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肢位的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多数患者多喜欢采取患侧卧位,健侧手能自由的 活动,但要注意健侧上肢应放在身上或后边的枕头 上(如果健侧上肢放在前面,它将带动整个躯干向 前,这将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患侧卧位增加了 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使整个患侧肢体被拉长, 减少痉挛。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 从一开始就应给与正确引导。枕头的高度应合适, 如果头部姿势舒适,患者更喜欢保持这种正确的姿 势及在这种体位入睡。
三、健侧卧位:健侧卧位对患侧 肢体有益。头部的摆放同患侧卧 位。将一枕头放在病人胸前,躯 干与床面成直角,偏瘫上肢放在 身体前面的软枕上,并上举约 100°,肘伸直,手掌面向下。 健侧上肢可放在任何舒适的位置 上,有时可屈曲放在枕下或放在 胸、腹部。患腿下放一枕头,使 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和踝放 在一自然位置上,保持患侧下肢 向前屈髋屈膝。健侧下肢平放在 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
应该尽量减少仰卧位时间,因其受颈紧张性 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 可使上臂回缩、大腿外旋、膝部伸直,可产 生最大的伸肌痉挛。且仰卧体位下骶尾部、 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较大。仰 卧位时间应短,或仅作为体位变换时的过度 体位。
二、患侧卧位:头部要枕在 枕头上,头部应保持在颈部 稍向前屈曲(勿侧屈),躯 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 支撑,患侧上肢应前伸,与 躯干的角度不小于90°, 前臂旋后,腕被动背伸。肩 胛骨前伸,患者的重心保持 前倾。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 或后边的枕头上。下肢呈迈 步位,健腿髋、膝屈曲防于 软枕上。患侧腿应保持在伸 髋,稍屈膝的体位。
四、半坐卧位:髋关节 尽量保持接受90°的屈 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 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 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子 上。最好臀下置一软垫, 双膝屈曲50~60°,膝 下垫一软枕,患侧足底 踏一沙袋,保持踝关节采取半坐 卧位,采取此种卧位可增加躯干的屈曲和下 肢的过伸使痉挛反射增加。
临床验证,偏瘫患者早期床上良肢位正确摆 放和保持可以预防和减轻瘫痪肢体痉挛姿势 的出现和加重,是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 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有 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切实可行的康复护理 干预措施。
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 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早期良肢 位的摆放可有效地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抑制 痉挛模式、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配合康复 治疗,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其早日重返社会。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
一、仰卧位:头部放在枕头 上时,枕头高度要适当,胸 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 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臀部 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 外旋。患侧肩关节下垫一个 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 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 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 肢大腿及小腿各放一沙袋, 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踝 关节保持背屈90°以防止 足下垂、趾屈、内翻。
脑卒中偏瘫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 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 下肢外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良肢位 在卧位摆放中,始终要注意让患者保持防止 痉挛模式,各种卧位要循环交替。
无论何种体位,均需要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 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在良肢 位摆放中可充分利用小垫或软枕,以抬高肢 体,促进静脉回流。
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的护理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 率高的特点,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肢 体运动等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自身的生 活质量,而且给家属带来生理、心理、社会 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我院康复科针对脑卒中 患者致残率高的特点,采用早期良肢位的摆 放和加强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 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