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运营商工程安装技术与服务行为规范(ppt 42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工程常规安装技术 工程服务行为规范
服务规范(1)
一、问题处理
1. 当问题发生时,积极响应客户,及时处理问题,将问题的影响面控制在最 小。
2. 对于重要问题(如割接、停工、升级等),需要向客户递交书面函件进行 协商和确认。
3. 对于重大问题(如项目启动、验收等),需要和客户召开协调会进行沟通 协商,并将最终协商结果以《会议纪要》形式输出。
设备布线-线缆标签
电源线标签粘贴:
电缆
电缆
TO : B03 -48V2
T O: B03
-48V 2
1-电 缆 水 平 布 放 时 标 识 牌 朝 上
2-电 缆 垂 直 布 放 时 标 识 牌 朝 右
设备布线-线缆标签
3、标签使用注意事项
➢ 标签内容填写、打印和粘贴过程中应保持标签纸面的清洁。 ➢ 因为标签纸为防潮防水材料,故不允许使用喷墨打印机进行打印,不允许使用
➢ 机柜内部绑扎电缆时,应绑扎在 绑线区内,不得绑扎在接地条上。 如右图(False)
设备布线-线缆绑扎
➢ 捆扎间距和电缆束直径有一定的 对应标准,可参照下面的对应表 格,具体安装如右图(True)
电缆束直径(mm) 捆扎间距(mm)
10
80~150
10~30
150~200
30
200~300
设备布线-线缆标签
用方就近重新设置地排。
线缆布放视图
规范线缆布放:
信号线电源线分开布放
线缆布放整齐规范
线缆布放视图(续)
不规范线缆布放:
线缆布放凌乱,信 号线和电源线混在 一起。 (如右图)
不规范线缆布放
设备布线-尾纤布放
➢ 绑扎前检查光纤走线区域附近是否有毛刺、锐边或锐角物体等。如果 发现应尽量规避。
➢ 尾纤走线时弯曲半径应大于尾纤最小曲率半径,2mm尾纤的最小曲率 半径为40mm,3mm尾纤的最小曲率半径为60mm。
1、标签简介
➢电缆工程标签是现场安装及之后维护时使用的一种识别标识 。 ➢电缆工程标签主要是为了保证安装时的条理化、正确性及以后维护检查时的方
便。 ➢电缆工程标签按照电源线和信号线分为两种。 ➢电缆工程标签内容: ➢电源线标签:内容为电缆对端位置信息 ,填写标签所在电缆侧的对端设备、控
制柜、分线盒或插座的位置信息。 ➢信号线标签:标签两面内容分别标识了电缆两端所连端口的位置信息。
2. 机柜表面及内部应干净,无杂物。 3. 设备安装在机柜中时,必须安装
支撑件,尽量采用机柜或设备自 带的滑道、托盘、导轨作为支撑 件,不能仅使用前挂耳将设备固 定在机柜上。
右图:设备没有进行承重处理, 机身明显下垂
4. 互连设备在机柜中要按照信号流向顺序安装,避免互连线缆相互交错。 5. 机柜安装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必要时加装风扇。
设备接地-设备和机壳接地
1、建筑物钢结构作为接地电极
设备接地点的选择应优先选择建筑物的钢结构,当建筑物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地基时, 该钢结构就是良好有效的接地。
如设备安装在建筑物外墙,优先选择安装位置在等电位连接点附近,一般建筑物室外 等电位连接电位于裙墙下方,如下图:
如设备安装在建筑物楼道中,同样优先选择安装位置在等电位连接点附近,以便 接地,如没有等电位连接点,可靠近建筑物的主要支柱附近,使用电钻等工具找到建 筑物的主钢筋,焊接接地汇接点并与设备接地点连接。
➢ 如果尾纤走线弯曲半径过小,则应进行调整,推荐方法为:将尾纤弯 曲半径过小的那根尾纤在绑扎时将它调整到合适的弯曲半径,必要时 在此处绑扎一个绑扎带。
设备布线-尾纤布放
➢ 在机柜外布放时,应安装光纤保 护套管(波纹管)。如右图
➢ 从走线框前方单板的光口出线后, 从插框下部的走线框穿过到机柜 后部,分别在机柜后面沿机柜两 侧绑扎。绑扎时避免与电源线缠 在一起。应分开绑扎,并注意做 好光纤的标签。
4. 在问题处理过程中,需将进展信息及时、准确的向相关干系人通报。 5. 重要和重大问题处理结束后,需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形成书面文档。
服务规范(2)
二、文档
1. 美观大方,采用标准模版。 2. 输出及时、准确。 3. 正确控制发散范围。 4. 重要文档需完成各方权签工作。 5. 及时分类和归档。
度的电气连续性质。 d. 在水管进入建筑物的入口点1.5m以外的室内金属水管,不能用作接地电极系
统的组成部分,在水管入户点1.5m以外的室内金属水管,不能用作接地电极 系统中个电极之间的互连导体,室内金属水管不允许用作接地电极系统的一 部分。
设备接地-设备和机壳接地
4、埋设接地棒作为接地电极
