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一、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通过人工构建而成的一种处理污染水体的技术。

它是模拟自然湿地而建造的,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业排放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

二、人工湿地净化机理1. 生物作用人工湿地中最重要的净化机理就是生物作用。

在水体通过植物根系和底泥中时,有大量微生物附着在根系和底泥表面上,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盐,将其转化为无机盐和气体释放出来。

同时,植物根系也能吸收营养盐,促进细菌附着和代谢。

这样就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质。

2. 物理作用人工湿地还能够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污染物。

例如,在过滤层中设置了多种不同粒径大小的填料材料,可以形成多级过滤层,在水流通过过滤层时,能够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同时,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和底泥也能够吸附和拦截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油脂等。

3. 化学作用人工湿地中的化学作用主要是指氧化还原反应。

在缺氧条件下,还原态的铁、锰等离子能够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同时,在人工湿地中添加一些化学剂,例如硫酸铁等,也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磷。

三、人工湿地的分类1. 表面流式人工湿地:即水从上到下流动的人工湿地。

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染水体。

2. 底部流式人工湿地:即水从下到上流动的人工湿地。

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染水体。

3. 侧向流式人工湿地:即水从侧面进入,在填料层内进行处理后再排出。

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染水体。

四、人工湿地的应用1. 城市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去除污染物,使得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2. 农业排放治理:农业生产中的养殖废水和农药残留等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利用人工湿地技术能够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

3. 生态修复: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湿地被填埋或者破坏。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研究进展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投资少、能耗低的水处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处理之中,与传统的处理工艺相比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态效果。

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述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机理,讨论了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及进水条件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当前人工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措施。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新兴的一种污水处理方式,其利用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来实现对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实现对水的净化。

近年来,人工湿地以其投资费用低,建设、运行成本低,处理过程能耗低,处理效果稳定,景观效应良好等优点多被用于改善景观水体水质之中。

人工湿地还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净化及保护与供给、气候调节、野生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

1人工湿地脱氮的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1.1脱氮机理人工湿地中的氮通过微生物的氨化、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植物的吸收,基质的吸附、过滤、沉淀等途径去除。

其中氨化、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是去除氮的主要途径,其基本条件是湿地中存在大量的氨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和适当的湿地土壤环境条件。

氨氮可被植物直接摄取,合成植物蛋白质与有机氮后,再通过植物的收割从湿地系统中除去。

湿地植物根毛的输氧及传递特性,使根系周围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相当于许多串联或并联的处理单元,使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可以在湿地系统中同时进行。

基质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载体和营养物质,同时,基质本身对污水净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1.2影响脱氮的主要因素1.2.1基质不同基质类型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不同。

人工湿地除磷综述

人工湿地除磷综述

人工湿地除磷综述【摘要】人工湿地除磷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磷,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本文从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工程设计、影响因素、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人工湿地除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湿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共同作用,降解和去除水体中的磷。

在工程设计中,考虑湿地的面积、深度、植被种类等因素对磷的去除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人工湿地除磷效果的因素包括水质变化、生物作用、气体转移等。

目前,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农田水利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总结了人工湿地除磷的启示、重要性和展望,强调了其在水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工湿地、除磷、综述、原理、工程设计、影响因素、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启示、重要性、展望1. 引言1.1 人工湿地除磷综述的背景人工湿地除磷是指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手段,在人工构造的湿地中将水体中的磷去除的过程。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湿地除磷技术逐渐成为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改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水体磷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因其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对水体中多种污染物具有去除作用而备受关注。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的应用背景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国内外对水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人们对水质改善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是我国水体磷污染严重,需要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去除磷的技术;三是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将在水体治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人工湿地除磷综述的意义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方式来处理废水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田灌溉和湖泊水质改善等领域。

人工湿地除磷作为其重要功能之一,对减少水体中的磷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等领域。

其中,填料是人工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处理效果和机理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人工湿地;填料;氮磷去除;机理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等领域。

在人工湿地中,填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性质对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具有重要影响。

2. 人工湿地填料的类型根据填料的材料和性质不同,人工湿地填料可以分为天然填料和人工填料两种。

天然填料包括河沙、砾石、粉煤灰等,人工填料包括人工湿地砂、人工填料和人工滤料等。

不同类型的填料在氮磷去除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机制。

3. 人工湿地填料对氮磷去除机理3.1 氮磷的迁移与转化人工湿地填料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通过吸附、生物降解和氧化还原等作用,促进氮磷的迁移和转化。

氨氮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磷通过吸附和沉积作用迁移和转化为磷酸盐。

3.2 填料的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人工湿地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吸附氮磷物质。

填料中的吸附和离子交换作用是其去除氮磷的重要机制之一。

3.3 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人工湿地填料中的微生物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氮磷污染物。

微生物利用氮磷污染物作为能量和营养源,进行生物降解过程,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3.4 植物的生态效应人工湿地填料中的植物通过吸收和根际氧化还原作用对氮磷进行去除。

植物的根系和根茎能够吸收底泥中的氮磷元素,同时分泌的根际氧化还原物质也能够影响氮磷的迁移和转化。

4. 填料在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根据填料的特点和氮磷去除机理,人工湿地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填料来实现氮磷的去除效果。

