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10

合集下载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资料四价铀矿物:在化学成分上既含有四价铀,又含有六价铀,在结构上以U4+基本结构单元的矿物。

六价铀矿物:在化学成分上以六价铀为主,在结构上以铀酰—阴离子结合为基本结构单元的矿物。

变生作用(非晶化作用):系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的现象。

变生矿物: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仍保持着晶体外形的矿物。

多型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质多象,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若干种仅仅在层的堆积顺序上有所不同的层状晶体结构的现象。

放射性:系指铀、钍、镭等元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蜕变为另一种原子核,同时释放出α、β、γ射线的现象。

岩浆铀矿床:又称侵入体内型或正岩浆铀矿床。

系指通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直接富集形成的铀矿床。

伟晶岩型铀矿床:系指经结晶分异的残余酸性熔浆(极少为碱性熔浆)经冷凝结晶和气成交代而形成铀矿床。

热液铀矿床:是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及各种有利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形成的铀的富集体。

蚀变围岩:因热液交代作用而引起的围岩变化称为热液蚀变,而蚀变后的岩石称为蚀变围岩。

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指在成因上、时间上和空间上与火山岩密切相关的铀矿床。

铀黑:含氧系数为2.70-2.92的粒状晶质铀矿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T,P)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填空:1、铀在地壳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铀矿物形式、类质同象置换形式、分散吸附状态形式2四价铀矿物稳定存在的环境条件:还原条件、六价铀矿物稳定存在的环境条件:氧化条件3、铀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是:铅4、产铀花岗岩的化学成分特点:酸度大、碱质高、铝过饱、暗色组分少、铀含量高5、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的主要层位的时代是:古元古代6、含铀热液中的来源通常包括:岩浆来源、地下水来源、变质热液来源和构造热液来源7、列举出四种以上当今世界最具工业意义的铀矿床类型:砂岩型、不整合面型、岩浆型、角砾杂岩型8、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因类型分三种:成岩型、淋积型、热造型9、四种工业铀矿物主要是: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铀石等10、不整合面型铀矿床的主要产地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11、碳酸泥岩型铀矿床“二带一区”的分布具体是南秦岭成矿带、江南成矿带和华南成矿带12、铀在各种变质岩中含量的变化规律是随变质作用的加深铀含量逐渐降低13、国际原子能机构将砂岩型铀矿划分为卷状亚型、底河道亚型、板状亚型和前寒武纪亚型14、铀在外生作用中主要的迁移形式有离子形式、机械破碎屑物形式和有机络合物形式。

核燃料的娘家——铀矿揭秘

核燃料的娘家——铀矿揭秘

核燃料的娘家——铀矿揭秘铀矿石可用手摸“氡”风吹不得核燃料的娘家——铀矿揭秘◎本刊主笔季天也前不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设立的低浓缩铀银行在哈萨克斯坦开张了。

这是一个面积为880平方米的高安保仓库,归IAEA所有和管理。

低浓缩铀银行将储备90吨低浓缩铀,提供给核不扩散信用良好、却无法从正常的商业市场拿到铀资源的核能国家。

究竟地球上的铀都藏在哪儿?待在它们周围安不安全?本期“核与辐射安全”栏目就谈谈铀资源的老家——铀矿。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的铀矿开采区•有了地球就有了铀矿核电厂的燃料来源铀235,是一种从地球诞生就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其从铀矿开采、加工而来。

铀家族有3个天然同位素兄弟——铀234、铀235和铀238。

其中铀235是地球上唯一天然存在的易裂变核素,因此也是当前核电厂的绝对主力燃料,但它在天然铀资源中的含量仅有0.711%,另有不到0.006%的铀234,其余99.2%以上都是铀238。

铀玻璃器皿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正是这一特性帮助人类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

铀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它总是和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而不存在游离的金属铀。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铀矿物有170多种,但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只有二三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沥青铀矿(八氧化三铀)、品质铀矿(二氧化铀)、铀石(铀的硅酸盐化合物)和铀黑(二氧化铀三氧化铀二氧化钍)等。

很多铀矿物都呈黄色、绿色或黄绿色,有些铀矿物在紫外线下能发出强烈的荧光,正是这种特性让人们发现了它们的放射性现象。

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是全球三大铀资源大国,铀矿年产量之和占全球总量的60%。

呈绿色针状的硅铜铀矿作为放射性元素,铀原子核不能稳定存在,会自发地射出某种由微观粒子形成的高能射线而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个过程称为“核衰变”。

铀家三兄弟悬殊的含量差距,和它们的半衰期基本成正比。

铀234的半衰期不到25万年,铀235约为7亿年,最长的铀238达到45亿年!而地球的年龄被认为是46亿岁,这样算下来,铀234经历了18000多个半衰期,和地球诞生之初相比,所剩的数量已经很少了;铀235经历了不到7个半衰期,现有数量相当于地球诞生时的1.1%;而铀238则只经历了一次半衰期,数量和地球诞生时相比还剩一半左右,远远多于另外两兄弟。

铀矿地质总复习

铀矿地质总复习

• 岩浆作用中铀的地球化学主要特点(重点掌握 P19) :
• 1、分布特点:铀在酸性岩中含量最高浆岩中形成 的独立矿物极少;以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和分散 吸附状态为主;3、岩浆作用早期很少形成铀矿物, 只有在岩浆作用晚期当残余岩浆中的铀浓度达到 一定程度时,铀才作为副矿物(晶质铀矿)从岩 浆中结晶出来,并且形成较多的含铀副矿物。

第二章 铀地球化学概论
• 第二节 铀在自然界的分布和赋存形式 • 一、铀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分布 (一)铀在地壳岩石中的分布 (二)铀在水圈中的分布 二、铀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 1、铀矿物形式, 2、类质同象混入物 形式,3、分散吸附形式 (重点掌握P18)
第二章 铀地球化学概论
• 第三节 各种地质作用中的铀地球化学 • 一、岩浆作用中的铀地球化学
第三章 铀矿物学概论
四、铀矿物的成因 • 1、岩浆成因 ,2、伟晶岩成因,3、热液 成因,4、沉积成因,5、后生成因,6、沉 积变质成因(重点掌握P33)。 • 五、铀矿物的分类及依据 四价铀矿物: 以U4+离子为基本构造单元 的矿物。 六价铀矿物: 以铀酰离子(UO22+)—阴 离子组合为基本构造单元的矿物。亦称为铀 酰矿物(重点掌握P34)。
第三章 铀矿物学概论
• 第四节 含铀矿物
含铀矿物可分为几类(重点掌握P53)?
按铀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铀呈类质 同象混入物的含铀矿物、铀呈吸附质状态的含铀 矿物和铀呈铀矿物超显微包裹体的含铀矿物。
第五节 铀矿物鉴定方法
铀矿物的鉴定方法有哪些(重点掌握P56)?
1、放射性照相;2、荧光分析;3、微化分析; 4、裂变径迹分析。
第二章 铀地球化学概论
在表生作用下铀矿床的氧化带发生什么 地球化学过程?

