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
完成浅谈徐志摩的诗歌之美
浅谈徐志摩的诗歌之美班级:091003姓名:罗宇学号:20092680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了徐志摩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自然美等的特点和风格,表现出徐志摩的诗歌的独创性,独特的自然风格。
徐志摩的诗歌时总会被一种熟悉的气息所感染,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味出其诗的意蕴。
关键字:绘画美,自然美,绘画美,含蓄美,意向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因为其诗歌总是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
诗歌主题多为歌咏爱情与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抒唱爱与美。
徐志摩的诗歌之所以如此清新优美,一方面是因为他留学在外,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观,这一人生理想便是他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信仰,另一方面是他深受前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所提出的“诗歌三美主张”的影响。
徐志摩将自己的才华与“诗歌三美”深深的结合在一起,使其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以下几个角度浅析徐志摩诗歌中的美。
徐志摩自然美意象美民族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新文学,无疑是从反传统起步的,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叛逆者无可回避的文化基因仍然对他们产生着深层的影响,即便像徐志摩这样始终坚持了西方人文精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立场的现代诗人,在他的新诗创作中,也仍然较多地受制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规范。
这种规范甚至构成了他诗艺美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哀而不伤的中和美在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基础上形成的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的审美习尚。
这一审美习尚对中国的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孔子的“思无邪”直至明代朱熹的“中庸主义”,中和之美已发展到了极端。
作为封建社会的卫道者,这种审美标准不乏其消极意义,为后世许多革新者所极力抨击,但它也确有可取之处,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正是继承了它积极的一面,明确提出要“用理智来节制情感”,主张和谐、含蓄、蕴藉,反对感情的一泻无余。
二、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感情的本真和意象的清新、自然上。
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
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中学赵定芳2012年9月3日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中学赵定芳电话:摘要:爱情是文学艺术千古不衰的永恒主题,爱情对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徐志摩的创作与情爱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明显。
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共写了约三百多首诗,其中爱情诗约七十余首,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
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
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爱情诗;执著;追求自由爱情是文学艺术千古不衰的永恒主题,爱情对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徐志摩的创作与情爱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明显。
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共写了约三百多首诗,其中爱情诗约七十余首,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
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
徐志摩还曾说过,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诗歌与他无缘。
他之所以提笔写诗,是因为林徽音。
诗人在遇见林徽音后,被林徽音的文学才华所迷住,并迅速坠入爱河。
他用诗歌来与林徽音沟通,向林徽音表达他的爱。
当徽音最终决定与徐志摩的老师的儿子梁思成结婚时,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的诗歌产量也剧减。
如果没有爱情,徐志摩就不可能写出入此感人肺腑的诗歌。
诗人一生为他的理想作了不懈的努力,心灵的抗争,顽强地活着,苦苦地恋着他的诗、他的路、他的爱……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爱情,既浪漫、绮丽而又忧伤、哀怨,最终都以悲剧收场。
正因为这样的情爱历程,诗人创作了一首首浪漫凄怨的灵魂之歌。
那么,徐志摩的诗歌是如何爱情这一主题的呢?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徐志摩的诗是人之天性自然直率的流露,从思想内涵上说,自《诗经》开始,一方面单纯的为情而情,另一方面将爱情作为标榜之物。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性和艺术风格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性和艺术风格摘要:徐志摩的神思妙想以及他的浪漫情怀,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从上个世纪初期流传到了二十一世纪。
本文从徐志摩早期的作品分析入手,探讨了徐志摩敢于揭示苦难,呼唤社会公平的思想倾向,指出徐志摩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处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的祖国和民众,怀有怜悯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期待,不畏艰难的追求以及失望、悲观、颓废的情绪。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融会了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民歌的精华,兼取欧洲浪漫派诗人的风格样式,积极、认真地在现代白话格律诗的原野上耕耘,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清新的诗风。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思想倾向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被称为“唯美派”的诗人,对他的评价历来毁誉不一。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他的诗歌,不能不惊叹他的诗含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惊叹诗人诗的触角之灵敏,惊叹诗人对于自然细致入微的想象的本领,惊叹诗人丰富的想象以及比喻的新奇,惊叹诗人构思的精巧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惊叹诗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倾向。