同时,填料的设计和加装方式也会对氮磷去除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人工湿地除磷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去除水中磷的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体中的磷污染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因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工艺及其应用进行概述。

一、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构建的水处理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和湿地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转化和降解。

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机理包括生物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

磷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和茎叶被吸附和富集,大部分磷以沉积形式存在于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湿地植物的生长也能促进水体中的磷沉淀。

湿地微生物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和矿化等过程将水中的无机磷转化为有机磷,并最终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磷降解产物。

人工湿地除磷主要依靠湿地植物和湿地微生物的生物吸附、吸收和转化作用来降低水体中的磷含量。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主要包括水平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类型。

水平流人工湿地主要利用湿地植物和水体的横向流动来去除磷,其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

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则是利用人工设置的填料层和湿地植物来去除磷,其去除效果更好,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磷污染水体。

在水平流人工湿地中,水体进入湿地系统后,经过预处理装置除去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浮游物后,进入湿地系统,通过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来去除磷。

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水体进入湿地系统后,经过格栅或筛网等装置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浮游物后,进入填料层,通过填料和湿地植物的协同作用去除磷,最后进入污水池进行沉淀和净化。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还可以集成其他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与藻类共生系统等,增强磷的去除效果。

而且,通过对不同水体特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优化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磷的去除效率和稳定性。

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可以用于去除农村村庄和畜禽养殖场的污水中的磷和氮,减少对周围水体的污染,为畜禽养殖场提供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解决方案。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修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对于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氮和磷污染问题,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处理手段,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

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包括湿地对氮磷的去除效率和影响因素、脱氮除磷机理,以及人工湿地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前景。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目前研究状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机理一、引言水体中的氮和磷污染对水环境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氮和磷是水体中主要的营养物质,但过量的氮磷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导致水体产生藻类暴发等现象,严重危害水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

因此,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水体氮磷治理方法是当前水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体修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特点,逐渐成为处理水体中氮磷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在国内外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人工湿地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湿地沉积物的吸附作用以及微生物的作用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

许多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氮和磷的去除效率较高,可达到40%~90%以上。

其中,植物吸收是人工湿地氮磷去除的主要途径,对于氮的去除有较高的效果;而湿地沉积物和微生物对于磷的去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湿地系统的水力负荷、水层厚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也会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机理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机理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湿地沉积物吸附和微生物作用三个方面。

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根系的吸收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氮和磷。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除磷研究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除磷研究
余 波 平 。彭立 新 ( 深圳市 环 境科 学研 究 院 ,广 东 深圳 5 8 0 ) 10 1
摘 要 :将 欧盟 资助 项 目研 究 成果应 用 于 实际工 程 中 ,以垂直 流人 工 湿地 净化 湖水 的应 用工程 作 为研 究对 象 ,通过 实例 总结 系统 的 除磷 效 能 ,考察 垂 直流人 工 湿地对 湖 水净化 后 水质 维护 效果 与应 用前景 ,检 验 参数 的合 理性 ,并分析 相 关原 因。结果表 明 ,两种功 能 的垂 直流人 工 湿地 均达到 了设 计 的除磷 效果 ,在
收稿 日期 : 0 1— 2—1 21 0 1 基 金 项 目:欧 盟 资 助 项 目 ( R I1 C 9 0 5 ) E BC 8 q6 0 9 。 作者简介 :余波平 (9 1 ,男 ,湖北荆州人 ,工程师 。 18 一)
收 )要求 磷最终 以生 物 体组成 部 分 的形式 排 出 系统
土壤 中 c “ 易 于在 碱 性 条 件 下发 生 化 学 反 应 ,形 a
H:O 一 、聚 磷酸 盐 和有机 磷存 在 。磷是 植 物生 长 P )
所必 需 的元 素 ,污水 中 的无机 磷被 植物 吸收 和 同化
成 羟 基 磷 灰 石 ,而 与 A ¨ 、F ¨ 主 要 是 在 中性 或 l e
植 物利 用 的形 式 。人工 湿地 对磷 的去 除是 由植 物 吸 收 、微 生 物去 除及 物理 化学 作用 完成 的 。如 同无 机
目前 ,国 内外 的人 工湿 地处 理 系统 多局 限于 单

的表 面 流或潜 流 系统 ¨ J 。现 有人 工 湿地 处 理 系
统大 多数 除磷 效 果 不 佳 ,水 力 负 荷 和 污 染 负 荷 较 低 ,需 用 土地 面积 大 ,且 系统 的运行 寿命 较短 。潜

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研究进展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湿地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体的污染控制和修复过程中。

人工湿地填料作为人工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去除氮磷等污染物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湿地填料及其对氮磷去除机理的研究进展,为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介绍人工湿地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维护方便等优势。

填料作为人工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湿地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本文将综述人工湿地填料在氮磷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其去除机理。

2. 人工湿地填料类型人工湿地填料种类繁多,包括河砂、石子、生活垃圾、生物炭等。

根据其材料特性和湿地处理效果,可以归纳为生态滤池、人工湿地植物群落等。

3. 氮磷去除机理3.1. 吸附作用:填料表面具有大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微生物群落,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氮磷物质,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将其去除。

