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常用方歌括

合集下载

温病方剂歌诀

温病方剂歌诀

温病方剂歌诀温病方剂歌诀一、解表法1. 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疏风解表,宣肺泄热主治:风热犯肺,咳嗽吐痰,身热不甚,口微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桑叶、菊花、薄荷——辛凉香散,宣泄风热杏仁、桔梗——疏肺止咳连翘——苦寒质轻,清热透邪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加减:肺热壅盛,咳频,痰黄——加,浙贝母、瓜壳、鱼腥草——清肺化痰痰壅气逆,咳甚气喘——加,全瓜蒌、前胡、矮地茶——化痰平喘秋燥伤肺,身热,咳嗽少痰——加,梨皮、川贝、天花粉——润燥止咳表邪未解,邪入气分,身壮热,咽干,口渴——加,石膏、知母—清气分热蛾体肿痛——加射干、大青叶、金银花——利咽解毒附方:加味桑菊饮——何廉臣方,录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上方+ 炙麻黄、瓜蒌皮——解表散寒,清热化痰治:冬温兼寒(寒包火),身热无汗,微恶风寒,咳嗽气喘,咽干,口渴,舌苔边白中黄,脉浮滑数2. 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牛蒡子芦根生甘草荆芥淡豆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邪犯肺卫,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方义:金银花、连翘——质轻微寒,既能清温毒,又可透邪外达薄荷、荆芥、淡豆豉——解表散邪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利咽竹叶、芦根——清热生津加减:壮热无汗——加,石膏、蝉蜕——宣泄风热夹湿浊,胸闷脘满,苔黄腻——加佩兰、通草、神曲——宣利湿浊,理气和中素有蛾体肿痛,感受风热则发作——加射干、大青叶、千张纸流行性腮腺炎初起,伴寒热无汗——加板蓝根、夏枯草——解毒消肿麻疹初起,头发不齐——加芫荽、柳叶、白前——透发疹毒风疹初起——加蝉蜕、大青叶——疏风解毒水痘轻型,发热,咳嗽,少数含水液豆状疱疹,口渴,舌红,苔黄滑,脉浮滑数——减,淡豆豉、芦根;加,佩兰、茯苓、大青叶、紫草——祛湿解毒疮痈初起,有发热微寒,头痛无汗之表证——加,蒲公英、野菊花、桑叶——解毒透邪3.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葱白桔梗焦栀子淡豆豉薄荷连翘淡竹叶生甘草疏风解表,清热利咽主治:感受风热,发热微寒,头痛无汗,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

中医内科 证方记忆口诀

中医内科 证方记忆口诀

中医内科方剂口诀:一、感冒: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寒温有奇功。

加入荆防免生姜,温毒发斑肿痛松,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主上焦疾,竹叶薄荷荆牛豉,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此方医。

葱豉桔梗汤连翘,竹叶栀子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香薷扁豆姜制朴,祛暑解表化湿浊。

新加香薷增银翘,兼清湿热功效足。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甘葛木香桔梗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枣草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最相宜。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止嗽散用蒸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菀百部蒸为君,感冒久咳此方先。

咽痒蒡蜕痛蓝射,苓半桑白治痰粘,表证重者苏防姜,蒌贝知母咳无痰。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甚阳明入母膏。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桑杏汤用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翘荷甘桔焦栀豆,清宣凉润燥能医。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三子养亲痰火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素实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用芩栀,桑皮二母麦冬施,蒌桔陈苓甘草入,肺热痰稠可服之。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医。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甘草玉粉合成方,秋燥耗精伤肺胃,苔光干咳最堪尝三、哮病: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方剂学速记歌诀

方剂学速记歌诀

方剂学速记歌诀一、解表剂1、辛温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干妈贵姓。

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桂枝汤”三勺。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汤: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苏散:甘肃皮箱。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小青龙汤:心肝将喂“小青龙”,妈要下跪。

风邪犯肺证:止嗽散:前部挽紧陈草结。

2、辛凉解表温病初起:银翘散:银河牛巧吃草根梗叶穗。

风温初起:桑菊饮:桑干河人聚结芦桥。

外感风邪,邪热蕴肺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柴葛解肌汤:柴葛三更起,指说秦腔高。

麻疹初起: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

3、扶正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败毒散:江河两胡两活人兄只服草节。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参苏饮:申诉,陈根目前只办三更令。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麻黄细辛附子汤阴虚外感证:加减葳蕤汤:“葳蕤”为何劫持大葱草。