徐志摩的创作生涯只有短短的10年。
就在这10年当中,他给人们留下了近三百首的诗作,结集为四本诗集,分别是《志摩的诗》(1922~1925年)、《翡冷翠的一夜》(1925~1926年)、《猛虎集》(1927~1931年)、《云游》(1927~1931年)。
从他的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的思想倾向性,也可以欣赏他诗歌特有的艺术风格。
下面,笔者就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性和艺术风格进行一些探讨。
一、揭示苦难,呼唤社会的公平衡量一个诗人的艺术成就,要对诗人的作品进行整体把握,而不能从既有的观念出发妄加评论。
以前的评论家总认为,徐志摩是一个颓废派的诗人,他的诗除了艺术上有一定的审美意味,内容方面乏善可陈。
实际上,徐志摩有不少诗作揭示了民众苦难,思想性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我们以《俘虏颂》、《大帅》等诗作为例,来探讨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倾向。
“干什么来了,这'大无畏'的精神/算是好男子不怕死?--/为一个人的荒唐/为几元钱的奖赏/闯进了魔鬼的圈子/供献了身体,在乌龙山下变粪”。
散文: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标准版)
散文: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20xx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
他的诗,风格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篇【1】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篇【2】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
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
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3.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篇【3】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ps: 一生再也不敢那么勇敢,为你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篇【4】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掠夺,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爱情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可是,一加一却不等于二,就像你加上我,也并不等于我们。
这种叫**的情啊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先闭上双眼。
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篇【5】你说你不好的时候,我疼,疼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你说你醉的时候,我疼,疼的不能自制,思绪混乱。
我的语言过于苍白,心却是因为你的每一句话而疼。
太多不能,不如愿,想离开,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移情别恋,却太难,只顾心疼,我忘记了离开,一次一次,已经习惯,习惯有你,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关于徐志摩的爱情文章诗歌篇【6】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 ;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 ;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 ;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 ;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是啊,我总是一个人,你从来不曾来过,我也从来不曾出现在你的世界※本文作者:※。
透过诗歌读懂徐志摩的情
透过诗歌读懂徐志摩的情透过诗歌读懂徐志摩的情导语:徐志摩被称为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的盟主,他的才华,醉人的诗句,让多少人为之折服。
对于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而言,徐志摩的诗歌倍受青睐。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分享的徐志摩诗歌的情感特色,欢迎大家阅读!一.情与本我的放逐通过康桥的水波我认识了这样一个诗人,一个勇于做真自己的人,一个情字至上的人。
他因爱而生,而在他短暂的生命里,他又是一个努力追求真爱、追求本我的人。
鸿蒙太空,谁为情种?我想他当之无愧。
最是那温柔的一瞥,便将他的心魂摄了过去。
在异国他乡,一个才华绝不亚于美貌的女子,彻底地征服了志摩寻爱的灵魂。
从此,林徽因的名字便和他牢牢地拴在一起,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
爱情是美好的,在康河之上泛舟,撑一支长篙,在月与虫鸣的陪伴下,他们完成了彼此心灵上的契合。
一花一世界,一情一片天。
放肆地爱着,爱得那么心无旁骛,爱得那么惊天动地,甚至都忘了外面还有一个世界。
少年岁月,青春时代,单纯的生活让两个相爱的人忘乎所以,让人看了都会觉得,如果人生能有这样一次爱恋,还会再奢求什么呢?但是,现实往往有很多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剧。
志摩毕竟是一个已有两岁孩子的父亲,更是一个就算他一再排斥但毕竟有婚姻证明的妻子。
林徽因明白爱下去的后果,所以她理智地退出了。
但是志摩不行,情字给予了他无限的`勇气,他用一个人的肩膀扛起了与整个社会对抗的大旗。
那个时代,离婚两个字显得那么不动听,那么让人嗤之以鼻,但是为了爱,他努力向前冲,就像飞蛾扑火,就算前方是烈焰,他也奋身不顾。
那么决然,那么让人心疼。
二.生命的终点还是情那是一次怎样的聚会,一下子将他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身上。
她舞姿曼妙,体态轻盈,舞池里她就是一个骄傲的公主,等待着他人赞赏的目光。
于是,又一个女子的名字与志摩纠结在一起。
陆小曼的生活因为有了志摩而变得丰富,徐志摩的人生因为有了小曼而重新焕发了生机。
火一样的爱恋迅速地燃烧着彼此,世界上再也没有苦与酸,留给彼此的除了爱还是爱。
【课外阅读】从徐志摩诗歌特色看其爱情观
【课外阅读】从徐志摩诗歌特色看其爱情观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比喻生动,重视意境的创造,他的爱情诗在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诗歌唱纯真的爱情,委婉而优美,表现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大多写得真挚、热烈、温柔、清新。
徐志摩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有自由,有美,他以其天真、直率、有趣味的情怀性格和超然的态度对待一切,云游短暂的人生。