铀矿地质学

铀矿地质学

缺乏能使铀沉淀的还原剂.因此,除了在极为干燥的古气候条件下铀的迁移受到限制,以及存在着富含还原剂组分的地质体等特殊情况外,通常在花岗岩地区大部分浸出的铀是可以往下渗流迁移的。

我们可以对铀的浸出迁移过程作如下描述:水溶液通过粒问和孔隙渗滤浸取花岗岩中以“裂隙铀,,等形式存在的活性铀,尔后逐渐向较大的裂隙和断裂汇集。

当古气候极为干燥时,在水溶液往下渗滤的局部滞流地段可以形成下降式的铀矿堆积。

它们通常是在绢云母(水云母)一细晶黄铁矿化花岗岩的背景上发展起来的。

绢云母在偏碱性介质中被绿泥石所取代,使溶液局部酸化趋于中性。

A14[Si40lo](OH)8+10Mg2+2H4Si04+10H2O=2Mg5A1[AISi3010](OH)8+20H+黄铁矿与赤铁矿的平衡在pH=7时,其Eh值为一0.386 V左右。

正是这种酸碱中和及负的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沥青铀矿得以形成。

所以矿石中见有较多的赤铁矿和蠕绿泥石。

中基性脉岩也会使下降水流中的铀淀出,这不仅因为脉岩中的Fe lI起着还原剂作用,也还因为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氟被脉岩中的钙所固定,使碳酸铀酰、氟化铀酰离解。

所以沿着脉岩除见红化外,还发育有碳酸盐化和萤石化。

但就总体而言,溶液大体保持着近中性的pH值c 黄铁矿氧化所引起的酸化被花岗岩的缓冲作用所抑制。

如新生石英的淀积,H3Si04一:Si02+OH一+H20钾长石的绢云母化,3KAlSi308+2H20:KAl2[A1Si3010 ](OH)2+6Si02+2K+20H一绢云母的泥化,4KAl2[A1Si3010](OH)2十10H20=3Al4[Si4010](OH)8+4K++40H一深部的脉状承压水流速十分缓慢,并因附近脉岩侵入的余热以及地热异常等因素使溶液得到加热。

水溶液温度的增高,特别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水溶液中铀的溶解度的降低,丧失对围岩中铀的浸取能力,并局部出现铀的沉淀。

但是由于水中铀的浓度并未饱和,铀沉淀的规模不大。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要点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要点

第一编铀的性质与铀矿物特征1.U的原子序数为92,原子质量为238,自然界中有三种同位素:U238〉U235〉U2342.金属铀的制取:还原法,电解法3.钝金属铀:外貌像钢,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微带淡蓝色色调.粉末状:由氧化呈灰黑色.熔点:1405摄氏度.硬度:比铜稍低.密度:很大.常温:19.05g/cm34.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金属铀发生相变:1.013x10的5次方pa下:阿尔法-U 贝塔-U 伽马-U存在温度:小于667.7度667.7-774.8度大于774.8-1152.3度晶体结构:斜方四方体-立方密度: 19.05 18.15 17.91机械性质:延展性脆性塑性5.铀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几乎可以与稀有气体元素以外的所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所需温度取决于铀的粒度与反应元素的性质。

6.铀的还原能力很强,金属铀和低价态铀都为强还原剂,U0与U3+能与水强烈反应,自身氧化为U4+或UO22+。

7.地壳中不存在金属铀与三价铀化合物8.U6+为亲氧元素,故自然界中U既不形成自然金属,也不形成硫化物,砷化物或碲化物9.铀为:强络合物形成条件与无机和有机配位体络合形成多种络合物10.U5+→UO2+仅在PH为2—4的水溶液中存在。

至今尚未在地壳中找到是否存在U5+络合物11.①自然界中:铀的氧化态只为4价与6价。

②实验室条件中:U的过滤态为+3价与+5价12.+4价具有弱碱性,故只存在于强酸溶液中。

+6价一般溶于稀酸13.+6价具有两性特征,(1)在酸性与中性介质中呈弱碱性(2)在碱性中呈弱酸性第二章铀矿物的基本特征1.U离子亲石元素与氧有强亲和力,在自然界只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与含氧盐类矿物,而不形成硫,砷,氟化物,类矿物,也不存在单质铀2.铀酰离子结构:(1)单独的U6+离子不稳定,U6+在矿物中几乎为UO22+形式存在(2)UO22+呈哑铃状(U-O共价键很牢固)(3)其电荷全集中于:赤道平面,沿垂直长轴平面分布:①赤道平面—离子键②水平长轴—分子键3.六价铀矿物晶体结构有三种类型:层状型,健状性,架状型。

03铀矿

03铀矿

根据铀含量将矿石划分为如下品 级:
– 极富矿石(一级矿石),铀含量>1% – 富矿石(二级矿石),铀含量0.3%-1% – 普通矿石(三级矿石),铀含量0.1-0.3% – 贫矿石(四级矿石),铀含量 0.05-0.1 % – 表外矿石(五级矿石),铀含量0.03-0.05%
3.矿床规模
国际上,目前采用的铀矿床规模的分级 标准大致是:
第一节世界铀矿资源概况第二节铀的性质与铀矿物特征第三节铀矿床的工业要求第四节铀矿床学概论第五节我国的铀矿资源第一节世界铀矿资源概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成员国的协助下出版了有关世界铀资源铀生产与需求的定期刊物俗称红皮中国铀矿地质一空间分布特点铀资源的已知资源主要集中在1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占了全球铀资源量的90
– 前3种的铀储量约占世界工业铀总储量的 72.8%,而其余类型只占27.2%。
第一节 世界铀矿资源概况 第二节 铀的性质与铀矿物特征 第三节 铀矿床的工业要求 第四节 铀矿床学概论 第五节 我国的铀矿资源
铜铀云母(Torbernite)
【化学组成】Cu[UO2]2[PO4]2·12H2O。 【晶体结构】四方晶系。 【形态】板状、短柱状,横断面四边形或八边形。 【物理性质】颜色鲜艳,翠绿色。条痕淡绿色。透
明。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参差状断口。 摩氏硬度2-2.5,比重3.22-3.60,解理{001}完全。 性脆,具强放射性。紫外光下发黄绿色荧光。 【成因及产状】次生矿物,产于原生铀矿床的氧化 带中,形成于酸性环境。 【主要用途】提取铀的原料之一。
一、铀的性质

