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现象
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系由寒冷或情绪因素诱发的一种以双手皮肤发作性苍白、发绀和潮红为特征的病理生理改变。
此征由指动脉的发作性痉挛所引起,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双手和手指,但也可涉及双足和足趾。
1862年Maurice Raynaud首先报道了25例由指动脉痉挛引起的发作性手指缺血性疾病,即所谓雷诺病。
1901年Hutchinson观察到雷诺病可由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心力衰竭和硬皮病等引起,因而认为由Ranyaud提出的征象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从而提出了Raynaud现象。
1932年Allen 和Brown明确提出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发作性指动脉痉挛称为雷诺现象,而将良性、特发性和不伴有任何有关疾病的发作性指动脉痉挛称为雷诺病。
1957年Gifford和Hines报道了一组有雷诺症状的病例在发病前就患有可致本病的有关疾病。
至20世纪70年代诸医学中心已可在多数有雷诺症状的病人发现有关疾病,且大多数有自家免疫性疾病。
新近多数权威学者认为区分为雷诺病和雷诺现象并不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诊断方法的改进认为大多数病人的有关疾病迟早会被诊断出来。
因而认为以雷诺综合征命名更为合理。
在临床上要解决的问题是:①雷诺综合征诊断是否成立;②仔细检查和随访有无伴发有关疾病;③如何施行治疗。
在雷诺综合征(以下简称RS)中,约70%的病人迟早可发现原发性疾病。
中医中并没有“雷诺综合征”的病名。
但关于其临床表现,文献中有类似的记载。
如远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即有“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本病应属中医痹证的脉痹、寒痹、四肢逆冷、手足厥寒范畴。
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的起病年龄多在20~30岁,病因迄今未明。
Lewis和Piekering随机调查了122人,发现25%男性和30%女性有雷诺综合征发作史。
Taylor和Palmear在1项254名震动机械操作工人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非震动机械操作工人雷诺综合征发病率达5.3%。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又称雷诺病(Raynaud's disease)或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是一种发作性血管病变,主要影响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液流动,常见于四肢末梢。
雷诺现象的主要特点是手指或脚趾突然出现僵硬、苍白或发绀,触摸时常伴有寒冷感,出现在短时间内,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后恢复正常。
雷诺现象的发作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白(白相)、发绀(紫相)和再充血(红相)。
发白相是指患者的手指或脚趾突然变得苍白,因为在血管痉挛的情况下,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局部缺氧。
发绀相是指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开始出现发绀,即发生了缺氧引起的组织色素代谢障碍。
再充血相是指发作结束后,患者手指或脚趾明显变得红润,血液重新充盈组织。
雷诺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内皮功能异常及血浆中内皮素水平增加有关。
一般认为,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末梢血管痉挛,并夹杂有局部低温、缺氧和组织代谢产物的积累。
这些异常改变最终导致小动脉和小静脉内皮功能受损,受累血管更易痉挛,并造成反复发作的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寒冷环境、情绪激动、应激、使用震颤设备、手指或脚趾长时间受压等。
此外,雷诺现象也与某些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
对于雷诺现象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交感神经活动、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和保持局部温暖。
一般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 避免寒冷刺激:尽量避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佩戴保暖物品如手套、袜子等,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冷物品。
2. 纠正内分泌紊乱:有些患者的雷诺现象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需针对性治疗。
3. 药物治疗:可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等,以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也可以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抑制交感神经活动。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第九章雷诺现象与雷诺病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动是指因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肢端细动脉痉挛,使手指(足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相继出现皮肤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其中约半数患者病因不明,称为雷诺病(Raynaud disease);也可以是继发的,即出现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者,称为雷诺现象。
[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尚不明确。
多有寒冷、情绪波动以及其他诱发因素,发作好见于秋冬季节,患者多是20~40岁之间的女性。
常找不到任何潜在病因,仅仅是局部血管功能异常。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后淤胀所致。
目前认为前列腺素代谢、微循环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病理]早期血管的组织学正常,严重病例动脉的内膜增厚,中层肥厚:小动脉内有血栓形成。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指腹萎缩,远端指骨吸收。
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一般缓慢。
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
随着病情的延续,症状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雷诺现象典型发作可分3期:①缺血期:指早期表现,一般好发于指、足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多对称性自指端开始向手掌发展,但很少超过手腕,主要是由于四肢末端细小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内血流量减少而突然发生;②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皮温低,疼痛,此时自觉症状一般较轻;③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此时血管痉挛解除,动脉充血,皮肤潮红,皮温回升,可有刺痛,肿胀及轻度搏动性疼痛。
当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肤颜色和自觉症状均恢复正常。
