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路径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东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路径初探
作者:王辉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6期
王辉如东县洋口镇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在对如东现代服务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东现代服务业如何着力从
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初探
现代服务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将来在经济发展工作多着力的地方,笔
者对如东县现代服务业如何发展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肤浅的想法。

一、如东县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县县、镇(区、街道)两级政府在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方面着了力,2013年县政府组织有关研究机构编制了《如东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
出了如东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目标、思路。

目前全县共有市级服务业集聚区5家,分别是洋口港
物流产业园、洋口镇旅游度假(健康服务)集聚区、银河纺织品交易集聚区、天一商贸集聚区。

县级服务业集聚区4家,分别是岔河中心商务区、如东科技中心、如东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如
东县青园北路商圈。

我们深知,如东县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尚处于起阶段,与周边形势和省市加
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主要表现在:一是
发展步伐较慢,总体规模偏小。

2020年小洋口旅游度假(健康服务)集聚区、洋口港现代物流园、银河商贸交易集聚区、如东科技城和天一商贸集聚区、岔河中心商务区、三元世纪城商圈三家
县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额和纳税占服务业比重均还比较低,不足60%。

二是入驻企业少,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结构层次偏低。

如东科技城目前入驻企业仅有26家,小洋口旅游度假(健康服务)集聚区2020年应税销售达1 000万以上企业仅有江苏林克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
7家,洋口港现代物流园只有南通洋口港拖轮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华东燃气运
输分公司等少数几家物流企业支撑,2020年两家企业开票销售合计不足5亿元,园区的第三方
物流相对基础不牢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一般是仓库、运输,在物流方案设计
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很少提供。

三是缺少专业的运作机构,组织化程度偏低。

部分集聚区
虽成立了组织机构,但与园区管委会仍是一套人马,缺少专人从事规划、招商、项目推进、服
务协调和管理。

在管理咨询、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对于人才服务等方面相对较慢,无法
满足发展需求,导致集聚区建设速度慢,发展层次跟不上。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刍议
(一)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组织程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加快县域服务业发牛鼻子工作,涉及范围广,需举全县之力,综合全县资源来共同发力,用抓工业经济力度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梳理重
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工作机构,组建工作班子,抽调年富力强的有经验
有抱负的人员负责集聚区的开发和管理、服务、招商等工作。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

集聚区建设
要作为全县整体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适当加大考核权数,合理确定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明
确具体责任人,稳步有序推动集聚区加快发展。

三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

县、镇(区、街道)两
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集交流、会商重要事宜,研究解决集聚区
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规划先行,指引发展方向
一是切实按照全县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认真组织《如东县现代服务业集聚
区发展规划》的执行。

二是已经编制规划的镇区要加快组织实施,同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
序组织推进。

三是暂未编制规划的镇区或正在启动集聚区建设的镇区,要坚持高点定位、特色
鲜明、错位发展的原则,明晰发展目标、产业方向、功能布局。

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
聘请专业团队深入调研、科学选址,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吸收先进的设计成果,并注重将如
东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建设具有如东南黄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沿海开发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国际化视野、前瞻性眼光编制现代
服务集聚区空间规划,以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高水平发展,按照产业集中、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理念,统筹布局“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总部经济、新兴业态集聚”四大功能
板块,促进数字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四大功能板块的互融互联,打造具有长
三角南黄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生命健康产业园:发展功能食品、医疗
器械、健康服务、生物医药等生命健康产业,打造机制灵活、服务周到、产品丰富的生命健康
服务体系,构建研发和生产、服务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打造
成为南黄海的生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先行区。

洋口港现代物流园区:积极运用洋口港大自然赐给如东人民的宝地——深水港资源、充裕的土地开发资源、100多公
里的岸线资源和集疏运体系优势,依托中石油为龙头的能源(LNG、成品油、原油)产业物流、台中化威华仓储为龙头的液体化工品(丙烯腈、苯乙烯、甲醇、甲苯等)物流和石材加工、展销、
仓储物流、会展为一体石材加工物流等主导产业,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地区领先的内外贸易集
装箱、煤炭、石油、化工、矿石、粮食等大宗物资和散货物流的大型中转基地,使之成为如东
县服务业跨越发展的“主引擎”,成为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综合性物流港口。

小洋口旅游度假(健康服务)集聚区:充分展现具有“海子牛”精神的长三角海韵风情,突
出健康休闲养生和绿色生态理念旅游,体现人文元素,在保留南黄海生态自然特性基础上,努
力打造典雅、幽美娴静的景观,建设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乡村休闲、海鲜餐饮、生态野趣、湿地娱乐、拓展运动与健美、宗教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胜景。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引进民资
一是科学制定引进项目目录。

根据如东发展规划、定位和入区要求,制定招商引资导向目录,明确招商重点方向和产业,以延长产业链供应链为目标组织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坚持
“县外就是外的观点”,着力引进市外大国资、大民企、上市企业国外服务巨头、龙头企业。

二是研究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有效利用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已入驻如东或南通的企业等
在集聚区建设中的引资宣传作用,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推介格局。

三是研究投资方式。

鼓励民资兼并重组以及各类社会资本和经济主体参与建设发展,投资集聚区建设。

四是强
化人才引进。

要引进一批服务业高端专业人才,积极组织高端人才培训,建立人才工作站,帮
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及问题,切实改善用人留人机制,为集聚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不断提升如东服务业集聚区的水平。

五是强化项目质量控制。

对入驻集聚区的重点项目,
明确定位、功能,加强规划论证,从源头上把好项目质量进口关,防止低档次、低水平占用有
限资源以及重复建设,解决项目因功能定位不明确、规划不到位等造成的先天缺陷。

(四)打造发展环境,提供要素保障
一是打造服务环境。

县、镇(区、街道)两级机关及服务部门要树牢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方法,要根据各地各级有关实际配有合理的服务机构,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我县
各个集聚区加快发展。

二是打造政策环境。

开动机器,加强管理研究,简化审批程序,不断优
化政务环境。

三是打造政策环境。

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集聚发展的
相关优惠政策方面要不折不扣,加强县情研究制订合情合理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建立县级服务
业发展引导资金,要重点支持集聚区规划、基础设施、招商以及公共服务业平台建设,加大对
服务外包、管理咨询、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态和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工业设计、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的扶持,引导各类优质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实现如东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高蕊.县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20(4).
[2]尹蕾.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对策分析[J].管理与财富,200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