铀,极为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地壳中的 平均含量仅百万分之二,形成可工业利用矿 床的几率比其他金属元素要小得多。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非地浸型铀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控制程度,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3908-200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闭坑矿山地质报告编写规范ZBD10001-199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3.1 目的铀矿勘查最终目的是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或矿业权流转提供铀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任务3.2.1 预查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铀矿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2 普查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地表野外工作和施工少量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3.2.3 详查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详查区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

3.2.4 勘探是对勘探区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并通过可行性研究,为铀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工作4.1.1 预查阶段收集、研究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在预查区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选择一至数条路线进行的综合铀矿地质路线踏勘。

4.1.2 普查阶段收集各种地质资料,研究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和铀矿成矿远景,在普查区采用(1:50000)~(1:10000)铀矿地质填图,因地制宜地选择有效的物探和化探方法。

4.1.3 详查阶段在详查区通过(1:10000)~(1:2000)的铀矿地质填图,合理选择(1:5000)~(1:2000)的物探、化探测量,并综合运用其他有效的勘查方法,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及次生变化等矿床地质特征。

铀矿地质学概论

铀矿地质学概论

铀矿地质学概论铀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稀有元素,可用于核能发电。

铀矿地质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主要用于了解铀矿地质成因、分布规律和勘探开采工作。

本文从铀矿地质成因、铀矿岩石学特征、分布规律和勘探开发四方面介绍铀矿地质学,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野,为勘探开发铀矿提供基础理论。

一、铀矿的成因铀矿的成因比较复杂,地质学家通常将其归纳为海底热液成因和古洞穴成因两大类。

海底热液成因中,存在大量铀矿物质,高温高压下,铀、钡、铌、硼、磷等稀有金属元素被溶解,随溶质沉积和沉淀,有利于铀矿的成因。

古洞穴成因中,受热、潮湿、有机碳和金属离子营养物质的作用,地下铀矿物质形成了二氧化铀酸根矿体,构成了现代铀矿。

二、铀矿岩石学特征铀矿的岩石学特征以痕量稀土元素为主,以二氧化铀酸根为主要成份。

除了二氧化铀酸根外,还包括石英、活性矿物、蒙脱石等,有的含有少量的稀土硼酸矿物以及少量的D-水杨酸盐矿物,综合构成了铀矿的多样性。

三、铀矿的分布规律铀矿的分布规律与岩石物理化学特征有关,一般可以概括为花岗岩,火山岩,碳酸盐岩,高温岩类地层包裹体,神秘深层岩类地层包裹体以及堆积物中的磁性性质等六类地质环境。

有利矿化地质环境中,铀矿的数量大;受地表改造时间过程长,铀矿的数量少。

四、铀矿的勘探开发铀矿的勘探开发主要围绕地质工作、监测工作、矿业环境评价和技术改造四个方面进行。

地质工作主要是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以及地质灾害预测和监测,进一步发现、归纳和分析铀矿分布特点和储量数据;监测工作主要是地质勘探、采样分析、成分组成分析和活性测试,用以发掘丰富的铀矿资源;矿业环境评价主要是采矿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评价,以及开采后环境恢复技术,旨在确保采矿过程中环境安全;技术改造是指运用技术手段实施多孔性、立体颗粒结构、反射性、耐腐蚀性和长期保存性等采矿技术进行改造,旨在提高铀矿的开采成效,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开发。

本文从铀矿地质成因、铀矿岩石学特征、分布规律和勘探开发四个方面,总结了铀矿地质学的基础知识,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野,为勘探开发铀矿提供基础理论及技术支持。

铀矿山地质特点及体系评述

铀矿山地质特点及体系评述
(一)铀矿山地质工作三大作用、矿山地质工作任务和 法规建设
在贯彻《资源法》国家有关法规和核工业有关政策、法 规和标准中应用法规意识指导矿山地质工作,努力完成所 赋予的矿山地质工作任务,在矿山建设和生产中起到保证 生产、指导生产和监督生产的作用,促使矿山有序地生产和 持续的发展。
1、铀矿山地质工作三大作用 1 962年我国核工业第一届矿山地质会议中,在总结以 前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了铀矿山地质工作在矿山建设和生产 中要发挥保证生产、指导生产和监督生产的三大作用,这 一方针为从事铀矿山地质人员所共识,并载入《矿山地质规 范》中,认真贯彻执行。 2、铀矿山地质工作任务 矿山地质工作是矿山工作的基础,是铀矿开发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必须认真的做好,完成各项任务。现 将矿山地质工作规程中所确定的矿山地质工作任务摘抄如 下: (1)进行生产勘探和补充勘探(指翼部、深部和外围) 提高储量级别,发现新矿体,保证矿山生产所需矿量和延长 矿山开采年限: (2)及时进行编录、取样分析和资料综合整理等工作, 准确地确定矿体边界、矿石类型、品级和各种参数、系数。 定期计算储量,编制储量平衡表,以供合理安排生产; (3)提供生产所需地质资料,参与选择合理的采矿方 法,并指导勘探、基建、采准和回采工程的施工; (4)进行矿石和围岩的自然物理性质的测定,了解矿石 与围岩的稳固性,定期对工程地质现象和对构筑物下部的 土壤、岩石进行移动观察,为提高掘进效率和保证安全生产 提供可靠资料; (5)根据不同矿石类型、品级、物质成份、结构构造等 因素,采取技术加工矿样进行试验,以便改进选冶流程; (6)指导与监督矿床合理开采,检查采下矿石质量,定 期进行损失率贫化率计算,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和采取降低 损失贫化的措施; (7)建立矿山统一坐标控制系统,进行矿山工程测量,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99-2002铀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uranium mineral exploration2002-12-17发布200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DZ/T 0199—200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铀矿勘查的目的、任务3.1 目的3.2 任务4 铀矿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工作4.2 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4.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4 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试验4.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5 铀矿勘查控制程度5.1 勘查类型划分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5.3 工程布置、施工原则和控制程度5.4 勘查手段的选择和应用6 铀矿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1 测绘工作6.2 地质填图6.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6.4 物探、化探6.5 探矿工程6.6 采样及测试6.7 地质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6.8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新方法应用7 可行性评价工作7.1 概略研究7.2 预可行性研究7.3 可行性研究8 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及类型条件8.1 铀矿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 铀矿资源/储量类型条件9 铀矿资源/储量估算9.1 工业指标9.2 铀矿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9.3 确定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规范性附录)铀矿一般工业要求B.1 铀矿一般工业要求B.2 矿床规模B.3 矿石品级B.4 矿石工业类型附录C(资料性附录)铀矿床伴生组分综合利用附录D(资料性附录)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地质因素D.1 主矿规模D.2 矿化分布均匀程度D.3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D.4 矿体形态和被破坏程度分三类附录E(资料性附录)铀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实例附录F(资料性附录)铀矿床勘查工程间距附录G(资料性附录)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G.1 总论G.2 需要预测和拟建规模G.3 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G.4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G.5 设计方案G.6 环境保护G.7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G.8 实施进度的建议G.9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G.10 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附录H(资料性附录)铀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还本付息年限和铀矿冶企业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H.1 铀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还本付息年限H.2 铀矿冶企业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要求附录I(资料性附录)铀矿床确定特高品位下限品位变化系数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对EJ/T 702—92《铀矿地质普查规范》、EJ/T 703—92《铀矿地质详查规范》和EJ/T 864—94《铀矿地质勘探规范》等三个标准进行修订的,并合并改为《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1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1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