一般发作过程持续10多分钟,约1/3病例持续1小时以上,有时必须将患肢浸于温水中方可缓解。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及其护理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及其护理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是指患者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手指(脚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随后变紫、变红,伴随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常反复发作。
可以是原发的,即出现在无其他疾病者,称雷诺病(Raynaud′s phenomenon);也可以是继发的,即出现与其他明确疾病者,称雷诺现象。
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至今尚无一致看法。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继淤胀所致。
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病理早期无病理改变,病程长者血管内膜增厚,中层肥厚。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指腹萎缩,远端指骨吸收。
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到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起病一般缓慢。
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
若干年后,病情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典型发作可分3期:①缺血期:指(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②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屁温低、疼痛;③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此时血管痉挛解除,动脉充血,皮肤潮红,皮温回升,可有刺痛。
一般发作过程持续10多分钟,约1/3病例持续1小时以上,有时必须将患肢浸于温水中方可缓解。
以上发作往往从某一手指开始,逐渐在其余手指出现类似症状。
多数病例只有手指发病,苍白到掌指关节水平明显消失。
手指和足趾同时累及也不少见,足趾单独发作者偶尔有之。
耳廓、面颊、颏及鼻尖的Raynaud现象较少见。
在系统性硬化病往往伴有多系统的雷诺现象,累及肺、肾、心脏的终末动脉。
非典型发作可仅出线苍白、发绀,无明显充血期;有些患者出现苍白后转潮红,或苍白、发作期间没有症状,体格检查可能完全正常。
有的患者可主诉长期手脚发冷,体格检查可见手指发凉和苍白。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血管外科。
雷诺综合征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以阵发性四肢肢端皮肤(主要是手指)对称的发白、紫绀和潮红为其临床特点,常为情绪激动或受寒冷所诱发二、临床表现:雷诺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称为雷诺病,后者称为雷诺现象或雷诺综合征。
但他们的共同临床特征为:间歇性肢端血管痉挛伴疼痛及感觉障碍;寒冷或情绪激动时主要诱因;每次发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局部缺血期:指(趾)末端对称性发白、僵冷、皮肤温度降低、出冷汗,伴麻木、疼痛或蚁走感等,可有感觉障碍。
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二)缺氧期:指(趾)发绀、肢端呈青紫状,界限明确,压之消失,伴疼痛、感觉障碍及皮肤温度降低,可延续数小时至数日。
(三)充血期:指(趾)动脉扩张,血管腔开放充血,皮肤温度上升,色泽转为潮红,伴跳痛或烧灼感,以后恢复正常。
部分晚期病例指尖溃疡或坏疽,肌肉和骨质轻度萎缩。
三、检查:(一)激发试验:①冷水试验:将指(趾)浸于4℃左右的冷水中1分钟,可诱发上述典型发作。
②握拳试验:两手握拳1分半钟后,在弯曲状态下松开手指,也可出现上述变化。
③将手浸泡在10~15℃水中,全身暴露于寒冷的环境中更易激起发作。
(二)指动脉压力测定:用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定指动脉压力同指动脉造影一样精确。
如指动脉压低于肱动脉压>5.33kPa(40mmHg),则指示为梗阻型。
(三)指温与指动脉压关系测定:正常时,随着温度降低只有轻度指动脉压下降;痉挛型,当温度降到触发温度时指动脉压突然下降;梗阻型,指动脉压也随温度下降而逐渐降低,但在常温时指动脉压则明显低于正常。
(四)指温恢复时间测定:用光电容积描记法测定。
浸冰水20s 后,指温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10min,而本征患者常延长至20min以上。
(五)指动脉造影和低温(浸冰水后)指动脉造影:此法除能明确诊断外,还能鉴别肢端动脉是否存在器质性改变。
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和雷诺病合称雷诺综合征,最早由Raynaud医生报道而得名,是一种以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多有寒冷、情绪波动以及其他诱发因素,是由于间歇性末梢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引起的一种血管疾病。
雷诺病指找不到任何潜在病因,仅仅是局部功能异常,症状和病程缓和的血管疾病;而出现雷诺现象的人则患一种或几种疾病,症状和病情比较严重,二者均与免疫功能缺陷性有关。
本病发作与温度有关,好见于秋冬季节,病人多是20~40岁之间的女性。
雷诺现象简介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 Rp)也称雷诺综合征。
特点是肢端接连出现苍白、雷诺现象发紫和潮红三相反应,多发生于上肢,两侧对称,也可累及下肢,或同时波及上下肢,偶尔发生于耳朵、鼻端、颊部或领部。
常因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
发作时先手指发凉、皮肤明显苍白、发僵,甚至手指活动困难,同时有麻木和针刺的感觉,继而颜色加深,呈深红色或青紫色,严重时部分指甲也发紫,之后皮肤颜色变浅,呈弥漫性潮红,跳动感觉增强,最后恢复正常。
反复发生的雷诺现象可使局部发生溃疡、萎缩、硬化以至坏疽。
但更多见的是手指(足趾)的各种营养变化,往往指端变尖或柠状指甲也可以扭曲变形。
雷诺现象可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种。
前者病因不明,是一种良性的肢端小动脉痉挛症,也称雷诺病,多见于女性。
后者继发于其他疾病,即雷诺现象在其他疾病中的表现。
最近研究表明,雷诺现象不仅累及肢端,在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内脏也可发生雷诺现象,主要累及肺脏、心脏、脑和肾脏,至于雷诺现象能否对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各家报道不一。
疾病病因病因至今尚无一致看法。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继淤胀所致。
现在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疾病机理肢端雷诺现象发生的机理关于雷诺现象发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综合各家学说认为有以下几种因素。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的诊疗与护理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的诊疗与护理雷诺现象是一种血管痉挛性疾病,多由寒冷或情绪波动及其他因素影响引起肢端细小动脉痉挛,继以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伴以疼痛和感觉异常,并因温暖而恢复正常的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原因不明,称为雷诺病;后者出现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称为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普通人群的发病率高达2%~14%,但其高低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有关。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免疫系统疾病如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和干燥综合征。
