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导读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索寓言》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伊索寓言》是三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必读书目。
《伊索寓言》这本书也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课外必读书籍之一。
寓言故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短小精悍、幽默深刻,它们大都来源于生活,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阅读它们有利于我们获取生活的经验,掌握学习的技能。
《伊索寓言》值得各个年龄段的人去看,儿童看到的是有趣的动物故事,青少年学到勤劳、宽容等学习和生活的道理,成年人学到生活中的智慧和经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阅读整体感悟不深,浮于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体会到,而对于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
其次是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一般,主要表现在:一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没有,二是阅读时对情感的把握不到位,三是一部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及《伊索寓言》,了解寓言的特点。
2.选择孩子们熟悉的故事,加以引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并对寓言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设计理念:
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话值得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情。
”确实,《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
老师引导学生说人物形象、结构特点、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把整本书读“薄”。
在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中,把阅读活动引向深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
1.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部动画片是什么吗?你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你们喜欢这部动画片吗?
师:是啊,这部动画片深受许多人的喜欢,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又通过简单的动物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哲理。
其实这部动画片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通过这些信息,这会让你们联想起一本什么书呢?
2.《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伊索寓言的世界,一起感受寓言故事中的生活智慧。
3.在了解《伊索寓言》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书的封面,书的封面有什么呢?(封面图片、作者、出版社、书名、主编)
4.了解了封面上的信息,通过我们课内知识的学习,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篇幅大多短小,往往运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
)
5.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6.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话值得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情。
”确实,《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教学过程
(一)一睹为快,自我发现
1.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可以是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或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牧人、渔夫……)
板书:人物形象—动物、人、神
2.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
(1)读读题目,猜猜情节。
(2)请看过的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内容。
(3)大家一起读,看看你的猜测是否和原文一样。
3.这篇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板书:结构特点—讲故事,明寓意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这些经验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阅读提升,改编故事
1.全班齐读《老鼠开会》。
2.分角色朗读《老鼠开会》。
3.用自己的话来谈一谈你的感受。
4.改一改,编一编。
一个故事就是一段神奇的经历,一个故事就是一场美妙的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中的魔法师,只要我们稍稍动一动脑筋,结局就会变得不一样……
《老鼠开会》中,一群老鼠想在猫的脖子上挂一只铃铛,来消除对他们的威胁,可是谁敢这么做呢,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可以把故事的结尾改一改吗?
板书:阅读方法——读、演、谈、改、讲
(三)制定阅读计划,养成阅读习惯
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在世界各地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
这本书中选取了125则伊索寓言故事,这些故事怎么读?我们不妨在阅读之前,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阅读建议:
1.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随感随想。
3.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表。
(四)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人物形象—动物、人、神
结构特点—讲故事,明寓意
阅读方法——读、演、谈、改、讲
教学反思:
整本书阅读由于阅读材料的不同,具有了不同于课文教学的特殊性。
一是因为整本书字数多,包含内容广,教学时间上存在困难;二是因为整本书包含的意蕴深厚,具有更开放的时空,教学重点上存在选择困难;三是整本书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作者个性,教学实践上存在和学生语言理解水平的差距。
如何进行读整本书的教学设计成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因此,结合我们班学生实际,我从人物特点、寓言特点、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通过读、谈、演、改、讲,贯穿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