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河道整治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5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河道整治开题报告
篇一:河道整治开题报告范文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2
3
4
5
篇二:开题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学号: 201X10314138
姓名:马荣佳
专业:
研究方向:土工布与生态混凝土
导师姓名:邢振贤
填表日期: 201X-11-2
1、绪论
1.1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水利护岸工程建设中,大多采用混凝土来硬化岸坡,保护堤防安全。

然而这
种方式却是以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恶化为代价的。

因为在河道两岸用混凝土砌成
的大面积刚性护砌面上,寸草不生一片荒芜,自然生态环境恶化。

如今,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都日益重视,我国政府也不例外。

201X年10月,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
水平。

再次告诫全党,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
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
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保
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
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防洪能力。

201X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快中小流域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继续推进主要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采取坡耕地
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要求,发展可植被混凝土,寻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
成为当前混凝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无砂大孔混凝土,强度不高,一般不超过15MPa,但它有较大的孔洞。

正是由
于这些孔洞的存在,为无砂大孔混凝土生态化创造了条件。

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将无砂大孔混凝土用到水利护坡工程建设中,在它的表面上种植草木植被,加上后期在混凝土表面自然生长的野生乡土植物,就可以使混凝土绿化。

这样
不仅可以解决护坡防冲刷问题,还可以使护坡得到绿化,减少热岛效应,把混
凝土的硬化与绿化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混凝土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建成生态
友好型混凝土。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4年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设立了“生态混凝土研究委员会”,在生态材料概
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混凝土概念。

所谓生态混凝土即能够适应生物生长、
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美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混凝
土材料。

植被混凝土是以无砂大孔混凝土为基础,通过在无砂大孔混凝土内部
的孔隙加入各种有机、无机的养料来为植物提供营养,并且加入各种添加剂来
改善混凝土内部性质,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环境更适合植物生长,另外还在混凝
土表面铺了一层混有种子的客土,提供种子早期的营养。

日本的前田先端技术
研究所在201X年发布了关于护岸用植被混凝土的专利公报。

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对植被混凝土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林省水利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院、水利实业公司等研究单位于1998年开始,根据水利防护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复合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结构。

其特点是:周边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保护框并兼作磨具、中间填筑无砂混凝土一体成型,解
决了随机多孔型绿化混凝土生长基的实用构件化、边缘强度低、有效绿化面积
小等问题。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以植被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为之指导,
以无砂大孔混凝土理论为基础,为解决河道整治中传统片面地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忽略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自然河流生态链的矛盾,推动传统水利向环境水利和大都市水利的转变,于201X年2月开始进行“环保型绿色植被无砂混凝土”的研究,通过对无砂大孔混凝土进行改性研究,在混凝土内部创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解决混凝土色彩单调、污染环境的缺憾。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的李学军、王明祥曾对无砂大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无砂混凝土反滤排水管的最佳配比,为无砂混凝土在水工建筑物中做反滤孔,排水暗管和减压水井管的过滤器等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的付贵海、张林洪、王苏打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无砂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渗透试验研究并测定无砂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有效孔隙率,讨论了无砂混凝土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影响无砂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的因素,提出了无砂混凝土应用的推荐配合比。

2、研究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达到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首先人类必须试验出能使生态作物在其上生长的无砂大孔混凝土。

而早在项目前期,在邢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们不仅已经配制出符合这种要求的无砂大孔混凝土,而且对其力学
性能、植生性与适应植被作业的能力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所以此次试验我们将把主要精力放在以下试验的研究上,即如何解决置于护坡上的无砂大孔混凝土出现的管涌和流土现象,同时还能让护坡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2.1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
2.1.1原材料
(1)水泥
本试验采用一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

需要在试验过程中测定和计算出水泥细度、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水泥的安定性、水泥的胶砂强度,以总结水泥的技术性能指标数据。

(2)粗骨料
本试验采用卵石和碎石两种粗骨料。

由于卵石含泥量比较大,使用前要先用水冲洗,晾晒之后进行过筛分级。

每种粗骨料分成5~16mm和10~20mm两种级配进行试验。

需要在试验过程中测定和计算出粗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含泥量、压碎值,以总结粗骨料的技术性能指标数据。

(3)试验用水
本试验所用的混凝土拌合与养护用水均为郑州市自来水。

2.1.2配制无砂大孔混凝土
(1)无砂大孔混凝土的拌合
(2)无砂大孔混凝土的养护
由于无砂大孔混凝土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孔洞,易失水,干燥快,所以保湿和养
护非常重要,尤其是早期养护。

要注意避免混凝土中水分大量蒸发,必要时可
采用塑料膜及时覆盖,以保证混凝土的湿度和水泥的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的
强度。

要注意洒水养护,每天至少
洒水4次,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1.3测定无砂大孔混凝土抗压强度
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X),混凝土立方
体抗压强度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
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或在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到28天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
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fcu表示。

根据试验结果,从几组试验中取符合抗压强

大于10MPa的混凝土作为以下的试验试样。

2.1.4测定无砂大孔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和连通孔隙率
试验步骤:
(1)用卡尺测量并计算试件的外观体积V1;
(2)将试件浸泡在水中使其饱和后,用静水天平称取试件在水中的重量W1;
(3)将试件从水中取出,控干内部吸入的水并擦干表面多余的水,待重量恒定后,称取试件在空气中的重量W2;
(4)然后将试件在20℃±2℃、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自然放置24小时,称取试件在空气中的重量W3;
(5)计算混凝土的总孔隙率:P1??1?(W3?W1)/V1??100%;
(6)计算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P2??1?(W2?W1)/V1??100%
2.1.5测定无砂大孔混凝土的透水系数
2.2管涌和流土
2.2.1管涌和流土的定义
管涌: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土粒在粗土粒形成的孔隙通道中发生移动并
被带出的现象。

管涌容易在不均匀系数大的非粘性土中发生。

当渗流的水力坡
降大于土体的管涌临界水力坡降时即产生管涌。

管涌临界水力坡降由试验确定。

防止管涌破坏,除降低渗流的水力坡降外,主要靠做好渗流出口处的反滤。

流土:在渗流作用下,粘性土及均匀无粘性土体被浮动的现象。

流土多发生在
颗粒级配均匀和颗粒较细的砂性土中。

但如设计、施工不当,粘性土中有时也
发生流土。

产生流土的条件是土体渗透性小,排水不畅,水力坡降较大,渗透
压力超过土体重量。

2.2.2管涌和流土的判别条件
流土:1.粘性土与不均匀系数Cu<(5~10)的无粘性土;
2.不均匀系数Cu>10的无粘性土,其细粒含量p>35%.
管涌:对于不均匀系数Cu>10的无粘性土,其细粒含量p<35%时:
篇三:水闸设计开题报告
表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 1 -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