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各工艺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各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厂相关名词MLSSDOBODCODSST-N T-P 总氮是污水中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量,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
水中各种形态磷的总量。
即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含磷毫克数计算。
MLSS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的简写。
它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由于测定方法比较简便易行,此项指标应用较为普遍。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重要的设计运行参数。
生活污水一般MLVSS/MLSS=0.7,MLVSS指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
测定方法: 测MLSS需要定量滤纸(不能用定性的)、电子分析天平、烘箱、干燥器等。
取100ml混合液用滤纸过滤,待烘箱中温度升到103-105之间的设定值后,将滤干后的滤纸放入烘箱烘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放置半小时。
称量后减去滤纸重量,并且测滤纸的重量也要采用上述同样的步骤。
该实验必须严格按照上述操作,否则会有偏差。
生化需氧量,简称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以mg/L表示。
BOD5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代谢所消耗掉的溶解氧,目前过内外普遍规定20+1培养5d,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毫克/升表示。
化需氧量BOD是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也是研究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处理效果,以及生化处理废水工艺设计和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用氧的以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污水处理专有名词解释(超全总结)
污水处理专有名词解释(超全总结)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
2、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
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仅限于地下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能见到的水源的水,未经过任何人工的净化处理。
4、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pH=-lg[H+]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
5、总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6、酚酞碱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8、2~8、4)。
7、甲基橙碱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测得的碱度(滴定终点pH=3、1~4、4)。
8、总酸度: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9、总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离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总含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10、暂时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碳酸盐硬度,亦称暂时硬度。
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也不能去除,这种硬度称为非碳酸盐硬度,亦称永久硬度。
12、溶解物: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也无丁达尔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13、胶体: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但会发生丁达尔现象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看到。
14、悬浮物: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成的肉眼可见的小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十微米以上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楚看到悬浮物颗粒较长时间静置可以沉淀。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标题:污水处理常用名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以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及其含义。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水解:水解是指将有机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通过水解反应,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过程。
1.2 混凝:混凝是指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
1.3 沉淀:沉淀是指通过重力作用或添加沉淀剂,使悬浮物或胶体颗粒沉降到底部,以便去除。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池:曝气池是一种用来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的设备,通过气泡将氧气传递到水中,促进有机物的降解。
2.2 滤池:滤池是一种用来过滤水中悬浮物和颗粒物的设备,通常采用砂滤或活性炭滤料。
2.3 污泥浓缩机:污泥浓缩机是用来将污泥中的水分脱除,减少污泥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
三、水质监测参数3.1 生化需氧量(BOD):BOD是指水中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3.2 氨氮:氨氮是指水中的氨和氨基化合物的总和,是衡量水体中氨类污染物含量的指标。
3.3 总氮:总氮是指水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氨氮、硝态氮和有机氮等,是评价水体氮污染程度的指标。
四、处理效果评价指标4.1 去除率:去除率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某种污染物在处理后被去除的百分比,通常用来评价处理效果的好坏。
4.2 COD:COD是指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也是评价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4.3 水质达标率:水质达标率是指经过处理后的水体达到排放标准的比例,是评价整个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指标。
五、环保政策法规5.1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要求,包括各种污染物的限量排放标准。
5.2 环保执法:环保执法是指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确保其按照法规要求运行。
污水处理工艺归纳
污水处理工艺归纳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工业、农村、军事等部门排放的各种废水(废液体)经过各种处理工序净化后满足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用于生活、农业、工业或者加入自然水环境中。
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下面将对这些工艺逐一进行归纳。
一、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又称为预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从污水中去除固体物质、沉淀物、悬浮物等。
