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语文记叙文句子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云娘
①我老家的邻居白云娘是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会看托尔斯泰的书,还会感叹一个俄国女人的命运。
这在我看来十分奇特。
②读高中那年,看完从她那儿借的《安娜·卡列尼娜》,想着她很爱惜书,就把书用报纸包好送过去。
她问我:“安娜这个女人,你觉得是坏女人吧?”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接着说,“叫我说啊,又可怜又可嫌。
”正说着,她的孙子弘儿被我们说话的声音吵醒,哼哼唧唧地要哭。
她连忙过去安抚一番,弘儿重新睡了。
她又过来,说:“安娜为了个人的幸福,孩子她也不要啦,真狠得下心,我就觉得她太自私了。
再一想,她要是还待在原来的地方,成天憋在那里,人也会发疯的,又教我同情。
你看这写小说的人,就会折磨人。
”她把书放进书柜,回头又问我:“你还想看啥书,自家拿。
”
③我陆陆续续从她那里借了《罪与罚》《七侠五义》等一批书,还给她时,她都问我看后的感受。
我结结巴巴说了一些,她就说:“看书莫图看好看的故事,要看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
有的人命好,有的人命差。
关键是看这个人的心。
”我问她:“白云娘,你觉得你的命是好,还是不好?”她笑了笑:“我啊,我觉得不好。
我读书读到初中,成绩全班第一,可我爸后来去世了,我也不读书了。
我老娘带着我,熬过这些年不容易。
我还是私底下看看书。
你玉广爷是个不读书的人,嫁给他也是没办法。
命不好,只好将就。
”说到这里,她半晌没有说话。
④我听母亲说,玉广爷在新疆有个小老婆,这些年一直在那边生活。
白云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去管,只要他按时寄钱就行。
有时候她的两个儿子回来,她也是高兴的,忙着去镇上买鱼买肉。
大多数时候,就她跟孙子、孙女在家。
⑤高考结束后,我在家把读高中时买的一些闲书整理好,拎到白云娘的家里。
弘儿上学前班,孙女璐璐上了小学,我去的时候,她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正在看《红楼梦》。
我问她看了多少遍,她仰着脸默念一下:“二十七遍了吧。
”我咂咂嘴:“是不是已经熟得能倒背了?”她笑着说:“那倒没有,熟还是熟的。
”
⑥上了四年大学,我出来工作。
这些年,我很少回家,当然也就很少到去白云娘那里去了。
等我再回乡时,白云娘刚刚去世。
母亲说她得了病,时不时要住院,玉广爷也从新疆回来照顾她。
临死前几天,听说她精神错乱,骂玉广爷毁了她一生。
⑦我走进屋,已经十几岁的璐璐靠在沙发上发呆,见我进来,勉强笑了笑。
桌子上有一大摞书,《红楼梦》《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还是我之前借过的那些老书,书页已发黄发脆,但还是干净的。
我问璐璐,这些书怎么办。
璐璐摇摇头:“家里也没什么人愿意看这种老书,可能都要扔了吧。
”我问她:“你不看吗?”她摇头:“我从小就讨厌看这些书,现在更不想看。
”我又问她:“为什么讨厌?”璐璐沉默一下,说:“感觉书在我奶奶心里比我们还重要吧。
”
⑧我把《红楼梦》挑出来,问璐璐能不能把这本书拿走。
璐璐挥挥手,说:“你要是喜欢就都拿去。
”那个放书的柜子已经被清空,听璐璐说在柜子的最里面发现白云娘藏的五千块钱。
现在房间里的其他立柜都给打开,床板也立在一边,看她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藏钱,但也没有发现更多的钱。
我有些黯然,拿着书走到堂屋,过去给白云娘的遗体鞠了一躬,便回家了。
⑨我坐在自己的房间,翻看那本《红楼梦》,白云娘做的笔记密密麻麻,是用铅笔写的,很多字因年代久远,已经看不大清楚了。
我不知道在我问她看过多少遍《红楼梦》之后,她这些年又看过多少遍。
没有人会问她,也没有人在乎,可她自己会在乎这些吗?我不知道。
(作者:邓安庆。
有删改)
◆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4分)
2、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
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
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
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
但是,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
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
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
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
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
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
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
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
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
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
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
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
我说,是啊,细水长流。
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
我说,妈活得比你累。
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
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
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
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
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5分)
3、自行车之歌
苏童
①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
