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体积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 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2.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3.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 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 15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人、编蝠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Hz
]听觉频率
4. 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B. 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C. 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D. 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
5.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俗语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俗语中,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
A. 镜中花,水中月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6, 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7. 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 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它的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 )
A. 它的硬度大,高温下不会损坏
B.它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C.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舱体与空气的摩擦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8. 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85 |20
• '
■
20 0001
蝙蝠
|1 000
|10 0虹1^—|
120 000]
A.探测海深
mW
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
D.超声波探查
( )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特殊物体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不正对电器发出的“光"也能控 制电视、空调、VCD 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且紫外线不能反射
B 、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且红外线能反射
C 、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且它们都能反射
D 、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且它们都不能反射 1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鸽 固态氢 熔点(P )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C 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T 的气温
D.用鸽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3.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 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 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 (
)
14. 2009年中国出 k 现了日食奇观.小华 借助小孔成像实验 装置对形太 阳进行观察,纸盒上 l/nnn 扎有圆形小孔,则她 D 在半透明光屏上看 到像的形状是
沿与镜面成6 0 °角的方
向向右(即沿S0直线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 在镜中的像
S '将
凝重的霜 飘渺的霁 晶莹的露 洁白的雪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15.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MN 不动,光源S 以速度2m/s
( )
A. 以速度4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M
B.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 0方向向上平移 \
C.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 0方向向下平移
\ D. 在S 上看到的像沿S 'S 方向以速度2 J^m/s 向S 靠近 \
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拭职 /Kl V
1.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4s 接收 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 (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
2. 蜡烛在平面镜前10cm,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cm,若将平面镜往蜡烛的方向移近2cm,它的 像到蜡烛的距离是 cm 。
3. 下面左图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
镜,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 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 形成水雾.
4. 下面右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 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5. 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
6.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蒙上一层浅浅的黑色,这是因为鸽丝受热时产生 现象,出现鸽蒸气, 在灯泡内壁上产生 的缘故。
7. 近几年国家大力度治理环境,随着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 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此现象说明太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的。
8. 电脑用RGB 函数来模拟颜色,因此电脑显示器上能呈现的各种颜
镜看电脑显示器的屏幕,能看到显示器上五彩缤纷的画面,其实只有三种基色混合而成, 这三种基本色是 红、 __________
9, 下面左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使置于凹 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
下面右图为盘山公路的画面,当汽车在曲路段行驶时,司机看不到此路段 的情况;为了看到此路段的情况,人们在公路急拐弯3处装上 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见的彩虹重 阳光(白光)是
色,如果用放大
10. 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 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
因为水在蒸发时要,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 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 度)越 o 11. 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时,这时的入射角是 度;保持光线的入射角不变,将平面镜转过。
角,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12.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 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 o 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
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 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3. 光在真空的速度是 m/so 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要用8min20s,则太阳到地球的 距离是 mo
14. 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 2T,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
病人实际体温是 37.8°C,体温计读数是°C;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52,体温计读数是 C 。
15. 15°C 时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 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小于"、“大于"或 “等于")。
16.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 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很多热量 (选填"吸收"或“放出"),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7. 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
度角放置;如果太阳光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加20。
角,仍使阳光竖直射入井里,则平面镜的反 射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增加 度角。
三.作图、实验题(第1题6分,第2题4分,第3题5分,第4题10分,共25分)
1. 请根据题意进行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 (见左图)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 如(中)图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射入,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画出右图中人通过池塘中的水面看到对岸树木项撮的光路图。
/
2. 小凡同学彳做
“
(1) 祕勺操
作如图甲所示,其中
(2) 约企错误
后
(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 绘出
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丙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做上 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C 左右。
第33题图
°C
,'弘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之处是
察水的沸腾"实验:
甲乙丙
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笆,在第
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3)由图可知,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min。
4,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甲、乙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的右边一半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如丙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①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②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③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②相同的操作
④如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你认为选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效果最好。
⑤如果玻璃没有放正,将会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四.综合题(第1题2分,第2题4分,第3题4分,共10分)
1.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庞大的白色气团(见图),它是怎样形成的?
(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
2.小明和小聪同学完成“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大头针”的实验后,交流讨论:放入大头针的数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两人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了多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猜想2:可能与杯子的容积有关。
猜想3:可能与杯子的口径有关。
猜想4:可能与所装液体的种类有关。
小明和小聪同学对猜想2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控制因素杯子的容积水溢出前所加大头针的数目
、、较小/100ml 133
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均相同,中等/150ml 133
仅有杯子的容积不同较大/200ml 132
(1)请在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划线部分填上正确答案。
(2)分析小明和小聪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杨光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画出蜡烛AB的像A' B';
半透明纸
(2)杨光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下表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 0 5. 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 0 4. 0 6.08. 010.0
中: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h与s的代数关系或为:。
(4)杨光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
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
象。
7. Ocm,树高7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X10%,由此可以估算出太
阳的直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