3.2. 生物转化作用:人工湿地填料中的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氮磷转化为无害物质。

其中,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共同完成氮的转化过程,磷的转化主要通过磷酸盐还原菌和磷酸盐解细菌完成。

3.3. 沉淀作用:填料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产生的胞外聚合物会吸附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形成沉淀物,其中包含大量的氮磷物质。

4. 影响因素4.1. 填料状况:填料材料的选择和填充状态会影响填料的表面积、孔隙度和比表面积,进而影响湿地的处理效果。

4.2. 水质特性:废水中的氮磷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人工湿地中的氮磷去除也起到重要影响。

4.3. 水力负荷:水流速度和水力负荷是影响人工湿地中氮磷去除效果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者过低的水力负荷都会影响湿地的处理效果。

5. 发展趋势5.1. 填料的优化设计:根据不同的水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并优化其填充状态,提高湿地对氮磷污染的去除效果。

《2024年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范文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排放是主要诱因之一。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系统,具有成本低、维护简便、生态友好等优点,在污水处理特别是脱氮除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二、人工湿地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人工湿地主要由基质、水生植物、填料及微生物等部分组成。

水体在流经湿地时,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三重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

其中,脱氮除磷是人工湿地的主要功能之一。

三、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一)脱氮效果研究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实现。

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特别是通过合理设计湿地系统和优化植物种类后,脱氮效率可显著提高。

(二)除磷效果研究人工湿地通过吸附、沉淀及生物吸收等多种方式去除磷。

研究表明,湿地中的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等对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同时植物对磷的吸收也是除磷的重要途径。

此外,湿地中的微生物活动也有助于磷的去除。

四、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机理研究(一)微生物作用微生物在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微生物能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从而从湿地系统中去除。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通过代谢活动吸收和转化磷。

(二)物理化学作用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如沙、石、土壤等,通过吸附、沉淀等物理化学作用,有助于去除水中的氮、磷等物质。

此外,湿地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也为脱氮除磷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关于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湿地设计、植物种类选择、微生物群落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然而,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湿地的长期运行效果、对不同污染负荷的适应性等。

未来研究需进一步优化湿地设计,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同时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和维护。

随机间歇运行条件下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机制

随机间歇运行条件下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机制
TP n a d DTP r 3 8 6 a . 1 m ・ ~ r s e tv l . Re o a fp o p r sb a r p t sa sm i t n i a e1 . 2 nd 3 3 0 g・ a e p ci ey m v lo h s ho u y m c o hy e s i l i s ao 1 8 6 g・ ・ _。 w hih . 1 m a , c m a s p 3 ke u 1 .2 o t TP r m o a a .85 of t TD P e o a i t f he e v l nd 54 he r m v 1 n he
p op ou ( h s h r s TP)a d t t lp o p o u ( n o a h s h r s DTP)a e 5 . a d 2 . r s e t ey n h e ry r mo a l a o r 9 3 n 9 8 e p ci l ,a d t e y a l e v l o d f r v
m ・一 , a 占人 工 湿 地 年 磷 总 去 除量 的 4 . 。 80
关键 词 : 工湿地 ; ; 人 磷 径流 处理 ; 随机 间歇 运行
中 图分类 号 : 0 X7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4 6 (0 2 0 — 1 50 1 7 —7 4 2 1 )40 0 —6
s u . Th e u t nd c t ha nde t c s i nfo c nd ton a d wih c ns a t i l w a e o mi a t dy e r s ls i ia e t t u r s o ha tci l w o ii n t o t n nfo r t fno n l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而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工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领域。

其中,人工湿地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从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和机理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引言水体中氮、磷等养分过量的输入,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引发藻类暴发、水生生物减少等问题。

因此,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成为水体环境治理的关键。

传统的人工湿地是通过植物吸收养分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然而其效果常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需要深入研究其机理。

二、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研究1. 植物吸收机制人工湿地中的湿生植物是其除氮除磷效果的关键。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养分,减少其浓度。

同时,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存在也对氮、磷的去除起到促进作用。

2. 湿地堆积作用人工湿地中的底质层对氮、磷的去除有着重要作用。

底质中的湿地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和吸附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

3. 水动力学参数影响水动力学参数如水流速度、水深等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适当调整水流速度和水深可以增强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三、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机理研究1. 氮的去除机理人工湿地中氮的去除主要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作用来实现。

在植物吸收过程中,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能够促进硝化作用,从而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

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氨氮,通过硝化反应,最终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