其主要工艺包括筛滤、沉淀、澄清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工艺有:1. 格栅过滤:将水流经过格栅,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如石块、树叶等。
2. 沉淀:将含有悬浮物的废水静置或流速缓慢的处理池内,用重力沉降的方法去除悬浮物,剩余的液体被称为上清液。
3. 澄清:使用高效澄清剂净化废水,将悬浮物、难溶性有机物、油脂等去除。
二、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无机物质等。
其主要工艺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
常见的化学处理工艺有:1. 中和:酸性、碱性和中性废水中含有众多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将酸碱中和可以使废水变成中性或弱碱性,从而去除其中部分物质,减轻生物处理过程的难度。
2. 氧化还原:将含有难以降解的物质的废水暴露在高氧气气氛下,利用高氧化铁离子的氧化还原作用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 吸附沉淀:利用沉淀剂、吸附剂等物质,让污水中的离子或分子附着在剂体表面形成沉淀,从而去除污染物。
三、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利用生物作用及其代谢过程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氨氮、硝酸盐等污染物。
它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理想、低成本等优点。
其主要工艺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生物膜法等。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有:1. 好氧处理:好氧状态下,微生物利用氧气与有机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新生微生物等,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2. 厌氧处理:厌氧状态下,微生物通过代谢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新生微生物等,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3.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附着在特定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废水经过过滤器时,微生物将污染物和氧气分子吸附到膜上进行代谢作用,特别适用于高浓度废水的处理。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废水、废液、废渣等的水体,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使水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有许多专业名词和术语,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生理处理:生理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生理处理工艺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1.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处理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中和法和沉淀法等。
1.3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如过滤、吸附、沉淀、膜分离等。
物理处理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二、水质指标2.1 COD:COD是指化学需氧量,是废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总量的指标。
COD值越高,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越多。
2.2 BOD:BOD是指生化需氧量,是废水中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质所需的氧量的指标。
BOD值越高,表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越难被降解。
2.3 TN和TP:TN是指总氮,TP是指总磷,是废水中氮和磷的总量指标。
氮和磷是废水中的重要营养物质,但过多的氮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三、处理设备3.1 曝气池:曝气池是生物处理工艺中常用的设备,通过向废水中通入气体,增加氧气含量,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2 沉淀池:沉淀池是用于固液分离的设备,通过重力作用或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
3.3 膜分离设备:膜分离设备是利用膜过滤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将水中的微小颗粒、胶体和溶解物质分离出来,达到过滤和浓缩的目的。
四、处理工艺4.1 顺流生物处理:顺流生物处理是指废水在处理装置中的流动方向与微生物的生长方向一致的生物处理方式。
这种方式处理效果好,但对水质要求高。
4.2 逆流生物处理:逆流生物处理是指废水在处理装置中的流动方向与微生物的生长方向相反的生物处理方式。
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标题:污水处理工艺引言概述: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将含有各种污染物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技术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污水处理工艺在环保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物理处理1.1 污水初级处理:通过格栅、砂池等设备,去除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
1.2 污水中级处理:采用沉淀池、气浮池等设备,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浊度,提高水质。
1.3 污水高级处理:利用过滤器、吸附剂等设备,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有机物。
二、化学处理2.1 调节pH值: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药剂,调节废水的酸碱度,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2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或还原为无害物质。
2.3 沉淀剂处理:添加适量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处理: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
3.3 脱氮除磷:通过硝化反硝化和磷酸盐沉淀等过程,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四、膜分离技术4.1 微滤:利用微孔滤膜,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大分子物质。
4.2 超滤:利用超滤膜,去除废水中的胶体、胶体颗粒、胶体有机物等。
4.3 逆渗透:通过逆渗透膜,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有机物等。
五、高级氧化技术5.1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和紫外线,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5.2 高级氧化:采用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将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5.3 电化学氧化:通过电解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物质。
总结: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膜分离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通过这些处理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名词解释
3、SS(悬浮物)