2.慢性闭塞性动脉疾病如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等。
神经系统疾病视丘下肿瘤、脊髓肿瘤、脊髓炎和神经损伤等。
3.职业性因素反复振动性损害、小鱼际铁锤综合征等,常见于铸铁工、机械工、打字员、钢琴家等,还有在寒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等因素。
4.药物因素麦角及其他抗痉挛剂、β受体阻滞剂、避孕药、环孢素、重金属盐及停用硝酸甘油等。
5.其他因素如疲劳、血液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动脉直接损害、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等。
雷诺现象和(或)雷诺病的发生可能涉及交感神经支配的血管受体活性增强、内皮细胞受损、可产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神经的缺陷或体温调节中枢的某种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
早期或病情轻者无病理改变。
后期或病情严重者小动脉内膜增生、肌层纤维化、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少数患者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
二、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若干年后,病情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典型发作分缺血期、缺氧期及充血期3期。
①缺血期:指(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①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皮温低,疼痛;①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有轻度烧灼样胀痛及搏动性疼痛。
以上发作常从某一手指开始,逐渐在其余手指出现类似症状。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
雷诺综合征(雷诺现象)【病因】(一)发病因素现在有关雷诺综合征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明,普通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严寒刺激相称部分的雷诺综合征病人生活在气候较为严寒的北欧、北美、英国、中国北方等地,典型的雷诺综合征发作往往是在受到严寒刺激后,发作的频度和程度也与气候的严寒程度有关。
2.精神因素雷诺综合征的病人中以交感神经兴奋型者居多,有一部分病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况下也会诱发,可能是因病人血管运动神经中枢处在紊乱状态,使得末梢动脉平滑肌张力增高,对刺激敏感度增加所致。
3.内分泌因素雷诺综合征多见于女性,病人症状在经期加重,孕期减轻,因此考虑可能与性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
4.职业因素在长久从事振动性作业(如汽钻、电锯)的工人中间,雷诺综合征的发病率可高达 50%,研究表明振动频率在 125Hz 时,对手指末梢动脉的冲击张力相称大,病理上可出现内膜下层纤维化的体现。
另外,在冷冻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雷诺综合征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有相称一部分特发性雷诺综合征病人,在随访中会体现出原发疾病,这些疾病所引发的肢体远端缺血性变化重要是由动脉硬化或者慢性动脉炎症,局部血栓形成造成末梢动脉闭塞所致,而并非简朴的动脉痉挛。
(二)发病机制雷诺综合征发作时典型的三联征为手指苍白、青紫和潮红。
手指苍白重要是由于小动脉强烈痉挛造成毛细血管灌流缓慢,因而皮肤血管内血流减少或缺少所致;几分钟后由于缺氧和代谢产物积聚使毛细血管可能还涉及小静脉稍微扩张,有少量血流入毛细血管,快速脱氧后引发青紫;肢端血管痉挛解除,大量血液进入扩张的毛细血管,即出现反映性充血,皮色转为潮红;当血流量恢复后,毛细血管灌流正常,发作即停止,皮色恢复正常。
研究雷诺综合征发作时血管收缩的发病机制已有一种世纪。
雷诺认为雷诺综合征是神经功效异常所引发,但这种理论被 Lewis 所否认,Lewis 在临床上重复用局麻药封闭雷诺综合征患者的自主和体壁神经,但并不能有效地制止雷诺综合征的发作,他认为雷诺综合征发作是由于局部血管功效缺点,在严寒等刺激下血管壁高反映所引发。
第九章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
第九章雷诺现象与雷诺病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动是指因受寒冷或紧张的刺激后,肢端细动脉痉挛,使手指(足趾)皮肤突然出现苍白,相继出现皮肤变紫、变红,伴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常反复发作,可以是原发的,即其中约半数患者病因不明,称为雷诺病(Raynaud disease);也可以是继发的,即出现于其他已明确诊断的疾病者,称为雷诺现象。
[病因和病理生理]病因尚不明确。
多有寒冷、情绪波动以及其他诱发因素,发作好见于秋冬季节,患者多是20~40岁之间的女性。
常找不到任何潜在病因,仅仅是局部血管功能异常。
Raynaud认为由交感神经活性过高所致。
Lewis认为由动脉血管壁病变,导致末梢血管对寒冷、情绪压力等刺激出现过度的反应,先收缩后淤胀所致。
目前认为前列腺素代谢、微循环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病理]早期血管的组织学正常,严重病例动脉的内膜增厚,中层肥厚:小动脉内有血栓形成。
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指腹萎缩,远端指骨吸收。
严重者出现指尖溃疡、坏疽。
[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一般缓慢。
开始偶尔在冬季出现轻度、短时间的发作。
随着病情的延续,症状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均有增加。
雷诺现象典型发作可分3期:①缺血期:指早期表现,一般好发于指、足趾远端皮肤,出现发作性苍白、僵冷,伴出汗、麻木或疼痛,多对称性自指端开始向手掌发展,但很少超过手腕,主要是由于四肢末端细小动脉痉挛,皮肤血管内血流量减少而突然发生;②缺氧期:受累部位继续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皮温低,疼痛,此时自觉症状一般较轻;③充血期:一般在保暖以后,也可自动发生。
此时血管痉挛解除,动脉充血,皮肤潮红,皮温回升,可有刺痛,肿胀及轻度搏动性疼痛。
当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肤颜色和自觉症状均恢复正常。
一般发作过程持续10多分钟,约1/3病例持续1小时以上,有时必须将患肢浸于温水中方可缓解。
早产儿原发性雷诺现象的护理
雷诺现象于1862年首次报道,是指供应肢端的血液循环障碍时出现间歇性肢端皮肤颜色改变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现象[1],其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等尚不明确,主要由冷刺激或压力引起,导致周围小动脉可逆痉挛,表现为特有的3个时期变化:①由于周围小动脉收缩,指尖变得苍白;②由于静脉回流缓慢,出现发绀;③由于血管扩张,皮肤潮红,除了搏动性疼痛外,还可能出现红肿,严重的局部缺血甚至会造成溃疡、坏死[2]。
关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雷诺现象的护理报道较少[3-5]。
我院自2018年以来收治2例雷诺现象早产患儿,完善继发性雷诺现象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原发性雷诺现象,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病例1:患儿,男,因“窒息复苏后反应差1h”入院。
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出生体重1350g,Apgar 评分1min评分4分,5min和10min Apgar评分均为9分。