2. 磷的去除机理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主要通过吸附作用来实现。

底质层中的颗粒物和有机质对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从而将水体中的磷去除。

四、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 不同类型湿地的应用沉水植物湿地、浮水植物湿地、湿润地以及结合人工湿地与湿地保护的生态渗滤技术等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在脱氮除磷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基金项 目:国家重 点基 础研 究 发展规 划 项 目 ( 02 B 13 2 ;国家 重大科 技 专项 ( 9 ・53-2) 20 C 42 0 ) K 90 ・50
作者简介: 卢少勇 (9 6 , , 1 一) 男 助理研究员, 7 博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T l 8—0 32 18 6 ; — a : s r s r c e + 61一 6 1 52 Em i l y a . g n : l 6 l u @c e o
机 磷 【J 1。 4
1 人工湿地 的磷去 除机理
湿地 系统 去 除来水 中磷 的机理主要为物理 、 化学和生物作用 引 。 ,详见表 1 。 磷 在 污水 中常 以磷 酸 盐 ( O 、H O 、 P4 P4 H P 4) 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存在 。 2O 、 磷是植物生长所 必需的元素 , 污水中的无机磷被植物的吸收和同化 而合成 A P等, T 通过收割而被带出系统。 生物氧化 将绝大多数磷转化为磷酸盐 。生物 同化无机磷或微
通常情况下 ,沉积 、吸附 、沉淀和微生物的吸收和 积 累是湿 地 中最 主要 的磷 去 向 。另外 ,在湿 地 系统 中,f于植物土壤蒸发蒸腾作用导致湿地中部分水 } 1 分损失 ,而降水导致湿地水量增加 ,湿地与周罔水 体存在水量交换 ,因此进水量可能与出水量差别较 大,在分析湿地的磷去除时要考虑水量平衡【 。 l
维普资讯
牛 态 环 境 20 , 2: 9 .9 0 6 l()3 3 6 5 1
Ec l g n n io m e t oo ya dE vrn n
ht:w .ecc m t / wwj sio p/ e .
Emale i r esio ・ i dt @jectm : o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磷去除机理探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磷去除机理探讨
要 方面 ,不 同 的植 物 槿额 封人T 瀑地 系毓 的 污水净 化 效果存 在 着较大 差异 。微 生物 是消 除污 染物 的作 用者 ,它能够 在去 除氮磷 等 管蓄物 的 同畴把 有檄 冒 作届 壁富 的能 源耨 化呙 管善物 雷和 能量 。
目前 ,我园虑 用鞍 多 的人 l 瀑地 污水 虞理 技衍 T
人 工 瀑 地 污 水虑 理 系统 氮磷 去 除樵 理探 封
雒 擎俾
( 北京市顺 羲匿漠石播 羼地 自然保谨 匿管理辩公 室,北京 1 1 0 0 3 0)

要 :人 工瀑地 是 一项後 合 生慈 系统 工程 ,其 去 除梭 理错 综後 雅 。本 文 综述 了人 工 瀑地 的 系统耩 成
楗 鱼荷 ,氮磷 的去除方 而都要 明颞高 于罩一瀑地 。 2 .氮 磷 的 去 除 横 理
2 1氮 的去 除 .
接 摄取 污水 中的管善 物酋 ,而 日其根 系 的 充氧功 能 ‘ 餍微生 物分 解耱 化有横 物提 供 了逋宜 的瑕 境保 件 。 其 次 瀑 地 植 物 的 簖 送 也是 人 T 瀑地 研 究 的 一侗 重
在局 瀑地 系统 输 氧 的 同晴 ,逯可 以通 遇 硝 化 、反硝
是 赓水 中除 磷 的 3 平 行 的途径 ,但 三者 封 除磷 的 僚 贡献 各不 相 同 。封垂 直 流人 T瀑 地 的研究 表 明 :植 物 直 接 吸收 的磷 量最 小 ;基赁 吸 附封 除磷 起得作 用
及 其 去除 污水 中氮磷 的栈理 ,并主要 徙 属地 中植 物 、基 赏及微 生物 三佃 方 面 系统地 阐述 氮磷 的去 除原理及
其封 去除 效果的 影窖 ,根 檬收 集到 的 目前 困 内外的研 究成 果 ,提 出了客服 封 曹前人 工瀑地 系统存在 的 问题 的畿黠 建最 。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净化机理人工湿地是植物(水生植物或沼生植物等)、微生物 (细菌和真菌等)和填料基质(碎石、基质(碎石、陶粒等)三个相互依存要素的有机组合系统。

依附在填料基质中生存的微生物在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中起到主导作用,湿地植物的根茎将氧气带人周围的填料基质中,但远离根部的环境仍处于厌氧状态,这就形成了一个环境的变化区,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去除复杂污染物和难处理污染物(重金属等)的能力。

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含氮化合的去除是靠机制中的微生物,但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硫磷等可通过填料基质、植物吸收作用降低浓度。

一、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机理人工湿地的最为显著特点就是对有机污染物去除能力较强。

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通过水生植物根系处的生物膜的吸附、吸收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除去;而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经过湿地填料基质的过滤、沉淀,可以被迅速截留下来,从而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污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最终是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有机体及释放到环境中的CO2和H2O,这些新生的微生物有机体通过填料基质定期更新最终从系统除去。

微生物降解有机过程又可以分为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部分。

好氧异养微生物通过好氧降解将有机污染降解为二氧化碳;兼性厌微生物和专性厌氧微生物将有机污染分解为氢、脂肪酸类有机物、醇类、二氧化碳和水;其他专用细菌(如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等)通过厌氧降解将有机污染物分为甲烷、二氧化碳、硫氢。

同时有研究指出植物的存在利于加速微生对机污染物的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

二、人工湿地去除含氮污染物机理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含氮污染物的去除主要依靠填料基质中的微生物(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等)的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来实现的。

