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八 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频考点68 土地荒漠化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土地荒漠化
一、单项选择题
(2018·铜仁模拟)读“贵州省某流域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与坡度、坡向关系图”,完成1~2题。

1.目前,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位于( )
A.坡度5°,坡向西北坡B.坡度15°,坡向南坡
C.坡度40°,坡向西南坡D.坡度50°,坡向东南坡
2.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毁林开荒 B.城市建设 C.修筑公路 D.旅游开发
(2018·锦州调研)读“我国39°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丁地区植被改善B.乙地区沙化
C.甲地区植被退化D.丙地区荒漠化
(2018·安徽合肥质检)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
断增加。

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6.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7.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8·广州调研)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

读表,完成8~10题。

8.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9.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
A.夏季、春季B.冬季、夏季
C.秋季、夏季D.冬季、秋季
10.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贫乏 D.植被茂盛
(2017·南充模拟)读“某国简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
B.图示地区多为平原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12.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
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④多外流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尔沁草原属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气候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曾有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下图为“科尔沁草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3.科尔沁沙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合理的治理方案是( )
A.气候干旱跨流域调水B.乱砍滥伐大量植树造林
C.过度放牧禁止放牧D.过度垦殖生态移民
二、综合题
14.(2018·西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包兰铁路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拉库姆沙漠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位于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斯坦境内,阿姆河以西,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

沙漠内蕴藏着丰富的硫磺、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沿岸有少量绿洲,以棉花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畜牧业、矿产开采业为主。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中亚地区土地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中亚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下图为中亚地区土地沙化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20世纪初咸海原湖岸线)。

(1)指出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

(2)指出图示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简述图示区域土地沙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答案精析
1.B 2.A [第1题,该流域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即石漠化极强度分布概率最高值的地区。

图1中位于坡度15°附近,图2中坡向是南坡。

第2题,石漠化是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条件下,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该地位于我国贵州省,人地矛盾突出,所以最可能是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

]
3.D 4.D [第3题,丁处海拔最低,地下潜水位浅,蒸发旺盛,是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D 对。

第4题,丙地位于乙地下游,如果在乙地大规模引水灌溉,会使丙地水量减少,导致丙地荒漠化,D正确。

]
5.C 6.B 7.C [第5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对。

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以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

第6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风速减弱,利于沙尘沉积,B对。

风速慢,A错。

沙丘迎风一侧坡度陡,C错。

沙漠区,降水少,D错。

第7题,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②对。

区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

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①错。

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对。

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

C对。

]
8.D 9.A 10.B [第8题,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

推断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对。

第9题,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中国华北平原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土壤盐渍化严重。

第10题,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库曼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较多。

B对。

]
11.C 12.A [第11题,由图可知,图示国家为伊朗。

伊朗气候干旱,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比较缺乏,地形多为高原、山地。

第12题,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四周高中间低,该种地形阻挡了海洋水汽的深入,使区域内部气候干旱,蒸发作用强;周围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故有盐沼形成。

]
13.D [该地为农牧交错带,由于汉族人口大量迁入,过度垦殖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D对。

]
14.(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2)西北风。

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以高压为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且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的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热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15.(1)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为温带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西邻里海,其他三面与中国、俄罗斯及西亚国家相邻;地处东亚通往西亚、欧洲等地的重要通道上。

(2)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工程建设等。

(3)控制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围栏封育;合理利用水资源;矿区覆土,植树种草;合理规划居民点和道路工程,保护地表植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