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主题单元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边塞诗
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塞外的羌笛悠悠、楼兰的胡茄漫漫,大漠的孤烟缕缕、蓟门的风沙茫茫……
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边塞诗是以写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以反映边界战争和征战生活为主要内容。

它从南朝开始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到了盛唐,由于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科举考试而进身容易得多,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奇情壮彩的边塞征战诗便大大发展起来,成为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

它以独特的景物和情感在诗歌世界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边塞诗。

由于边塞诗题材的特殊性,也是这类诗歌在学习中可以探求出一些规律来,也由于学生喜欢诗歌,但又不喜欢考试考诗歌的原因,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我探究,探究出鉴赏这类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边塞诗的独特风貌,了解边塞诗的审美特征。

2. 了解边塞诗内容与时代的关系。

3. 掌握边塞诗的鉴赏技巧和答题步骤。

4.增强文学素养,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边塞诗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揣摩情感。

3.相关习题训练,掌握方法技巧,规范答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边塞诗的深沉感情,培养感悟美的能力和爱国情怀。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唐宋诗词鉴赏》是语文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的选修课程内容。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千百年来,唐诗宋词滋润着中华民族,中华儿女从唐诗宋词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化营养。

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将《唐宋诗词鉴赏》列为语文版高中课程的选修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陶冶情操。

但这是一门选修课,它不允许老师逐篇逐首去教,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三点: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兴趣和进行方法指导。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不同的诗人在边塞诗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对他们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高考边塞诗的考查方式和答题技巧?
专题划分专题1:边塞诗常见的思想内容。

专题2:边塞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专题3:边塞诗中的情景关系及常用表现手法。

专题一边塞诗常见的思想内容
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边塞诗在不同的时代及诗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有对建功立业
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本专题力求通过对各个时代边塞诗的学习分析鉴赏边塞诗所呈现出的不同思想感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杨炯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维的《使至塞上》,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内容,从而正确理解诗人思想感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2.你能够初步谈谈对边塞诗的认识吗?
3.词中的情感是怎样传达出来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他(一)《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燕歌行》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
(三)《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四)《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五首边塞诗。

活动二:学生谈初读这些诗歌的感受。

活动三:抓住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分析感悟内容,总结边塞诗常见思想内容。

活动四:选取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

教师引导。

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

2.扣住你对战争的理解,以随笔的形式谈谈你对边塞诗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的看法。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诗歌内容要学会扣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边塞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

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

情况相当复杂。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阅读不同时代的五首诗,分析不同时代特征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每个时期的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不同的时代背景对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同一时代不同诗人所表现出的情感有何差异?
4、诗人在不同人生阶段表现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他王翰的《凉州词》,陈陶《陇西行》,范仲淹的《渔家傲》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几首诗歌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资料搜集。

运用网络或工具书查阅这几首诗的写作背景。

活动三:引导学生将不同时代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行归纳。

每个时期的诗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初唐时期:建功立业的渴望。

盛唐时期: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时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时期: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活动四:集中讨论:不同时代背景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活动五:诗歌朗诵比赛,读出诗人情感。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能够背诵这几首边塞诗。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事物的独到认识。

4.以随笔的形式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

专题三边塞诗中的情景关系及常用表现手法
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边塞诗中常见的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
风沙等景物描写往往反映出边塞诗人们的精神风貌;另外,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如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以及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如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都可反映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边塞诗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往往可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边塞诗中的艺术手法有,对比,夸张,反衬,虚实结合,用典等。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掌握边塞诗常见的意象、景物。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分析表现手法对表现思想感情的作用。

4.掌握边塞诗表现手法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本专题问题设计1.搜索、总结边塞诗常见的意象。

2.边塞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3.边塞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
常规资源必修及选修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

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

(1)诵读内容:边塞诗。

可以是必修和选修内容,也可自选边塞诗。

(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活动二:分组交流,找出不同边塞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三:
(1)边塞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2)这些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作者情感有何作用?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四:
边塞诗表现手法类试题训练。

活动五: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是唐诗中思想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边塞诗因为描写景物、诗人的生活时代、诗人的人生经历等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内容,边塞诗据此可以分为不同的内容类型。

表现手法类诗歌试题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会分析鉴赏边塞诗表现手法的好处既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情感,也是考试获得高分的需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词。

2.学会分析边塞诗中的景情关系。

3.学会分析鉴赏边塞诗中表现手法的妙处。

4.学会小组合作交流,互助式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