a. 如果现场环境无附带的可作接地的装置,则需要单独埋设接地棒作为接地电极。 b. 接地棒的最小长度为2.5m,最小直径为16mm,电极越长,排放电子的效果越好,增加直径
类似钢笔的水笔书写。 ➢ 标签粘贴应整齐、美观,因为新型标签成长条旗状,如果粘贴位置、方向混乱
将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 电源线的标识牌线扣绑扎,要求线扣绑扎高度一致、标识牌方向一致。
标签
标签粘贴规范视图
标签粘贴规范视图:
设备布线-布线工艺检查
布线工艺检查: 在布线完成后可以参照《H3C公司工程质量检查标准》进行逐 项检查。
在楼层中间牵引,避免在楼顶牵引,更不允许在楼顶沿防雷带走线或利用防雷 带作为引线的栓接点。 ➢ 避免信号线沿室外架空电力线走线,此是引入雷击最危险的地方。 ➢ 有条件的地区选择在入户前15m为网线增加金属套管。 ➢ 为户外信号线增加信号防雷器。
设备布线-信号线缆布放
➢ 线缆转弯处应均匀圆滑,线缆转弯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 ➢ 不得损伤导线绝缘层。线缆的布放须便于维护和将来扩容 ➢ 布放走道线缆时,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线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
➢ 楼道交换机一般都采取具有保护地线PE的供电方式,禁止直接牵引家庭照明 用电的L-N供电方式。
➢ 楼道交换机供电来源优先选择楼道配电箱以防止电源PE线接地不良。 ➢ 为防止设备电源线PE在远端接地不良,可选择在设备端加强连接,实际上我
们都要求设备接地端子可靠接地,接地位置可选择之前介绍接地电极的任何一 种。 ➢ 必要位置选择在设备前端增加电源防雷器,电源防雷器必须可靠接地,接地位 置可选择1节中接地电极的任何一种。
设备布线-线缆绑扎
➢ 扎带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 平滑剪齐,在接头处不得留有尖 刺。如右图
➢ 在电缆需要弯曲时,需在电缆进 行弯曲前进行绑扎。但线扣不能 绑扎在弯曲的区域内,以免在电 缆中产生较大的应力,而使电缆 芯线断裂。如右图
设备布线-线缆绑扎
➢ 电缆在机柜中捆扎后,应平直、 捆扎整齐,不得有电缆缠绕、弯 曲等现象。如右图
设备布线-地线布放
➢ 接地引线不宜与信号线平行走线或相互缠绕。 ➢ 保护地线上严禁接头,严禁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 接地线严禁从户外架空引入,必须全程埋地或室内走线。 ➢ 保护地线应选用黄绿双色相间的塑料绝缘铜芯导线。 ➢ 交流电源线的中性线在机房内严禁在机房内与设备、以及各种通信设
备的保护地连接。 ➢ 保护地线的长度不应超过30米,且尽量短,当超过30米时,应要求使
不如增加长度更有效。 c. 为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可使用多根接地棒,并相互用扁钢连接,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接地棒间距宜选择5m。 d. 接地棒的埋设位置选择湿度大,盐碱度高的位置,如背阴,空调水管,化粪池附近。 e.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
运营商工程安装技术和服务行为规范
V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08年5月
课程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掌握工程常规安装技术 掌握服务行为规范要求
目录
工程常规安装技术 工程服务行为规范
设备安装-安装环境
• 室内:温度22℃±2℃、湿度50%Rh±5%Rh,洁净度较高、抗干扰 较强,能满足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的需要;室外:具有附加的防雷防雨 装置,如避雷针、地桩、地网、接地排、防雨罩等。
• 设备供电交流电源插座应采用有保护地线(PE)的单相三线电源插座, 且保护地线(PE)可靠接地。保护地线(PE)与零线(N线)之间的 电压不能超过36V。
• 设备前级配电保护装置(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和配电支持的最大功率是 否满足要求。
设备安装-机柜设备安装
1. 机柜(机箱)安装位置正确,固定可靠,垂直偏差度小于3mm。两个以上的机柜应做 并柜处理。室外安装的设备应做防水处理
