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老师与领导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普通老师与领导的关系
在正式出版的《师经》里面是没有这篇文章的,当时觉得思想还不够成熟,也就没有谈这个话题。

我谈过师生关系、朋友间的关系,但惟独没有谈过上下级关系。

我深知,公开的谈领导与老师的关系是有很大风险的。

谈的不好,普通老师会觉得我是在拍马屁,而领导又觉得我是在发泄情绪。

《师经》出版了近20天,又是寒假期间,很多老师慕名和我聊《师经》的内容,不少老师直接问我:《师经》里面为什么没有关于领导和老师之间关系的文章,我一时无言以对。

思索再三,我决定把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思想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领导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同事关系,但是,是不平等的同事关系。

在公立的学校里面,领导和老师的关系绝不像企业中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所以,照搬企业中的人事管理方案一定是行不通的。

下面我详细阐述一下领导和老师的关系。

一、从老师对领导的角度
1.服从工作安排
绝大多数学校在岗位分配上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但不可能让每一位老师获得满意的岗位。

领导要从大局出发,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协调和调整,这就可能触及了少数老师的利益。

这些老师从个人的角度觉得领导的安排是错误的,但实际上领导的安排可能是最佳方案。

这时,老师要服从领导的安排,这种服从也是一种师德的具体表现。

2.尊重领导、维护领导荣誉
无论领导比自己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我们都要尊敬。

每位老师都可能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出现过失之后,领导或许批评几句,或许对你的态度上发生变化,你都不应该怀恨在心。

应该在积极的补救过失时候,坦然的放下此事。

学生犯了错误,我们还生气,我们犯了错误之后,领导生我们气再正常不过了。

一个学校是有集体荣誉的,而集体荣誉更多的会落在领导身上,领导的荣誉更代表着学校的荣誉。

老师维护领导的荣誉就是维护学校的荣誉,就是维护自己的荣誉。

我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如果别的学校的老师敢说我们自己学校的领导的不足,我们就该和他争辩的,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领导说三道四。

3.领导的话要听,但不一定非得按照领导的方法去做
现实中,很多优秀的老师是很吃亏的。

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1)领导说一句,老师感觉不对,立刻顶回去,让领导很难堪。

(2)领导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事。

把事情搞砸了,领导又不承认所说的话了,或者说你做得不到位。

领导不是万能的,对于领导所教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领导可能不擅长,但处于领导地位,领导也要给老师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有时候看似正确,但不一定起作用,老师照做肯定失败。

我举个例子形象地来说明一下。

某次期中考试你的教学成绩不理想,领导找你去谈话。

领导教语文,而你教数学。

由于成绩差,很多同事可能对你也有看法。

领导为了帮助你,根据他对你的观察和了解,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我相信,最了解学生情况和自己的情况的一定是教师本人,所以,领导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领导的措施不一定都是可行的。

顶撞领导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工作的需要,因为要帮助你,领导才找你谈话,顶撞领导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而完全按照领导说的去做肯定也不行,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老师不妨这样,领导说什么,老师就答应什么。

领导的话要听,但不一定非得按照领导的方法去做。

我们要首先弄清领导找我们谈话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那么我们就根据领导的建议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

只要最
后教学成绩上去了,领导不会追究我们是否完全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老师头脑要清楚,即是我们完全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如果下一次成绩不好,领导肯定还得找我们谈话。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很早以前,有一次领导听我的课。

课后评课的时候领导提的建议有这样一条,吴老师收作业可以只收一排(公共四排),这样可以节省批阅的时间。

我虽然点头赞同,但我没有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

当时我教一个理科班,三个文科班,文科班是没有作业的,只有理科班有作业。

所以,我把作业全部批改也不累。

学期末,成绩非常好,领导也没有再提作业的批改问题。

4.不要试图左右领导的工作思路
说实在的,有一些老师觉得自己比领导还聪明,比领导还高明。

其实,他还能还如周围的同事聪明,更不要说比领导还聪明了。

处在领导的位置,不是每件事都可以自己做主,还有很多规矩要遵守。

很多事情领导不能对老师们解释为什么那么做,而站在领导的角度又必须那么做,这时普通老师应该影响和支持,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推翻。

有的老师还用传统文化的一些观点与领导辩论,他怎么就不知道“君臣有义”的道理呢?所以,普通老师要按照领导的工作思路去工作,而不是想着如何改变领导的工作思路。

二、从领导对老师的角度
1.工作上帮助
在工作上,领导要引领、指导、帮助、支持、监督老师。

(1)引领:领导的知识虽然不能包罗万象,但知识面要尽可能的广。

尤其是关于教育的知识,领导要有一套坚守的正确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当领导为一个理想和新年坚守时,他会逐渐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追随他,与他一起坚守。

(2)指导和帮助:在工作中,老师遇到迷惑、困难,就会寻求领导的帮助。

如果领导置之不理,或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不能解决问题,领导就会丧失威信。

例如,有的老师询问领导,新课改应该如何具体实施?领导如果回答不上来,怎么能指望老师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3)支持:普通老师的权利有限,有些想法、措施还需要学校的帮助,作为领导,要提供老师展示才能的舞台,辅助老师成才、成名。

普通老师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事,有时会出现问题,遭受家长的指责和质疑,这时领导应该站出来,力挺老师,帮助老师渡过难关,这样老师才能更死心塌地跟着领导干工作。

(4)监督:老师是需要监督的。

一名老师因为体罚学生,最后被投诉、被处理,绝不是仅仅体罚了最后一次。

而是经常体罚学生,而得不到监管,最后被举报了。

所以,监督老师从某个层面上来看是帮助老师。

教师不认真备课、上课,最后教学成绩不好,领导再批评老师,就显得晚了。

当领导发现了老师工作不认真,就听这位老师一节课,这位老师往往就引起重视,马上改正。

监督老师是更好的管理方式,比批评老师更有效。

2.生活上照顾
领导权力更大,当老师生活上出现问题时,领导要在权责范围之内予以帮助。

教师生病、生孩子、经济有困难,领导应该帮助老师解决困难。

让老师感觉到有学校可以依靠,有领导可以依靠,从而让老师可以安心教书,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其实,很多领导不但是职责范围内帮助老师,而且在职责范围之外也经常帮助老师。

这不是别有用心,而是雷锋精神。

学校老师是否具有职业幸福感,关键因素是领导。

3.站在领导的角度,替领导担当
领导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困难,更不可能担当所有的责任,这就需要老师主动帮领导解决困难、分担责任。

其实,解决领导的困难、分担领导责任,就是解决学校的困难、分担学校的责任,这样的老师更容易走向领导岗位。

遇事不愿意担当,不愿意承担责任,即便走向领导岗位,怎能有威信呢?
以上是根据我个人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