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学问点第一篇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别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学习过程
1、教师带着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预备学具的不同样子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

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共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情愿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预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学问点第二篇
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需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① 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② 从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① 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② 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个位作10,个位计算完成后,十位要减去1。

各类分解法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35 2 =3 7
先算:5 2=7 ,再算:30 7=37
进位:① 35 8 =43
先算:5 8=13
再算:30 13=43
② 35 8 =43
先算:35 5=40
再算:40 3=43
不退位:35 — 2 =3 3
先算:5—2=3
再算:30 3=33
退位:35 — 8 =27
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减,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

先算:15-8=7
再算:20 7=27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需削减1。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5 20 =55
先算:30 20=50
再算:50 5=55
35 — 20 =15
先算:30—20=10
再算:10 5=15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学问点第三篇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依据每个数字的样子,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仔细、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纳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学问点第四篇
第六重点:小括号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重复出现的规律:○□□○□□○? ○□□(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改变的规律:
2 5 81114□□
□181512□
3 4 6 9 □ □
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看、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

标出每组规律,再依据规律填数。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学问点第五篇
细心规划数学活动
新课标特殊偏重:“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践问题笼统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运用的进程〞,重视数学常识的构成进程是当时数学课题改造的一个重要理念。

为了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常识、经受走进学习活动,自动建构、了解数学概念,取得数学方法,取得根究数学的领会,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例如“1~5的知道〞,教材先表现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数,接着让学生经过摆小棒进一步领会数的基数意义;知道物体和图形,教材
先以“把样子相同的放在一起〞进步学生对物体样子的直观知道,接着出现立体图形引出物体样子的称谓。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常识描绘地址的日子空间……在教育中,需求以教材供给的底子资料和学习活动条理,为学生规划查询、操作、考虑、沟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受常识构成的进程。

例如教育“1~5的知道〞时,由学生去过公园或动物园的事例,创设“去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先请学生查询、了解有哪些心爱的动物,再请学生把查询和数的作用通知组内的小伙伴,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经过查询、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从实践国际中笼统出1~5各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数摆出小棒,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学具卡片来摆。

学生在着手操作中把笼统的数细致化,加深对1~5各数的基数意义的了解。

学生经过看、数、说、做各项活动知道1~5各数,经受了数概念的构成进程。

学生不只领会数的发作和作用、加深对数概念的了解,而且尝试用数学目光看四周事物,并取得胜利的领会,增进学好数学的决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