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第2课时 选择统计图 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②师生小结:
第(3)小题只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是想表现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所以只能选择条形统计图。
【课堂练习】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2.教材第101页第5题。
【课后作业】
教材第102~104页第6~8题。
板书设计
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能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学习目标
1.了解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统计图,会画各种统计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灵活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统计图,各种统计图的优点你还记得吗?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板书: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根据数据或要求灵活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2第(1)小题。
第(1)小题给出了5年中每年的树木数量,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
学情分析
整个年级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优秀等级,这对于我们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从期末老师提供的试卷分析和抽样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有部分孩子应用题的读题解题方面还得加强,还有在操作题上孩子也时常出现遗漏,这些方面平时在教学时需要强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能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应向学生倾斜,摒弃满堂灌,多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高效的。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件出示例2第(2)小题。
①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这小题用什么统计图好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②点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
第(2)小题给出了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应该用扇形统计图。
(3)课件出示例2第(3)小题。
用折线统计图更好,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师:根据第(1)小题的数据和题目要求,要看出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我们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第(1)小题的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树木总数,还可以看出这几年来树木总量的变化趋势,还可以预测2012年绿荫小学的树木总量将达到280棵。
第2课时选择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素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对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目的,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折线统计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②师生小结:
第(3)小题只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是想表现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所以只能选择条形统计图。
【课堂练习】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2.教材第101页第5题。
【课后作业】
教材第102~104页第6~8题。
板书设计
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能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学习目标
1.了解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统计图,会画各种统计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灵活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统计图,各种统计图的优点你还记得吗?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板书: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根据数据或要求灵活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2第(1)小题。
第(1)小题给出了5年中每年的树木数量,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
学情分析
整个年级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优秀等级,这对于我们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从期末老师提供的试卷分析和抽样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有部分孩子应用题的读题解题方面还得加强,还有在操作题上孩子也时常出现遗漏,这些方面平时在教学时需要强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能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应向学生倾斜,摒弃满堂灌,多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高效的。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件出示例2第(2)小题。
①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这小题用什么统计图好呢?并说出你的理由。
②点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
第(2)小题给出了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应该用扇形统计图。
(3)课件出示例2第(3)小题。
用折线统计图更好,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师:根据第(1)小题的数据和题目要求,要看出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我们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第(1)小题的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树木总数,还可以看出这几年来树木总量的变化趋势,还可以预测2012年绿荫小学的树木总量将达到280棵。
第2课时选择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素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对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目的,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折线统计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出各部分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