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
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
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
②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
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
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
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③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
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
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巳成一片自行车的海洋,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
我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中一片晕眩,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
④1980年我中学毕业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他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
但我考上了。
我父母又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
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回家乡工作。
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说: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
⑤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
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工的野蛮装卸弄坏了车子。
我摸了一下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
◆如何理解第⑥段画线句“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⑪“没,我明天一定买。
”说完这话又过了四五天,我才去买了锁。
母亲很高兴,没有责备我的拖延与忽略。
小木匣上了锁,母亲依然寸步不离抱着它。
⑫“我跟你说,我那天看见老王头和咱妈一起逛街,两人聊得挺热乎。
你说咱妈是不是黄昏恋了啊?”妻说。
⑬“咱爸去世快二十年了,咱妈要真找个老伴,我还真同意。
”
⑭妻说:“我也同意。
”
⑮“妈,我看王叔挺好的,哪天请他到家里来吃饭吧?”我试探着问母亲。
⑯“你王叔一点都不好。
哦,我是说他可悲惨了,儿子儿媳要抢他的银行卡,这不,他说让我给他保管着。
我说可不能放在我这里,我让他约了他的儿子儿媳,我去和他们谈了,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欺负老王头,就让老王头和他们脱离关系,然后把所有的钱和房产全部捐出去。
我会陪老王头一起和他们战斗到底,他们都吓坏了。
我这像不像你们说的女汉子啊?”母亲笑了。
⑰过了一会儿,母亲抚摸着小木匣严肃地说:“我的小木匣,不能装别人家的东西,装别人家的东西,沉啊。
”
⑱母亲走得很突然,却很安然。
就那么抱着小木匣在躺椅上睡着了,再也没能叫醒。
⑲母亲离世一个月后,我让妻拿出小木匣放在桌子上。
小木匣在母亲的抚摸和时光的浸润里,闪着岁月的包浆。
我轻轻扭动钥匙,打开小木匣,一股说不出的厚重味儿扑面而来。
⑳里面放着我和妻的结婚证。
㉑“妈这是怕咱俩离婚,把我们的结婚证藏着,日夜抱着……妈……”妻禁不住哭泣起来。
妻用泪眼望着我说:“我们再也不要一吵架就说离婚了好不好?”
㉒“嗯。
”我的眼睛也开始潮湿。
㉓小木匣里本应装着属于母亲的故事,而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
㉔妻擦干泪,郑重地把结婚证放回小木匣里,锁好,放在了枕边。
◆“小木匣在母亲的抚摸和时光的浸润里,闪着岁月的包浆。
”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2分)
【文史地拓展】
活跃的新时期之寻根《棋王》
作者及背景
●《棋王》是当代作家阿城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被视作是新时期"寻根文学"的发韧之作。
据说阿城十二三岁时就遍览了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
中学还未结束文革便开始,高一时学业中断,下放山西插队,并开始学画。
为到草原写生,到内蒙古插队,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
在云南期间结识画家范曾成莫逆之交。
●故事讲述了在文革时代,知青"棋呆子"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下棋、拼棋的故事。
内容梗概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主人公"我"申请下乡成功,在上火车坐下的时候遇到一个棋呆子王一生,在众人皆因离别而伤感的时候棋呆子却邀请"我"下象棋,"我"无聊事故而与其下棋。
棋没下多久"我"便放弃认为此时下棋不合时宜,王一生则没有办法只得软下身子去。
在旅途中的王一生不是下棋就是求着"我"讲故事,而"我"和他就在这之中熟识。
下车之后两人被分在不同的农场。
在不久之后,王一生过来寻找对手,"我"介绍了队里的高手脚卵给他。
脚卵和王一生厮杀了半夜却没有赢王一生一盘棋,因此对王一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他劝王一生参加运动会去会会县里的高手,王一生欣然同意。
可是等王一生去报名的时候,却因为经常请假四处斗棋而被知青领导取消了参赛资格。
脚卵通过关系让王一生可以参赛,王一生却不想欠别人人情拒绝了,运动会结束之后,王一生邀请前三名与之比赛。
众人相与凑热闹,最后九个人同时对战王一生,王一生经过一番苦斗之后胜了其中八位。
第九位棋手希望王一生给他老人家一个面子和棋,不要使他颜面尽失,王一生无奈同意了。
棋局结束之后众人搀扶着王一生回到了休息的地方。
片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