SS是指水质中的悬浮物或悬浮固体,是水质 的重要指标。
水质中悬浮物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 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 烘干至恒重 的固体物质,是衡量水体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 指标之一,计量单位是mg/l。
4、PH(酸碱度)
PH是氢离子浓度指数,即pH值。 pH的应用范围在0-14之间,当pH=7时水呈中
2、BOD(生化需氧量)
BOD 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 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 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 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 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 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 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8、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膜法)
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人工曝气系统构成的 生物处理工艺。在有氧的条件下,污水与填料 表面的生物膜反复接触,使污水获得净化。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主要由 曝气鼓风机和专用曝气器组成,生物膜生长至 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 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 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 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污水处理
培训教程
名词解释
1、COD(化学需氧量) 2、BOD(生化需氧量) 3、SS(悬浮物) 4、PH(酸碱度) 5、氨氮 6、絮凝剂 7、中水 8、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膜法) 9、气浮 10、菌胶团 11、污泥沉降比 12、污泥负荷 13、污泥体积指数
1、COD(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简称COD。 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 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 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 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 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COD 的单位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说明水 质污染程度越轻。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
污水处理常用词汇一、污水处理工艺1. 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是指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污水的一种综合工艺。
常见的传统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如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化学处理(如混凝、絮凝、氧化等)和生物处理(如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
2. 生物膜工艺生物膜工艺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生物质和微生物来处理污水的工艺。
常见的生物膜工艺包括:生物膜反应器(MBR)、生物滤池(BF)、生物接触氧化池(BCO)等。
3. 高级氧化工艺高级氧化工艺是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工艺。
常见的高级氧化工艺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氧化、过氧化氢氧化等。
4.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过滤、分离和浓缩的工艺。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二、污水处理设备1. 格栅格栅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大颗粒杂质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组平行排列的金属栅条组成,污水通过格栅时,大颗粒的杂质会被拦截在格栅上,以便后续处理。
沉砂池是一种用于沉降和去除污水中悬浮颗粒的设备。
污水进入沉砂池后,由于重力作用,悬浮颗粒会沉降到池底,清水则从池顶流出。
3.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去除污水中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质的设备。
污水在沉淀池中停留一段时间,悬浮物和溶解物质会通过重力沉降到池底,清水则从池顶流出。
4. 混凝剂混凝剂是一种用于促使污水中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5. 絮凝剂絮凝剂是一种用于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絮状物质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胺等。
6. 生物滤料生物滤料是一种用于提供附着面积和生物膜生长环境的材料。
常见的生物滤料包括:填料球、填料环等。
7. 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用于吸附污水中有机物质的材料。
它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8. 膜组件膜组件是膜分离工艺中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污水的过滤、分离和浓缩。
污水处理工艺归纳
污水处理工艺归纳污水处理工艺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净化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种。
物理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下列几种方法:1. 筛网过滤利用筛网和过滤网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质。
2. 沉淀池法将污水放置于大型的沉淀池中,藉由离心作用来去除较大的污染物,如悬浮物。
3. 离心法通过旋转机械将污水离心分离,从而去除较重的杂质与污染物。
4. 加药絮凝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使污染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物,然后通过沉淀池或筛网进行分离。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活性池法将污水放置于大型的反应器中,通过浮游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以净化水质。
2. 好氧池法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引入氧气,让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好氧条件下被氧化分解成较小的无机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3. 缺氧处理法在反应器中不引入氧气,使好氧菌分解有机物时消耗氧气,使缺氧条件下的厌氧菌得到生长和代谢,从而去除有机物。
4. 生物膜法在反应器中放置一层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去除,膜的优势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紧凑性和节能。
化学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是利用化学方法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静态或流动的方式,将污水用活性炭吸附,吸附掉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捕捉沉淀法在污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污染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将其去除。
