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特别的石头课件
培养观察力,提升思维:《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一块特别的石头》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故事。
它通过讲述一个稻田工人发现一块石头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培养观察力,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育中,培养观察力和提升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一块特别的石头》正是一篇优秀的教材,它可以被用来教育学生们如何应用这些能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精神故事的内涵。
我们可以看到,稻田工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一块石头。
虽然他的同事们认为石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他相信这块石头是不同寻常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在石头上刻下了一个特殊的标志,并在假期期间回到稻田再次检查石头。
他的观察表明,这块石头确实非常特殊,而这让他成为了一个科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观察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才能了解到事物的真正本质。
观察力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培养观察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观察不仅可以看到物体的外表,还可以尝试了解它们的本质方面。
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物体,感受它们的内在美。
观察并不仅限于物体,它也包括周围的环境、其他人的行为和一切影响我们的因素。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世界。
当我们学习如何观察并尝试理解物体的本质时,我们也在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
提升思维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例如综合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思维。
通过观察,在不同情况下的综合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事物,解决问题和创造性的思考。
在我们学习这些技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开放心态,接受新的观念和想法。
这是因为只有当我们拥有开放心态和乐于接受新想法时,我们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观察力和提升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班内和班外获得不同的观察经验,并鼓励他们总结经验和发展更强的观察力。
学校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提供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和机会,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各种项目、课程和教科书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思维。
一块特别的石头
一块特别的石头
《一块特别的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小伙伴、陈二爹和父亲都没能解答他的疑问。
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课文中出现的许多专业名词都不太懂,“陨石、秦岭、冰川、长江流域、第四纪冰川活动”。
这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叫我也很难一下子说出来。
所以我事先在查找资料、图片,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在学生以口语猜测之后,再出示图片进行了详细讲解。
学生在声图并茂中了解了大概,也为以下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这里,我首先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但不是急于让学生更进一步回答,而是给予学生充分“悟”的时间,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使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悟,产生了与教师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与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见,有效评价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向导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它具有审美性和情趣性,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许多有益的东西,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体尝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 一块特别的石头》课件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 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 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 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 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 第四纪冰川。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1:32:3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读一读
草垛 哄笑
捋着
陨石 突兀 遗迹
陨石:
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 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 毁而坠落在地球上的含 石质较多的或全部为石 质的陨星。
理解词语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 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 冰川作用。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 山脉。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 谷、角峰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2021/9/152021/9/152021/9/1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52021/9/15September 1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定稿兴隆九义校马芬一.教材简析:《一块特别的石头》是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事件顺序)讲述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得出我国有第四季冰川遗迹的重大科学成就,表现李四光爱提问、善思考、执着的精神品质。
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疑问句、设问句。
2.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通过抓关键词,具体事例,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3.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爱观察,善思考、执着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学生读。
(1)三排词语中有一排能概括主要内容,你们能发现吗?(2)学生结合词语说一说文章主要内容。
2.出示一块石头的图片,学生观察,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二)识特别之石1.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勾画出描写这块石头的句子。
2.指名读。
3.理解关键词“巨大”、“孤零零”,学生手拉手做动作,感受石头之大。
4.学生齐读。
(三)识特别之人1.这块特别的石头,引起了谁的注意?(板书:李四光)2.李四光和小伙伴玩捉迷藏时,每次都爱藏在这块大石头的背后,时间一长,李四光有疑问了,他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石头从哪里来的呢?)(1)这是他的疑问,因为不知道,有疑惑而提出的问题,像这样的句式,我们称之为“疑问句”。
(2)谁能读好这个句子?3.为了解决自己心里的疑问,李四光是如何做的?(1)生回答。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精彩语句,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2、注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查阅搜集有关资料,以丰富学习的内容,拓展视野4、认识1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安排:10课时《一块特别的石头》————————2课时《地图上的发现》—————————2课时《新型玻璃》———————————2课时《人类的“老师”》—————————1课时《语文百花园六》—————————3课时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学习本课3个认读生字,8个会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1、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会标点符号来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3个认读生字,8个会写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认读生字,8个会写生字,以及又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孤零零、缠绕、远古、断言”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3、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突兀、第四纪、冰川”等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四、再读课文,合作研究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的观点。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
一块特别的石头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南街小学白丽英关键词:特别细观察勤思考执著追求要点:一块特别的石头,引起了李四光长达数十年的思考和研究。
本单元课文,教学时重点注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设计理念:课文围绕特别的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叙述了几个与此相关的事件,表现了李四光积极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教学中,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有什么不同,比较之后,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
