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长方体第3课时备课教师:
课题
展开与折叠
课型
新课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经历亲身动手操作,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为以后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打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思考:
(1)长方体的展开图与正方体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比较。
(2)在展开图中找出长方体相对应的下面、后面、右面。说说这些相对面的位置特征。
(小组内交流)
2.指导完成第14页最下面一题。
学生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1试一试。
思考:长方体相对的面有什么特征?如何在展开图中找到相对的面。
2.全班交流。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小红把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开,得到了一个展开图。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得?
3.动手操作:
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在它的6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然后沿棱剪开,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是怎样剪的?
小组内说一说,每个同学剪的展开图同不同,为什么相同的正方体剪出来的展开图不同。
四、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五、作业
1.完成“练一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题。
2.动手操作:
用卡纸做一个长2分米、宽和高是1分米的长方体。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正方体的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
让学生知道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几种形式。
板书






4.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么剪的?
5.学生把自己剪的展开图在练习本上画下来。
6.展示学生画的展开图,问:展开图不同,但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7.认真观察,刚才正方体的哪些面是相对的,剪开后这些相对的面有没有连在一起的?
三、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1.给一个长方体盒子分别标出上面、前面、左面,然后沿棱剪开。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难点
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推理
教具准备
长(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正方体6个面的相对的位置并回答有什么特点?
1.小组内交流: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