患儿系双胎之大子,胎龄32周,自然受孕,无胎膜早破,羊水清,单绒毛膜双羊膜囊,胎盘、脐带无异常。
有宫内窘迫史。
母亲正规建卡产检,无风湿免疫及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
入院查体:体温35.1℃,心率135次/min,呼吸68次/min,血压68/35mmHg (1mmHg=0.133kPa),早产儿貌,反应差,哭声不畅,呼吸稍促,呻吟明显,重度吸气性三凹征。
全身皮肤黏膜红润,前囟平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
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不全引出。
患者入院后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脐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等治疗。
血常规:白细胞13.48×109/L,血红蛋白189×109/L,血小板计数16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87×109/L。
肌酸激酶442U/L,肌酸激酶同工酶480.2U/L,肌钙蛋白Ⅰ3.448ng/ml,心钠素422pg/ml,肌红蛋白151.2ng/ml,血浆氨99mmol/L;纤溶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3.9s,国际标准化比值1.30,纤维蛋白原2.01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4.4s,凝血酶时间16.1s,D-二聚体4438mg/L。
雷诺现象与雷诺氏病汇编
一、定义
雷诺综合症属动脉痉挛性疾病,是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手或 足部一系列皮肤颜色改变的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 性二类。 原发性者即雷诺病,本病的发生无任何与之相关的全身疾病 或可确定的基础病因。 继发性者又称雷诺现象,即有引起雷诺现象的基础疾病。
临床上较常见和重要的是后者,约占本症的2/3。而雷诺病则少见。
mrkyorin
mrkyorin
四、临床表现
1.本病较少见,多发生于女性,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多于冬季发病,寒冷是 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在某些病人亦可见因情感变化诱发。起病隐袭,但可有 突然发作,每日可发作3次以上,每次持续1分钟至数小时。一般情况下发作 自行终止,回到温暖环境或将患处浸入温水中,或是揉擦、挥动患肢也可终 止发作。 2.临床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肢端血管痉挛,伴有疼痛击感觉异常,发作间歇期除表 现为指(趾)寒冷感及潮湿感可无其他异常。典型的临床发作可分为三期: (1)、缺血期:当遇寒冷后情绪激动时,双手指或足趾、鼻尖、外耳廓可发生 对称性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也随之痉挛,表现为从末端开始的发白、发凉、 肢端皮温降低,同时皮肤出冷汗,伴感觉麻木、减退、蚁走感及疼痛感等。 (2)、缺氧期:毛细血管扩张淤血,肢端呈青紫色,界限明确,受压时消失, 且伴疼痛,延续数小时至数日,然后消退或转入充血期。 (3)、充血期:动脉充血,皮肤温度上升,色泽先转为潮红,以后恢复正常, 发作结束后指(趾)可有搏动感和麻木感。 3.大多数病人仅累及手指,不足1少,某些患者可累及鼻尖、外耳廓、面颊、胸部、舌、口唇及乳头等。约 13%的病人发生肢端溃疡。慢性甲沟炎、坏死、瘢痕及手指裂痕等,约12%的 患者出现指趾硬皮病,少部分患者晚期指尖发生坏疽,肌肉及骨质可轻度萎 缩,可见皮温降低,感觉轻度减退,有时可见手部多汗,桡动脉、尺动脉、 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均存在。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内科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是一种以手指或脚趾数目减少、颜色改变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与血管异常有关。
雷诺现象分为原发性(原发性雷诺病)和继发性(继发性雷诺现象)两种类型。
原发性雷诺病是一种以发作性、双侧性手指或脚趾局部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
这种疾病的发作与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
在发作时,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会先变白,然后变为青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发作过程中可能伴有疼痛、麻木和触觉异常。
发作结束后,患者的血液循环会恢复正常,但可能出现手指或脚趾过度充血,暖和时反复发作的特点。
继发性雷诺现象是指与某些疾病和症状有关的雷诺现象。
这些疾病和症状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动脉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神经疾病、外伤或化学物质(如霉菌感染、化学物质中毒)等。
继发性雷诺现象的症状和表现与原发性雷诺病相似,但与潜在病因相关。
原发性雷诺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到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调。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液供应受限,导致发作性缺血。
此外,炎症因子的释放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继发性雷诺现象通常与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关。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来引发雷诺现象。
动脉疾病和血栓形成可能通过血栓导致局部缺血。
诊断雷诺现象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
患者的手指或脚趾在寒冷刺激下出现发作性的颜色变化和感觉异常。
医生还可以检查患者的血流速度、皮肤温度和血液氧饱和度来帮助确诊。
治疗雷诺现象的方法多样,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的目标也有所不同。
对于原发性雷诺病,患者可以采取保暖措施,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
在发作期间,可以用温水浸泡受影响的手指或脚趾,以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某些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血管扩张剂或钙拮抗剂来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雷诺现象的名词解释
雷诺现象的名词解释【雷诺现象的名词解释】【导语】雷诺现象是流体力学中一种普遍现象,它描述了流体在通过某些物体表面时发生的流动现象。
本文将对雷诺现象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1. 什么是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即雷诺流动,是指在流体通过某一物体表面时出现的流动现象。
其特点是流动速度不断变化,从层流到紊流的转变。
当流动速度较低时,流体分层流动,各层之间无交错。
而当流动速度较高时,流体发生紊乱交错的流动,形成紊流。
【2. 雷诺现象的原理】雷诺现象的转变是由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所决定的。
雷诺数是衡量流体的速度、物体尺寸和流体黏度间相互作用的维度无关的参数。
当雷诺数小于一定值时,流动是层流状态;当雷诺数超过一定值时,流动将转变为紊流状态。
【3. 雷诺现象的应用】(1) 工程领域:雷诺现象在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流体在物体表面的流动状态,可以预测和优化流体在管道、喷嘴和风洞等设备中的性能。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研究雷诺现象可以改善飞行器的气动性能,提高飞机的升力和减小阻力。