二、泻下剂1、寒下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热厥、痉病、发狂等里热实证:大承气汤:笑将军朴实。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大黄牡丹汤:牡丹东逃将军笑。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大陷胸汤:谁笑将军。

2、温下阳虚寒积里实证(无虚):大黄附子汤阳虚寒积证(脾虚):温脾汤:(缺)3、润下脾约(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证):麻子仁丸:麻姓‘小’说迷。

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济川煎:从容择马只当牛。

4、逐水悬饮;实水:十枣汤:“十枣”圆吉岁。

5、攻补兼施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黄龙汤:当接三‘大’人。

三、和解剂1、和解少阳伤寒少阳证;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少阳病证:小柴胡汤:胡琴下三人。

少阳病兼阳明腑实:大柴胡汤:只要早将胡将军擒下。

少阳湿热证: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半夏只服皮。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达原饮:秦郎后母要甘果。

2、调和肝脾阳(热)郁厥逆,肝脾气郁证: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

肝郁血虚脾弱证:逍遥散:“逍遥”归江湖,临河要筑槽。

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木克土):痛泻要方:陈药防蛀。

温病常用方歌括

温病常用方歌括

风温常用方歌括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咳加杏仁渴花粉,胸膈郁闷郁金藿,项肿咽痛马勃玄,热渐入里地冬酌,衄血应将芥豉去,茅根侧柏栀子确。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在气喘粗燥热甚,加入膏知渴花粉,在营暮热舌绛红,须添犀角与玄参,在血除去苇根荷,丹地麦冬玉竹进。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加味栀子豉汤栀子豉汤伤寒方,再入蒌杏苇根帮,轻清宣展气机法,透邪达表效验彰。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服之消。

白虎汤人参加白虎汤白虎知母米甘膏,阳明大渴汗滔滔,加参益气生津液,热逼亢阳此为高。

调胃承气汤调谓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偿。

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偿,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连子心。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闷心包功效良,脉实银翘虚参下,每服一分心宫安,飞尺五痫卒中恶,痉厥属热总右餐,若是温毒昏谵语,必将此方用在先。

紫雪丹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滋膏,丁沉水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至宝丹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奇妙,芩芍鸡子取黄调,心烦健眠脉细绝,坎离交媾在中爻。

加减复脉汤加减复脉炙甘草,麻仁芍麦地黄胶,虚热入下伤肝肾,滋阴养液去超超。

二(三)甲复脉汤二甲汤本复脉法,再加牡蛎与鳖甲,若加龟板二甲内,滋阴潜力更佳。

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至阴来仔细看,夜热朝凉无汗出,养阴透邪服之安。

温病的十二个治法及对应的代表方剂

温病的十二个治法及对应的代表方剂

温病的十二个治法及对应的代表方剂
1.宣肺法——适用于风温初起,邪在上焦卫分,病势轻微者——桑菊饮
2.疏表法——病在上焦卫分,外邪较重者——银翘散
3.清气法——温邪化热,辛凉清透——减味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三石汤
4.清化法——温邪挟湿,偏重中焦——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5.泻下法——邪在肠胃,大便闭结——凉膈散、增液承气汤
6.生津法——邪在中焦,津液耗伤——益胃汤、沙参麦门冬汤、连梅汤
7.清营法——温邪由气入营,心包受病——清营汤、清瘟败毒饮
8.止血法——热入营分,迫血妄行——犀角地黄汤
9.化斑法——邪郁肌表血分,发出红斑——化斑汤
10.开窍法——邪犯心包营分,神昏谵语——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神犀丹
11.滋阴法——邪入下焦,损伤肝肾阴血——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
12.熄风法——肝肾阴亏,风阳妄动——大定风珠汤。

常见疾病对症方剂配伍歌诀

常见疾病对症方剂配伍歌诀

常见疾病对症方剂配伍歌诀第一章解表剂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15.大承气汤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19.黄龙汤方歌: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温病条辨方歌括6

温病条辨方歌括6

温病条辨方歌括6椒附白通汤椒附白通姜胆随,脉迟舌白苔滑灰。

不寐不食便塞窒,腹痛肢逆是寒湿。

原文: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疑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

