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拉萨市初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拉萨市初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如图,利用水管测量某地的大气压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地大气压强等于10.3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B.图中C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
C.图中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D.若把该实验装置移到海拔高度更高的地方,水管中水柱会变长
2.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则
A.两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相同B.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D.脚印浅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小
3.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B.小明C.岸边的树D.妈妈
4.以科学家瓦特的名字作单位的物理量是()
A.压强B.功C.功率D.焦耳
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6.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
C.由于存在机械重和摩擦,机械的机械效率小于100%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7.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
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
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8.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B.马拉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马的拉力对车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所受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起重机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移动,竖直向上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9.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C.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D.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10.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用塑料吸管吸饮料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用塑料吸盘挂物体D.用压力锅煮熟食物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一列在平直轨道上运行的火车,若乘客突然觉得上身向运行方向倾斜,则这列火车正在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行。
此现象表明________(选填“火车”或“乘客”)具有惯性。
12.如图所示,杠杆水平放置且自重忽略不计,O是支点,左侧挂一重物,动力F1大小为5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的重力为____N。
此时杠杆属于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3.如图所示的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_,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的水面和壶身的水面总保持______________。
14.重200N物体,在50N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3m/s的速度匀速运动5s,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是_____________。
15.龙舟赛上,运动员手持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比赛时,并排前进的龙舟不能离得太近,是由于两龙舟间水的流速越大,压强__________,容易相撞.16.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用如图的实验来理解这一事实:在一只气球上猫一些小金属粒,这些小金属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_________;对气球打气,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个金属粒间的距离都在增大,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_________(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17.“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钢球A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这是为了研究________(选填“A”或“B”)的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
18.如图所示为医用温度计,其量程是___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此时读数是____℃,使用此温度计测量人体温度时,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19.(6分)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弹簧。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家禽自动饮水装置,相当于一个连通器。
请你在C饮水管中画出水面的位置。
(____)
21.(6分)如图所示。
一块橡皮放在水平放置的文具盒上,并随文具盒一起向左做匀速自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橡皮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研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的情况,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按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像距v变化与物距u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对实验序号前四次和后四次实验进行适量的运算,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f=10厘米
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
1 12.0 60.0
2 14.0 35.0
3 16.0 26.7
4 18.0 22.5
5 22.0 18.3
6 24.0 17.2
7 26.0 16.3 8
28.0
15.6
表二: f=10厘米 序号
21-u u (厘米)
21-v v (厘米)
1 2.0 25.0
2 2.0 8.
3 3 2.0 4.2
4 2.0 1.1
5 2.0 0.9 6
2.0
0.7
①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 1与2与3与4数据中的物距u 、像距v 与焦距f 、二倍焦距2f 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_____________。
②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 、像距v 与焦距f 、二倍焦距2f 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经运算后得到表二中的数据,物距u 变化时,像距v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 )分析比较表二中序号1与2与3,可以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分析比较表二中序号4与5与6,可以初步得出: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_________。
23.(8分)如图,是某小组同学用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则: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_________).
(2)实验中要(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竖直向上拉动物体,目的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便于准确读数.
(3)比较甲、乙两图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_)η乙(选填“>”、“<”或“=”).(4)结合所学知识,当动滑轮的重G0相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比较符合的图是(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大桥施工时,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水中(如图甲)。
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g=10N/kg,ρ水=1.0×103kg/m3)
(1)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①”或“②”)图线,由此图可知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______m。
(2)当h=3m时,构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______?
(3)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多少______?
(4)构件的密度是多少______?
25.(10分)物体A的体积是2×10﹣3m3,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四分之一,物体下表面距液面0.15m,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物体A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物体A的密度是多大?
(3)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有多大?
(4)在A上放一个多重的物体可以使A刚好全部浸入水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C
【解析】
【详解】
A.读图可知,管内水面到水槽中水面的竖直高度为9.8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9.8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故A错误;
B.C点的上方是真空,压强为0,B点的上方有水柱,所以图中C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故B错误;C.A、B两点的压强都等于当地大气压强,所以C正确;
D.若把该实验装置移到海拔高度更高的地方,大气压强变小,所以水管中水柱会变短,故D错误。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根据p=F
S
可得F=pS,两人的重力及与沙滩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不确定,压力的大小无法确定.故
AD错误;
BC.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说明他们对沙滩的压力效果不同,也就是压强不同,所以,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故B正确,C错误.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而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C正确.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故A不符合题意;
B.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物理学中为纪念科学家瓦特做出的杰出贡献,将功率的单位命名为瓦特(W),故C符合题意;D.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试题分析: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故应选A.
【考点定位】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做功快慢没有关系,故A错误;
B. 做功时间越长的机械,由于做功多少不确定,做功的功率就不确定,故B错误;
C. 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即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一定小于1,也就是机械效率小于1,故C正确;
D. 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做功不一定多,故D错误.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浮标从春季至夏季始终漂浮,漂浮物浮力等于重力,浮标重力从春季至夏季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因为海水密度减小,由F浮=ρgV排可知,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则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答案选D。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有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举力没有做功.故A错误;
B、马拉车时对车有向前的作用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一定的距离,所以马的拉力对车
做了功.故B正确;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但是并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D、起重机吊着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钢丝对重物有向上的拉力,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了距离,所以拉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的判断,特别要好好理解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例如D答案,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因为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是沿着力的方向,而是与力的方向垂直,这样力就没有做功.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A正确;
B.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B错;
