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音乐一年级上《演唱 法国号》夏婷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音.d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法国号》这首歌曲,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

2.
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3.
通过歌曲《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够将简单的舞蹈动作加入到演唱中。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特点。

2.
感受四三拍的节奏特点,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四三拍的韵律。

教材分析
这首名为《法国号》的歌曲,以一个练习吹奏法国号的孩子的视角,向我们自豪地介绍着他的小伙伴──法国号。

同时间接地表现了小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的可爱形象。

歌曲使用了简单的旋律和四分音符为主的节奏,但三拍子特有的律动,使整首歌曲变得既生动又活泼。

四小节为一乐句的方整式结构,除节奏均采用同一节奏型外,第一和第三乐句的旋律也是完全重复的。

第二乐句则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下行二度的模仿进行。

而这三个乐句的前两小节的旋律更是模仿法国号经常吹奏的分解式和弦的节奏音型,加之歌词的形象模仿,更突出了主题。

第四乐句不仅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la,且连续的跳进音型,让小主人公乐观自信的形象尽显无疑。

法国号通称圆号(corno),是一种中音铜管乐器。

因调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型号,运用最广泛的当属交响乐队中不可缺少的活塞式F调圆号。

它的音域较宽,音色圆润柔和,演奏时,能发出庄严、宏伟的声音。

圆号很富有表现力,它既能吹奏旋律又可以配置和声。

它和木管乐器也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交响乐队中运用最广的乐器。

圆号常被用来表现大自然景色。

如:《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中的引子,使人联想到河上黎明的景色;在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猎人合唱》中表现猎人的形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课前热身运动《玩具兵进行曲》(模仿乐器的演奏方式)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们刚才听到的乐曲里有哪些乐器呢?(学生回答)
2.
导入新课内容。

教师出示乐器图片
师:我们来模仿一下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
师:
请同学们在这些乐器中找出一个圆圆的,有个大喇叭的乐器。

今天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一位新朋友。

知道它是谁吗?
二、简介圆号
教师展示圆号,介绍圆号构造图、演奏姿势等。

师:它的名字叫法国号,也叫圆号,我们再次来听一听它演奏的声音。

三、学唱歌曲
1.
聆听歌曲《法国号》。

2.
出示歌谱,教师范唱歌曲曲谱(边唱边指谱)。

(播放《法国号》歌曲学习)
3.
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学唱曲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唱谱。


4.
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曲谱。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曲谱。


5.
学唱歌词。

学生随教师的伴奏轻声模唱歌词。

教师根据学生学唱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法国号的音色。

6.
播放《法国号》伴奏音频,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7.
分小组进行演唱比赛,教师评价。

四、认识四三拍强弱规律
1.
出示歌曲第一乐句谱例。

教师讲解四三拍强弱规律,并板书。

2.
学生用声势来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拍手、拍腿、拍肩等动作来表现。

3.
进一步掌握四三拍节奏律动。

学生自行创编各种声势或者律动来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并加入到演唱中。

4.
《法国号》歌表演。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方式参与,可以演唱,可以舞蹈,可以伴奏。

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现。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课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啊?(学生回答)
师:对,它就是──法国号,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生答:圆号)
师:希望从今天起每一位同学都记住它的外形、音色,让它从此变成我们的老朋友。

再次演唱歌曲《法国号》,下课!
六、课后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名师点评:
这是一首三拍子具有圆舞曲风格的歌曲。

让学生通过动,看,听,唱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从一首具有儿童趣味的交响曲的律动开始,让同学们认识了西洋交响乐队的一些乐器,了解了这些乐器的演奏方式。

进而引入到了新课的教学中。

学习了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指
挥方法及圆舞曲的韵律动作。

将歌曲的唱和动结合在一起,这样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让学生在唱唱跳跳中充分感受其中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本堂课教学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畅,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黯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