在学生对课文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老师提出问题,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拓展李四光的资料,使人物形象进一步升华。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
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追求的精神。
2、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地质学专业知识。
教学准备:1、课文中重点句子的课件。
2、李四光图片及资料的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
1、师在黑板上画一块大石头,提问:这是什么?(石头)这块石头怎么样?(大)2、(师)这块石头除了大之外,其实还很特别。
今天,我们来研究它的特别之处。
3、板题,读题21、一块特别的石头。
4、(师)我们应该把课题哪个词重读?(特别)5、“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与众不同……)二、品读课文,感知人物。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4
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帮助学生学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特别、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解题质疑:老师板书,学生口头填空:一(块)石头,一块(特别的)石头。
“特别”是什么意思?二、学文探究:1.这块石头特别在哪里?读课文有关段落找答案。
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巨石”、“孤零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2.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反复读句子,练习读出语气。
3.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问了谁?结果怎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4.学生汇报:(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
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
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
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第九自然段:抓住“学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多“为什么”!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看插图,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三、总结升华: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
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21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叙述顺序,学习李四光爱观察、爱思考、执著求索的精神。
2.理解课文中提到的地质学专业知识。
教学课时两课时一块特别的石头􀀋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在一块大草坪上玩儿捉迷藏的游戏。
蒙❶上一个孩子的眼睛,叫一声“一、二、三”,其他孩子就迅速跑开躲藏起来。
有的躲在草垛背后,有的躲在灌木丛中,而李四光,每次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背后。
[句导读:“蒙”“叫”“躲藏”等动词的连用,说明了捉迷藏游戏的玩法,生动形象地模拟了做游戏的过程。
][①从“每次都”可以看出什么?]段导读:这段写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捉迷藏,他总爱藏在一块大石头背后。
􀀍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
[句导读:“兴趣”不是一次就产生的,而是需要有个过程,是长时间的积累。
李四光从游戏中发现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一步步地探索,为下文的叙述作了铺垫。
][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
[句导读: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这块石头体积非常大。
]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很不相称❷。
[③为什么说是“一块特别的石头”?]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④李四光为什么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段导读:这段讲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
􀀎他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小伙伴。
小伙伴们哄笑❸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李四光对小伙伴们的回答一点儿都不满意,他又去问村里见多识广的老人陈二爹。
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资料1李四光介绍
《一块特别的石头》资料李四光介绍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湖北黄冈人,汉族,中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
东北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
首创地质力学。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
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采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
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在他的具体领导下,中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中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
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
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一块特别的石头》是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本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坚持不懈地研究终于取得巨大研究成果的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数十年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从课文结构上看,综观全文,围绕一块特别的石头,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将捉迷藏产生疑问,向老人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回国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
事件都很简单,通俗易懂,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读懂课文并不难,但在体会李四光是怎样动脑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上则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疑问句、设问句。
2、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3、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爱观察、善思考、执著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阅读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直奔“特别”1、揭题、齐读。
2、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不同感觉吗?A、多少特别的石头?B、一块怎样的石头?C、一块特别的什么?3、抓特别,导学法,再读,突出特别师:题目中哪一个一下就吸引了你的注意,引起你了的阅读兴趣?(生答)师:特别是什么意思?(生答)师:瞧,一个新颖的题目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我们习作时也要学会拟题哟!好,我们再一起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感受“特别”(一)特别的石头1、也许,此时你心中已画起了小问号,这块特别的石头究竟特别在哪呢?快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到描写这块石头特别的句子,勾画下来。
一块特别的石头优质课件
第四纪冰川:约250万年前至今。 在这个时期里,高纬度地区曾广 泛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气候也 异常寒冷,人们将处于这个时期 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遗迹----云龙冰臼群
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蚀湖
第四纪冰川遗迹---庐山奇石学习生字哄来自缠爹甚
砸
迹
锅
遗
四学 光了 爷课 爷文 说, 什你 么想 ?对 李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北极冰川
北极科学家拍摄到的海上冰川
唐古拉山冰川
冰川的发生是因为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 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 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 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 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 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 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 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 冰隙。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
李四光(1889-1971) 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曾先后留学日本和英国。 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 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 是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者和研究的奠基人。他提 出的地质力学理论,在寻 找我国石油等矿产资源方 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块特别的石头“特别”在哪里?