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以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

矿床规模以中小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

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磷、硫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与之伴生或共生。

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占全国总储量的38%)、火山岩型(22%)、砂岩型(19.5%)、碳硅泥岩型(16%)铀矿床四种;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

中国铀矿成矿时代的时间跨度为距今1900年~三百万年之间,即古元古代到第三纪之间,以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矿最为集中。

空间分布上我国铀矿床分南、北两个大区,北方铀矿区以火山岩型为主,南方铀矿区则以花岗岩型。

目前中国铀矿地质勘查已取得重大突破:北方地区落实了大型-特大型铀矿基地,开辟了一批有很大潜力的找矿新区;南方老矿田资源潜力挖掘取得明显的效果。

其中,北方伊犁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铀矿地质勘查成效尤为显著.在伊犁地区,中核集团二一六大队实现了中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首次重大突破,发现并提交了中国第一个万吨级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使伊犁盆地成为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田。

在鄂尔多斯地区,中核集团二〇八大队创新了找矿思路和成矿理论,提出“古层间氧化带铀成矿观点”,先后突破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探明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铀矿床。

截至2005年,中国的已探明铀储量为7万吨。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官员王毅韧介绍: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两条跨大洲的巨型铀成矿带,即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因此,中国的铀成矿地质背景总体上是有利的。

中国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探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北方重点勘探地浸砂岩型铀矿,南方扩大、落实硬岩经济型铀矿,着眼寻找和落实更多大型铀矿床。

我国共探明大小铀矿床200多个,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以及新疆、辽宁、云南、河北、内蒙古、浙江、甘肃等省区。

铀矿地质学概论

铀矿地质学概论

铀矿地质学概论铀矿是一种重要的高熔点金属,主要是用于核电站和核武器。

这些矿物种类是多样的,其发现范围也是广泛的,因此针对矿物的地质学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铀矿的地质特征,以及其在采矿领域的应用。

铀矿的地质分类铀矿的地质分类主要包括:碱性矿物、元素矿物和化合物矿物。

碱性矿物指的是钾铀矿类,如弗罗里石、拉克米石、巴维尔石和芙蓉石等,其中以弗罗里石最为常见。

元素矿物指的是以金属形式存在的,如将威尔铀、紫松矿、汞铀矿、碳钨合金等,其中将威尔铀最为常见。

化合物矿物指的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如英利铀矿、乌马矿、碳酸铀、硫酸铀等,其中英利铀矿最为常见。

铀矿的地质属性铀矿的主要地质属性包括:形状、结构、岩石类型及密度。

形状可分为结晶、沉积及超细结晶等三大类,结晶形状有棱柱、锥体、立方、八角体等,沉积形状有薄片、粒状、碎屑状及管状等;结构可分为角晶结构、石英结构、晶体结构等;岩石类型可分为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和碳酸盐岩等;密度可分为低密度(3.03.3 g/cm3)、中等密度(4.04.9 g/cm3)及高密度(5.05.5 g/cm3)等。

铀矿的地质环境铀矿一般分布于碳酸盐岩、火山岩、变质岩、沉积岩及火成岩等岩体中,主要分布在花岗岩、流纹岩、辉石岩、白云岩等的构造带位置上。

铀矿的形成环境大致可以分为深水环境、浅水环境和集水环境三类。

深水环境,指的是深洼谷、深海谷以及海底古洼地等环境,是铀矿形成的最重要的地质环境;浅水环境,指的是湖泊、河流及河滩等浅水介质,是铀矿形成的第二重要地质环境;集水环境,指的是河谷、湖泊、河流及河滩等集水介质,是铀矿形成的第三重要地质环境。

铀矿的地质勘探铀矿的地质勘探包括定向勘探、浅层勘探、深部勘探和大地测量等四大类。

定向勘探是从已知百分之铀矿石品位出发,采用地理勘查、室内化验等方式,对铀矿进行勘探。

浅层勘探是从地表出发,采用地质勘查、采样、室内分析等方式,对铀矿进行勘探。

深部勘探是从坑内出发,采用开采、测井、勘探等方式,对铀矿进行勘探。

话说找铀矿

话说找铀矿

话说找铀矿话说找铀矿一、铀矿地质概述铀,属于锕系元素,原子序数为92,系天然产出的最重的金属。

它具有亲氧或亲石性质,与氧、氟、氯的亲合力较强,极易形成氧化物或含氧盐,自然界中不存在铀的硫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氢化物及单质形式。

自然界中铀有四价和六价两种价态,具氧化-还原特性,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铀矿物。

在岩浆条件下,四价铀最稳定,以晶质铀矿存在。

氧化条件时,铀易从四价氧化为六价形成铀酰离子,与磷酸盐、砷酸盐、钒酸盐、硅酸盐、钼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结合形成各种盐类,并为褐铁矿、蛋白质、磷酸钙、粘土矿物、有机物和沥青所吸附。

