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 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质量成本核算
摘要:
激烈的电器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售后服务的竞争,电器生产管理的过程是效率、质量、投资在产品生产周期内的控制过程。
但当前许多家电企业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质量成本的核算量化,不能正确处理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
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核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质量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一、质量成本核算的概念:
所谓质量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质量费用进行记录、归集、计算、分配,以考核计算质量成本计划指标是否完成做出有关账务处理,并进行经济分析,提出质量成本报表,为质量成本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质量成本资料的过程。
质量成本核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核算,对有关质量费用的各种原始资料,按照质量成本管理要求进行归集后,才能从中发现质量费用的运行规律,才能进行分析与考核,为各阶层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所以质量成本核算应有专门组织负责,定期开展,确定核算点并明确核算内容和工作程序。
做到定人、定标准、定奖惩,按质量质量成本的要求,开展好质量成本核算工作。
二、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为了系统而有效地做好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加强质量成本控制,企业必须设置合适的质量成本科目,建立科学、系统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体系,建立质量成本分配模型;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各自的管理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
1、设置合适的质量成本科目:
设置合适的质量成本科目应根据质量成本的定义和实际质量费用发生的情况和用途、目的、性质而定,要便于核算和正确归集质量费用。
同时还应使科目的设置适合企业的特点并与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相适应,符合制造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质量责任制结合,做到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便于推行。
为了方便各企业参考,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根据试点企业经验,推荐5个子科目22个细科目作为通用行科目,并与1991年纳入国家标准GB/T/13339—91。
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三级细科目做适当的增减。
2、建立科学、系统的质量成本数据收集体系
质量成本数据是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而凭证是质量数据的载体,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归根到底就是原始凭证的收集。
质量费用的原始凭证太多了,但我们可以采用分类(图1)收集,主要归纳为两大类会计原始凭证和统计原始凭证。
为了能收集到所有质量成本费用数据凭证,做到“绝不收一个不是质量成本的数据,也绝不漏掉一个质量成本的数据”,必须做到六清:
(1)、划清产品成本和质量成本开支费用的界限;
(2)、划清本计划期和非本计划期质量费用的界限;
(3)、划清质量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界限;
(4)、划清质量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制产品之间的界限;
(5)、划清显见质量费用和隐含质量费用的界限;
(6)、划清质量费用来源的界限;
3、质量费用的分配
质量费用是指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质量职能耗费的总额。
质量费用的分配的原则就是:显见质量费用按现行成本核算办法计入质量成本;隐含质量费用中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相应的质量成本之中,间接质量费用分配到各产品的质量成本之中。
质量费用的分配就是在质量费用归集以后,对归集的各项质量费用进行分配,分配为:质量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与质量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制产品之间的分配。
三、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
目前,企业对质量成本核算主要采用三种基本方法:统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
质量成本是一种专项成本,具有现行财务成本的特征,它更是一种经营管理成本,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质量经营管理服务。
因此它不能拘泥于现行财务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而应该体现自己的特殊性。
所以,质量成本核算方法最理想的选择是: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
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核算方法就是显见质量成本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隐含质量成本按统计项目进行核算。
GJB/Z4—88《质量成本管理指南》也明确规定:“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为辅”,并给出了核算的具体程序(图2):
质量成本核算的方法基本与成本核算相同,即将过程中发生的质量成本费用,按照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明细科目归集,然后确定出各时期各项质量成本发生的情况。
质量成本的明细科目,在GJB/Z4—88中也明确的给出了,各公司可根据前述各项成本的构成,依据实际支付的具体内容确定。
财务部门根据会计凭证和质量成本记账凭证等有关资料,建立质量成本台账,逐月进行汇总,并将汇总报告送质量管理部门,便于其了解质量保证活动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四、质量成本分析:
质量成本分析是质量核算的深入,通过质量成本核算可得到必要的信息,从而为调整、确定质量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投入,达到既定质量目标提供可靠依据。
质量成本分析,即根据质量成本核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共包括四个分析内容:质量成本总额的构成内容分析;质量成本总额的构成比例分析;质量成本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质量成本占预算成本的比例分析。
五、总结
综上所述,质量成本核算是一个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的核算体系,它的正确与及时需要企业各部门的相互协调与合作,须在企业内部的各环节致力于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减少质量成本数据的遗漏,同时也不断改进质量成本核算体系,加大质量成本核算网络的建设力度,扩大质量成本核算的涵盖面,力求为质量管理决策者提供及时正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国明.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方法 [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尤建新.质量成本管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苏俊.卓有成效的品质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4、张力上.成本会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