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探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个人主义思想探源
[摘要]文章分析了英国个人主义传统及德国个人主义传统对爱默生个人主义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强调了个人主义在从欧洲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爱默生把它提炼成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并影响到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
爱默生对美国本土文化的独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思想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
[关键词]爱默生;美国个人主义思想;英国个人主义传统;德国个人主义传统:实用主义
[作者简介]刘宽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04级外国哲学在读博士生,北京,100872 [中图分类号]137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6)12—0005—04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w.Emermn1803—1882)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
作为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和美国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爱默生对美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美国历史上,爱默生享有“实用主义哲学之父”和“美国精神的先知”(林肯语)等美称,他的思想也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
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个人主义就是美国主义的同义词,美国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动力,与个人主义的作用密不可分。
追溯美国个人主义的源头,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可谓是美国个人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研究美国个人主义政治哲学,我们不能忽视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的重要影响。
在爱默生个人主义形成过程中,欧洲个人主义传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英国个人主义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其个人主义主要表现为人的充分神性化,强调了个人自由、权利及个性的发挥。
从实践层面上看,他提出了自立(SeIf—reliance)的观点,自立就是一种独立,自我依靠,自力更生。
这一思想在美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教条的束缚,为建立民族文化,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爱默生对英国个人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追溯美国个人主义的源头,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可渭是美国个人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其思想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自他以后,美国本土个人主义开始独立形成。
在爱默生个人主义形成过程中,欧洲个人主义传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英国个人主义传统和德国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
不可否认,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是在继承和超越欧洲个人主义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
英国个人主义传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爱默生产生了影响:
首先,在对个人权利的宣扬上,爱默生吸收了洛克个人主义思想。
洛克以“自然状态”和“自然人”作为其理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天赋的个人权利。
“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天赋权利对于社会和政府来说都具有合法性,不可取消。
在洛克学说中,个人第一,社会和国家第二;
个人是本源,国家是派生;个人是目的,社会和国家是手段,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护公民的天然权利。
洛克原子式的个人主义代表着英国个人主义传统的主要方向,其理论不仅在本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还飘洋过海影响到了美国,美国革命的领袖们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洛克的观点,杰弗逊就把洛克的思想应用到了《独立宣言》中。
无疑,爱默生也受到了它的影响。
其个人主义从一而终地贯彻着:人是社会和宇宙的主体,人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国家为个人而存在。
然而与洛克有所不同的是,爱默生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完满的规律,但只有通过其与人的关系,或者仅当它植根于人的心灵中时,才对我们有吸引力,因而人的生活不是与世界协调,而是与心中的观念相一致。
人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人的灵魂与宇宙中的每件事物相符合,人应当发挥自己的才能,由此爱默生就把其个人主义理论从经验的层次提升到超验和形而上的层次。
其次,爱默生坚持个人权利至上,反对国家和政府对个人的干涉,这和英国个人主义传统不谋而合。
英国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权利的优先性,在英国个人主义传统里,所谓的改革者,往往反对任何动摇契约责任的东西,或者实际上限制个人契约自由的东西。
一般来说,他们表现为“不言而喻地假定,如果让每个人自由行动的话,那么归根结底肯定是为他自己的真正利益而行动。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用他自己的方式,单独或者与他的同伴共同追求幸福,那么普遍的福利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这一观念在爱默生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统治越松,法律越少,授予的权力越小,就越好。