氮在湿地系统中循环变化包括了7种化合价态(-3、0、+1、+2、+3、+4、+5价),并且在多种有机形式与无机形式之间转换。

市政污水中的氮主要以氨氮和有机氮两种形式存在。

大部分有机氮都可以被微生物降解成为氨氮,因此研究中对于无机氮的去除更为关注。

人工湿地磷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磷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磷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污水的生态系统。

它在去除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机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吸收
湿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磷酸盐,使磷元素进入植物体内,从而实现对磷的去除。

植物对磷的吸收量与植物生长状况、种类以及磷浓度等因素有关。

2.微生物作用
湿地中丰富的微生物能够将溶解态磷转化为不溶性磷,沉积在基质中。

微生物还可以将部分有机磷矿化为无机磷,使其被植物更好地吸收利用。

3.吸附作用
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如砂土、蛭石等)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体中的磷酸根离子,从而去除磷。

吸附量与基质的比表面积、孔隙度、pH值等因素相关。

4.化学沉淀
在一定的pH值和溶解氧条件下,磷酸盐会与钙、铁、铝等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化合物,从而沉淀下来,实现对磷的去除。

5.土壤渗滤
污水在流经湿地过程中,部分磷被土壤颗粒截留,通过物理渗滤作用而被去除。

人工湿地磷去除机理是上述多种作用的综合体现,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在磷去除方面的主导机理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优化设计和运行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能力。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磷的去除规律研究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磷的去除规律研究

完成 , 而有 的除磷 反应 过程可 能会 持续很 久 , 至 甚
超 过 5 ’ 大 部 分 的 研 究 发 现 , 工 湿 地 系 0 d 。 人
统主要 依赖 基质 的物 理吸 附和化 学沉 降去 除污水
中 的磷 ’ 。物理 因素 主要 是 湿地 基 质 的吸 附和 截 留作用 , 而化 学 因素主要 包括 沉淀作 用 、 离子交
收稿 日期 :0 2o -2 修 订 日期 :0 2 —6 2 1 -20 ; 2 1 ̄31 作者简介: 范英 宏 ( 99 ) 河 北 人 , 士 后 , 要 从 事 水 污 17一 , 博 主
染 防 治 方 面 的研 究 。E m i v — j 1 3 cm - al h b@ 6 . o :f
1 概 述
起 形 成 特 殊 的 生 物 膜 结 构 , 污 染 物 的过 滤 、 对 吸
附、 吸收 、 转化 等有 相 当重要 的作 用 , 有研 究 发 磷是 引起 水体 富营 养 化 的重 要 因 素之 一 , 而
人 工湿地 污水 处 理技 术 由于具 有 处 理 效 果好 、 氮
应 中 , 的 除 磷 反 应 过 程 相 当 短 ,0 h之 内 便 可 有 5
果 过大 , 系统 除磷 的能力将 会 随之下 降
。温
度 也是影 响磷 去除效 果 的因素 , 大多研 究 表 明 , 温 度 较高 的气候 条 件 能够 提 高 磷 的去 除效 率 , 是 但
也 有 研 究 认 为 , 地 的 去 除 磷 的 能 力 受 温 度 变 化 湿 的 影 响 较 小 ” 。 不 同 构 造 人 工 湿 地 系 统 甚 至
7 2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 1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卷 第 2期 0 2年

人工湿地磷的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磷的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磷的去除机理引言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中的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磷(生物态和非生物态的)、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不溶性磷酸盐。

文章总结了人工湿地中的磷去除机理,在防渗人工湿地系统中,主要的磷去除机理包括化学作用(如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生物作用(如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吸收与积累作用)和物理作用(如沉积作用)。

在未防渗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湿地系统和周围水体(如地下水)的交换量对湿地的磷去除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是人工湿地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其所处环境中的氧状态密切相关,植物吸收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收割频率与时期、进水负荷、植物物种和气候条件等有关。

1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湿地系统去除来水中磷的机理主要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详见表1磷在污水中常以磷酸盐(PO43-、HPO43-、H2PO4-)、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存在。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污水中的无机磷被植物的吸收和同化而合成ATP等,通过收割而被带出系统。

生物氧化将绝大多数磷转化为磷酸盐。

生物同化无机磷或微生物分解有机磷时,磷的价态不变。

低氧化态磷热力学不稳定(即使在高还原性的湿地土壤中也易被氧化为PO43-),土壤磷以+5 价(氧化态)为主。

土壤中膦化氢(气态磷)极少。

湿地土柱(soil column)中的磷几乎都是结合态磷(bound P)、无机磷和有机磷。

2 沉积湿地的磷沉积作用是指进水中的可溶性磷酸盐通过物理作用导致磷存储于湿地内部的过程。

诸多研究表明沉积物/泥煤层是湿地中磷的主要的长期汇,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并非磷的长期有效汇。

