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教学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共营养的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营养成分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营养学知识分析、评价食物和营养状况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营养管理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
二、教学内容
1. 公共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及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2.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3.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4. 公共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5.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治疗。
6. 公共营养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公共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营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营养师、患者等角色,体验不同角色在公共营养工作中的职责。
5.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参与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食谱编制等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公共营养学的兴趣。
2. 讲授新课:系统讲解公共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食物和营养状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共营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公共营养工作中的职责。
6.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食谱编制等实践活动。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公共营养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评价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团队合作等。
4.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公共营养学》。
2. 教学课件:制作公共营养学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 实践材料:食物样品、食谱编制工具等。
4. 网络资源:收集公共营养学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食品生产企业、营养咨询机构等,了解公共营养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