3. 水解酸化法在一定的温度和PH值下,用酸、碱或者高温等条件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反应,使污染物得到去除。
4. 液液萃取法通过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使污染物转移到有机溶剂中,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水质要求来确定。
同时,不同的工艺可以联合使用,在达到同等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处理工艺之间还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减少单一工艺的缺陷和弊端。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
污水处理专业术语标题: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是必须了解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专业术语,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气浮法:利用气体在水中形成弱小气泡,使悬浮物和油脂等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升浮起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方法。
1.2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者生物体的过程。
1.3 混凝沉淀: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重力沉降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设备:用于向生物反应器中通入氧气,提供微生物生长和有机物降解所需的氧气。
2.2 滤网:用于过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防止阻塞管道和损坏设备。
2.3 污泥脱水设备:用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污泥体积,便于后续处理和处置。
三、水质指标3.1 COD(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难易程度,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3.2 BOD(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3.3 NH3-N(氨氮):表示水中氨氮的含量,是评价水体中氨氮污染程度的指标。
四、处理效果评价4.1 水质达标率: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比例,是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4.2 除磷率:指处理过程中去除水体中磷的效果,是评价污水处理工艺除磷效果的指标。
4.3 污泥产量: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是评价处理效果和后续处置成本的重要参数。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5.1 污泥处理难题: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常见问题包括污泥脱水难点、污泥产生量过大等,解决方法包括改进脱水设备、优化处理工艺等。
5.2 设备运行异常:污水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浮现故障或者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包括检修设备、更换部件等。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下面将逐一解释这些名词。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1.2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处理,包括氧化、沉淀、絮凝等过程。
1.3 物理处理:利用物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过滤、吸附、膜分离等。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池:用于向生物处理系统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2.2 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浆,净化水质。
2.3 滤池:通过滤料层过滤污水,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
三、水质指标3.1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需氧量,是评价污水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
3.2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需氧量,是评价污水综合污染程度的指标。
3.3 悬浮物:指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泥沙、有机颗粒等,对水质造成污染。
四、处理效果评价4.1 厌氧氨氮去除率:表示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4.2 总氮去除率:表示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效果。
4.3 总磷去除率:表示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效果。
五、环保标准5.1 排放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后排放水质应符合的标准,包括BOD、COD、悬浮物等指标。
5.2 再生利用标准:规定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是否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再生利用途径。
5.3 污水处理厂运行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要求,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程等。
通过以上解释,可以更深入了解污水处理领域的专业名词及相关概念,有助于提高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1. 物理处理阶段:
筛格和悬浮物分离:通过筛格或格栅将较大的固体颗粒分离
出来,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备。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较大的悬浮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
浮选:通过给水注入气泡,使悬浮颗粒浮起来,从而分离出
水中的悬浮物。
旋流器:利用液体的旋转流动将颗粒分离出来。
2. 化学处理阶段:
中和反应:使用化学药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调节
污水的酸碱度,使其接近中性,便于后续处理。
氧化反应:引入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提高水质。
沉淀作用:添加化学混凝剂(如氯化铁、聚合铝等)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结合成较大的沉淀物,便于后续处理。
3. 生物处理阶段:
好氧生物处理:将污水引入好氧生物反应器,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厌氧生物处理:将污水引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产物。
脱氮和脱磷:通过引入硝化细菌和脱硝细菌,将污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掉,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以上是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场景和需求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工艺组合。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污水处理的一些专业名词,但是对于这些名词的含义和作用可能并不十分了解。