(2) 汽车工业:雷诺现象也在汽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汽车外部流体力学特性,可以改善汽车的气动性能,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燃油效率。
雷诺现象还可以帮助设计更有效的车身形状和车辆空气动力学结构。
(3) 生物医学领域:雷诺现象的研究也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所应用。
在血液循环中,研究雷诺现象可以帮助了解血液流动的特性,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雷诺现象还被应用于药物传递和医疗器械设计等方面。
【4. 雷诺现象的个人观点】个人认为,雷诺现象作为流体力学中的基本现象,其研究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领域,通过研究雷诺现象可以提高流体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促进科技的发展。
在汽车工业中,了解和应用雷诺现象可以使汽车更加环保和节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在生物医学领域,雷诺现象的研究为循环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
雷诺现象名词解释雷诺现象是一个引起关注的物理学现象,它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领域,其发现源自於19世纪中叶的法国物理学家和自然哲学家法莱德(Fourier)。
他发现当吹风机放入水中,就能形成围绕吹风机的一个水流,他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归结于水流的折射现象,他用法语“le renouvellement dair”来描述这种现象,这就是雷诺现象得名。
雷诺现象是指流体因折射而产生的折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会阻碍近似流体的流动,并对流体的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对流运动规律不同,这种现象又称为浊流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流体流动现象,是由于流体的折射作用力,影响流体运动方向,使得某种特定流线方向受到折射而产生的折射效应。
关于雷诺现象的发现,从1814年,法莱德在法国哥本哈根的贝尔实验室中,利用一台风机和水池,首次发现这一现象。
当风机在水池表面旋转时,他观察到离风机最近的水面旋转,而离风机较远的水面却不动。
后来,他用数学方法也验证了这一物理现象,他假定水流是由当量的小涡流组成的,并且分析出当将小涡流放入水面时,所产生的流速,他发现这一流速与实验中同样的结果,他也得出了这个结论:风机旋转时,会造成一圈水流,而这个水流方向会受到涡流和水折射作用而改变,这就是雷诺效应。
随着物理学家们对雷诺现象的不断深入研究,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称为层流分离的理论,概括来说,层流分离是指当一个流体或气体沿着流线方向流动时,随着流线方向的变化,其形成的折射作用力,会使其流速发生分离,从而形成层流的现象,即当流体穿过峰值时,流速会发生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层流。
此外,另一个和雷诺现象有关的理论是:根据反射定律,如果一个小涡流以固定的速度运动,其折射作用会形成一个折射透镜,这种透镜就叫做拉尔夫透镜,它可以把物体引导至某特定的方向。
拉尔夫透镜的原理就是雷诺现象的基础,实际应用中,雷诺现象还有许多,如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些现象,如气流分离、辐射传播等,这些都是雷诺现象的应用。
浅谈雷诺现象的诊疗
㊃乡村医师专栏㊃通信作者:郭惠芳,E m a i l:g u o h f c h@126.c o m 浅谈雷诺现象的诊疗齐晅,郭惠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石家庄050000)关键词:雷诺病;诊断;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74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583X(2017)10-0908-01d o i:10.3969/j.i s s n.1004-583X.2017.10.020雷诺现象(R a y n a u d p h e n o m e n o n)是指由于寒冷或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肢端细小动脉痉挛,出现肢端苍白㊁继之紫绀㊁发红的现象,可伴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㊂外界温度低于4ħ或情绪应激㊁精神紧张均可诱发和加重㊂1雷诺现象的临床特征雷诺现象发作通常以单个手指开始,然后对称性的扩散至双手其他手指,食指㊁中指和无名指最为常见,而拇指几乎不受累㊂皮肤血管痉挛也可见于耳㊁鼻㊁面㊁膝和乳头皮肤㊂表现为间歇性的边界清楚的颜色变化:苍白-紫绀-潮红-正常,常伴感觉异常㊂尽管患者主诉下肢症状少见,但下肢末端也可受累,只是未引起患者重视㊂典型发作的特征分为3个时期㊂①缺血期(苍白):阵发性指(趾)远端小动脉痉挛,局部组织缺血,引起肢体苍白㊁变凉㊂常由指(趾)尖开始,逐渐波及指(趾)根部,同时可以伴有皮肤出冷汗,常有蚁走感㊁麻木或疼痛感㊂持续时间不等,有时可达15~20分钟㊂②缺氧期(紫绀):由于局部供血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皮肤发绀而呈紫色㊂一般持续数分钟㊂③充血期(潮红):小动脉痉挛缓解,动脉充血,皮肤温度上升,皮肤潮红,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到正常肤色㊂如果雷诺现象反复发作,导致指甲和皮肤营养障碍,出现手指皮纹减少㊁皮肤变硬㊁指腹变薄㊁指端溃疡和小面积坏疽,常伴有剧烈疼痛,溃疡愈合后可遗留点状皮肤瘢痕㊂2雷诺现象的分类雷诺现象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多见㊂2.1原发性雷诺现象又称雷诺氏病,多发生在20~40岁女性,多于寒冷地区,冬季发病,夏季少见,起病隐匿,也可突然发作㊂但这类患者应该密切随访,定期筛查自身抗体,将来有可能发生风湿性疾病㊂2.2继发性雷诺现象为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㊂最常见于风湿性疾病如:硬皮病㊁混合型结缔组织病㊁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㊁皮肌炎㊁类风湿关节炎㊁干燥综合征等)㊂其次见于动脉硬化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㊁冷球蛋白血症㊁冷凝集素血症㊁甲状腺功能减退㊁药物或重金属中毒㊁手足剧烈震动性工作等等㊂3雷诺现象的诊断3.1首先确定雷诺现象的诊断依据发作时典型颜色变化:苍白-紫绀-潮红-正常,就可以做出诊断㊂非典型病例或描述不清楚的患者可借助激发试验检查㊂①冷水试验:将指(趾)浸于4ħ左右的冷水中1分钟,若出现典型的指(趾)特征性的颜色变化,则为冷水激发试验阳性,此试验诱发率在75%左右㊂②握拳试验:令患者两手握拳1分钟后,松开手指,如出现上述颜色变化,则为阳性㊂3.2确定原发性抑或继发性雷诺现象如果临床上高度怀疑继发性雷诺现象,需要进行包括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 N A)㊁抗着丝点抗体]㊁类风湿因子㊁免疫球蛋白㊁甲状腺功能㊁动脉超声等筛查㊂必要时请风湿病学家进行会诊是恰当的选择㊂4鉴别诊断4.1手足发绀症是一组导致手(足)无痛性持续性紫红色状态的疾病,患者无边界清楚的短暂性皮肤颜色改变现象㊂见于缺氧㊁药物中毒㊁肿瘤㊁神经性厌食症等㊂4.2红斑肢痛症表现为与雷诺现象充血期相似的皮肤潮红,伴有指(趾)端疼痛,但与雷诺现象不同的是遇热疼痛加重,寒冷暴露时症状改善㊂主要病因为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异常㊂5雷诺现象的治疗雷诺现象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反复缺血性组织损伤㊂5.1一般措施包括避免寒冷暴露,保持全身温暖,戒烟,避免精神紧张㊁应激刺激及使用拟交感神经类药物㊂5.2去除病因继发性雷诺现象患者建议到风湿病专科㊁血液病专科㊁内分泌专科进行相关原发病治疗;另外,去除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也十分重要㊂5.3对症治疗措施对于反复发作,症状较重患者,推荐使用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或氨氯地平㊂如不能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耐受性差的患者可选择替代治疗方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㊁局部应用硝酸盐类药物或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等㊂总之,雷诺现象常常为某些全身疾病的早期症状,提高基层医生对雷诺现象的认识水平,早期进行病因筛查十分重要㊂收稿日期:2017-06-19编辑:张卫国㊃809㊃‘临床荟萃“2017年10月5日第32卷第10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O c t o b e r5,2017,V o l32,N o.1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雷诺现象及雷诺氏病ppt正式完整版