1.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什么疑问呢? 他问了哪些人?结果怎样? 2.李四光长大后是怎么做的?回国 后,又是怎么做的?
生活中,你遇到过特别感兴趣 而又不明白的事情吗?提出来 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奇 石 欣 赏
作业超市:
1、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2、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怎样 做,才能向伟大的人靠近。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案
《一块特别的石头》黄建梅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疑问句、设问句。
2、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并引导学生学习。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4、引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及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叙述的事件,体会人物的品质,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冰川活动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2、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二、明确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事件,写出人物的特点的。
3、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妙,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三、品读课文,感悟“特别”:(一)特别的石头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这块特别的石头究竟特别在哪呢?从中找到描写这块石头特别的句子,画下来。
2、指名汇报。
重点语句一:“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说明这块石头的体积非常大;“它孤零零地立在草坪上……”说明它的周围没有别的石头。
3、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4、师:这么大一块石头孤零零地立在那儿确实特别,难怪李四光会对他产生兴趣。
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特别之处。
5、课文是怎样写出石头的“巨大”的?(点拨写法:文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石头有多大。
)(二)特别的成果1、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呢?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从中找出相关语句划起来,并课件出示填空:李四光从这块特别的大石头中发现了(),推翻了(),为()奠定了基础。
《一块特别的石头》优秀教案
《一块特别的石头》教学设计兴隆堡学校王禹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新词。
2、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3、李四光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围着一块石头玩捉迷藏,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活动2【讲授】二、学文探究:1这块石头特别在哪里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巨石”、“孤零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2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3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做了什么[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4学生汇报: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
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
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
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6、朗读第九自然段:抓住“学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多“为什么”!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7、朗读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李四光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8、再读课文,体会李四光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3【活动】三、总结升华: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
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蕴含着巨大价值。
所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活动4【练习】四、课外拓展:1许多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重点) 2.能读懂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的由来的 过程,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 着求索的可贵品质。(学习重点) 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 顺序地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
这块特别的 石头究竟特 别在哪里呢?
小伙伴们哄笑起来,他们觉得这个问题 太可笑、太奇怪了!“石头从哪里来的?本 来就有的呗!”
小伙伴: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陈二爹:“嗯,我小的时候它就在这儿了。 听我爷爷说,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爸爸: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头, 叫‘陨(yǔn)石’。或许这块石头就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 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 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 很不相称。
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七八个小朋友张开 双臂手拉手,也没法把它围起来。它孤零零 地立在草坪上,周围一块石头也没有,显得 很不相称。
特别的成果
1921年在太行山东麓、山西大 同盆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 来又发现多处冰川遗迹。这些科学 发现,推翻了某些外国学者的错误 断言,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 了基础。
达标检测
1.我能读好下面的句子。 •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 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要学习李四光 ( 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 )的精神品 质。
课后作业
学习课文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方法,写一写您身边熟悉的一个人或者 物,注意突出他们的特点。
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2.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
温馨提示:从文中李四光面对一块石头,是 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进行思考。
合作交流
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
我认为李四光取得这个特别的成果靠的是
, 我是从
体会到的。
李四光想:“这么大的一块石头, 是从哪里来的呢?”(学,考察 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冰川,明白了冰川可以 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他 想,故乡那块大石头,会不会就是远古时代 的冰川从其他地方推来的呢?
回国后,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考 察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通过学习,你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