铀酰离子的化合物易溶解在含硫酸根或碳酸根等阴离子的水体中,并随地下水迁移,生成各种次生铀矿物。

铀属于两性元素,铀的氧化物既可与碱性氧化物作用生成铀酸盐,也可与酸作用生成铀酰化合物。

铀还能形成多电荷的大离子团,与钍、稀土、钇、铌、钽、锆、铪等类质同象。

业已发现的铀矿物和含铀矿物有170种以上,但只有25-30种铀矿物具开采价值。

根据铀矿物的物性和产出状态,将其分为两类。

其一为黑色、暗褐色,比重大于5,硬度为5-6,沥青光泽或半金属光泽,主要为原生铀矿物(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铀黑)、钛铀矿、铈铀钛铁矿、铌钽铀矿和铀石等;其二为色彩鲜艳,比重较小(小于4),硬度一般小于3,玻璃光泽或珍珠光泽,主要为表生铀矿物,有硅铜铀矿、水铀钒、绿铀矿、钒铀钡铅矿、黄硅钾铀矿、铜铀云母和钡铀云母等。

按铀的存在形式分,可有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和吸附状态三类。

独立矿物是指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的铀化合物,它们的含铀率比较高,如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铁铀云母、水铀矿、柱铀矿、硅铀矿、红铀矿、磷铀矿、黄钾铀矿、深黄铀矿、水砷铀矿、钒钾铀矿、硅铜铀矿等;类质同象是指性质上相近的元素在晶格中以可变量互相代替的现象,如在独居石、磷灰石、钛酸盐、铌钽酸盐等矿物中,四价铀替代离子半径大致相等的元素,形成类质同象形态的含铀矿物,它们含铀均较低;围岩吸附是指有机质、蛋白石、磷灰石、粘土、氢氧化铁等以物理或化学的形式吸附铀酰离子,从而形成含铀矿物,它们含铀也很低,如褐煤。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铀矿地质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铀矿地质工作

Vol. 37 No. 1Jan. 2021第37卷第1期2021年 1月铀 矿 地 质 Uranium Geology中国铀矿勘查史话{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铀矿地质工作张金带(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10001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没有铀矿地质专业队伍,没有开展专门的铀矿勘查工作,也就没有探明任何铀矿床。

但是,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江西地质调查所地质学家南延 宗在广西调查锡钩矿时首次发现的铀矿物及留下来的宝贵资料,为新中国铀矿地质事业 开拓者采集到第一块铀矿石标本提供了重要线索 。

人类在1789年发现铀元素,西方国家铀矿开采始于19世纪。

与之相比,我国检测到铀元素及发现铀矿物较晚,20世纪30、40年代$ 1934年,地质工作者张定钊用分光分析法在江西南部钩、锡、钳、钮矿石中鉴定出铀元素$1938年,地质工作者张更在广西的, 集了 有射性元素的独居石、牡石等矿物$ 1943年5 月, 江西地质调查所南延宗 资锡业 、 、在广西调查锡钩矿时,在矿的石壁 发现 的 、 矿物,南延宗定, 定 矿物是 质铀矿、 铀矿、 铀矿, 是 中国第一次发现铀矿物$1943年《地质论评》第八卷“地质新知”栏内首次 我国发现 铀矿物:“江西地质调查所南延宗君,近自 广西调查锡矿 , 矿物标至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整理,其中有黑色 之 矿物一 , 南 为 有 质之稀有矿物,该所及,颇以为奇,遂应邀用显微化学方法测验,发现其中含有 铀矿,继经南、吴二定知有含铀矿物3 种,即:Uraninite , Gummite 与Phosphuranylite $最近二君随李四光教授乘赴西湾调查之便,重往出产地详勘,对该矿产 状,得以明了,虽含量不丰,无多经济价值,但此种矿物,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具学 术研究之兴趣,刻南、吴二君在李四光教授指导之下,已完成 文一篇,送中国地质学会发 表 R 。

”(注:Uraninite , Gummite 与Phosphuranylite 分别为晶质铀矿、脂铅铀矿与磷铀矿)$1944年,南延宗、吴磊伯接着在《地质论评》第九卷发表我国第一篇关于铀矿的 文《广西富贺钟区铀矿之发现》。

铀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

铀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

铀矿地质重点成矿类型与找矿摘要:我国核电发展对铀矿铀矿资源的需求日益激增,要求有更多的铀矿储量作保障。

文章阐述了世界巨型铀矿床的主要类型、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

我国铀矿床类型齐全,但像澳洲、加拿大那种元古宙巨型铀矿床尚未突破,黒色页岩型和地浸砂岩型矿床也只是发现、勘查阶段。

为快速、有效地增加铀矿储量,要将世界巨型铀矿类型置于找矿重点。

关键词:铀矿类型;资源储量;找矿方向我国核电发展对铀矿资源的需求量日增。

上世纪末期中国年产金属铀约400吨,2005年增加至1050吨。

而我国核电年耗天然金属铀2005年已达1570吨,预计至2020年将会年耗天然铀5760吨,甚至7000吨。

铀矿生产量的供需缺口甚大,虽然目前核电大国,都是依赖进口铀,而不是铀资源大国,但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看,核电要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做保障。

撇开核战备不说,仅核电站,没有足够的资源储量保证,说不定哪一天进口受限时“无米断炊”。

从国外找铀矿的经验看,寻找大型、巨型铀矿床类型是快速增加铀资源储量的有效手段。

新的成矿理论在突破大型、巨型铀矿床,增加资源储量上效果明显。

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纳米比亚等国资源储量巨大,矿床类型并不很多。

已知大、巨型铀矿类型是:①不整合面(脉)型,②地浸砂岩型,③黑色页岩型及我国较突出的类型:④花岗岩型,⑤火山岩型。

至于其他类型如硅卡岩型与伟晶岩型等多为小型和介于中小型。

一、世界巨型铀矿类型、知名矿床及主要矿化特征1.不整合面(脉)型。

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澳大利亚的兰杰、奥林匹克坝、贾比卢卡、金都尔矿床等储量都在数万吨以上,加拿大的凯湖、拉比特湖、克拉夫湖、雪茄湖、麦克阿瑟河矿床等,都储量巨大。

矿床成矿时代古老,大约在1740~1450Ma之前,成矿属于中元古时期。

相当于我国北方蓟县群和长城群下部,南方缺失。

成矿条件:要具备稳定的古陆地块;早元古代为冒地槽活动带并伴随岩浆侵入或火山活动;元古代中后期有一个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盖层砂岩产状平缓(5°~10°)。