作为近现代中国文坛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徐志摩和胡适都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显赫的地位。
两人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相近之处。
本文试图通过重点分析徐志摩的诗歌特色探究其爱情观,同时通过比较两位诗人所持的爱情观、婚姻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生实践,从中窥见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并从中感受与推思近代文化人的个性特点和心路历程。
潮乡海宁,素有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名人之地的美称,翻开海宁的历史文化名人名册,不得不提到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他是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对中华新文化的建设与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诗歌、散文受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志摩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
《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一、徐志摩生平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徐志摩诗歌的抒情特色(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徐志摩诗歌抒情的审美积淀摘要徐志摩的诗所以动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风貌,这种抒情风貌,深受了中国古代诗歌对抒情的基本审美要求,徐志摩自幼及长皆深受古代传统文化之教育及儒家思想的中庸特点的影响,使其在诗歌表现上具有温柔敦厚的抒情风貌。
他的启蒙教育基本上是在私塾中进行,有打下了较为深厚的古典底下。
在徐志摩的大部分诗歌中都体现了传统文学中的意境,意象特点,儒家思想的中庸和含蓄,甚至道家思想的自然,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传统。
以《再别康桥》为例,诗人将那种浓郁的离别化的淡雅、缥缈。
从头到尾表现出对自我的压抑,对情感的克制,但在整个诗中,只是恣意渲染康河的美景,没有困难以割舍的别情而泪下。
这是其创作深受民族传统文化规范的影响。
徐志摩是新月派之核心人物,曾致力于新诗之格律化,非但讲究体裁协韵及声调之完美,对新诗那风格意境的追求亦极为严谨,不仅提高新诗的学术性,亦增强新诗的艺术魅力,将当年的新诗推向时代的高峰,深深的影响了新月派后起之秀们的诗风,是开辟新诗途径的文化先锋!本文重点是从民族文化传统对徐志摩诗歌影响的角度对徐志摩诗歌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作些分析。
故将中国旧体诗与徐志摩新诗作对比,且尚须符合“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审美风貌。
举些情景颇同之作,互作对比。
关键词: 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审美积淀,民族传统文化引言曾被印度诗圣泰戈尔称为“诗哲”的新月派著名诗人徐志摩,于七十九年前的一个冬夜,在山东济南南郊泰山南峰间的一场空难中机焚身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使中国当年的新诗坛殒失了一颗光芒四射,举世瞻仰的彗星。
徐志摩的天赋才华,获得海内外儒林同道的一致赞赏,其风流潇洒、浪漫不羁的性格,赢得许多才女红颜的爱恋及痴狂,其短暂的一生,却为世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诗文精品。
同时亦留下许多浮生韵事,让世人去评论。
徐志摩之诗歌为何会使人为之情醉,为之感动!其主要原因是他的诗作,带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抒情风貌。
浅析徐志摩诗歌情感魅力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个很有声望的诗人。
感情极其丰富,而且相信感情的力量,可以改造人生,改造世界。
所以他的文字异常热烈、真诚、富于感人的魔力。
尽管徐志摩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浪漫诗人,但他在诗中却极力做到有节制的表现,不让感情泛滥成灾。
这种以理性节制情感为原则的美学主张与“中和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本文通过对其诗歌情感的简要分析,领略徐志摩在其诗歌中所表达独特情感魅力。
他的一生却曾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正是这种追求和痴迷与现实的不协调,使他的诗歌表达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情愫;丰富的爱情经历,又不得不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内心的万种柔情;诗歌中离愁别绪更是表达得柔肠百结,却有甜蜜忧愁,构成了徐志摩内心独特情感世界,魅力无穷。
关键词:情感哀而不伤柔情万钟甜蜜忧愁浅析徐志摩诗歌情感魅力王慧勇徐志摩自诩“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
”因此,他的“心灵的活动是冲动性的,简直可以说是痉挛性的”。
“感情是我的指南,冲动是我的风”。
他心头凝聚这般感情,赋予生灵们以情、以语,高歌长嚎,放任不羁,正如一匹野马驰骋在茫茫草原,蹄印载着他的活力。
N·爱伦堡说过一段名言:“一部作品,不论它写得多么有才气,如果它的思想、秉性和感情不一致,就会失去吸引力。
”我们读徐志摩全部的诗歌作品,不单是为了认识当时的社会生活,或是从中受到什么教益。
诗歌的使命决不仅仅在此。
特别是徐志摩的诗。
我们更需要的是诗人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通过读者心灵折射的情感魅力。
一、抒怀理想,哀而不伤。
徐志摩虽然生命短暂,他的一生却曾执拗痴迷地追求“爱、自由、美”——现实中的和梦幻里的。
徐志摩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一种“爱、自由、美”的理想。
他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现实社会里不仅不易开花结果,还常常遭到扼制与摧残。
徐志摩的文学情怀
徐志摩的文学情怀徐志摩,中国现代诗坛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文学作品以细腻婉约、感性纯美而著称。
徐志摩的文学情怀承载了他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独特思考和感悟,成为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徐志摩的文学情怀的探讨。
一、对生活的热爱徐志摩倾注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他的作品中常以描写自然景观为切入点,呈现出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
例如,他的诗歌《晚钟》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下的钟声,把他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色相融合。
这种温婉的感性诗歌风格,展现了徐志摩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的追求。
二、对爱情的追求徐志摩被誉为“爱情诗人”,他的诗歌中多以爱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人的深情厚意。