本文将对污水处理中常见的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和相关技术。
一、污水处理的定义和作用1.1 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废弃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2 污水处理的主要作用包括净化水质、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1.3 污水处理是环保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污水处理工艺2.1 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2 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等将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从水中去除,提高水质。
2.3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药剂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沉淀等处理,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常见污水处理设备3.1 污水处理厂:是进行污水处理的主要设施,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工艺单元。
3.2 污水处理设备:如格栅、沉砂池、曝气池、除磷池等设备,用于实现不同处理工艺的功能。
3.3 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等,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四、污水处理技术4.1 生物膜工艺:利用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具有高效、节能、占地少等优点。
4.2 反渗透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离子、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去除,实现高纯度水的生产。
4.3 超滤技术:利用超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去除微生物、胶体等悬浮物质,提高水质。
五、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5.1 绿色环保: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推动污水处理技术向低能耗、无废弃物排放的方向发展。
5.2 智能化应用: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运行效率。
5.3 循环利用:发展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污水处理专业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污水处理的概念、原理和技术,促进环保意识的提升,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
污水处理常用名词标题:污水处理常用名词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名词及其含义。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1.2 化学处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氯化铝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1.3 物理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如过滤、沉淀等,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
二、水质指标2.1 COD(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是衡量污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2 BOD(生化需氧量):衡量水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是评价污水生物性质的指标。
2.3 SS(悬浮物):反映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影响水体透明度和水质。
三、处理设备3.1 曝气池:用于提供氧气,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3.2 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实现固液分离。
3.3 滤池:采用过滤介质,如砂、炭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四、处理工艺4.1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整合在一起,实现高效处理。
4.2 中水回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水再次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资源的消耗。
4.3 厌氧消化: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五、环保标准5.1 排放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COD、BOD、SS等指标的限值,保障水体的环境质量。
5.2 回用标准:规定了再生水的水质要求,确保再生水符合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标准。
5.3 运行标准: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污水。
结论: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专业名词。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污水处理工作,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污染物的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
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许多专业名词需要理解。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污水处理专业名词,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处理的过程。
其中包括格栅除污、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除污是通过格栅将大颗粒的杂质拦截下来,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损害。
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沙子和砂石等颗粒物质沉淀下来。
沉淀池则进一步将悬浮物质沉淀下来,使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1.2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过程。
其中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向污水中注入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厌氧消化则是利用厌氧菌对污泥进行分解,产生甲烷等可再生能源。
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提高水质。
1.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水质要求。
其中包括沉淀沟、过滤器和消毒等工艺。
沉淀沟通过增加沉淀时间和沉淀池的数量,使得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淀。
过滤器则通过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胶体物质。
消毒则是使用消毒剂对污水进行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确保出水的安全性。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
它通常包括进水口、初级处理设备、中级处理设备、高级处理设备和出水口等部分。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行需要考虑处理规模、水质要求、处理工艺等因素。
2.2 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是指用于处理污水的各种设备。
