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丁肇中简介(部编本)
部编版-语文-高一-《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素材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6月18日,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大师丁肇中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山东日照寻根祭祖。
丁肇中
丁肇中1、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至今),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2、主要成就发现J粒子,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3、世人对他的评价《丁肇中传》对丁肇中的评价: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第一位用中文发表获奖演说的人,赢得了全世界华人的敬重。
丁肇中曲折地成长经历、敢于创新的大师风采、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三、人物镜头汇总:丁肇中的传奇一生1、【青年】学习生涯1936年2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镇。
他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
他的数学、物理成绩优异,对历史学也很有兴趣。
1956年8月底,丁肇中只身一人到美国安阿伯市的密执安大学留学。
在大学里,他废寝忘食,埋头书斋,图书馆一实验室一食堂一宿舍,是他生活的轨迹。
尽管美国大学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却很少看到丁肇中的身影。
同学们嘲讽他:塞缪尔(sarnuel是丁肇中的美国名字)真是个怪人,学习顶呱呱,可惜不合群。
在学习上,丁肇中并不满足于几本教科书以及教师指定的参考书,他决心系统地、深入地搞清整个近代物理学的来龙去脉,及时地、广泛地了解近代物理学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他饶有兴趣地研究物理学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博览物理学期刊。
尽管丁肇中刚去美国时,口袋里只有100美元,而且举目无亲,英语也不太纯熟,但经三年努力之后,他获得了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
过了两年之后,他又荣获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这时,丁肇中再次面临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是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呢,还是经商、教学跟丁肇中一块的台湾省美国留学的同学中,有的准备带着文凭回台湾,求个一官半职,也有的打算继承家业做买卖。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6月18日,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大师丁肇中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山东日照寻根祭祖。
部编初中语文八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笔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
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
有改动。
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导读理解1、第1段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解析:第1段是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4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解析: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将“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从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3、文章第9段“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的“眼光”“勇气”“毅力”三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解析:不能。
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选择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必须有勇气,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附答案
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故事背景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理解词义1.荣幸:光荣而幸运。
2.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3.领悟:领会;理解。
4.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7.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8.激变:急剧变化。
四、问题归纳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
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4.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5.第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1.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一、生平经历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在台湾长大,荣获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华裔物理学家。
1936 年 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娜堡,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土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土学位,1962 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份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 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 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土。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土学位。
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ψ粒子获诺贝尔物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197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
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
丁肇中简介——精选推荐
丁肇中简介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1
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他
们的才能都来自勤奋。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 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 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 学习也不出众,但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 工作着,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 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 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 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 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 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 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总是 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 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旋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 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 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将向 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 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 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
丁肇中
第五版
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1936年1月27日 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 阿伯城.祖籍中国山 东省日照.早年在中 国上学. 1949年随 其父去台湾, 1956 年去美国.
1
物理学
第五版
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
1956年密歇根大学毕业.1960年、 1962年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78年获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由福 特基金资助在日内瓦的欧洲核研究中心工 作.196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讲师, 1965年至1967年任助理教授.1966年在联 邦德国汉堡任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小组负 责人.
2
物理学
第五版
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
(他后来发现J粒子用的新探测术是在汉 堡试验成功的).1967年至1968年任美国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1969年 任教授.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利·卡伯 特讲座教授.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 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 副主编.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 院士.
3
物理学
第五版
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
1974年他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 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 子(这种粒子的寿命等于其它任何粒子的 1 000倍),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因 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 的劳伦斯奖.1978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以及美国艺术科学学会会员.
4
物理学
第五版
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
除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外,主要还 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 中心(在汉堡)工作.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编版八年级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文教学课件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分段朗读,理解文意
(3)“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被埋没的 原因是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因为其 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 度。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 理想----平天下。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通过实 地实验得到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探 测客观世界。
(6)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 为什么? 需要 因为: 1.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2.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3.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2021G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分段朗读,理解文意
(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是试图通过 探讨自己的内心去研究世间万物,这种方式是 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分段朗读,理解文意
(5)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 是什么?