正式政府滥权的解药在于发挥私人的影响,在于个人的成长,……必须承认,现存的政府只不过是粗劣地模仿智者,……个人成长了,国家就不要存在了”。
个人完全独立于任何传统和任何社会氛围,他是在独立的基础上对传统和社会生活做出的选择。
这样一来,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势必排斥了国家和政府,他的这种个人主义容易走向极端个人主义。
为以后个人主义的种种隐患埋下了种子,也为杜威的新个人主义的宣扬提供了基础。
第三,爱默生继承英国个人主义传统对待理性的态度,关注实践和现实生活。
反唯理论是英国传统的一大特色,这种传统认为,人是一种经验性的存在物,人通过经验去理解和把握世界,人并不具备高度理性和智慧,人不过是易犯错误的生物,个人的错误只能在社会过程中得到修正。
爱默生非常重视这一思维方式,他关注行动,关注实践,在他眼里,思想只有付诸实践才有意义。
“如果我们必须要有伟大的行动,先让我们使我们自己的行动伟大起来。
一切行动都具有一种无限的灵活性,最渺小的行动也允许充满天上的空气,直到它使日月黯然无光。
”对此,罗伯特·米尔德评论说:“爱默生的意识形态依赖于经验的新地图,其基础坐标是和应当是(从精神和社会的理想角度对当前进行批评),过去如何和将来会怎样(对历史构想的解读),我们和他们(从进步力量和反对力量的对立来说),以及如何做(以知识分子的活动为中心的变革计划)。
”
由于爱默生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行为方式,因而在实践层面上更为强调人的现实生活,为美国个人主义走向世俗个人主义奠定了基础,为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的到来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作为一个思想家,爱默生并没有沉醉于纯粹思辨的生活;相反,他关注人的现实生活。
这一思想表现在他对盛行文明的批判上。
爱默生认为这种文明是财产、权益和排他的文明,商业主义必将导致文明的浅薄,而所谓的民主事实上只是要求人们顺从非人格化的制度,从而牺牲个人的自由和自决。
这种文明形式不利于人心与自然的统一,它把人裁减为“一”,忽视了人的个性和差异性。
为此,他抨击美国社会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和资本
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
在爱默生看来,布鲁克农场之所以失败,乃是因为那里“从未尝试过”被他赋予崇高伦理和宗教意义的个人主义。
二、爱默生对德国个人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爱默生一生关注人的主体世界,通过卡莱尔、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他受到了康德思想的鼓舞,可以说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是在康德理论的影响下形成的。
1762年,康德渎了卢梭的《爱弥尔》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说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教益是“学会了尊敬人”,因此他摆脱了书斋学者许多偏见,继而研究人的问题,提出了应当把人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的著名论断。
康德说:“每个人应该将他自己和别人总不只当作工具,始终认为也是目的——这是一切有理性者都服从的规律。
这样由共同的客观规律的关系就产生一切由理性者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叫做目的国。
”由此,康德把人的主体性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在康德那里,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一种道德(或宗教)法则的当然地位,它为判断是非提供了一项普遍原则。
康德指出,理性的存在叫做人,因为他们的本性表明他们就是目的本身——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从而限制了对他们的一切专横待遇(并且是一个受尊重的对象)。
他们不仅仅是主观目的,不仅仅是作为对我们有价值的行为结果而存在,他们是客观目的,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是任何其他目的都不可代替的目的,一切其他目的只能作为手段为他服务,除此之外,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找到有绝对价值的东西。
爱默生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想,从自然人和道德人的角度来构建其个人主义,把个人主义的原则视为道德原则,并以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方法把康德的这一思想发扬光大。
在爱默生那里,个人主义宣扬的自我就是“道德人”,这种人不是服从于理性的围城,而是一种自然的合理性行为,在这种合理性里面暗含着道德考虑和一种存在于社会的正义。
爱默生反复强调:“灵魂需要纯洁,但纯洁并不是灵魂;灵魂需要正义,但正义也不是灵魂;灵魂需要慈善,但它是某种更好的东西;这样,当我们暂时不谈道德性,而去促进它所禁止的一种德性时,就会感到一种下降和适应。
……向人的心说话,人立刻就变成有德性的人。
”毋庸置疑,爱默生个人主义与康德主体性理念密切相连。
如果说康德把人的主体性原则推向了历史前台,那么爱默生则把人的主体性推向了实践,他的“自立”体现了这一精髓。
爱默生结合美国边疆个人主义和新英格兰个人主义,打出了自我依靠、自我创新和付诸实践的口号。
他的理想就是要让灵魂在每个人的身上得以实现,让每个人都成为活的灵魂,因为只有拥有活的灵魂的人,才是独立自主的人,才是人格完善的人,才是不断创新的人。
在此基础上,由于美国早期移民依靠自我开拓新大陆和建立新家园的前提条件,爱默生更为强调付诸行动,注重现实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个人主义思想超越了德国个人主义传统那种深奥的、思辨的和抽象的特点,具有了实用主义的萌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把爱默生推崇为实用主义之父。
不仅如此,爱默生还受到了德国浪漫主义传统的影响。
在德国,“个性”起源于浪漫主义思想,因为浪漫主义的个性概念,就是关于个人的独特性、创造性、自我实现。
浪漫主义者把这些叫做特性,浪漫主义者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的、普遍的和不变的那些概念是抽象的、数量的和空洞的。
由于威廉·冯·洪堡、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等人的作用,浪漫主义成了个性的同义词。
卢克思说:“浪漫主义也许是一条最宽广的渠道,由此个人主义达到了十九世纪的自觉。
歌德创造了个人主义的艺术,施莱尔马赫则奠定它的形而上学基础,浪漫主义为个
人主义提供了情感上的经验依据。
”德国人重视个性缘于其浪漫主义精神,弗里德里希·梅内克总结说:“由于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不断深入人心,此后的德国到处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涌现出一种新兴的、更为生动的国家形式,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世界景象。
如今整个世界似乎都充满着个性,每一种个性,不管是个人的还是超个人的,都由它自己独特的生命原则所支配。