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f. 像一般建筑物附近地下都是填埋的建筑留下来的碎砖片瓦,一般的土壤电阻率都比较高,除了
上面提到的优先选择位置外,还可以用如下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
➢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 ➢ 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 采用降阻剂。 ➢ 换土。
设备接地-设备电源PE线的接地
设备布线-线缆连接
➢ 在直流配电柜一端固定线鼻时,加平垫和弹垫,以使线鼻的固定牢固,保持良 好的接触,防止松动,如图一所示。在主设备机柜电源线使用冷压端子,直接 插入配电盒端子中,拧紧螺钉即可,电源线冷压端子如图二所示。
图一 线鼻链接示意图
图二 电源线冷压端子示意图
设备布线-线缆连接
➢ 线鼻安装时,如需在一个接线 柱上安装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 线电缆时,线鼻不得重叠安装, 应采取交叉安装或背靠背安装 方式,必须重叠时应将线鼻做 45º或90º弯处理,并且应将较 大线鼻安装于下方,较小线鼻 安装于上方,此规定适用于所 有需安装线鼻处,如右图所示。
设备布线-线缆绑扎
➢ 尽量避免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扎带连接后并扎,以免绑扎后强度降 低。
➢ 在电缆中间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2倍,以免在线缆转弯处应 力过大造成内芯断芯。
➢ 机柜内外的捆线架及走线槽应光滑,并且无锋利的棱角。 ➢ 对于在装配中,不需要装配的电缆,或者电缆长出的部分,应将其折
叠起来,捆扎在机柜或线槽的适当位置上;适当位置是指在调试中, 不会影响设备运行,不会造成设备损伤,亦不会造成线缆损伤的位置。
设备布线-尾纤布放
➢ 光纤波纹管切口处应用胶布做 防割处理。如右图(未做防切 割保护)
➢ 光纤绑扎要用小号扎带,并且 不能绑扎过紧,以免损坏尾纤。 如右图(光纤绑扎过紧)
设备布线-线缆连接
➢ RJ45连接器(水晶头)芯线插装:将电缆芯线沿水晶头走线槽进行插装,以 电缆护层根部顶住水晶头A点(如图所示)及电缆芯线与水晶头头部平齐为插 装到位。
设备布线-户外布线
➢ 户外走线与户内走线要严格区分,避免相互缠绕,间隔30cm以上。 ➢ 机箱内走线用线箍间隔30cm捆扎。 ➢ 电源线与信号线要分开走线,避免相互缠绕,间隔30cm以上。 ➢ 户外走线避免架空,可沿墙壁走线到户内。 ➢ 楼与楼之间无法沿墙壁走线的,首先选择埋地走线,如受限无法完成,可选择
设备接地-设备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在一个机箱内部连接比较容易,可使用尽可能短的接地 线对机箱内的互连设备进行等电位连接。但鉴于楼道交换机的应用大 多数是连接至用户的PC端,而楼道交换机基本不在用户室内,所以设 备与PC机的等电位连接是非常困难的,在现有的状况下基本无法做到, 所以只有把设备端的接地做好做实来消弱由于该因素带来的影响。
设备布线-线缆标签
2、标签粘贴 粘贴标签之前先在整版标签纸上填写或打印好标签内容,然后揭下、粘贴在 电缆或标识牌线扣上 。 信号线标签粘贴:
电缆 向右折叠 局部
电缆 粘贴面
电缆
向
TO:
上
A03 33 33 33 33
折
叠向
1-标签与电缆定位示意图
2-局部折叠后标签形状示意图
3-粘贴完成后标签形状示意图
设备接地-设备和机壳接地
2、配电接地点作为接地电极 如老式楼道内无钢筋结构构造接地点,选择设备安装在楼道配电附近,通
过配电接地装置提供设备接地。
设备接地-设备和机壳接地
3、金属水管作为接地电极
a. 水管必须是金属材料,并且埋设在地下与大地良好接触。 b. 长度至少在3m以上或者更长,包括与管道的外层套管有良好的搭接。 c. 必须保证在电气上连续,把所有绝缘接点和部分都搭接起来,以保证最小长
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 布放槽道线缆时,可以不绑扎,槽内线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线缆
不得超出槽道。在线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线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 捆扎固定。
设备布线-信号线缆布放
➢ 信号电缆、尾纤、电源线的布放尽量避开,不法。(如下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