其中包括格栅机、沉砂池、活性污泥池、曝气系统、沉淀池、过滤器等。
这些设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2.3 污泥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是指用于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设备。
污水处理工艺名词解释
NF
纳滤
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是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UBF
复合式厌氧反应器
UBF反应器作为甲烷化反应设备处理抗生素混合废水,在pH值为4.7~6.3的酸性条件下可稳定运行,无需投加碱性物质;高有机悬浮物的连续冲击会导致污泥沉降性能变差,甚至出现污泥膨胀,部分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随出水流失,对系统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UASB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沼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污水处理名词解释、工艺及专业词汇
1、什么是生物处理方法?答: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代的生物处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厌氧还原两大类。
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
好氧氧化应用较广包含着很多艺种工艺和构筑物。
生物膜法(包含生物过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多种工艺和构筑物。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处理方法。
此外还有农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处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
生物处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往往在其前面先加以物理处理,因此,活性污泥法处理属于二级处理范畴。
经过物理处理和活性污泥处理后产生污泥,二级处理污水厂的污泥主要有初沉污泥和剩余生物污泥两种。
一般污泥量约是污水量的5‰~7‰(含水率95%)。
污泥富有肥效,但又含细菌和寄生虫卵,还可能含有毒重金属。
在利用应适当处理,处理污泥采用得较多的方法是厌氧消化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气(沼气),沼气是可燃的有用气体。
消化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很高,不易运送。
因此,还需要进行脱水,干化等处理。
2、操作、管理“四懂四会”是什么?答: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厂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厂内管道分布和使用方法;懂生产指标和化验数据的含义。
会合理配水、配泥;会合理调度曝气量;会正确回流和排放污泥;会排除一般性的故障。
对维修、操作管理工提出勤工作法:勤看、勤听、勤嗅、勤摸、勤捞垃圾、勤动手等等3、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答:①污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每日进入污水厂处理的总污水流量(以m3/d计),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
每日去除BOD5的总量亦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指标。
去除BOD5总量等于处理流量与进出水BOD5差值的乘积,以kg/d或t/d为单位。
②处理质量二级污水处理厂以出厂的BOD5与SS值作为处理质量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固液分离技术 (2)沉砂池 (2)沉淀池 (2)平流式 (3)竖流式 (3)辐流式 (3)堰流 (8)隔油器 (9)隔油池 (10)气浮 (12)二、活性污泥法 (14)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17)CASS工艺 (18)AO工艺 (22)A2O (23)氧化沟 (24)三、生物膜法 (28)生物滤池 (29)生物转盘 (30)曝气生物滤池 (30)厌氧生物滤池 (30)生物膜的形成 (30)生物膜的成熟 (31)生物膜的更新与脱落 (31)生物膜法的运行原则 (32)生物滤池 (33)生物转盘 (35)曝气生物滤池 (36)生物接触氧化池 (40)生物流化床 (41)四、厌氧生物处理法 (43)厌氧消化 (43)水解酸化 (45)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50)IC反应器 (52)五、化学法 (54)混凝 (55)微粒凝结现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55)影响凝聚效果的主要因素: (55)六、物理化学分离技术 (57)离子交换法1 (57)吸附法 (58)一、固液分离技术沉砂池定义英文:grit chamber名词解释:利用自然沉降作用,去除水中砂粒或其他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的构筑物。
[1]2简介污水在迁移、流动和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混入泥砂。
污水中的砂如果不预先沉降分离去除,则会影响后续处理设备的运行。
最主要的是磨损机泵、堵塞管网,干扰甚至破坏生化处理工艺过程。
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立方米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
沉砂池主要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
现代设计的主要有旋流沉砂池。
设计原则沉砂池设计中,必需按照下列原则:(1)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座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座(格),并按并联运行原则考虑。
2)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a) 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b)当污水为用提升泵送入时,则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c) 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杂质是以比重为2.65吨/立方米,粒径为0.2mm以上的颗粒为主。
(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万立方米污水沉砂量为30立方米计算,其含水率为60%,容量为1500kg/立方米。
(5)贮砂斗槔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池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应不小于0.3m。
(6)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
(7)除砂一般宜采用机械方法。
当采用重力排砂时,沉砂池和晒砂厂应尽量靠近,以缩短排砂管的长度。
4形式沉砂池有平流式、曝气式、旋流式和多尔四种形式。
由于曝气沉砂池有占地小,能耗低,土建费用低的优点,故多采用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是在平流沉砂池的侧墙上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
使污水产生横向流动。
形成螺旋形的旋转状态。
其构造特点在于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曝气系统和排泥装置组成。
曝气沉砂池的水流部分是一个长形渠道,在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距池底0.6~0.9m 高度处设有空气扩散装置,并设有集砂槽,池底设有i=01~0.5 的坡度,以保证砂砾能够滑入。
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平流沉砂池中沉砂夹杂15%有机物,使沉砂后续处理难度增加的缺点。
多尔沉砂池上部为方形,底部为圆形,其沉砂机理与平流式沉砂池类似。
通常以表面水力负荷为设计参数,采用的池深很浅,通常池深<0.9 m。
进水经过整流器均匀分配进入沉砂池,然后通过溢流堰出水。
砂粒在中心驱动的刮砂机作用下刮入集砂坑,由螺旋洗砂机排出同时被分离的有机物。
多尔沉砂池在国内尚未了解到有用户,有关的资料介绍也并不多沉淀池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
