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匆匆而过,转眼之间紧张而急促的期末考试结束了。
我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下学期的工作做铺垫。
现对这次期末调研试卷做一个透彻的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份试卷重基础,紧贴教材,覆盖面广,知识分布较合理,各重点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涉及,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试题题量适当,题型设计新颖多样,图文并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各种题型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体系,努力体现开放性,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注重考察学生灵活多样应用知识的能力及教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试卷面向大多数学生,无偏题和离题或超纲等情况,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的来说,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信心,对以后的教学方法和学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试卷结构
本试卷属于常规性试卷,分值分配合理。
试题立足于对基础知识的检测,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各类题难度由浅入深,基本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重点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为了使
分析的问题简明清晰,更具条理化,我以表格的形式对试卷结构进行分析:
三、试题特点
本次二年级数学试题关注过程,立足课标。
较好地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精致灵活,内容多而广。
本次试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
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
通过不同形式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
突出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情况。
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有利于今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试题设计极具生活化,富有儿童情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来源于生活。
”在本试卷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本卷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知识,设计的情景,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图画的风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借用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系统的考查了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以上这些方面能力的训练,尤其是认真审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
四、典型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教材为主,较好地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试卷内容全面,注重对数学思维水平的检验,形式多样,题型内容灵活。
但有几个典型试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1.第一大题填空题的第6小题
红红、丽丽、强强三人住在四、五、六不同的楼层,红红住的不是最低的,丽丽回家要经过五楼,强强住在()楼。
错因分析:不能根据已知的条件正确推理,理不清各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随便写个答案了事。
易错点:没有掌握推理的方法,解题无从下手。
正解:强强住在(四)楼。
纠错心得:推理时,要根据已知的条件,确定其中的一个,再判断其他的。
2.第四大题解决问题的第2小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错因分析:在用有余数的除法求出需要多少辆车后,忽视了余数和本题的实际情况,虽然余下3人坐不满一辆车,但这3人也是要去春游的,意味着也需要坐车,所以即使最后一辆车坐不满也是需要计算在内的。
正解:35÷4=8(辆)……3(人)
8+1=9(辆)
答:至少需要9辆。
纠错心得: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实际情境,本题就属于“即使最后一辆车坐不满也需要计算在内”的类型,即“进一法”类型。
前面填空题的第8题的租船问题也属于此类型。
而第(3)小题,用钱买饮料,最后剩下的一点钱(即余数),无法买一瓶饮料,就要将其舍去,即“去尾法”,要注意区分二者的区别。
3.第四大题解决问题中有关统计的知识
该题紧扣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用知识点的形式一一呈现出来,可见出题者的良苦用心。
但由于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差,对知识学习太死,不会灵活运用,只有很少学生做对,此题丢分最多。
错因分析:这道题与我们平时做的练习有所不同,稍微增加了一些难度。
尤其是第(3)小题和第(4)小题,这两个问题是数学课本中的题型,虽然在平时的练习中涉及的类型较少,但还是进行了反复强调。
由于部分学生惯性使然,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盲目做题,出现了错误。
还有就是统计信息时有遗漏或重复出现现象。
解题方法提示:
对于(1)观察所给的图形,可直接从其高度来得到喜欢哪部动画片的人数最多。
也可以数一数每个动画片对应的小长方体有多少,并把人数按顺序记录,这样更清楚直观。
可知喜欢看各个节目的人数,在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果。
对于(2)可根据(1)得出的数据直接求和即可。
对于(3)根据(2)中所得数据,分别乘2,可得到表格中对应动画片的人数,填写即可。
纠错心得:数统计结果时,要细心记录,数据要准确。
五、试题对今后学科教学的启示及命题建议
(一)教学启示
通过本次期末考试,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启示:
1.注重回归课本,扎实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体现过程教学,精选试题,有效训练。
倡导理性思维,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教与学的大势所趋,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突出复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则是取得考试成功的良方。
2.低年级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3.切实抓好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采用多种互助形式,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得到进步。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发挥其长处,挖掘其潜力,尽量地减小两极分化的趋势,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4.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减少学生因不良学习习惯造成试卷上所反映的审题不仔细、看错符号、漏做试题、漏写结果等现象。
5.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命题建议
1.试题设计应更多的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各个层次的试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使学生体验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数学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性,使试卷具有一定的梯度。
重点考查学生在分析、理解、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的分析,它有力地证明了我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严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希望我今后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