徐志摩的爱情诗歌如《再别康桥》、《爱你等于爱生命》等,既展示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又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无尽思念。
他笔下的爱情情感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传递着他对爱情的理解和对情人的真切关怀。
三、对人性的思考除了对生活和爱情的热爱外,徐志摩的文学情怀还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他的作品中常常探讨人性的复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他的诗集《薛涛诗选》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对于人性的无尽追问。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他对人性的思索和发人深省的文学才情。
总结一下,徐志摩的文学情怀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而独具匠心。
他的作品带给读者内心的触动和共鸣,使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正是这种文学情怀,让徐志摩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成为了一代诗人的典范。
无论是当代还是后人,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股深沉的文学情怀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徐志摩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
徐志摩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徐志摩,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浪漫主义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徐志摩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本文将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主题和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
徐志摩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那个时期正值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的浪潮兴起,西方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渗透到中国。
徐志摩在青年时期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深深被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爱情的热情所吸引,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的创作主题。
其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主题主要围绕着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展开。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和对爱人的深情厚意。
例如他的《再别康桥》一诗中,通过对康桥的描绘和对与爱人的离别的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外,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同时,徐志摩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他通过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再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意境。
他善于运用象征和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歌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读起来如同一首首动人的乐曲。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简练,却又富有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诗歌作品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读者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徐志摩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但又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他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爱情的追求,也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意境。
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
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中学赵定芳2012年9月3日试论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中学赵定芳电话:摘要:爱情是文学艺术千古不衰的永恒主题,爱情对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徐志摩的创作与情爱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明显。
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共写了约三百多首诗,其中爱情诗约七十余首,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
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
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爱情诗;执著;追求自由爱情是文学艺术千古不衰的永恒主题,爱情对文艺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徐志摩的创作与情爱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明显。
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共写了约三百多首诗,其中爱情诗约七十余首,占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徐志摩曾讲过“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
没有爱情,徐志摩根本不会成为诗人,更不用说驰名中外,流芳百世。
徐志摩还曾说过,在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诗歌与他无缘。
他之所以提笔写诗,是因为林徽音。
诗人在遇见林徽音后,被林徽音的文学才华所迷住,并迅速坠入爱河。
他用诗歌来与林徽音沟通,向林徽音表达他的爱。
当徽音最终决定与徐志摩的老师的儿子梁思成结婚时,志摩受到沉重的打击,他的诗歌产量也剧减。
如果没有爱情,徐志摩就不可能写出入此感人肺腑的诗歌。
诗人一生为他的理想作了不懈的努力,心灵的抗争,顽强地活着,苦苦地恋着他的诗、他的路、他的爱……他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爱情,既浪漫、绮丽而又忧伤、哀怨,最终都以悲剧收场。