椒附白通汤主之。

方药:附子、川椒、干姜、葱白、猪胆汁。

附子理中汤去甘勤口广皮厚朴汤阳明寒温苔白腐,肛门坠痛便失常,附子理中去甘草,拈来陈朴术参姜。

甲文:阳明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册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厚朴汤主之。

方药:茅术、人参、炮姜、厚朴、广皮、附子。

羽眯水旨房苓姜术桂治吞酸,寒热形寒皖痞牵。

脾胃两阳寒湿\不饥湿聚酒家氟原文: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

或酒客湿聚,苓姜术挂汤主之。

方药:茯苓生姜白术桂枝理中汤?五苓散。

四逆汤理中参草配术姜,寒热腹痛不渴详。

脾胃阳伤湿为害,霍乱身痛吐利狂。

五苓术桂茯泽猪,热多欲饮此方良。

四逆肢厥恶寒汗,吐利姜参附苹商。

原文:湿伤脾胃两阳,翠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

名曰霍乱。

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汤主之;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四逆汤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

方药; (一)人参甘草白术干姜(二)猪苓赤术茯苓泽泻桂枝(三)甘草干姜附子人参加减法(一)理中汤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

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

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市升)许。

微自汗,匆发揭衣被。

、(二)五苓散腹满昔加厚朴、广皮各~—’两;渴头面赤,脉大紧而急,掮扇不知凉,饮冰不知冷,腹痛甚时时操烦者,格阳也。

加干姜—‘两五钱,百沸汤和。

每服五钱,日三服。

(注:此条非仲景原文。

系鞠通先先冶验例。

)(三)霍乱转筋者。

五苓散加防已、陡枝、—薏仁主之;腹甚紧者再加附子。

诸黄疸小便黄者,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茵陈)仁之。

温病条辨方歌括(1)

温病条辨方歌括(1)

温病条辨方歌括(1)栀子豉汤栀豉为汤仲景留,上焦温病太阴求。

坐卧不安心懊恨,寸盂苔黄具可收;阳明下后烦难寐,长沙垂法寓良谋。

若还少气加甘草,呕吐又须姜汁投。

原文:太阴温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盛,心烦懊恢,起卧不安,欲呕不得呕,无中焦证,栀子豉汤主之。

下后虚烦不服,心中懊恢,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方药:栀子、豆豉或加甘草,或加姜汁。

瓜蒂散散方为首甜瓜蒂,巧配山栀小豆熬,太阴胸痞二三日,痰涎壅盛此方疗。

原文:太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陶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主之,虚者加参芦。

方药:甜瓜蒂,赤小豆,栀子,虚者加参芦。

清营汤及其加昧原方犀地砧艮麦,连翘丹黄竹叶心,能疗烦渴目大刊,寐难舌赤暑厥阴;更医暑痫忽痉凤还治邪烧老幼身;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瓶原文: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日常开不喜闭,。

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

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小儿暑温,卒然痉厥,名曰暑痼,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大人暑痼亦同上法。

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疚,可於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音,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

若滑者不可与也,当於湿温中求之。

方药: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化斑汤白虎加犀元参配,味属咸性名化斑。

保肺凉血防变乱,斑发正赤退非难。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药:石膏、知母、甘草、元参、犀角、粳米。

清宫汤?加昧清宫汤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

五心。

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方歌总括 手打版

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方歌总括 手打版

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调营卫,啜粥温服汗易酿。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辛凉解表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祛邪有奇功。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含,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

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 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擅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

温下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寒积腹痛便秘方,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汤;温脾附子及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剂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蜜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泄热功效确。

温病学方歌

温病学方歌

双解散:益元散210克滑石180克甘草30克防风通圣散210克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克,石膏、黄芩、桔梗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克。

达原饮达原草果厚槟榔,知芩芍草四味襄,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柑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益胃汤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连朴饮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血。

犀地清络饮犀地清络翘茅灯,丹皮赤芍桃仁通,沥姜菖蒲汁豁痰,气血两燔证危重。

薛氏参麦加石斛,木瓜谷芽鲜莲子,甘草一同来加入,余邪自去养气阴。

清络饮清络饮是条辨方,荷叶扁豆鲜银花,丝瓜取皮来通络,竹叶翠衣清余邪。

清宫汤清宫汤用莲子心,犀角麦冬与玄参,竹叶连翘透心热,或加沥胆菖郁金。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用人参,增液海参大补阴,调胃承气加姜汁,当归活血效力神。