铀矿地质总复习剖析

铀矿地质总复习剖析
• 4、交点型铀矿床的含义(重点掌握P74)? • 该类矿床是指受硅化带交切中基性岩
墙部位控制的铀矿床。
铀矿地质总复习剖析
第四章 铀矿床学概论
5、产铀花岗岩体的地质特征主要有哪些(重点掌握P86)?
• 区域地质背景:地壳成熟度高,基底岩石铀含量高,多期次 构造岩浆活动,产出在克拉通边缘褶皱带,褶皱带中长期隆起 带和中间地块以及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化区等有利大地构 造环境;
铀矿地质总复习剖析
第三章 铀矿物学概论
• 哪类铀酰矿物发荧光? 荧光类型有几种? (重点掌 握P33)。
• 除含有铜等重金属离子的铀酰矿物一般不发荧光外, 铀酰的磷酸盐、砷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硫酸- 碳酸盐能发较强荧光;铀酰的钒酸盐、硅酸盐和钼 酸盐发弱荧光;铀酰的氢氧化物、亚硒酸盐和亚碲 酸盐不发荧光。
• 按产出部位和围岩性质花岗岩型铀矿床包括 了产出在含铀花岗岩体内部,岩体外接触带沉积 岩和变质岩中以及岩体上叠断陷红盆中的铀矿。
铀矿地质总复习剖析
第四章 铀矿床学概论
• 3、产于花岗岩内部的铀矿床可分为几类 (重点掌握P71)?
• 根据共生脉石矿物和矿化蚀变类型可划 分为硅化断裂带型、交点型、粘土蚀变岩 型和碱交代蚀变岩型四个矿床亚类。
• 第三节 各种地质作用中的铀地球化学
• 一、岩浆作用中的铀地球化学
• 岩浆作用中铀的地球化学主要特点(重点掌握 P19) :
• 1、分布特点:铀在酸性岩中含量最高,在超基性 岩中含量最低;2、存在形式:铀在岩浆岩中形成 的独立矿物极少;以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和分散 吸附状态为主;3、岩浆作用早期很少形成铀矿物, 只有在岩浆作用晚期当残余岩浆中的铀浓度达到 一定程度时,铀才作为副矿物(晶质铀矿)从岩 浆中结晶出来,并且形成较多的含铀副矿物。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放射性: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自发衰变成另一种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α、β、γ各种粒子的现象。

2、赤铁矿化(红化):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浸染而导致岩石变红的现象。

3、变成铀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通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铀矿床。

4、受变质铀矿床:矿床中铀的富集主要是在变质作用之前形成的,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发生了重结晶作用,铀发生了局部的再分配,形成某些新的铀矿物和其他共生或伴生矿物。

5、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的可采厚度。

6、奥克洛现象:是指奥克洛矿床中天然发生的核链式裂变反应现象。

7、变生作用:是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的现象。

8、碱交代:是指以钾、钠等为主要成分的热液交代围岩所引起的蚀变作用。

9、脂铅铀矿:铀酰硅酸盐矿物紧密连生,形成的黄褐、黄橙色的细粒多矿物集合体。

10、矿岩时差:是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在的时间差。

11、双混合成因:是指成矿热液与深部流体和浅部大气成因水有关,成矿的铀源与深部流体作用浸出及浅部热水从富铀层(体)中浸出有关,两者的混合形成成矿热液。

12、铀的后生淋积作用:是指成矿后,在含氧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下,将其流经富铀地层或富铀地质体中的分散铀或古铀矿床中的铀淋滤出来,迁移至有利地段发生富集的成矿作用。

后生淋积作用:后生淋积作用系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或后生)富集作用。

13、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的可采厚度。

14、成矿断裂夹持区:是指富铀地质体(铀源层或铀源体)在成矿期构造应力作用下被一定规模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成矿断裂带切割所夹持的地质块体。

15、含氧系数:是指铀的简单氧化物中组成矿物的氧元素的原子数与铀元素的原子数之比。

16、围岩蚀变:是指岩石在热液作用下,由于化学反应和部分物质的带入带出而引起的原有矿物的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发生一系列变化。

铀矿地质10

铀矿地质10
至新生代均有产出,矿区范围的中新生代(K- E)红盆往往与矿化形成时代相一致。
⑤矿化垂幅 一般较浅,约为150m,它主要
取决于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情况。如下是几个 矿床的矿化垂幅情况:矿山脚矿床-160m;老 卧龙矿床-80~170m;白沙矿床-130~140m; 老屋冲矿床-140m。
四、矿床实例
表现出该矿床具有层控成矿的特征。除铀外还含 有钒、铜、钼、银及磷等元素的原始伴生富集。
地层单位
上白垩统
第6层

第5层
寒 第
武4 层
统 第
清3 层


上部 下部 上部 中部 下部
第 上部
2 层 中部
下部 第1层
上震旦统 灯影组老堡段
表3 下寒武统清溪组含矿岩系分层表
地层 代号
岩性描述
厚 度
m
K2
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和砂岩(区域性角度不整合)
常见的岩石类型有:硅质灰岩、硅质泥质白云岩、 含碳硅岩、硅质板岩、含磷碳板岩等。岩性单一的巨 厚岩层,铀含量一般较低。
富铀地段的岩性变化很大,容易形成层间构造,为 构造氧化带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对于铀的淋积成 矿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有利的层位条件对成矿来说有以下两大作用: ①可提供成矿的物质来源 在这些层位中广泛分布着 铀源层,铀含量高,一般为(1-4)×10-5,局部可达 ( 5 - 10 ) ×10 - 5 , 甚 至 更 高 , 比 铀 的 克 拉 克 值 (2.5×10-6 )和页岩的铀丰度值(3.2×10-6 )高数倍到数 十倍,并且这些铀多以吸附形式存在,易于浸出。 ②提供成矿的有利环境 因其富含有机质、泥质、磷 质和黄铁矿等还原剂和吸附剂,可以在后生成矿作用中 吸附和还原外来的铀。

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

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

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1 区域地质特征江西省修水县郭家坪铀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的江南台隆之修水-都昌台陷的修水---武宁凹褶断束内的修水复向斜西端(图 1 - 1) .修水复向斜由三个雁形排列小向斜组成(东港-董坑向斜、东津-杭口向斜、修水-庙岭向斜); 郭家坪铀矿位于东港-董坑向斜南翼的上震旦---下寒武系地层中。

1. 1 区域地层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1)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构成区域褶皱基底。

其岩性为一套巨厚的海相浊流沉积为主的复理石建造或类复理石建造及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的泥砂质、浅变质岩系,金、铀含量较高,广泛分布于九岭山、九宫山一带,构成九岭复背斜、九宫山复背斜核部地层。

