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古诗用典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用典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用典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有哪些对应的复习策略?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这一要求的具体内涵:“初步”意味着难度不会太大;“鉴赏”意味着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即: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对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浅易的”意味着所选篇目会比较短小、易懂,如五绝、七绝等。
基于这样理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阶段可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掌握课本内容,打实基础要培养起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必须学好课内的古诗词。
与过去的古诗词学习相比,我们不仅要能多读成诵,准确无误地理解作品内容,还要能有意识的用鉴赏的眼光去品赏作品,并把有关鉴赏的知识在课本中点划圈钩,以便日后复习。
学好课内的古诗词,绝对是形成鉴赏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定要做到重点把握。
比方类似下面的这些古诗词,就很值得我们在学习时细细地品读,并认真记录、积累相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文化。
古诗分类:古体诗(古风):古诗、楚辞体、乐府诗、歌行体。
《长歌行》诗绝句《江南春》《泊秦淮》近体诗(格律诗)起承转合(五言、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1、按音律形式分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词:有单双调之分,都有词牌。
豪放派:代表苏轼《江城子》“苏辛”曲:《天净沙秋思》(小令)叙事诗《石壕吏》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春望》《月夜》《泊秦淮》《江城子》哲理诗《长歌行》《论诗》山水田园诗《过故人庄》《滁洲西涧》战争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怀古咏史诗《赤壁》3、按题材内容分写景抒情诗《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咏物言志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事感怀诗《泊秦淮》赠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它们的特点分别是:①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古诗中的用典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的选题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 想答题规范、切中要害,思路必须围绕以下几 点展开: 1.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必须 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 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2.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 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正 引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 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重 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 这样答案才能完全而准确。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用典,借屈原和白居易两位古人,来表达 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 解的苦闷。
从注释上不难看出全词多处用典。词人借 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tuō) 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 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 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 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 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 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 便正面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用典的作用: 1、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 2、既使诗歌语言精炼、文辞典雅,又可增加 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 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 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题步骤与提示】 1、首先找出使用了用典手法 。 2、其次对诗中用典的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3、阐释用典手法如何有效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解析初级中学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语文文学常识.doc
解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典故|语文文学常识-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ﻪﻭ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ﻭﻭ诗中的意思和作用ﻭﻪﻪ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ﻭﻭﻪ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ﻪ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ﻭ典故ﻭﻪﻭ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ﻭﻭ诗中的意思和作用ﻪﻭﻭ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ﻪﻭﻭ《江城子密ﻭ诗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ﻭ州出猎》苏轼ﻪﻭﻭﻪﻭ典故ﻪﻭﻭ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ﻭﻭ诗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ﻭ中的意思和作用ﻪﻭ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ﻪﻭ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ﻪ《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ﻭﻪ典故ﻭ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ﻪ诗中的意思和作用ﻪ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用典归纳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用典归纳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摘自七年级上册)【典故】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鸣声凄苦,啼声如“不如归去”。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①洛阳边。
(摘自七年级上册)【典故】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①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摘自七年级上册课外)【典故】①送酒:此处化用陶渊明的典故。
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
据南朝梁箫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
正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
【赏析】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
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4、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情。
(摘自七年级下册课外)【典故】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折柳”是“折摘杨柳”的意思,据传旧时长安之东有一桥名曰灞桥,当时的人们常常会折摘柳枝送给朋友,“柳”谐音“留”,委婉表达对朋友的挽留和惜别之情,所以人们就会用“折柳”来表达离别之意。
九年级语文古诗用典
九年级语文古诗用典
古诗用典是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即通过借用古代的故事、传说或人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或讽刺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
以下是九年级语文课本中一些古诗用典的例子:
1. 《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2. 《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曹操建造铜雀台的典故,暗示机遇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烂柯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4. 《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用雎鸠鸟的和鸣声来象征美好的爱情。
5. 《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借用自然景物蒹葭和白露来象征爱情的纯洁和美好。
6. 《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7. 《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用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闲适的心境。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借用王勃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乐观态度。
这些古诗用典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提高我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古诗中的用典
古诗中的用典
1、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5、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7、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8、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