考虑到颗粒沉淀过程中的絮凝因素,假设颗粒的沉速以等加速改变,并设起始沉速为零。
结合考虑管内的流速分部,则斜管长度为:-d*tgθ式中a为颗粒沉速变化的加速度,即a=du/dt上诉三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
定义名词解释: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
[1]分类概述平流式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
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沉淀池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
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
若加设刮泥机或对比重较大沉渣采用机械排除,可提高沉淀池工作效率。
特点1.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为带行车式刮泥机的平流式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为使入流污水均匀与稳定的进入沉淀池,进水区应有整流措施。
入流处的挡板,一般高出池水水面0.1—0.15m,挡板的浸没深度应不少于0.25m,一般用0.5~1.0m,挡板距进水口0.5~1.0m。
平流式沉淀池的出流装置。
出水堰不仅可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而且对沉淀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有直接影响。
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m3/m·d。
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
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装置。
挡板应当高出水面0.1~0.15m,浸没在水面下0.3~0.4m,距出水口处0.25~0.5m。
多斗式沉淀池,可以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
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
在池的宽度方向污泥斗一般不多于两排。
2.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沉淀池功能设计的内容包括沉淀池的只数、沉淀区的尺寸和污泥区尺寸等。
竖流式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
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
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
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
辐流式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
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
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
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新型近年设计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
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
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
正在研究试验的还有周边进水沉淀池、回转配水沉淀池以及中途排水沉淀池等。
沉淀池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如在曝气池前设初次沉淀池可以降低污水中悬浮物含量,减轻生物处理负荷在曝气池后设二次沉淀池可以截流活性污泥。
此外,还有在二级处理后设置的化学沉淀池,即在沉淀池中投加混凝剂,用以提高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被氧化的物质和产色物质等的去除效率。
水平管水平管沉淀池是目前最接近“哈真”浅层理论的沉淀池,它将沉淀管水平放置,原水平行流动,悬浮物垂直分离,具有沉淀和分离功能。
安装时可将预制的“水平管”模块组装为水平管沉淀池。
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分成若干层,由此增加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悬浮物的沉降距离,缩短了悬浮物沉淀时间;水平管单元的垂直断面形状为菱形,管底侧向设有排泥狭缝,沉泥顺侧底下滑,再通过排泥狭缝滑入下面的水平管沉淀单元,悬浮物通过水平管及时与水分离,水走水道、泥走泥道,改善了悬浮物可逆沉淀的排泥条件,并避免了悬浮物堵塞管道和跑矾现象的发生。
配备不停水自动冲洗系统,解决在水平管壁面上的沉泥附着积累问题。
注意事项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
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废水沉淀池前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
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
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
池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米。
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为避免短流,一是在设计中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如采用适宜的进水分配装置,以消除进口射流,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过水断面上,降低紊流并防止污泥区附近的流速过大,采用指形出水槽以延长出流堰的长度;沉淀池加盖或设置隔墙,以降低池水受风力和光照升温的影响;高浓度水经过预沉,以减少进水悬浮固体浓度高产生的异重流等);二是加强运行管理,在沉淀池投产前应严格检查出水堰是否平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
在运行中,浮渣可能堵塞部分溢流堰口,致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不等而产生水流抽吸,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堰口上的浮渣;用塑料加工的锯齿形三角堰因时间关系,可能发生变形,管理人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出流均匀,减少短流。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使沉淀池的短流现象降低到最小限度。
对于已经在斜板和斜管上生长的藻类,可用高压力水冲洗,往往一经冲洗即可去除附着的藻类。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二次沉淀池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沉淀池的运转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对整个系统的净化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二次沉淀池运行管理较为复杂,其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防止措施参见“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4作用沉淀池一般是在生化前或生化后泥水分离的构筑物,多为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
在生化之前的称为初沉池,沉淀的污泥无机成分较多,污泥含水率相对于二沉池污泥低些。
位于生化之后的沉淀池一般称为二沉池,多为有机污泥,污泥含水率较高。
斜板、斜管沉淀池斜板、斜管统称为浅池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沉淀原理基础上的。
设有一理想沉淀池,池窖V,表面积A,池长L,宽=B,高=H,处理水量Q,停留时间t,沉降速度U0。
则V=Qt,H=Uot,Q=Uot/H=UA由浅池沉淀原理可知:沉淀效率仅为沉淀池表面积的函数,而与水深无关。
当沉淀池容积为定值时,池子越浅则A值越大,沉淀效率越高。
所以,如果将沉淀池按高度分隔为n层,即分隔为n个高度为h=H/n的浅层沉降单元,在Q 不变的条件下,颗粒的沉降深度由H减小到H/n,则沉淀池中可被完全除去的颗粒沉速范围由原来的u U0扩大到u U0/n ,沉速u<U0的颗粒中能被除去的分率也由u/U0增大到nu/U0,从而使该沉淀池悬浮颗粒去除率比原来增大了n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