沉积物-枯枝落叶是天然湿地的主要(95%以上)储磷场所[5]。

湿地系统通常具有较好的静止沉积条件,在湿地表层具有较松散的枯枝落叶层和沉积物层(湿地拦截的悬浮物、腐熟的植物残体)。

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试验研究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 第37卷第1期2021年1月文章编号:1671-8909 (2021 ) 1-0038-002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张建明、殷树鹏\于会国\何胜卓2(1.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青岛261301;2.青岛财经职业学校,山东青岛266121 )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稳定性的技术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技术在污水脱氮除磷方面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湿地中氮和磷的去除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其去除的因素,旨在用以指导如 何设计人工湿地,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除磷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人工湿地由人工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一种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系统,有投资费用低,建设、运行成本低,处理过程能耗低,处理效果稳定,景观效应良好等诸多优点,在脱氮除磷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目前被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研宄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1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机理1.1脱氮原理水中含氮物质的表现形式主要为N H L T-N、NCV-N、n o2_-n和有机氮,在脱氮过程中,因湿地中存在大量的氨化菌、硝化菌、反硝化菌和适当的湿地土壤环境条件,使得氨化、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成为主要途径。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各类含氮物质的去除方式有以下几种:(1)人工湿地中的NH4—N可被植物或微生物直接 摄取,合成蛋白质,转化为湿地中各种生物的构成部分,最后通过对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捕获p],实现湿地系统中NH4—N的有效去除。

(2)当湿地中p H值>8时,水中的NH4—N便可 以从中得到挥发溢出,但是这种自发的溢出,仅仅占了人工湿地氨氮去除的一少部分。

(3)人工湿地对水中N03—N、N02—N和有机氮 的主要去除方式为硝化反应与反硝化反应。

在好氧情况下,湿地中的氮通过亚消化、硝化细菌的化学反应,把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

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过程——基质吸附、植物吸收与微生物作用

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过程——基质吸附、植物吸收与微生物作用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3、微生物同化及聚磷菌过量摄磷 微生物吸收利用的磷处在被不断吸收和释放的动态过程中,而且组成微 生物细胞体的磷会在微生物死亡后被迅速分解释放系统中,所以一般认为 微生物的活动与总磷的去除效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 但是微生物生化作用将有机磷酶促水解无机化,是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 中磷被土壤吸附沉淀和植物吸收利用的关键一步
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过程 ——基质吸附、植物吸收与微生物作用
呆笨朝夕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在人工湿地中磷的去除主要通过3个过程实现:基质的物理化合作用、 微生物正常的同化以及聚磷菌的过量摄P作用、植物的吸收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1、基质的物理化合作用 基质的物理化合作用包括基质对有机磷、无机磷的拦截、沉积和蓄留 作用以及基质直接吸附磷等过程 吸附在固体悬浮颗粒上的磷随着颗粒沉降在湿地中或被湿地基质所截 留而蓄留在湿地基质中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2、植物的作用 植物的作用包括植物生长需要而直接吸收磷,另外包含植物腐败组织的 沉积引起的对磷的捕集 水生植物吸收对磷的去除贡献较小,大多数水生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弱, 仅少数种类的水生植物对磷吸收能力较强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2、植物的作用 沉积的水生植物残骸也可以腐殖酸—Fe—磷络合物的形式捕捉磷,这部 分的磷分解速率相对较低,导致底泥中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磷 植物枯枝落叶的沉积过程控制着湿地的长期除磷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2、植物的作用 除了植物及其腐殖质的直接吸收之外,植物还可以通过向根区输送氧气 从而改变微生物的生存条件间接地影响磷的转化和去除
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
3、微生物同化及聚磷菌过量摄磷 湿地中各种附着在基质、植物和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 中可以吸收和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磷酸盐 聚磷菌的过量摄P可将P合成为ATP、DNA和RNA等有机成分,但受湿地系 统中聚磷菌更新速率慢的限制,聚磷菌吸收对P去除贡献较小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人工湿地除磷是一种新型、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磷,改善水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本文将对人工湿地除磷的基本原理、工作机理、设计要素、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工湿地除磷的基本原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构造的废水处理系统,通过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相互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质、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吸附、转化为生物质和无害物质。

人工湿地除磷的基本原理是:废水经过人工湿地的填料床,其中含有一定质量和种类的植物根系、微生物、土壤等,对废水中的磷进行吸附、转化和沉淀。

植物的根系和大量微生物固定在填料床中的孔隙中,形成了特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促进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人工湿地除磷的处理工作主要分为生物吸附、沉淀沉积和矿化交换三个环节。

原水中的磷通常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包括磷酸盐、亚磷酸盐和磷酸等,这些磷物质对水体富营养化非常有害。

人工湿地的填料床中含有生物和微生物,可以将水中的磷质通过吸附和生物作用进行降解转换。

当磷酸盐进入人工湿地床时,会首先受到床表面上的植物根系的吸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床内,生物通过吸收底物和分解过程转化为生物质,其中包括磷酸盐。

此外,床内的活性菌群可利用供体底物消化器物质产生磷酸化合物,其中有大量菌株通过活性污泥的方式形成去除磷床,同时在活性污泥中的磷化合物也会在当地中沉淀沉积,最终形成矿化层。

人工湿地除磷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工程位置、水质、植物种类、填料材料、目标流量、停留时间等。

正确的位置选择对于人工湿地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应位于原水的离散点,并应考虑到表层排泄、避免饮用水源的污染等因素。

