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普查与勘探.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铀矿普查与勘探
第一节 铀矿普查
1956年地质部航测队首次进入安徽,在沿江的巢湖—马鞍山、滁县—张八岭一带进行1:2.5万伽玛测量,工作面积6104平方公里,未发现异常点。
1957年3月至1958年底,中南309队14分队先后在休宁、广德、泾县—旌德、贵池—繁昌、枞阳—昆山等地区开展普查工作,完成普查面积1:10万2099平方公里、1:2.5万1256平方公里,槽探15100立方米,井探1011米,发现异常点1347个。
1959年华东608队航测队在大别山、庐江—枞阳地区进行1:2.5万的航空伽玛测量,工作面积17300平方公里,发现92个航放异常点。这年航空工作成果明显,资料齐全。同年,华东608队安徽第三地质队在淮河以南的蚌埠、滁县、六安、巢湖、安庆、芜湖、徽州等7个地区22个县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共完成普查面积1:10万922平方公里、1:5万6458平方公里、1:2.5万3498平方公里、1:1万420平方公里,槽探22091立方米,井探1412米,发现异常点3083个,揭露点15个。
1960年华东608队航测队在绩溪至祁门的大片地区进行航空伽玛测量,完成工作面积1:2.5万2239平方公里、1:5万4617平方公里,发现异常点27个,主要分布在下寒武统荷塘组中。同年安徽第三地质队在大别山、庐枞、沿江和皖南地区进行普查,完成工作面积1:5万545平方公里、1:2.5万2920平方公里、1:1万1189平方公里,施工槽探37710立方米,井探1460米,发现异常点5496个,异常带177个,揭露点3个。
1961年3月,华东608队安徽第三地质队撤出安徽,至此安徽省铀矿地质普查工作中断。
1964年3月,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华东608队11队重返安徽,部署在黄山、九华山、绩溪地区和大别山、桐城—岳西地区,年内完成普查面积1:10万618平方公里、1:5万1142.8平方公里、1:2.5万1984.8平方公里、1:1万36.2平方公里,槽探5114立方米,井探64.7米,发现异常点509个,异常带28条,揭露点3个。
1965年5月,华东608队11队奉命调离安徽,安徽铀矿地质普查工作再次中断。
1956年至1964年间,安徽铀矿地质工作完成航空放射性测量面积30296平方公里,发现航空异常119处,完成1:1万至1:10万概查、初查面积34394.18平方公里,施工槽探80015立方米,井探3947.7米,共发现异常点10435个,异常带205条,揭露点19个。
·
·
8
1
以后部队开采的一些矿点及详查揭露所提交的揭露点、初勘点、勘探基地和矿床几乎都是这时期发现的老点。
1970年607团组建,其主要任务是铀矿揭露、开采和冶炼,铀矿普查工作处于次要地位。初期的普查工作由南京军区防化团承担,由于不懂技术,效果甚微。1971年至1972年,为配合钻探揭露,607团钻探连技术组在矿点上开展小面积详查工作。采矿一营三连改建成普查一连,只在响洪甸地区老矿点进行点带详查,大面积普查一直未开展。
1974年部队分建。606团任务由矿冶转向铀矿地质普查勘探。这年在响洪甸地区、昆山和黄屯地区进行1:10万至1:5万普查,完成面积1637平方公里,井探52.8米,槽探8684.8立方米,找到异常点126个,异常带2条,揭露点1个。为加强综合方法找矿,综合连成立普通物探组。
1975年,普查连由2个增至4个。地质找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扩大花岗岩(正长岩)中的找矿为重点,大力开展沉积岩地区尤其是中新生代盆地找矿工作,加强在火山岩中找矿,积极探索新类型。普查工作在庐枞、大别山地区进行。年底完成普查面积2845平方公里,井探58米,槽探15571立方米,在大龙山岩体外带、城山岩体外带、黄屯地区分别找到一些好点好带。自1975年起普通物探在昆山地区、枞阳地区开展电测探、联合剖面、浅层地震等方法找结构、探测盆地基底,配合放射性物探方法圈定远景,攻深找盲,取得一定的效果。同年6月至10月,606团先后编制了《铀矿地质工作“五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水文地质工作“五五”规划》、《测绘工作“五五”规划》和《物探科研工作“五五”规划》。全团积极开展找矿新方法的试验和应用,径迹找矿方法在昆山、响洪甸地区进行试验工作,效果较好。
1976年普查连队继续在庐枞和大别山地区进行1:1万至1:2.5万普查,找到了一批好点。同年大面积水化普查在乔庄地区开展,找到乔庄观音井1号异常带,经揭露在深部发现盲矿体。年底共完成普查面积3077平方公里,井探60米,槽探16664立方米,找到伽玛异常点906个,异常带9条,提交揭露点3个。该年起在普查、详查、揭露、勘探中,先后开展了伽玛、爱曼、水化、径迹、钋210伽玛能谱、电法、浅层地震等多种找矿方法,为圈定远景、点带评价、攻深找盲提供多种信息。
1977年,各普查队继续在庐枞和响洪甸盆地进行普查,3月进入皖南休宁盆地开展1:1万至1:2.5万普查。全年共完成普查面积2645平方公里,井探126.7米,槽探10976立方米,找到异常点399个,异常带13条,提交2个揭露点。团党委分析了安徽地质情况,认为境内具有良好的地质背景,有利的含矿层位和含铀岩体,复杂的构造条件,多元控矿因素,多种成矿类型。在庐枞地区主要寻找砂岩型铀矿床,大别山地区寻找火山岩型矿床,皖南地区出露大片震旦寒武系地层,处于江南古陆东段,在江南古陆中段的湖南安化、江西修水已找到大型铀矿床,类似地质条件的皖南地区,同时有许多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出露,是一个新的找矿领域。11月,第二机械工业部三局在606团召开“径迹找矿规范讨论会”,讨论通过了《径迹找矿规范》,推动了全团径迹找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年径迹找矿方法作为生产任务正式列入年度地质设计,每年设计1:5千至1:2千径迹测量4至6平方公里,埋片2万至2.5万片,配合伽玛、爱曼、水化等方法进行点带详查。
1978年,全团地质工作以主攻庐枞盆地,加强皖南兼顾响洪甸为指导,在皖南祁门、
·
·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