2021G
(7)最后一段中“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 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指的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不能消极 地袖手旁观。
2021G
提出问题(1-2)
分析问题(3-12)
解决问题(13)
谈谈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学习自然 科学。
(小组模拟演讲)
★学习演讲词,不单单是“读”还要试着用“讲”的方式读。 在“讲”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演讲词的独特风格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
彷﹒徨( )
zūn( )照
毅﹒力( )
淹mò( )
答案:zhào pánɡ yì 测 遵 没
2.据义填词
(1)
: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3)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4)
:形容非彷徨 (2)不知所措 (3)袖手旁观 (4)一帆风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名片
作者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 学家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 成就 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
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作品 《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等
2.写作背景 1991年,在《瞭望》周刊举办的“情系中华”征文中,丁 肇中获得了特别荣誉奖。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举行了“情系中华”的颁奖庆典,丁肇中出席并发表了 这篇演讲。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论证方法的判断依据及答题格式
判断依据
答题格式
事例
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从 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名人名言、 格言、俗语
正反两面 对比
引用……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论据的 权威性
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 点
运用比喻 的修辞
1.格物致知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 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 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 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 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全国获奖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法指导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自主学习(一)作家作品简介1.简介作者丁肇中(1936-)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字词积累1.掌握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请学生朗读,教师及其他学生纠正;最后齐读)肇( ) 埋没( ) 彷徨( ) 瞭望()授予()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合作探究探究一:初读课文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理清文章思路,分几部分。
合作探究二:析读课文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第二课时探究一:品读课文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探究二:拓展迁移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我的收获1.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2.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你的收获是什么?13.【自主预习案】1.加点字注音2理解词义0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八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 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 意义。
合作探究
3.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 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1990年5月,《瞭望》周刊等单位组织“情系中华”征 文活动,征文评委会评出两篇特别荣誉奖,丁肇中的《怀 念》是其中一篇。1991年10月18日,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丁肇中在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讲。
知识链接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 弟 把 它 从 《 礼 记 》 中 抽 出 , 朱 熹 将 《 大 学 》《 中 庸 》《 论 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提出实现天 下大治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本研读
3.演讲者列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举王阳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竹子苦思,因头痛而宣告失败的例子, 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 己,印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文本研读
4.演讲者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对现代的学生有 哪些弊病?
导致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验精神的培养。
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 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在颁奖会上,他谈起自己的 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 教育,自然地过渡到谈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 题。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 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部编人教版精品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材分析◇本文是丁肇中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主要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1.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生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结构。
2.通过设置问题,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交流,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领会格物致知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
1◇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演讲者的思路。
(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
一旦要自己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缅.怀(miǎn)朱熹.(xī) 测量.(liáng) 彷.徨(páng)2儒.家(rú) 格物致.知(zhì) 埋没.(mò)不知所措.(cuò) 袖.手旁观(xiù)(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缅怀:怀念或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诚意:文中指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现指修养身心。
丁肇中简介_丁肇中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研讨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
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
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
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
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
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二、问题研究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还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直到今年的屠呦呦获奖才打破了中国大陆的科学家零奖项的尴尬;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文本分析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文本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2016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 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6、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 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 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第二层(3~5) 第 二 部 分
反面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 “格物”和“致知”。
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研 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实践,
1、注音:丁肇( zh ào )中
不知所措( cuò ) 彷( páng )徨( huáng
2、解字: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3、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 获得知识。
正心:端正心思。 齐家:整齐家政。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指 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 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 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 一代提出希望。
精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 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样的?
•8、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八年级语文-8年级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问题探讨
3.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 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 地袖手旁观。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 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 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 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 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字词积累
丁肇中(
) 不知所措( cuò )
彷徨 ( pánɡ ) 论语 ( lún )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讲课老师:千库网
2018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 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 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 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 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 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 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 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问题探讨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 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而得到,不能由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有 计划的探测。
1.在千库网出售的PPT模板是免版税类(RF:Royalty-Free)正版受《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法》和《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作品的 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千库网所有,您下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千库网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销、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不得转授 权、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1.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一、生平经历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在台湾长大,荣获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华裔物理学家。
1936 年 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娜堡,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土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土学位,1962 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份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 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 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土。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土学位。
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ψ粒子获诺贝尔物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197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
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
当然,那时使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正规教育。
”在他12岁时,才进中学读书,因而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
高中时,他特别喜欢理化,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他的一个同学曾在毕业纪念册上给他这样的赠言:你的理科
可以说在班上无敌手,我希望你集中全力向理科进攻,发明几个丁氏定律!中学毕业后,丁肇中被保送进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 年他20岁时只身赴美,进密执安大学,于1962 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选定了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72 年他领导一个小组在纽约的布鲁克国家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曾经这样比喻道:“在雨季,一个像波土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万粒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