水质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水质的差异性要求填料在污染度程度短暂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填料的生物效应来清除吸取其恶臭和分解质量,进而改变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植物种类也是设计人员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植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是不同的,根据要去除的污染物种类不同,应选择对应的人工湿地植物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 2006, 15(2): 391-396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302);国家重大科技专项(K99-05-35-02)作者简介:卢少勇(1976-),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Tel: +86-10-136********;E-mail: lusy@ 收稿日期:2005-11-06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卢少勇1, 2,金相灿1,余 刚2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环境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摘要: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中的磷的存在形态主要有有机磷(生物态和非生物态的)、磷酸、可溶性磷酸盐和不溶性磷酸盐。

文章总结了人工湿地中的磷去除机理,在防渗人工湿地系统中,主要的磷去除机理包括化学作用(如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生物作用(如植物吸收作用和微生物吸收与积累作用)和物理作用(如沉积作用)。

在未防渗的人工湿地系统中,湿地系统和周围水体(如地下水)的交换量对湿地的磷去除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是人工湿地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其所处环境中的氧状态密切相关,植物吸收对磷的去除作用的大小和收割频率与时期、进水负荷、植物物种和气候条件等有关。

关键词:人工湿地;磷;去除机理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2-0391-06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磷负荷导致了全中国范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此磷负荷的廉价而有效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工艺[1],自1974年在西德首次建立人工湿地工程(处理城市污水)以来,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领域和水资源保护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人工湿地是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为地将污水投配到常处于浸没状态且生长有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和茭草等)的土地上,沿一定方向流动的污水在耐水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的协同作用下得到净化[2]4-5。

由于人工湿地具有氮和磷去除效果好、投资低、运行费用省、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维护管理简便和生态景观性能好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资金不富裕但有富余可用地的村镇以及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的深度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179-183, [3,4]。

磷是湖泊等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乃至限制因素,探明用于去除污水中磷的人工湿地系统中的磷去除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湿地系统去除来水中磷的机理主要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5-12],详见表1。

磷在污水中常以磷酸盐(PO 43-、HPO 43-、H 2PO 4-)、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存在。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污水中的无机磷被植物的吸收和同化而合成ATP 等,通过收割而被带出系统。

生物氧化将绝大多数磷转化为磷酸盐。

生物同化无机磷或微生物分解有机磷时,磷的价态不变。

低氧化态磷热力学不稳定(即使在高还原性的湿地土壤中也易被氧化为PO 43-),土壤磷以+5价(氧化态)为主。

土壤中膦化氢(气态磷)极少[5,13]。

湿地土柱(soil column )中的磷几乎都是结合态磷(bound P )、无机磷和有机磷[14]。

图1(下页)为湿地系统中的磷形态转化图。

防渗湿地系统中,进水磷的分配途径有出水、植物吸收、微生物的吸收和积累以及沉积吸附沉淀。

未防渗湿地系统中,还要考虑湿地与周围水体交换的磷量,如图1中所示的过程⑥,下文中所提及的湿地均指防渗湿地。

降水带入的磷的质量浓度一般很低。

通常情况下,沉积、吸附、沉淀和微生物的吸收和积累是湿地中最主要的磷去向。

另外,在湿地系统中,由于植物土壤蒸发蒸腾作用导致湿地中部分水分损失,而降水导致湿地水量增加,湿地与周围水体存在水量交换,因此进水量可能与出水量差别较表1 湿地中的磷去除机理Table 1 Phosphorus removal mechanisms in wetland 机理备注物理 沉积 固体重力沉淀 化学 沉淀 不溶物的形成或共沉淀 吸附 吸附在基质或植物表面 生物植物吸收适宜条件下植物摄取量较显著 微生物吸收与积累 微生物吸收量取决于其生长所需,积392 生态环境 第15卷第2期(2006年3月)大,在分析湿地的磷去除时要考虑水量平衡。

1.1 沉积湿地的磷沉积作用是指进水中的可溶性磷酸盐通过物理作用导致磷存储于湿地内部的过程。

诸多研究表明沉积物/泥煤层是湿地中磷的主要的长期汇,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并非磷的长期有效汇。

沉积物-枯枝落叶是天然湿地的主要(95%以上)储磷场所[5]。

湿地系统通常具有较好的静止沉积条件,在湿地表层具有较松散的枯枝落叶层和沉积物层(湿地拦截的悬浮物、腐熟的植物残体)。

但是在来水水量剧增(如暴雨期)、采样与进行植物收割时的人为行走、湿地中动物的活动以及收割后的湿地受强度较高的气流等的影响下湿地中的沉积物可能会再悬浮,导致沉积物中磷的释放。

天然湿地中的积累是泥炭地(peatlands )的起源,积累速度是每年几毫米[14]。

1.2 吸附和沉淀湿地土壤的磷吸附和保持受氧化还原电位(ORP)、pH 值、Fe 、Al 、Ca 矿物、有机质和土壤中磷本底值等因素的影响[3, 5, 7, 16, 17]。

