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地球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地球知识
【考点】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实行相关计算。

【自主预习】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
形状特点是:两极①、赤道②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
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③。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
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经线纬线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④
的线
地球仪上同⑤平行的
线
特点
形状⑥圆
方向指示⑦方向指示⑧方向
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⑨赤道
最长
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⑩
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

11
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
12所有纬线都相互○13
4.经度与纬度
经度纬度图示
划分从○14向东、
向西各分180°
从○15向南、向北各分
90°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16,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
17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18愈大,南
纬的度数愈向南○19愈大
划分半球20°W~0°~160°E为○20,
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21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
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
(1)○
22为东西经界线;
(2)○
23经线大致与日界线
重合
(1)○
24纬线是
中、低纬度界线;○
25
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2)○
26是热带、
温带界线,○27是温
带、寒带界线
5.经纬网及其意义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必修一第1讲地球知识主备人:张美琴使用时间:2015-9-2
【课内探究】
经纬线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

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经度差值小于180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a.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b.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c.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东方,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

【典例1】
1、
2、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南北方向,根据距极点的距离判断;东西方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选择劣弧判断。

判断东西方位最简捷的方法是:在被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东。

【典例2】
读右图,判断方向。

①B在A的方。

②C在B的方。

③C在A的方。

变式训练:若中心为北极点呢?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2
(1)①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够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典例3】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
S1和S2,则()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
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典例4】
1.某人从赤道以北4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
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2.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
达,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5. 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局部长度。

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
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
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
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

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
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
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局
部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

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
的两地),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可
分为两种情况: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
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
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
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
必修一第1讲地球知识主备人:张美琴使用时间:2015-9-2
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C→H)。

【典例5】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6.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的,但
所在南北半球,二者经度数是的,但东西经相
反。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相关经纬线长度的表达,准确的是( )
A.gk=hf B.dk>fe C.ad=bc D.ad=be
2.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取最短航线应(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2010·天津六校联考)人们通常以经度0°,北纬38°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

据此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
A.北极点 B.(0°,38°S) C.南极点 D.(180°,38°S)
4.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
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
5.(2010·北京文综)下列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
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二、综合题
1.(2011·成都期中)根据图中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下列
问题。

(1)经纬度位置:甲,丙。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位于高
纬度地区的是,位于寒带的是,位于温带
的是。

(3)甲位于乙的方向,丙位于甲的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适宜的航向为,其最短距离应
(小于、等于、大于)2 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
之间的距离。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