不论是自然还是历史,都构成了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所说的个性深渊。
……个性无处不在.心灵和自然的同一性无处不在。
”
在德国,这种早期浪漫主义的“个人主义”很快演变成一种有机的和民族主义的共同体理论。
这种个性不再仅仅归属于个人,也属于超个人的力量,尤其属于民族或者国家。
这类观点出现在费希特、谢林等人的著作中。
康德哲学的浪漫主义特征尤为明显,查尔斯·比尔德认为:“康德受到强烈感情的支持,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该书在1781年出版发行,是充满着沉闷自居的一种庞大的思想堆砌;他重新点燃起感情哲学的火焰,为抵制分析推理对观念、概念和制度的破坏作用提供了一本正经的根据。
……在一个反抗法国和法国人的理性的时代,向柯尼斯堡的这位伟大哲学家汲取力量的,是保守派,而不是激进派,是感情主义者而不是科学家。
”
德国的浪漫主义精神与爱默生个人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因为浪漫主义精神意味着对古典传统的反叛,它要求恢复人的尊严和价值,满足人正当的自然神性要求,浪漫主义体现了对个体人格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
爱默生在德国浪漫主义那里找到了灵感,爱默生一生为自由、平等、个性、真理呐喊,在他身上洋溢的个人主义精神与德国浪漫主义不可分。
浪漫主义立场和方法不仅贯穿于爱默生理论的始终,而且电形成了他的个人主义的归宿——乌托邦的结论和纯粹道德化的社会观。
在这里,爱默生将其浪漫主义的个人主义置于宗教的背景下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
从爱默生家庭特点来看,爱默生出生于一个神教的家庭,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爱默生曾当过牧师,因而他独特的宗教情结使得他的个人主义依托于宗教,从宗教的角度开启了个人主义的思路。
从以上帝为中心,最后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以原生依赖上帝过渡到人的自立,上帝为人而存在。
通过这个循环,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就从神学迈向了人本主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默生个人主义具有启蒙的性质,它是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之一。
三、爱默生个人主义对美国民族文化的贡献
以上说明,爱默生个人主义的形成与欧洲个人主义传统不可分,与美国边疆个人主义和新英格兰个人主义不可分。
个人主义在从欧洲移植到美国的本土化过程中,爱默生将它提炼成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实现了它从消极到积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至他以后,美国文化开始独立形成。
首先,爱默生个人主义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的产生,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皆从爱默生思想中找到了实用主义的萌芽。
詹姆士关注人的内心生活,他从人的心理结构诠释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的创造力,反对把人看成是完全听任环境摆布,成为周围环境塑造而成的机器的观点。
在詹姆士的心里,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与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非完全听从外界力量摆布的。
显然,我们能够在詹姆士这一理论中看到爱默生的
影子,詹姆士称爱默生为真正的预言家,他不仅能够感知个体存在的丑恶现象,并且还能发现其中的变化。
查尔斯·博哲斯说:“威廉·詹姆士成了近代的爱默生。
詹姆士早年曾嘲笑过爱默生,说他是圣洁的…文雅白痴‟……但是,到詹姆士后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经验主义‟的时候,他反而羡慕起爱默生了。
维奥尔多·爱默生总是用…认识自己‟来提醒注意他本人的道德情操和确立他在世界上的地位的。
詹姆士也成为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他非常注重自己…意识流‟中的提示。
……,他始终希望找到环抱着爱默生的那种最大安全感。
”
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也相当重视爱默生的思想。
他说,爱默生这个新世纪的公民可适合于和柏拉图具有同样威望的称呼。
杜威一向重视自由和民主,他说:“重视自己的自由,也重视其他人的自由,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尊重民主,这样的个人是民主制度得以存在和坚持的惟一的、最终的保障。
”杜威对个人的推崇与信赖也可以说是对爱默生所奠定的美国个人主义传统的继承。
杜威把爱默生视为经验主义哲学家,在他看来,爱默生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探索理想的存在不仅针对超验主义领域,还探索了人类生命的起源。
由此可见,实用主义大师们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爱默生的影响,并从他那里找寻原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
从这个角度说,爱默生个人主义可谓是美国本土文化的起源。
其次,爱默生还开创了美国本土个人主义的先河。
在爱默生个人主义产生之前的两百多年来,个人主义在美国经历了很多发展阶段,无论是清教时期、殖民自治时期还是杰斐逊时期,这些阶段的个人主义都继承了欧洲个人主义传统,特别是英国个人主义传统的影响。
到了19世纪,个人主义在美国终于迎来了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和提高,和以往美国个人主义相比,爱默生尤为强调了个人的精神至上性,并从提倡个人的神圣性和个性进而推及到人的生活方式,最后又提升文化的自立和民族的自立。
爱默生强调个性和自立,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独立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而且,他的个人主义立足于经验,强调实验,关注功利和效果,偏好社会的实际运作程序,符合美国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蒸蒸日上的特点,促进了美国社会的进步。
爱默生还打开了人们对个性、自由、民主的理解和探寻,其个人主义在当时就具有思想启蒙、观念解放的革命作用。
例如,梭罗的公民不服从理论就是在爱默生的影响下发生的。
梭罗把自己的良心看作比法律更高的道德原则,他发动了一场“个人革命”来抗议多数人通过的不公正的美国侵略墨西哥的战争。
个人主义在从欧洲移植到美国的过程中,爱默生把它提炼成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
爱默生的演讲——《论美国学者》一书在当时轰动一时,被霍尔姆斯誉为“我们思想里的独立宣言”。
今天,尽管其个人主义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它被不断地修正和补充,但他的个人主义毕竟代表着美国民主精神的缩影,并影响了美国文化的进程。
自他以后,美国本土文化开始独立形成。
[责任编辑:张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