三石汤三石汤用石膏寒,竹茹银花金汁添,滑石通草杏仁配,暑湿弥漫病可痊。

神犀丹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三甲散加减三甲二鳖与穿山,柴胡桃仁与僵蚕,痰瘀阻络后遗症,通络化痰理气先。

雷氏清宣金脏法雷氏清宣金脏法,川贝兜铃与枇杷,桑蒡桔杏瓜蒌壳,清暑止咳效堪夸。

雷氏芳香化浊法芳香化浊藿佩兰,厚朴腹皮荷叶鲜,陈皮半夏化湿浊,暑秽伤人病可痊。

温病学必背方剂歌诀

温病学必背方剂歌诀
-秋燥:邪在气分之肺 胃阴伤
化斑汤 温邪发斑化斑汤,知⺟石膏犀⻆藏 甘草玄参粳米合,可加银⻘效尤强 (知⺟、石膏、犀⻆、甘草、玄参、粳 米) 化斑汤-春温:热燔营血之气营(血) 两燔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 叶寻犀⻆玄翘知芍桔,清邪泻 毒亦滋阴 (生地、真川连、⻩芩、丹皮、 石膏、生栀子、甘草、竹叶、 犀⻆、玄参、连翘、知⺟、赤 芍、桔梗) 清瘟败毒饮-春温:热燔营血 之气营(血)两燔
羚⻆钩藤汤 羚⻆钩藤菊花桑,地芍⻉茹茯草襄 凉肝熄⻛又养阴,肝热生⻛急煎尝 (羚羊⻆、钩藤、菊花、桑叶、生 地、白芍、川⻉竹茹、茯神、生甘 草) 羚⻆钩藤汤-春温:热盛动⻛
-暑温:营血分证治之暑 热动⻛
加减复脉汤 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桂姜酒熬 加芍去参枣姜桂,加减复脉滋阴饶 (炙甘草、干地⻩、⻨冬、阿胶、 麻仁、生白芍) 加减复脉汤-热灼真阴之真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温初感此方宜 咳加杏⻉渴花粉,热甚栀芩次第施 (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豆 豉、甘草、桔梗、芦根) 银翘散-⻛温:邪袭肺卫;
-伏暑:初发证治之卫气同 病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膏 (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 甘草、薄荷、芦根) 桑菊饮-⻛温:邪袭肺卫
千金苇茎汤 苇茎瓜瓣薏桃仁,清肺化痰逐瘀神 热毒痰瘀治肺痈,脓成未成皆堪任 (苇茎、冬瓜仁、薏苡仁、桃仁) 千金苇茎汤-⻛温:邪热炽盛之邪 热壅肺
宣白承气汤 宣白承气用大⻩,石膏杏仁蒌皮襄 肠腑热结痰壅肺,化痰通腑清热良 (大⻩、石膏、杏仁、瓜蒌皮) 宣白承气汤-⻛温:肺热腑实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躁烦眠不宁 犀地银翘玄连竹,丹⻨护阴将热清 (犀⻆、生地、银花、连翘、玄参、⻩ 连、竹叶心、丹参、⻨冬) 清营汤-春温:初发证治之热灼营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温常用方歌括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咳加杏仁渴花粉,胸膈郁闷郁金藿,项肿咽痛马勃玄,热渐入里地冬酌,衄血应将芥豉去,茅根侧柏栀子确。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在气喘粗燥热甚,加入膏知渴花粉,在营暮热舌绛红,须添犀角与玄参,在血除去苇根荷,丹地麦冬玉竹进。

麻杏甘石汤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加味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伤寒方,再入蒌杏苇根帮,轻清宣展气机法,透邪达表效验彰。

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服之消。

白虎汤人参加白虎汤
白虎知母米甘膏,阳明大渴汗滔滔,加参益气生津液,热逼亢阳此为高。

调胃承气汤
调谓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偿。

葛根芩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偿,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
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连子心。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闷心包功效良,脉实银翘虚参下,每服一分心宫安,飞尺五痫卒中恶,痉厥属热总右餐,若是温毒昏谵语,必将此方用在先。

紫雪丹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滋膏,丁沉水麝升玄草,热陷痉厥服之消。

至宝丹
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开窍清热解毒良。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奇妙,芩芍鸡子取黄调,心烦健眠脉细绝,坎离交媾在中爻。