11、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1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15、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初中语文古诗用典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用典总结归纳古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既具有历史熏陶的意义,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古诗的学习和欣赏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古诗中的用典更是其独特之处,用典的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古诗的艺术性,还能增加古人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本文将从古诗用典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用典进行总结归纳。
一、古诗用典的定义古诗用典是指古人在写作时,引用、借鉴或参照古籍、古文献、历史事件等来丰富作品内容和意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古诗用典的目的在于通过典故的运用,达到推陈出新、表达深刻思想的效果。
二、古诗用典的分类古诗用典可以分为文化用典、历史典故和传说典故三大类。
1.文化用典:古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运用,常常采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比如《江雪》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这句话通过引用“罗床帏”这一古代文化,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赞美之情。
2.历史典故:古人常常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状或历史命运的思考。
比如《长恨歌》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话通过引用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3.传说典故:古人通过对神话传说的运用,来渲染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通过引用“地上霜”这一传说,来表达作者对寂静夜晚的感触。
三、古诗用典常见的例子1.李白的《将进酒》中出现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用典,比如“胡马大宛名”,引用了古代胡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豪情万丈的心境。
2.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出现了文化用典和历史典故,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引用自然景观的变化来表达人生境遇的无常。
3.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出现了文化用典,比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通过对自然景观中蝴蝶和黄莺行为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情感。
通过对这些常见古诗用典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运用用典的技巧,不仅丰富了古诗的意境和内涵,更展示了古人丰富的学识和对各种题材的熟悉。
初中古诗词用典归纳
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①洛阳边。
【典故】①归雁:源自“雁足传书”的故事。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赏析】作者见空中大雁北飞,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2、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①春深锁二乔。
【典故】①铜雀:即铜雀台。
是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立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
相传曹操消灭袁绍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
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赏析】后两句议论,思路奇特。
诗人不从正面去评论战争胜败的原因,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①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典故】①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
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啼声如“不如归去”。
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
【赏析】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万千景物独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子规,即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①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②飞快,弓如霹雳③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典故】①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十分珍视。
王济指牛作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
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古诗中的用典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0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02 03 04
令 ( 严蕊)
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 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思考:(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 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 (或世外桃源)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 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高考诗歌鉴赏的选题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想 答题规范、切中要害,思路必须围绕以下几点展 开: 1.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必须 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 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2.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 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正引 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重 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 这样答案才能完全而准确。
A B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
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
分析:用典,借屈原和白居易两位古人, 来表达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 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古诗中的用典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所谓用典,指援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 故,或引用、化用、改用别人的诗词名句(用事 和引用诗句),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 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歌的语言 言简意赅,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 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一、用事用典 用事用典是借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来表达思想感情,包 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 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精]人教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古诗词的典故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
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
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
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其一)·垂钓碧溪:相传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指宝剑。
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铜雀:即铜雀台。
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
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
初中古诗词用典
初中古诗词用典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1)怀旧空吟闻笛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到乡翻似烂柯人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初中古诗词用典归纳
初中古诗词用典归纳
1. 嘿,你知道李白的《行路难》里用了啥典故不?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用了姜太公钓鱼和伊尹梦日的典故呀!这不是超有意思嘛!
2. 哎呀呀,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可是用了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观棋的典故呢,想想都觉得好神奇呀!
3. 你们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可是用了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哟,是不是很妙?
4. 哇塞,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里面的“八百里”可是有典故的呀,是不是特别新奇?
5. 嘿,杜甫的《望岳》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没用明显典故,但这气势简直了,就像站在山顶俯瞰一切一样,超厉害的吧!
6. 王昌龄的《出塞》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用了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呀,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那种气势呢!