• 2.神经兴奋 病人多属交感神经兴奋 类型,中枢神经功能多处紊乱状态。病 人的血管运动神经中枢极不稳定,同时 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也是小动脉对寒冷刺 激敏感的重要条件。
• 3内分泌紊乱 与性激素的关系.表现 在女性病人约占2/3以上。有些病人的 病人的病情在月经来潮期加重,妊娠期 减轻。病人血中肾上腺紊和去甲肾上腺 素含量常高于正常人三倍。
采取保暖措施后.手部皮色就变成潮红色,皮温常上升,此时可有轻度的烧灼样胀痛。 3内分泌紊乱 与性激素的关系.表现在女性病人约占2/3以上。
象的基础疾病。临床上较常见和重要的是 后者,约占本症的2/3。而雷诺病则少见 。
• 雷诺现象:指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以及 其它因素影响下,以血管运动神经系统过 度兴奋为基础,发生肢体末梢(双侧手指 ,足趾)动脉阵发性痉挛,呈现手足皮肤颜 色间歇性变化为主的一类疾病。这种苍白 一紫绀一潮红一正常的皮肤颜色间歇性变 化。
• 皮肤颜色的变化
雷诺现象的皮色苍白是由于细小动脉痉挛和血 液流量显著减少所致。当血流量严重减少和毛细 血管内血流停滞时,就会出现“死指”现象。当 细小动脉痉挛缓解,而细小静脉仍处于痉挛状态 ,阻碍血液流动,此时乳头下血管丛出现缺氧性 麻痹,致使血液滞留和血中氧含量减少。当病人 处于温暖环境中,寒冷刺激解除和血管痉挛消失 以后,局部出现反应性充血,血管呈一时性扩张 ,于是皮色变成潮红。
目前对雷诺病进行正规治疗多是有效的,包括应用激素、硫酸羟氯喹、活血扩血管等药物,还可以进行化学性交感神经切除术。
部皮色就变成潮红色,皮温常上升,此时可有轻 明显职业原因所致者(长期使用震动性工具低温下作业)尽可能改换Ⅰ种细心保护手指免受外伤因轻微损伤容易引起指尖溃疡或其他
营养性病变 病人的血管运动神经中枢极不稳定,同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也是小动脉对寒冷刺激敏感的重要条件。
雷诺现象名解
雷诺现象名解雷诺现象是指在流体力学中,当流体通过管道或其他限制通道时,其速度会增加,而压力会降低的现象。
这种现象最早由法国物理学家波特·雷诺于1883年发现,因此被称为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的本质是由于流体在通过狭窄通道时,流速增加导致的动能增加,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增加必然导致压力降低。
具体来说,当流体通过管道中的狭窄部分时,由于通道的限制,流体的速度会增加,而在通道的扩大部分,流体的速度又会减小。
这种速度变化导致了压力的变化,即速度增加时压力降低,速度减小时压力增加。
这种速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形成一种紊乱的现象,即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石油工业中,雷诺现象被应用于油井开采和输油管道中。
由于原油的黏度较大,通过管道时会出现雷诺现象,通过合理设计管道和控制流体的速度,可以减小雷诺现象对输油效率的影响,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
雷诺现象还在飞行器的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较大,下方的气流速度较小,根据雷诺现象,机翼上方的气压较小,下方的气压较大。
这种压力差会产生升力,使飞机得以飞行。
因此,雷诺现象对于飞机的升力产生和飞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雷诺现象还广泛应用于涡流流量计中。
涡流流量计是一种通过测量流体中形成的涡流频率来测量流量的仪器。
当流体通过流量计的限制通道时,会形成涡流,而涡流的频率与流体的流速成正比。
通过测量涡流的频率,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流体的流量。
因此,涡流流量计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雷诺现象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描述了当流体通过限制通道时,速度增加导致压力降低的现象。
雷诺现象在石油工业、飞行器设计和流量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利用雷诺现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设计方案,推动科技进步。
内科的雷诺现象名词解释
内科的雷诺现象名词解释雷诺现象是指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特别是受寒冷刺激时,发生的血管痉挛和毛细血管收缩现象。
这种现象以法国医生雷诺的名字命名,他于1862年首次描述了这种症状。
雷诺现象主要表现为手指、脚趾、鼻尖等末梢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迅速收缩,导致相应的部位呈现苍白或发紫的颜色。
这是因为冷刺激引起地区性的血管收缩,从而降低了该部位的血流量。
当血流量减少时,供应末梢组织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会减少,导致组织功能异常。
雷诺现象还常伴有寒冷感、疼痛和刺痛感。
由于血液循环受阻,末梢组织的温度也会下降,引起患者寒冷不适的感觉。
在严重的情况下,疼痛感可能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长期以来,雷诺现象被认为是一种对寒冷过敏的疾病,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原因。
雷诺现象常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出现。
研究发现,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雷诺现象的发生相关。
季节性或周期性的症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可能是导致雷诺现象的原因之一。
雷诺现象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雷诺现象是指无明显原因引起的症状,可能与神经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或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
继发性雷诺现象则常伴随着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对于雷诺现象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针对疼痛和不适感,可口服或外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钙拮抗剂等。
此外,保持身体温暖是预防雷诺现象发作的关键。
外出时使用保暖措施,例如穿长袖衣物、手套、袜子等,以及避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总之,雷诺现象是一种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血管痉挛和血流减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末梢组织苍白或发紫、寒冷感、疼痛和刺痛感。
它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特别是在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
虽然目前对于雷诺现象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但通过保持温暖和采取其他保健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症状。