加减复脉汤
加减复脉炙甘草,麻仁芍麦地黄胶,虚热入下伤肝肾,滋阴养液去超超。

二(三)甲复脉汤
二甲汤本复脉法,再加牡蛎与鳖甲,若加龟板二甲内,滋阴潜力更佳。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至阴来仔细看,夜热朝凉无汗出,养阴透邪服之安。

春温常用方歌括
黄芩汤黄芩汤方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增液汤
阴亏液涸增液渴,玄参麦冬生地黄,若与硝黄相合用,方名承液承气汤。

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草硝黄,麦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阴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兼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玉女煎
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龄衄宜煎偿。

化斑汤
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加减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加减方,硝黄丹皮芍药当,血热相结少腹满,小便自利神如狂。

暑温常用方歌括
王氏清暑益气汤
清暑益气西洋参,竹叶知草与荷梗,麦冬米斛莲瓜翠,暑热伤津此方参。

三石汤
暑温蔓延苔黄滑,邪在气分三石清,寒水滑石膏竹茹,杏通金汁与银花。

清宣金脏法
雷氏清宣金脏法,暑热伤肺实可夸,牛子川贝马兜铃,杏蒌桔梗桑枇杷。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地莲芩,丹膏知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菊,清热解毒亦滋阴。

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湿温常用方歌括
雷氏芳香化浊饮
芳香化浊用藿香,陈复佩朴腹皮良,暑秽阻中困气机,偏热六一湿曲苍。

三仁汤
三仁杏蒄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有三仁,泽猪豆鼓相与伦,湿温身热肢体倦,胸闷舌腻宜煎烹。

加减正气散
加减正气有五方,主药朴苓橘合劻,一加杏曲茵腹麦,宜化湿浊气机畅,若换薏通巴豆入,宜终化湿二加入,三加只增杏滑石,化湿泄热有其长,四加草果曲查肉,温中化湿正堪偿,五加腹皮卷谷芽,运脾燥湿力能生。

达原饮
达原饮与朴枳芩,白芍甘知草果并,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寻。

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薄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

黄芩滑石汤
黄芩滑石蒄通草,苓皮腹皮猪苓饶,暑温湿温皆热重,湿热肾炎亦可疗。

甘露消毒蒄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

菖朴郁金汤
菖朴郁金汤翘菊,竹叶栀滑姜丹皮,牛蒡竹茹玉枢末,湿热釀痰心包迷。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毕枟襄,犀冰术沉诃香附,再加龙脑温开方。

薏苡竹叶散
湿热郁蒸白痦发,薏苡竹叶汤方清,滑石通草翘蒄苓,宣通湿热诚可夸。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酌。

连翘赤小豆饮
连翘赤豆饮通草,花粉香豉栀子熬,湿热郁蒸发黄疸,煎服此方定可侵。

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查,陈翘莱服苓半下,消食化气和胃气,煎服宜可加麦芽。

黄土汤
黄土汤中术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能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陆氏润字丸
陆氏润字杏橘前,花粉牙皂枳查甘,槟榔半夏生大黄,开结通肠去垢痰。

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瘀热,胸痞便秘此方寻。

伏暑常用方歌括
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导赤清心汤
导赤清心地麦丹,茯神木通竹叶联,莲子灯心益元散,心热移肠宜此丹。

犀角清络饮
犀角清络赤芍翘,粉丹竹沥姜汁桃,茅根灯心地菖薄,血络瘀滞闭心包。

秋燥常用方歌括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翘荷汤
翘荷汤有绿豆皮,甘草桔梗栀皮俱,燥气化火咽不利,咳痰难出总相宜。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沙参麦门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五汁饮
五汁甘寒救胃阴,麦梨勃荠藕苇根,或以蔗浆易藕汁,不喜凉饮重汤湿,五汁饮内加减斟,欲宣肺气加杏仁,表热需加竹叶翘,知母保肺清阳明,滑碍邪三焦出,欲脱救阴血地玄参。

五仁橘皮汤
五仁橘皮用五仁,松杏郁李桃柏陈,肺燥肠闭津液乏,便秘腹满干咳频。

阿胶黄芩汤肺燥肠热便血见,阿胶黄芩汤可痊,桑皮杏芍生甘草,车前甘蔗糯少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