(2)震旦系地层。

分布于修水-武宁复向斜两翼,呈角度不整合于双桥山群之上,分为下统硐门组和南沱组,上统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属浅海-潮坪相的硅质泥砂质碳酸盐建造,岩性为含泥硅质白云岩、硅质岩。

1. 2 区域构造区内基底褶皱复杂,以近东西向展布的修- 武复向斜表现最强烈;盖层褶皱开阔,两翼基本对称。

断裂构造发育,空间展布上大体可归纳为 NNE 向、NEE 向、NW 向三组。

(1) NEE 向构造,主要为加里东期构造活动的产物,一般平行或近于平行基底褶皱的轴向,控制着地层的发育,岩浆岩的活动及断陷盆地的展布,如古市-德安深断裂,渣津-柘林大断裂等。

(2) NNE 向断裂为区域上的郯庐深大断裂西枝,其规模较大,斜切基底和盖层褶皱,从加里东-喜山期(燕山期活动最强烈)多期多次活动,它控制了本区铀矿床、铀矿化的空间分布。

(3) NW 向构造规模小,分布零星,切割 NNE 向构造,形成较晚,为喜山期产物。

1. 3 区域岩浆岩区内岩浆岩受大断裂控制,总体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岩浆活动始于晋宁期,终于燕山晚期,以燕山期活动最强烈,主要分布于九岭山、幕阜山、九宫山一带。

九岭山以晋宁期的九岭富斜长花岗杂岩体为主,呈岩基产出,为复式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该类型铀矿床的发现较其他类型晚。20世纪五十 年代末通过航空测量在中南地区首次发现了淋积成因的黄 材矿床。六十年代中期,在广西铲子坪和川甘边境的若尔 盖地区的震旦-寒武系和志留系中揭露并突破了受层位控 制的大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热液叠加再造是形成这类矿 床的重要条件。这种再造类型的铀矿床规模大、品位高, 较之淋积型铀矿床更具工业意义。七十年代初,发现一种 新的铀矿床成因类型,即沉积成岩型铀矿床。这种类型矿 床产出的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但品位低,工业意义不 大。
至新生代均有产出,矿区范围的中新生代(K- E)红盆往往与矿化形成时代相一致。
⑤矿化垂幅 一般较浅,约为150m,它主要
取决于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情况。如下是几个 矿床的矿化垂幅情况:矿山脚矿床-160m;老 卧龙矿床-80~170m;白沙矿床-130~140m; 老屋冲矿床-140m。
四、矿床实例
Є16q
Є15q
Є14- 2q Є14- 1q Є13- 3q Є13- 2q Є13- 1q Є12- 3q Є12- 2q Є12- 1q Є11q
Z21
变余含碳长石石英砂岩夹含碳泥灰岩透镜体
60
含碳硅质板岩夹碳泥质硅板岩,上部有时夹含碳泥灰岩
35
透镜体,底部为砂质板岩和粉砂岩
中厚层斑点状碳质板岩夹泥灰岩透镜体,斑点为十字石、 55
含矿岩性 铀矿化赋存于下寒武统底部清溪组
的黑色碳质板岩系内,主要赋矿层位是清溪组的 第1至第4岩性层(表3)。含矿岩系的主要岩性为含 碳硅质板岩和碳质板岩及其互层,除第1含矿层为 深灰色含粉砂硅质泥板岩外,其余3层均为黑色的 碳质板岩及含碳硅质板岩。含铀黑色岩系含有机 碳0.1%-5.0%,含黄铁矿0.5%-3.0%,有时甚 至达10.0%,部分层还含磷结核或黄铁矿结核。整 个含铀岩系,各层的铀丰度值为(4-42)×10-6, 显示出铀在一定的沉积-成岩阶段有原始的富集,
②切层断裂构造控矿 断裂交切岩层,其交角及
断裂的倾向与走向均不相同。这类断裂构造一般只有在 交切铀源层或有利岩性时才可以成矿,矿化比较分散, 矿体形态也比较复杂,矿体较小,且往往成群分布。
③复合构造控矿 复合构造是指空间上不同走向、
不同倾向的断裂复合,比较常见的是顺层断裂和切层断 裂的复合。特点是顺层断裂中呈似层状和楔状,在靠近 切层断裂处厚度增大、品位增高。有时这些复合构造以 断陷或地堑形式出现,这时矿体通常产在断陷或地堑之 中。
①顺层断裂构造控矿 构造产状与地层产状基
本一致,它常沿岩层之间比较薄弱的界面,如不同机械 物理性质岩石的接触面、不整合面等处发生和延伸,即 平行岩层发育,主要形成层间破碎带。这类构造经常在 褶皱作用中形成,出现在褶皱的翼部,尤其是受力较大、 产状陡的一翼,有时在一组扭动的切层断裂影响下也可 以产生顺层断裂。由于这种关系,故矿体常在褶皱构造 的陡翼。受其控制的矿体一般为似层状、透镜状,形态 较为规则和稳定,规模较大。特别是沿走向、倾向的构 造膨大部分,在倾向上倾角由陡变缓的地段有利于形成 较大的矿体。