在面对雷诺现象时,定期与医生交流和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以排除继发性雷诺现象并及时诊治其他潜在疾病。
雷诺现象
病因与病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一般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因素者为雷诺现象或雷诺综合征,原发者则为雷 诺病。雷诺现象典型发作时指(趾)端呈现典型的三个时期表现:①苍白,初起小动脉阵发性痉挛、指或趾端局 部缺血导致,发作时局部温度降低或有麻木、僵硬感,若运动神经受影响还可引起运动障碍及多汗。②发绀,数 分钟后细小动脉痉挛解除,毛细血管扩张被动充血而出现紫绀色。③潮红,最后小动脉重新扩张,循环重新恢复 而出现反应性充血潮红肿胀。严重者由于血管痉挛时间长,可出现指甲营养改变,指端变细、弹性差,甚至关节 面破坏、畸形及指端坏疽。
检查
将患者手指浸入4℃左右冷水中1分钟;或将手置于腰水平,屈肘状,握拳1分钟,突然松开,可诱发雷诺现 象。
鉴别诊断
雷诺现象应与雷诺病相鉴别: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特发性雷诺病原因不明,雷诺现象可找到病因,多见于结缔 组织病、高凝状态、血液病、肿瘤、药物、损伤及职业性疾病等,雷诺现象起病较晚,疼痛较严重,双手和双足 分布不对称,常见组织坏死。
常见疾病
1.气锤症 长期使用震颤性工具所致的气锤症,如小鱼际捶打综合征、上肢血管受压的颈肋及前斜角肌综合征等。 2.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等。 3.创伤及神经性疾病 如腕管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接触振动、动静脉瘘、动脉内用药等。 4.闭塞性动脉疾病 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闭锁性动脉硬化。 5.血液性疾病 如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谢谢观看
治疗原则
尽可能针对病因彻底治疗基础病。对症治疗可口服血管扩张药物,手指局部可涂搽硝酸甘油软膏或立其丁封 闭。适量应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物。对停经妇女适当应用雌激素可减轻。对于有明显神经症状的严重雷诺病,采 用交感神经切除术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往往较短暂。避免接触冷水及冷的物体,加强御寒保暖措施,冬 季戴厚棉制或羊皮连指手套,穿棉鞋,足够保暖。避免外伤和精神刺激,消除思想顾虑,稳定情绪。禁烟,少量饮 酒。
雷诺现象定义
雷诺现象定义雷诺现象是指流体在通过一个物体时,流体在物体两侧产生的压力差异,从而造成物体受到的压力。
这种现象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流体的流动行为和探索流体力学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雷诺现象最早由法国科学家雷诺在19世纪末提出,他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流体通过在管道中流动时,管道内部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边界层。
在这个边界层内,流体的速度分布不均匀,靠近管道壁面的流体速度较慢,而管道中心的流体速度较快。
由于边界层的存在,流体在通过物体时会产生压力差异,从而使物体受到的压力不均匀。
雷诺现象的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在飞机飞行时,机翼表面的流体流动会产生压力差异,从而使得飞机能够保持在空中飞行。
又如,在汽车行驶时,车身表面的流体流动也会产生压力差异,从而使得汽车能够保持行驶的稳定性。
此外,雷诺现象还在各个领域的工程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雷诺现象,我们可以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分析。
在流体通过物体时,由于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流体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碰撞,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边界层。
这个边界层的存在使得流体在通过物体时产生了压力差异。
具体来说,边界层中速度较慢的流体分子受到了物体表面的阻力,而速度较快的流体分子则没有受到这种阻力。
由于速度不同导致的压力差异,使得物体受到了不均匀的压力。
雷诺现象的研究对于流体力学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雷诺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流体的流动行为,为流体力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此外,雷诺现象的应用也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设计中,例如飞行器、汽车、船舶等。
通过合理地利用雷诺现象,可以改善工程设计的性能,提高工程系统的效率。
雷诺现象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流体在通过物体时产生的压力差异。
通过研究雷诺现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流体的流动行为,为流体力学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提供基础。
雷诺现象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设计中,通过合理地利用雷诺现象,可以改善工程设计的性能,提高工程系统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也称全身性红斑狼疮80%可出现皮损,尤以面部蝶形红斑为其特征,皮损可以是最早的甚至是惟一的临床症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红斑多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也可同时或之后出现这些红斑在疾病的不同期,颜色由淡红色、鲜红色至紫红色在炎症消退时,可有鳞屑或色素沉着,有时有毛细血管扩张或轻度皮肤萎缩手掌、足底、手指掌侧面足趾屈侧面的红斑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90%患者可伴有发热,热型不定可以从低热到40℃不等,90%的患者可伴有关节痛,疼痛部位不定18%-45%的患者可出现雷诺现象,遇冷后有典型的三相反应,50%-80%的患者可查到狼疮细胞尤其在急性期。
但17%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皮肌炎、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也可查到狼疮细胞应注意鉴别。
脏器损害以肾脏损害最为常见,发生率50%-70%多种抗核抗体阳性。
高滴度的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抗体,其他依次为抗ss-DNA抗体(70%)抗组蛋白抗体(70%)、抗一Sm抗体(30%-40%)、抗RNP抗体(30%-50%)抗Ma抗体(20%)、抗La/SSB抗体(15%)、抗
K1抗体(10%)
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PSS)
雷诺现象
本病的特点为广泛的或全身的皮肤变硬多系统受累,最后导致皮肤萎缩。
本病起病慢,最早的症状常是雷诺现象,发生率高达80%-90%,遇冷后更易发作有典型的皮肤三相变化。
因此,雷诺现象对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有重要诊断意义开始手足及皮肤先出现非指凹性硬性肿胀,表面光滑,失去正常的皱纹呈淡黄色或苍白色,逐渐蔓延至颈部、肩部四肢及躯干。
也可由躯干或四肢开始,在肿胀发展过程中皮肤渐渐变硬由于面部皮肤被拉紧,张口困难、毫无表情舌系带缩短,使舌活动障碍。
手指由于变硬呈半曲状活动困难,并可形成溃疡及萎缩。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可有多系统病变骨、关节、肌肉病变的发生率50%-100%消化道从口腔至直肠均可受累,小肠受累常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
肺纤维化可使呼吸困难胸部有紧束感。
肾脏受累可发生高血压和急性肾衰竭,心肌纤维化可造成心功能不全严重者预后不佳。