ORP 低于250mV 时Fe 3+还原为Fe 2+,释放吸附的磷。

此外,淹水引起的ORP 的降低能引起晶体Al 和Fe 矿物转化为无定形形式。

而无定形Al 和Fe 水合氧化物比晶体氧化物更能吸附磷,因为它们有更大数目的单络合表面羟基离子。

多数重要的保持机理是配位交换反应,磷酸根替换Fe 和Al 水合氧化物表面的水或羟基,而在水合氧化物的配位球内形成单齿和双核络合物[5]。

在酸性土壤(pH<6.5)中,无机P 被吸附在Fe 和Al 的水合氧化物上,生成不溶性Fe(III)-磷酸盐(Fe-P)和Al-P 沉淀。

好氧条件下铁以三价存在,厌氧时Fe(III)还原成Fe(II);铝的作用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均发生。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pH>6.5),无砂子、沸石、粉煤灰和矿渣主要转化为Ca-P 。

基质中的游离氧化铁、胶体氧化铁和铝的含量越高,其固定形式的磷酸铁盐和磷酸铝盐数量越多,基质净化磷的能力就越强。

试验条件下,这些填料吸附饱和后释放的磷素低于饱和量的11%。

李旭东等[20]的研究表明,三种填料磷等温吸附试验表明,沸石、砾石和土壤对PO 43-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03、0.107和1.11 mg/g 。

化学作用(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的主要除磷机理之一。

但是化学作用中最主要的机理是配位交换的定位吸附还是沉淀反应,目前仍无统一看法。

一些研究表明吸附导致了溶液中磷的快速去除,但此快速去除过程后的慢速反应过程,不像离子交换,而被假设为不溶性磷的沉淀或单齿转变为双核络合物,或两种过程均存在。

1.3 微生物吸收与过量积累所有的微生物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磷,一般占灰分总量的30%~50%(以P 2O 5计)。

磷在微生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核酸、核苷酸、磷脂和其它含磷化合物中,壁酸和聚磷酸盐为主要的磷化合物。

在细菌、酵母菌、真菌和藻类细胞中均有聚磷酸盐[21], [22]209-210。

微生物对磷的作用包括正常吸收和过量积累。

在湿地中,微生物对磷的同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填料(如土壤)中;光合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需要较高的水温和充足的阳光;异养生物的同化作用需要适量的有机碳源;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同化均需有效的无机氮源,w (N)∶w (P)<10∶1时,磷的同化作用会终止[24]。

过量积累和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氧状态密切有关,在有氧环境下某些除磷能力明显的细菌,称作高效除磷菌,如不动杆菌(Acin etobaccer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假单胞菌属卢少勇等:人工湿地的磷去除机理 393(Pseudomonas ),放线菌属(Microthrix )和诺卡氏菌属(Norcadia )等[22]212-213,能超量摄取磷。

依据细菌的分子式(C 60H 87O 23N 12P)估算,微生物细胞中磷占2%,而高效除磷菌可以摄取数倍于此含量的磷。

系统末端的氧的质量浓度宜大于1 mg·L -1,来水中的碳源应比较充足,活性污泥法的研究表明在BOD 5/总磷大于20或者溶解性BOD 5/可溶性磷为12∶1~15∶1时利于高效除磷,湿地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提供充足的氧。

厌氧状态时细菌则释放磷。

通常在增殖过程中,细菌在好氧环境中吸收的磷多于其在厌氧环境中释放的磷。

处理低质量浓度污水(COD Cr 22. 3 mg·L -1,BOD 5 4.4 mg·L -1,TSS(总悬浮物) 1.9 mg·L -1,KN (凯氏氮)4.6 mg ·L -1,总磷0.36 mg·L -1(均为平均值)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主体植物为菰( Zizania latifolia) 和石菖蒲( Acorus calamus ))中,根区磷酸酶活性与总磷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

1.4 植物吸收可溶性磷酸盐(HPO 42-和H 2PO 4-)被植物根吸收并同化为植物的有机成分(如ATP ,磷脂、辅酶、RNA 和DNA 等);大型植物的磷摄入量低于氮摄入量,因为植物组织中磷的质量分数远低于氮的质量分数。

植物摄取磷的潜在速度受其净生长量和植物组织中磷的质量分数的限制。

磷储存取决于植物组织磷的质量分数和最终生物量积累潜力,即最大直立产量(单位面积生物量)。

因此希望作为磷同化和储存的植物应具有快速生长、高组织磷含量和达到高直立产量的能力[5, 25]。

许多文献报道了人工湿地植物群落中的植物组织的磷的质量分数和储存量,这二者和植物种类、组织种类、季节以及培养液的质量浓度等因素有关[3, 26-33, 35, 36]。

不同植物的摄入量(即植物收获所能去除的量)见表2[3, 5, 33]。

Knight 等的研究表明在北美佛罗里达州13个河湖的沉水植物占主导的湿地系统,能长期的去除水中的磷,去除能力为P 120 kg·hm -2·a -1。

收获大型植物有助于从湿地中除磷。

若不收获,植物死亡后,磷释放回系统。

湿地和塘中常用植物芦苇、茭草和水葫芦的溶出释放试验表明,在停留时间为5 d ,水力负荷为8.7 cm/d ,TN 、TP 和COD 负荷为1.52、0.11、13.7 g/(m 2 d)条件下,植物组织释放N 、P 、COD 的量分别占去除负荷的29%、20%和38%[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