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
卷
物理试题卷
姓名:班级: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刻90分钟。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勿超出装订线,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注意标题部分用五号字加粗,试题部分用五号字,如下
答题卷是用英语模板给大伙儿的,其他科目需要将不需要的题目删除掉重新添加答题区域即可,语文作文有另外作文格文件共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运动中的物体,能被看做质点的是()
A. 研究地球的自转
B. 研究电风扇叶片的旋转
C. 评判在冰面上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
D. 运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刻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是矢量的是()
A. 力,加速度,路程
B. 位移,速度,加速度
C. 力,位移,速率
D. 力,加速度,质量
3.为了使公路交通安全有序,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承诺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A. 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位移
B. 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路程
C. 80 km/h是瞬时速度,150 km是位移
D. 80 km/h是平均速度,150 km是路程
4.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觉正前方15米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因此刹车,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刻为0.5 s.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 m/s2
B. 6 m/s2
C. 5 m/s2
D.
4 m/s2
5.如图所示,拿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看它们下落的情形,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看它们下落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6.杂技运动在训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有一小球自由落下,落到水平桌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
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碰撞时刻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v-t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杂技演员有精湛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
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截了当缘故是()
A. 坛的形变
B. 头的形变
C. 坛的重力
D. 人的重力
8.如图,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0.2可g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g取10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
B. 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
C. 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两次是相同的[
D. 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
9.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
B. 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
C. 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刻间隔
D. 他整个过程用时18s,指的是时刻间隔
10.如油画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形,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那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刻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
B. 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专门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阻碍
C. 伽利略通过实验发觉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旧会保持匀加速运动
11.某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其v-t图像如图所示
A. 在0~1s内做曲线运动
B. 在1~2s内速度方向向左
C. 在2s末离动身点最远
D. 在1~2s和2~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东阳中学教学楼之间种着好几棵橙子树,每当橙子成熟的时候,专门多同学看了都会流口水.一样橙子树高在二个正常成年人身高左右,当橙子树顶部有一个成熟橙子自然脱落掉下来,下落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碰撞.试估算橙子落地的速度约为
A. 7m/s
B. 8m/s
C. 9m/s
D. 10m/s
13.“龙腾水舞新广州”——2021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于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对出江岸、江面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杰出上演。
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1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Km/h,司机突然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S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A、16m
B、25m
C、50m
D、144m
15..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
A.超速B.不超速
C.无法判定 D.速度刚好是60 km/h
1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力为G的物体按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墙面与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F增大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大
B.当水平力增大为2F时,摩擦力为2μF
C.当F增大时,物体与墙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
D.不论F如何增加,摩擦力始终为μG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
17.(10分)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刻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第19题图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A .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刻
B .开始开释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C .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
(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刻先后,依次选定了OABCDEF 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通过测量后运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依照实验数据,判定那个纸带做的是 ▲ (填 “加速”、“匀速”或“减速”).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刻间隔是 ▲ s.依照纸带上能够运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 ▲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8.(12分)一物块从高45m 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
)求:
(1)物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s 内的位移大小;
(2)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刻;
(3)物体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大小。
19.(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为20kg 的物体,在大小为80N 、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下匀速前进,若某时刻将力F 反向且保持大小不变,则物体将连续向前滑行一段时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
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1)试求出地面给物体的滑动摩擦力Ff ;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试求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关心幼儿学习正确的观看方法,即按顺序观看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重点观看,观看与说话相结合,在观看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模样的,有的小孩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小孩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确信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确实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看,让幼儿把握“倾盆大雨”那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看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如此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体会联系起来,在进展想象力中进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大夫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看对象。
20.(10分)游船从某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小明对过程进行观测,记录数据如下表: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1及位移大小x1;
(2)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21(10分)如图所示是上海中心大厦,小明乘坐大厦快速电梯,从底层到达第119层观光平台共用时55s。
若电梯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18m/s,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恰好达到观光平台。
假定观光平台高度为549m。
若电梯通过20s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求加速度a1及
上升高度h
求电梯匀速运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