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加快,丙种球蛋白增高等本病女性多于男性(约3-4:1),多为成年发病,应注意与肢端硬化症成人硬肿症、皮肌炎相鉴别。
三、肢端硬化症
特点是皮肤硬化仅发生
肢端硬化症
在肢端可以累及面部、颈部。
在皮肤硬化前手足部位先出现间歇性貂现象,有典型的三相表现。
长期发作后硬化由指(趾)端开始向上波及手指(或足背)、甚至再往上影响前臂或小腿,可造成指(趾)溃疡指(趾)甲营养不良,萎缩或脱落,一般不扩展到全身内脏器官一般不受累,预后良好。
但也有些研究表明个别的肢端硬化症患者最终可演变成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
四、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
这是一种以横纹肌变性和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常见的为慢性过程男女发病没有差别,成人及儿童均可发病。
皮肤损害者占60%可有水肿、红斑、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症同时存在具有诊断价值的皮损称为“紫红色眼睑”,即水肿的部位在上眼睑的紫红色皮损为皮肌炎所特有。
指关节伸侧肘、膝或踝等骨骼隆起处隆起性丘疹斑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0%-20%患者有雷诺现象肌肉症状为肿胀。
压痛、关节活动受限上楼时可感两腿费力,梳头举臂时两侧后部疼痛。
肌肉症状可以和皮损同时出现也可较早或较晚发生。
皮疹和肌肉变性程度在不同的患者表现不一。
全身症状有多汗发热、贫血。
实验室检查:CPRALT、AST和 LDH升高,24 h尿肌酸>200 rug肌肉活检有重要意义,可见肌纤维变性或断裂,有20%的成人患者并发恶性肿瘤。
五、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
兼有红斑狼疮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及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的症状,如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有皮肌炎的紫红色斑及肿胀关节伸侧面的萎缩性红斑、有皮肤硬化症的色素沉着和皮肤硬化。
95%患者血中有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一RNP人荧光抗体检查为高滴度斑点型雷诺现象为本病有价值的早期症状。
反复发作的雷诺现象可导致指(趾)端溃疡。
本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好。
六、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这是一种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
典型的皮肤症状为类风湿结节,20%-30%的患者出现此结节结节好发于关节伸侧,主要为肘部。
结节呈球形质硬,无明显压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出现各种血管性损害包括动脉炎、毛细血管炎和小静脉炎。
有报告雷诺现象的发生率为18.9%伴有坏疽性脓皮病者较多,手的皮肤改变有掌红斑。
25%-30%的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特征性皮疹皮疹多位于躯干和四肢,受累的关节以双手关节、腕膝、足关节最多。
关节有肿胀压痛和僵硬,关节僵硬以晨间起床最明显,称为晨僵活动后减轻。
可累及心脏引起;乙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约有40%-50%的病例有心包炎胸膜及胸腔积液最常见。
七、干燥综合征(SS)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干燥综合征
疾病以我膜干燥为其显著症状,主要侵犯泪腺及唾液腺。
由于泪腺萎缩泪液分泌减少。
唾液腺萎缩,发生干燥性口腔炎有口干、唇干、口渴口角干裂。
舌部膜干燥发红。
50%患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的患者伴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度病腮腺、甲状腺可肿大,有的有肝脾肿大皮肤上可出现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手指及唇部常有毛细血管扩张。
25%患者有雷诺现象头发往往干燥变脆。
阴毛、腋毛稀少或脱落患者多为女性。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滴度和抗核抗体滴度均>1:160。
白细胞总数减少而嗜伊红细胞增多常有高丙球蛋白血症,少数患者可有冷凝球蛋白和狼疮细胞。
八、闭塞性动脉硬化
由于周围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致动脉慢性变窄或闭塞的一种疾病,主要见于(下肢的大、中型动脉患肢因缺血而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破行等症状。
后期因患肢组织营养障碍,可发生趾足*腿的溃疡和坏疽。
患者多为男性,多在50岁以上发病20%有糖尿病,35%伴有高血压。
九、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及静脉慢性发炎并闭塞引起剧痛,局部组织往往因缺血而发生坏疽,可使肢端残毁75%患者有“间歇破行”,较严重时,由于局部组织及神经末稍缺血休息时下肢及足趾有严重的阵发性疼痛。
溃疡及坏疽处有跳动性灼痛,晚间最重足背动脉搏动可消失。
多发于25-50岁男子,吸烟是一重要诱因三种周围血管疾病鉴别。
十、结节性多动脉炎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皮损特
结节性多动脉炎
点是沿着血管分布的皮下结节和红斑结节,并可导致坏死及溃疡,形成癫痕男女发病为7:4。
早期表现有发热、周围神经炎肌肉和关节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1/3-1/4的患者发生皮肤损害。
常见的有沿小腿血管走行出现单发或群集的皮下结节,有压痛结节与表皮粘连或不粘连,大小如黄豆至红枣。
皮肤表面可为正常肤色鲜红色或暗红色。
有时水肿,不久结节可发生坏死形成难愈合的溃疡。
经数月或更长时间,溃疡愈合遗留明显的癫痕和色素沉着。
皮肤上可见红斑、风团紫癫网状青斑、肢端溃疡,可出现雷诺现象
十一、冷球蛋白血症
特点是受寒冷刺激后两手、两足、耳廓及鼻尖等暴露部位发生肢端发组局部青紫、紫瞟、雷诺现象网状青斑或寒冷等麻疹。
甚至有皮肤坏死或溃疡。
自觉症状为麻木和刺痛感好发于青年或儿童。
本症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可见于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症、变应性血管炎、肢端发组症网状青斑、黄色瘤、天疤疮疤疹性皮炎和叶琳病等。
还有某些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肉瘤肝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症、慢性感染如梅毒黑热病、瘤型麻风等,不能发现原因的称为特发性患者血清中冷球蛋白>250mg/L,可用下述方法证实:采静脉血10mm,在37 ℃分离血清然后放人4℃冰箱则出现沉淀及胶化,放回37 ℃可溶解。
把冰水试管放于患者皮肤上lh可出现紫瘫,冰水试管放于眼睑上,用活体显微镜可见眼睑血管中红细胞似纸钱状或成串排列血流缓慢。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梅毒血清反应可能阳性、尿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肾功能异常脑脊液中有冷球蛋白。
十二、冷凝集素血症
当体内冷凝集素增高时在寒冷刺激下,可引起皮肤出现雷诺现象,有典型的三相反应肢端可发生坏死和溃疡,血清中有高滴度的冷凝集素。
十三、胸廓出口综合症
在锁骨与第1肋骨的狭窄部
胸廓出口综合症
位前斜角肌异常的颈肋第1肋骨可压迫臂丛下组和锁骨下动脉产生神经损害和血管功能障碍两大症状。
由于下臂丛神经受压出现上侧尺侧神经障碍。
同时锁骨下动脉受压而出现上肢供血不足症状即雷诺现象。
这种异常情况可见于颈肋(由颈椎突出的肋骨称为颈助,是一种先天性异常颈部及锁骨上窝可触及硬块。
一般在X线检查时才发现)、前斜角肌综合征(因炎症而发生痉挛时如患者头向对侧强度旋转时,可使疼痛加剧及挠动脉搏动消失)、也可见于锁骨下动脉瘤和肋骨一锁骨综合征。
十四、水浸足
实际上是冻伤的一种长期浸于海水中的船员可发生此类情况。
起初足部苍白并丧失知觉,离水以后足部充血而发红发热,出现瘀斑及水癌,同时伴有剧烈疼痛及感觉异常以后可发生雷诺现象的血管痉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