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用观察法学习“王、么、方”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进行书写。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们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下再下笔有利于孩子们对字形的掌握。
4、小结作业:
1、向家长用加一加法或者介绍偏旁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
2、完成生字练习。
3、背诵全文。
能力的延伸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科目:
教学对象:
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各种各样的姓氏也是我国特别的文化之一,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百家姓吗?(学生讨论交流)
(3)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姓氏的?(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法识记生字。)
2.学习5~6行
(1)自由读,指明读,开小火车。随机正音。
(2)强调胡,吴的声母不同;徐,许的声调不同。
(3)运用加一加法,师问生答。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的朗读全文。
指名的同学进行问答。
有节奏感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问问答答的朗读方式是低年级同学比较喜爱的朗读形式之一,同时也提示了介绍姓氏经常运用于与人交往的互动活动中。
(出示《百家姓》课件。)
2.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1.指导书写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观察书本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自由发言
借助提问和讲故事的方式勾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区分:胡和吴,徐和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学习1~4行:
(1)自由读,指明读,并随机正音。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请两位同学进行你问我答的方式来强化对李和张的记忆)
以小组的形式设计评价标准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你姓什么?我姓。
什么?。
九.教学反思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进行书写。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让孩子们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下再下笔有利于孩子们对字形的掌握。
4、小结作业:
1、向家长用加一加法或者介绍偏旁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
2、完成生字练习。
3、背诵全文。
能力的延伸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科目:
教学对象:
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各种各样的姓氏也是我国特别的文化之一,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百家姓吗?(学生讨论交流)
(3)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姓氏的?(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法识记生字。)
2.学习5~6行
(1)自由读,指明读,开小火车。随机正音。
(2)强调胡,吴的声母不同;徐,许的声调不同。
(3)运用加一加法,师问生答。
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的朗读全文。
指名的同学进行问答。
有节奏感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问问答答的朗读方式是低年级同学比较喜爱的朗读形式之一,同时也提示了介绍姓氏经常运用于与人交往的互动活动中。
(出示《百家姓》课件。)
2.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1.指导书写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观察书本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自由发言
借助提问和讲故事的方式勾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区分:胡和吴,徐和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1.学习1~4行:
(1)自由读,指明读,并随机正音。
(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请两位同学进行你问我答的方式来强化对李和张的记忆)
以小组的形式设计评价标准
八、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你姓什么?我姓。
什么?。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