植物属于生产者
C.长江中的白暨豚属于消费者
D.长江中的微生物大多属于分解者
6.小明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500ml的无色玻璃瓶、350ml的清水、少量的尿素、几个螺蛳、2条小鱼、河沙,他还必须补充的是()
A.金鱼藻
B.自来水
C.塑料花
D.锦鲤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B.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C.光合作用在植物所有的细胞中都能进行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8.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物质和能量的主要变化状况是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9.大豆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哪个结构运输至茎和叶
A.细胞
B.气孔
C.筛管
D.导管
10.冬瓜在我国广泛种植,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无机盐对冬瓜产量的影响。
据表分析,在实验中对冬瓜产量影响最大的三种无机盐依次是
A.含氮、钾、镁的无机盐
B.含磷、镁、钾的无机盐
C.含氮、镁、钾的无机盐
D.含磷、钾、镁的无机盐
11.花生仁中的能量为12.47千焦/克(理论值),某小组测得的花生仁中的能量比理论值小,请你帮助该小组分析出现误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称重花生仁的重量不准确
B.测量水的温度不准确
C.实验中热量的散失
D.计算错误
12.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特别提出“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每天吃一个鸡蛋”,这样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3.对青少年来说下列几组午餐食谱中既科学又合理的一组是
A.米饭、炒牛肉、炒青菜
B.米饭、炒青菜、炸薯条
C.米饭、拌黄瓜、拌凉粉
D.米饭、红烧肉、烤羊排
14.“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
小亮同学的妈妈一直给他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亮缺钙,建议小亮在补钙的同时还要适当晒太阳并补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5.馒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馒头在人体口腔初步被消化
B.消化馒头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C.消化产物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D.能够满足人体所需全部营养
二、综合题
16.(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蓝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
蓝藻喜高温、强光。
蓝藻是四大家鱼中鲢鱼、鳙鱼的食物。
资料二:受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制约,蓝藻并不可能在常温条件下大规模暴发,水温25〜35℃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才会比其他藻类快,故温度是蓝藻暴发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蓝藻也会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
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资料三:建立“生态浮岛”,栽植水生美人蕉、凤眼莲和泽
泻等植物,不仅美化水域环境,改善水质,还能有效防止蓝藻的滋生。
如图为“生态浮岛”原理示意图。
(1)通过资料分析,蓝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影响蓝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写出所给资料中不同类型的两种)。
(2)科研人员用“生态浮岛”防止蓝藻的滋生,浮岛上种植的水生植物与水面的蓝藻之间形成的关系是▲。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3)资料三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8月下旬,我市环保局在实施水质监测时发现市区某段河流出现大量蓝藻。
请你结合资料,分析此段河流蓝藻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多选题,此题1分)
A.温度高
B.光照强
C.生活或工厂污水的排放,致使氮、磷等无机盐超标
(5)结合资料三,请你提出能增加经济效益的蓝藻无害化处理的合理措施:▲。
(此线1分)17.(5分)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叶圆片上浮法”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影响。
具体
实验步骤:
a.取生长旺盛的青菜叶,用打孔器打出一定数直径1cm左右的圆片。
b.将叶圆片装入注射器中,注射器吸入清水排出空气,并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缓慢拉动活塞重复2~3次,使叶圆片内部气体逸出。
然后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待用,此时叶圆片因为
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将全部沉到水底。
c.取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分别放入10个已抽
除气体的叶圆片,叶圆片沉底。
再将烧杯置于自制实验装置上,给予4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如图1),记录每个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并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根据该实验设计,分析下列问题: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此线1分)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取4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适宜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
氧化碳),分别放入10个已抽除气体的叶圆片,这遵循了实验中的▲原则。
(3)实验中记录每组叶圆片上浮的时间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4)小组同学就叶圆片上浮的原因向物理老师请教,物理老师解释说叶圆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
的气体导致叶圆片浮力增大而上浮.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该气体为▲。
(5)根据实验结果(如图2),可知光照强度越▲(填“强”或“弱”),叶圆片平均上浮的时间最短,说明光合作用强度越▲(填“强”或“弱”)。
(6)通过本实验可知,农业生产上为增加产量,可以通过改变光照强调的措施来进行。
除此以
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此线1分)
18.(5分)某兴趣小组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所示)内的消化过程,实验步骤和反应结束后物质的检测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注:“+”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
(1)根据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为▲毫升,③号试管所处烧杯标签上器官名称应为▲。
(2)检测试管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其原理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后呈现紫色,颜色越深,说明含有的蛋白质越多。
据上图分析,你认为颜色最深的试管应该是▲。
其原因是蛋白质经消化后最终消化产物是▲。
(3)分析实验结果时,与▲号试管相比,可知蛋白质被各消化液消化的程度。
此试管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4)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
(5)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有同学得出胆汁、胰液、肠液都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该兴趣小组经过讨论后,认为其结论不正确,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此线1分)
七年级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2.A3.C4.C5.A
6.A7.C8.C9.D10.A
11.C12.B13.A14.D15.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线0.5分,共15分)
16(5分)(1)生产者美人蕉或凤眼莲或泽泻鲢鱼或鳙鱼(后两空无顺序)
(2)竞争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
(3)生物影响环境
(4)ABC(此线1分)
(5)引入能食用的莲藕等水生植物或引入能捕食蓝藻的鱼类等(此线1分)
17(5分)(1)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影响吗?(此线1分)
(2)光照强度单一变量
(3)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氧气
(5)强强
(6)合理密植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或采用大棚种植、适当提高温度等(此线1分)
18(5分)(1)2小肠
(2)①或者④(写到①或者④都对)氨基酸
(3)④对照
(4)胃小肠(此两空无顺序)
(5)胰液和肠液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此线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