淋积型
地表水、地下水淋积成矿作 用,主要是构造氧化带成矿 作用
常温、常压、低压
热造型
热液热水(岩浆期后热液、变质热 液、地下水热液等)成矿作用 中温、低温、低压
成矿幅度
成矿时代
矿体形态及 矿物组合
铀赋存状态 矿石中的元 素组分与围 岩的关系 围岩蚀变
取决于矿床的倾角
与铀源层形成时代 相同
整合层状及层状透 镜体,相同于围岩 的矿物组合
2、岩相古地理条件
该类矿床的岩相多属海相成因。根据含矿岩系 的沉积环境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①地台或准地台区潮湿温暖气候条件较平静的 浅海、局限浅海沉积环境。如湘西雪峰-武陵地 区的白沙矿床、504、3111矿床等。
②地槽区急剧沉降带中相对平静地区,并有火 山作用参与的沉积环境。如南秦岭地区的510矿 床-迭部矿床。
古气候条件 以干旱、半干旱气候最为适宜。
在以干旱为主、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下,氧化作 用较为强烈,有利于铀源层中铀的浸出和提高地 下水的铀浓度,因而有利于铀矿床的形成。矿床 附近发育的中、新生代红盆即说明了这一点,红 盆代表着一个较大的上升构造单元中的局部沉积 区,它是当时地表水和地下水汇流的地区,因而 在其周围有利于形成定向的地下水流和稳定的氧 化还原界面,而这些恰恰是构造氧化带中铀成矿 所必需的条件。
第一,构造必须延伸到成矿时的潜水面以下 一定的深度,因为在潜水面以上的构造带,处 于完全的氧化环境,不能形成氧化还原过渡带 和还原带。
第二,构造氧化带的下部或深部存在构造圈 闭或岩性圈闭,有利于地下水汇集与储存,是 使构造氧化分带完全并促成矿化富集的必要条 件。
4、古地形地貌及古气候条件
古地形地貌条件 这类矿床的形成及保存同成矿 时期及成矿以后的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许多矿 床分布于低山丘陵区或高中山区的前缘,或较高 地貌单元与较低地貌单元的转折地带。因为这些 地段已比较接近当地当时的侵蚀基准面,风化剥 蚀的速度大大减缓,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潜水面、 定向水流和氧化还原过渡带,因而对成矿有利。 而高山陡峭的地形不具备这些条件,并且很容易 使早期形成的矿床迅速氧化淋失破坏;而对于下 降状态单元的低洼地形有利于先成矿体的保存, 但不利于成矿。
明显晚于含铀层的形成时代,主要 是燕山期、喜山期成矿
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常见含原 生铀矿物、硫化物的石英、方解石、 重晶石、萤石的脉体,并发育一些 中低温的标型矿物
主要为沥青铀矿,部分呈吸附状
具明显的继承性
主要为风化退色、铁染、钙 质淋失
既有明显的继承性还可有区别于围 岩的元素组分加入
中低温蚀变:退色化、红化、黄铁 矿化、硅化、水云母化、碳酸盐化
Є2+3
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砂质白云
岩、灰岩
碳板岩、碳硅板岩、 硅岩、灰岩、硅灰岩
Є1
碳板岩、碳硅板岩夹燧石、石煤, 黑色碳板岩
含磷块岩、黄铁矿、泥质及磷结
Zb
核硅质板岩夹硅质白云岩、硅质岩
夹薄层含炭硅板岩、碳板岩
Z
矿化有利岩性:富含有机质、黄铁矿、磷质的泥质、 硅质、碳酸盐岩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岩石。这些岩石 以含铀较高为特征,其中的铀主要呈分散状、吸附状 存在,易于浸出。
构造控矿的总体特征 区域性大断裂、
古隆起带中的中新生代断陷或坳陷是矿床的构造 定位因素;而顺层、切层等断裂构造则是矿化形 成的必要条件,具体控制着矿体的空间产出。
构造控矿为构造氧化带的发育提供条件,其 作用在于为周围含铀富氧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提供 向下渗透的通道和铀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构造 氧化带的发育与否是成矿的关键,但其发育受多 种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岩石类型有:硅质灰岩、硅质泥质白云岩、 含碳硅岩、硅质板岩、含磷碳板岩等。岩性单一的巨 厚岩层,铀含量一般较低。
富铀地段的岩性变化很大,容易形成层间构造,为 构造氧化带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条件,对于铀的淋积成 矿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有利的层位条件对成矿来说有以下两大作用: ①可提供成矿的物质来源 在这些层位中广泛分布着 铀源层,铀含量高,一般为(1-4)×10-5,局部可达 (5-10)×10-5,甚至更高,比铀的克拉克值(2.5×10 -6 )和页岩的铀丰度值(3.2×10-6 )高数倍到数十倍,并 且这些铀多以吸附形式存在,易于浸出。 ②提供成矿的有利环境 因其富含有机质、泥质、磷 质和黄铁矿等还原剂和吸附剂,可以在后生成矿作用中 吸附和还原外来的铀。
次生铀矿物有钙铀云母、铁铀云母、水硫铀 矿、板菱铀矿等,在氧化带内广泛发育含铀水铝 英石,这是古氧化带的标型矿物。
伴生元素有Cd、V、P、Ni、Cr。
③铀-镭放射性平衡 在强氧化带放射性
平衡偏镭,在弱氧化带和氧化-还原过渡带平 衡偏铀,在淋积型铀矿床中,铀-镭平衡破坏 普遍存在。
④成矿时代 成矿时代分布较宽,从元古代
铲子坪矿床-热造型
1)矿区地层及含矿主岩 矿区地层 由老至新有震旦系南沱组、陡山沱 组、灯影组老堡段,寒武系清溪组,中泥盆统郁 江组、东岗岭组,上白垩统和第四系(图1)。
图1 铲子坪矿床地质简图(据 中南3l0大队) 1-第四系;2-上白垩统;3 -中泥盆统东岗岭组;4-中 泥盆统郁江组;5-寒武系清 溪组第6层;6-寒武系清溪 组第5层;7-寒武系清溪组 第4层;8-寒武系清溪组第3 层;9-寒武系清溪组第2层 ;l0-寒武系清溪组第1层; 11-震旦系灯影组老堡段; 12-震旦系陡山沱组;13- 震旦系南沱组;14-燕山期 花岗岩;15-加里东期花岗 岩;16-断裂带及编号;17 -地层不整合界线
3、构造条件
构造对本类矿床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 淋积型和热造型(热液叠加型)矿床更为突出。区域 上矿床产于相对平稳的地背斜内部的坳陷带或向斜翼 部或地槽褶皱带中。
矿区内矿体的展布、产状、形态、规模及内部结构 都与构造有密切关系。有利于铀矿产出的构造主要有 断裂构造,按其与层位的关系可分为:顺层(层间) 断裂构造控矿;切层(斜交)断裂构造控矿和复合型 断裂构造控矿。
第十章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
一、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概述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指产于碳酸盐质、硅质、泥质的 细碎屑岩或它们的过渡性岩石中的铀矿床的总称。我国 该类矿床按主岩的组合类型大致分成三种亚型,即炭质 板(泥)岩、硅质板(泥)岩亚型,硅岩、硅灰岩亚型 和碳酸盐岩亚型。
我国该类矿床分布矿化;空间上,全国南北方均有发现, 主要分布于“二带一区”,即南秦岭成矿带,江南成矿 带和华南成矿区,是我国四大工业铀矿化类型之一。
矿化特征
①矿体形态 比较复杂,不同成矿作用所形
成的矿体形态有不同的特点,成岩成矿的矿体多 呈与层位一致的矿体形态。如整合层状或层状透 镜体;后生淋积及热液改造形成的矿体多与构造 有关,常为不规则状、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 等。
②矿石成分 与围岩相近似,所不同的是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