C.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
D. 运动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错.故选A.
【点睛】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吸取药液时,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拔活塞,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就被注射器外的大气压压进注射器内,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因此可以用塑料吸盘挂物体,故C项不符合题意;
D.用压力锅煮饭,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减速乘客
【解析】
【详解】
火车减速时,乘客下身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会向运行方向倾斜,所以火车速度会小于乘客的上身速度,乘客会向运行方向倾斜。
12.10 省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杠杆一个刻度的长度是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124G L F L ⋅=⋅
解得物体的重力是10N G =。
[2]动力F 1的动力臂大于物体重力的阻力臂,所以这个杠杆是省力杠杆。
13.连通器 相平 【解析】 【详解】
连通器指上端开口不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图中的茶壶的壶嘴和壶身就构成了连通器;因为容器中同一种液体同一水平面上的压强总是相等的,所以当壶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的水面和壶身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14.0 15W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重力做的功是……,拉力做功功率是……”可知,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
根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判断重力受否做功,根据P W Fs Fv t t
===计算拉力做功的功率。
【详解】
由题,物体在50N 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所做的功是0J 。
根据P W Fs
Fv t t
=
==可得,拉力做功的功率: P 500.3/15Fv N m s W ==⨯=。
15.相互的 小 【解析】 【详解】
运动员用浆向后划水,即桨对水施加力,同时水对桨(龙舟)也施加力的作用,使龙舟向前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排快速前进的两艘龙舟之间距离不能太近,是因为龙舟之间水的流速变
大,压强变小,在外部大的压强作用下,容易导致龙舟相撞.
16.天体类比法
【解析】
【详解】
宇宙大爆炸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在大尺度上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在一只气球上猫一些小金属粒,当气球膨胀时,金属粒都会彼此远离,所以这些小金属粒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
气球膨胀时,与宇宙爆炸的模型相似,所以用膨胀的气球来显示宇宙膨胀的结论,是类比法的应用。
17.A 速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让钢球A从斜面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A的速度不同,通过观察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可探究小球A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18.35~42 0.1 37.8 能
【解析】
【详解】
[1]图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
[2]一大格为1℃,其中有10小格,则体温计最小分度值为0.1℃,
[3]体温计此时的读数为37.8℃,
[4]体温计在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缩口,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19.乙甲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
第二空.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连通器的特点知,连通器中A、B、C饮水管中的水面相同,据此画出C饮水管中画出水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21.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橡皮和文具盒一起匀速运动,相对静止,所以橡皮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然后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分别画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出重力G和支持力F支,注意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要相等。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像距大于二倍焦距5、6、7、8像距变化大于物距变化像距变化小于物距变化
【解析】
【详解】
①[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由表一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数据中的物距u、像距v与焦距f、二倍焦距2f大小关系可知,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②[2]由表一实验序号5、6、7、8数据中的物距u、像距ν与焦距f、二倍焦距2f大小关系可知: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③(a)[3]由表二中序号1与2与3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变化大于物距变化;
(b)[4]由表二中序号4与5与6数据可知:同一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距变化小于物距变化。
23.弹簧测力计 匀速 <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空.实验中除用刻度尺外,还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
第二空.实验中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物体,目的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准确读数.
第三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两个滑轮组动滑轮重力相同,在钩码上升相同高度时,额外功相同,而甲图钩码重力小于乙图,因此甲的有用功小于乙,因此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即η甲<η乙;
第四空.由η=W W ⨯有用
总100%=W W W +有用
有用额×100%=11W W +额有用分析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 的关系可能符合图中的B.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② 2 3×104Pa 8×104N 2.5×103 kg/m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道,构件在沉入过程中,浸没前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 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所以,浮力F 1 随h 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
[2]由乙图知道,当构件刚淹没时浸入深度为2m ,说明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2m 。
(2)[3]由p gh ρ=知道,当h=3m 时,构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334110kg/m 10N/kg 3m 310Pa p gh ρ=⨯⨯⨯==⨯
(3)[4]根据题意知道,构件完全淹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2m ,构件的体积V=8m 3,构件完全淹没时,V 排 =V=8m 3,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
F 浮 =ρ水gV 排 =1×103 kg/m 3 ×10N/kg ×8m 3 =8×104 N
(4)[5]由图乙知道,当构件完全淹没时,钢绳的拉力F 2 =1.2×105 N ;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与钢绳的拉力之差,即
F 浮=G-F 2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
ρ水 gV 排 =ρgV -F 2
即
1×103 kg/m3×10N/kg×8m3=ρ×10N/kg×8m3 -1.2×105 N
解得构件的密度
ρ=2.5×103 kg/m3
答:(1)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图线,由此图可知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2m;
(2)当h=3m时,构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3×104Pa;
(3)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104N;
(4)构件的密度是2.5×103 kg/m3。
25.(1)15N;
(2)0.75×103kg/m3;
(3)1.5×103Pa;
(4)5N;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V浸=V球﹣V露=v球=×2×10﹣3m3=1.5×10﹣3m3,
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
=1×103kg/m3×1.5×10﹣3m3×10N/kg
=15N;
(2)∵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F浮=G,
即:
ρ水g V=ρ物gV,
∴ρ物=ρ水=×1×103kg/m3=0.75×103kg/m3;
(3)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ρgh
=1.0×103kg/m3×10N/kg×0.15m
=1.5×103Pa;
(4)物体刚全浸入水排开水的体积:
V排′=V=2×10﹣3m3,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
=1×103kg/m3×2×10﹣3m3×10N/kg
=20N;
∵F浮′=G+G A,
∴物体A的重:
G A=F浮′﹣G=20N﹣15N=5N.
答:(1)物体A所受的浮力是15N;
(2)物体A的密度是0.75×103kg/m3;
(3)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有1.5×103Pa;
(4)在A上放一个5N重的物体可以使A刚好全部浸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