7. 还记得李商隐的《锦瑟》不?“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里用了庄生梦蝶和望帝化鹃的典故,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意境?
8. 柳永的《雨霖铃》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虽然没典故,但这场景描写得太绝了,好像自己也在那呢,你们说呢?
9.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多有气魄呀,就像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样,厉害吧!
10. 最后啊,咱不得不说,这些古诗词里的用典真的是让诗词变得更有韵味了,就像给诗词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你们难道不这么觉得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初中古诗词的用典丰富了诗词的内涵,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欣赏的呀!。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
中考古诗词常用典故1. 江雪:描述了江南冬天的美景,常用典故指冬天的风景优美如诗如画。
2. 早梅:描写了早春时节的梅花绽放,常用典故形容早春景色宜人。
3. 静夜思:诗人李白在夜晚思念家乡,常用典故表示思念之情或孤独寂寞。
4. 登鹳雀楼:描写了登上鹳雀楼之后的广阔景色,常用典故形容登高远眺或有所感悟。
5. 青玉案·元夕:写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常用典故指元宵节的热闹喜庆。
6. 小池:描写了一个小池塘的美景,常用典故指小处见真情,也可以指小环境中的宁静美景。
7. 鱼我所欲也:出自《庄子·逍遥游》,用以比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
8. 相思:描写了思念的痛苦和心情,常用典故表示思念之情或相思之苦。
9. 长恨歌:写了武则天的一生,悲壮而辽阔,常用典故表示悲情或壮丽的景象。
10. 钟鸣鼎食之家:出自《诗经·卫风·氓》,用以比喻家境富裕,生活富足。
11. 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常用典故形容早晨的新鲜和美好。
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诗人在远离家乡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常用典故表示思念家乡和亲人。
13. 渔家傲·秋思:写了诗人秋天怀念远方的亲人和家乡的情景,常用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14. 嫦娥奔月:讲述了嫦娥为了逃离世俗的琐事而奔月的故事,常用典故来形容追求自由和理想。
15. 卜算子·咏梅:描写了梅花的美丽和坚强,常用典故指坚强不屈,或形容美丽的梅花。
16. 雁门太守行:描述了边塞太守的孤独和辛劳,常用典故指边塞孤独或官员的艰苦工作。
17. 送别:描写了诗人与好友的离别,常用典故表示别离之情。
18. 塞上曲:描写了边塞的人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强和乐观,常用典故表示坚强不屈或谋求发展的艰辛。
19. 月下独酌:描绘了月光下独自饮酒的情景,常用典故来形容独自思考或独处时的忧愁。
20.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诗歌中描写了女子在宫廷中被困的命运,常用典故形容女子纠结于家庭与爱情之间的困境。
中学语文教材诗词典故汇总
【x x】陶渊明《喝酒》:“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以后“东篱”多借以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傍晚后,有幽香盈袖。
”【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以后喻指屈身事人。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师领袖陈涉罕有青云之志,后揭竿起义于大泽乡,后以“鸿鹄”喻人有远大理想。
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x x】《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名将,掌管的权利很大,遇到君臣猜疑。
以后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震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以后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x x】古代驿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歇息和送别。
以后“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投笔】《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家境贫穷,靠为官府抄录文书来生活,他曾掷笔叹息,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庭,取爵封侯,以后“投笔”就指弃文从武,立功立业。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倅老边州。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又称为相思子。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
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以后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故,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后来多用“杜鹃”来衬着哀怨凄惨的氛围或思归的心情。
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x x】《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代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变为了碧玉。
中考用典古诗汇总文档
7---9年级古诗中考用典名句汇总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被贬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慨叹,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思乡忧国心理矛盾,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自己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安定的立功报国之情。
(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王维)典故:燕然山,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相隔万里,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曾大破匈奴北单于,并登燕然山刻石记功。
用燕然山这个典故,是虚指,既符合河西节度崔希逸的身份,又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古诗用典急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解释及其作用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
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
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