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焦耳定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公明中学况四新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3.理解焦耳定律内容和计算公式。

4.会运用焦耳定律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焦耳定律》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探究和实验结论的教学,难点是实验设计思路和创新、焦耳定律公式中I2易出错以及单位的换算书写等,由于是第一节课,课堂重点还是要倾斜于实验部分,充分体现物理课的实验重要性。

【温故知新】
1.小明家有一个电炉名牌上标有“220v-1000w”字样,求:(1)该电炉正常工
作时电流是多少A?电炉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Ώ?(2)电炉正常工作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教学过程】
一、电流的热效应
1.观察思考:
(1)从能的转化角度来看,电炉工作时消耗的电能转化成了能。

(2)想一想:电炉工作时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是不是导线没有电流的热效应现象呢?(大量实验表明:导线中也产生了热量,只是比电炉丝少得多而已。

那么电流通过导体的时候产生的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想想,将你的猜想写在学案上。

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的关系
1.实验探究:
(1)猜想:电流通过导体的时候产生的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一:流通过导体的时候产生的热量可能和电流大小有关。

(注意可能)猜想二:。

展示学生的猜想。

(大量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和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三个因素的关系。

存在多个变量时,要研究产生的热量和电阻这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控制变量法,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我们先来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按照控制变量的要求,应该控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时间保持相同。

我们怎样设计实验呢?)
(2)实验设计:
课本P48图8.4-2 试验中,如果要控制连在电路中的两个电阻通过的电流始终保持相同,两个电阻应该如何连入电路中?串联。

引导学生看书或者全效学习P50面以及课件。

思考:为什么瓶中所装的液体选用煤油而不用水?水的比热大,温度变化不明显。

如何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动手画。

此实验最大的问题是时间长,温度上升较慢,现象不明显。

可不可以再改进一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思考,引导讨论。

介绍老师选用的实验器材(黄老师设计的一种方案,看看是否可行?),没有选用温度计,而是U形管中的有色水,如何判断产生的热量多少?观察有色水上升的高度(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很明显,这样就将微小的温度变化形象地转换为明显的体积的变化。

再利用实物摄像投影放大,后面同学也能看清实验的情况,增大了可见度。

这是科学中很重要的实验研究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我们开始实验:
①电阻串联,左边一个电阻“10Ω”比右边“20Ω”的电阻要小,观察两个红色水柱的高低变化,思考哪边产生的热量多。

②左边改接到上面电阻,也是一个20Ω的电阻,左右两边接入了相同的电阻,但是右边接6 v电压;左边接1.5 v电压,那边电流大?观察两边水柱上升的情况。

③如果只观察某一个电阻,电流不变,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应该有什么情况?在学案上完成填空,小结刚才的实验,并得出实验的结论.
(3)实验现象:
电阻串联时,电阻大的那边有色水上升柱要
相同的电阻,电流大的那边有色水上升柱要
同一个电阻,相同电流,通电时间越长,有色水柱上升要
(4)实验结论:
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在电流、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
三、.焦耳定律
介绍焦耳的实验情况,并介绍他的实验结论即焦耳定律内容。

1.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跟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表达式:。

3.计算公式中,Q表示,单位是,I的单位,R的单位,t的单位是
随堂练习:
课前习题改编:小明家有一个电炉名牌上标有“220v-1000w”字样,求:(1)该电炉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少A?电炉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Ώ?(2)电炉正常工作10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3)电炉正常工作10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反思:第3问和第2问结果怎么样?他们有什么联系吗?电流通过电炉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量了。

即Q=W . 引出反馈习题4.推导焦耳定律。

【课堂反馈】
1.某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A的电流时,1min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
2.一只家用电烙铁,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100Ω,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min产生多少热量?
3. 电炉工作时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答:。

4.试试看:如果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量,能不能在理论上推导出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对实验的改进,使得实验现象清晰,操作控制方便,实验效果良好,获得学生的喜爱,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实验现象不明显、耗时过长的缺点,有力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同时也发现了本节课的不足,一是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有待加强,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

二是对学生的实验意识和方法的创新教学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