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D.反对自由主义以整顿作风
15. 整风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顿学风,在这里,学风问题的实质是:
A.对待实践的态度问题 B.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C.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D.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问题
28. 20世纪40年代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主要是指:
A.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B.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冲破共产国际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 D.摆脱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61.我党创造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是:
A.整风 B.整党 C.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D.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
[命题分析] 这四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尚未肃清,党内仍然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

党内反复出现的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主观主义,都表现为理论同实际相脱离,主观同客观不相符合。

犯这些错误的领导干部,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书本出发,或从主观愿望出发,或照办外国经验。

其结果给党带来严重危害,几乎葬送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革命实践证明,能不能在指导思想上坚决地反对并纠正主观主义,对党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此,党中央为了统一全党思想,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全党进行了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整风运动,目的就是要冲破共产国际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造了通过整风运动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好形式。

毛泽东所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报告,成为指导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

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学风问题,是思想方法的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端正党员的思想路线的问题。

毛泽东主张实事求是的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党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一贯的思想作风。

只有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才能正确的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也同时得到发展。

整风运动以整顿学风为重点和中心内容,体现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

因此,第1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15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28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第61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
A.统一战线 B.分清敌友 C.革命军队的创建 D.党的建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关系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只有对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种政治派别进行科学地分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指出: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不能正确地处理各个阶级的关系,以达到团结和壮大自己和瓦解敌人的目的,那么革命就不可能胜利,甚至可能遭到失败。

毛泽东把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看做是“革命的根本政策”、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

在国内,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结成国内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这就是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纲领。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只有分清敌友,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革命军队的创建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的重要保障,党的建设是革命取胜的组织保障。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 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克服小产阶级的思想 B.提高全体党员的文化素质
C.提高共产党员的修养 D.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

在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

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只有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的性质。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就是要解决共产党员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这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

这是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历史经验证明:党员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和革命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全心全为人民服务 B.党指挥枪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 D.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22. 人民军队区别于中外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最根本的标志是:
A.注重思想政治工作 B.不仅是一支战斗的军队,同时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C.坚持党对进队的绝对领导 D.废除了雇佣制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党指挥枪,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忠实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路线服务。

第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在长期的农村环境中,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第四,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忠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全心全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宗旨,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军队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治军的原则。

所以,第4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第22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5.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时,就敌我力量对比而言:
A. 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与装备上已接近国民党
B.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与装备上仍占明显优势
C. 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已超过国民党军队
D. 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与装备上处于明显优势
[命题分析]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时,敌我力量对比的情况。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时,没有遵照一般规律进行,即必须在力量对比上明显地超过对方,才能实施战略反攻。

当时,人民解放军并没有在力量对比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武器装备上也比较落
后,国民党军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上都仍然占有明显优势。

毛泽东作出这一战略选择,是基于不把眼光局限在数量与装备对比上,而是放在更坚实、更广阔的人心向背上等各个方面作出综合考察的结果。

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6.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胜利
C.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建设。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必须对党的建设的艰巨性和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必须根据党所处的环境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确立党的建设的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具体化、民族化。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7.“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这段话错误的实质在于:
A.共产党不夺取城市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B.共产党不坚持对农民的领导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
C.共产党不夺取城市就容易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
D.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乡村包围城市
[命题分析] 命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

题干中的引文出自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观点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观点。

题干中的引文就体现了城市中心论的观点,认为不要城市,共产党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反对乡村包围城市。

中国革命历史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8. 毛泽东在1939年指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要解决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30.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提出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联合政府》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和《<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这篇文章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十八年革命历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毛泽东同时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和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毛泽东这些论述深刻而形象地点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革命。

第8题中选项A是武装割据的内容,选项C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选项D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因此,第8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第30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9.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种开展党内斗争的方式,其中毛泽东主张应该实行的方针是:
A.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B.家长制,一言堂
C.宁左勿右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54.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 批评与自我批评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挽救失足者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

在20世纪30年代“左”倾错误盛行时期,开展党内斗争的方式主要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打击了一大批人,使革命力量遭受了损失,毛泽东吸取经验教训,在整风运动期间提出了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就是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必须遵循的方法。

因此,第9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第54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0.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
A.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B.它的目标是正确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它已反帝反封建作为两大革命任务D.它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6. 斯大林指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
A.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的,在城市占优势,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B.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C.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D.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62.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的﹑长期的形式是:
A.罢工斗争 B.议会斗争 C.地下斗争 D.武装斗争
[命题分析] 这三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主要的、长期的形式。

斯大林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这一论断表明,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这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应当一开始就掌握革命武装,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异常凶狠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首先,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中国革命进行异常残酷的镇压和独裁统治。

其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优点,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毛泽东强调: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第三,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敌人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相对弱小,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革命力量只有在长时间内才能聚集和锻炼成一个足以战胜敌人的力量,在长时期内磨炼和发挥自己的顽强性,才能坚持自己的阵地和夺取敌人的阵地。

第四,中国革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同时需要其他的斗争形式作为补充。

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非武装斗争的形式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为主,包括各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大规模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因此,第10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26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第62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1. 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A.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B.抗捐抗税、打倒土豪劣绅
C.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D.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在作用。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说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明确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这些论述有力地反驳了坚持城市中心论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2. 确定中国红军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中共六大 D.遵义会议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

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要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军队。

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案》指出了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方法;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阐明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

《决议案》还阐明了必须在军内外建立起正确的官兵、兵民关系,阐明了对待敌军应该采取的正确政策。

这个《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大指导作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3. 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B.整风
C.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 D.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思想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诸多难题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

毛泽东建党学说中最具特色的是解决了这个难题,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人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中的中心环节。

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4.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特征是:
A.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B.又团结又斗争
C.团结﹑争取中间势力 D.一切斗争,否认联合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的特征。

土地革命时期,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上,王明采取了关门主义的态度,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应实行坚决斗争的政策,只讲斗争,不讲联合,扩大了革命斗争的范围,削弱了革命力量。

1935年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反对关门注意,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完成抗日的目标。

针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毛泽东提出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因此,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6. 毛泽东首次将枪杆子提高到夺取政权的高度来认识是在: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八七会议D.中共湘赣边界一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在军事工作问题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将“枪杆子”提升到夺取政权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论断。

这个论断是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取得的,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

他建议“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7.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A.六届五中全会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巴西会议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在瓦窑堡召开的关于制定统一战线策略的内容。

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会议还对红军的战略的转变和加强党的建设等问题作了讨论,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扩大和巩固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团结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1934年1月15日——18日在江西瑞金召开。

博古主持会议,并作了《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陈云作了《国民党区域中的工人经济斗争与工会工作》的报告,张闻天作了《中国苏维埃运动与它的任务》的报告。

全会全面肯定了四中全会以来的“左”倾错误路线,并通过了一系列“左”倾错误理论和政策,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发展到了顶点,最终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①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②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③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

随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又称军事指挥小组),周恩来任团长。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巴西会议。

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

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治局于9月2日在巴西召开会议。

9月9日上午,张国焘给陈昌浩来了份密电,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电报的大意是命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并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

叶剑英识破了这一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