正因为这样的情爱历程,诗人创作了一首首浪漫凄怨的灵魂之歌。
那么,徐志摩的诗歌是如何爱情这一主题的呢?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徐志摩的诗是人之天性自然直率的流露,从思想内涵上说,自《诗经》开始,一方面单纯的为情而情,另一方面将爱情作为标榜之物。
徐志摩诗歌论文
徐志摩诗歌论文徐志摩诗歌论文徐志摩诗歌论文摘要徐志摩的诗作品具有特殊的认识作用和美学价值。
诗作在感情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究等诸多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体现其特殊的美学价值。
又充满着理想主义的光芒。
本文主要探讨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而探讨其诗歌的三美。
关键词徐志摩《再别康桥》桃花源浪漫主义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
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
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
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
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
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
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
”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
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
徐志摩诗选浪漫主义的细腻情感
徐志摩诗选浪漫主义的细腻情感徐志摩,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细腻、浪漫的情感而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徐志摩诗选浪漫主义的细腻情感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在徐志摩的诗歌中,细腻的情感贯穿始终。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娴熟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
例如,在他的《再别康桥》中,诗人抒发了对学业告别的情感。
他细腻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这种细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表达,引发共鸣。
其次,徐志摩的诗歌展现了令人动容的浪漫主题。
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亲情、友情等浪漫主题,让读者陶醉其中。
例如,在他的《寄小读者》中,诗人用温暖的词语描述了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读者的关怀和祝福。
这种细腻而深情的描绘,使诗歌散发出难以抗拒的魅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徐志摩的诗选也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热爱。
他用美丽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比如,在他的《月夜忆舍弟》中,诗人通过对月亮和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舍弟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界美好的赞美之情。
这种浓烈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倾慕,使诗歌既富有感染力,又具有美学意义。
最后,徐志摩的诗选透露出他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
他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思考。
例如,在他的《我与春天有个约会》中,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这种对人性的思考和情感的挖掘,使徐志摩的诗作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徐志摩的诗选浪漫主义的细腻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细腻的情感描绘、浪漫的主题、对自然界和人性的关注,都使他的诗歌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
通过阅读徐志摩的诗选,我们可以被他浓烈的情感所打动,感受到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些细腻情感的展现,使他的诗歌与读者之间建立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让读者体验到了诗歌的魅力与力量。
徐志摩浪漫的诗人
徐志摩浪漫的诗人徐志摩,20世纪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作家,以其浪漫主义的诗篇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热爱与追求,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美。
本文将带你一起探索徐志摩作为浪漫的诗人的特点和他诗歌中的不同主题。
一、徐志摩的浪漫主义特点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意象。
他对自然、爱情以及人生的感悟都以深情和细腻的笔触表现出来。
他的诗作不仅情感深沉,而且语言上也非常富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符号,使诗歌充满了美感和韵律。
二、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主题徐志摩的诗作中经常出现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自然形象的运用。
他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色和情感融入到一起。
例如,在他的《春浅花格未能开》中,他以婉约的笔触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温暖。
三、徐志摩诗歌中的爱情主题爱情是徐志摩诗歌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他以纯粹和浪漫的理念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
他将爱情与自然相结合,通过对爱情的赞美和思考,传达了深情和温柔的情感。
他的爱情诗歌富有感染力,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在《再别康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他以深情的笔调表达了离别和思念之情。
四、徐志摩诗歌中的人生主题徐志摩的诗作也涉及到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对一些普遍人生话题的探索,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他的诗作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例如,在《再别康桥》中,他表达了对前途的无限向往和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
五、徐志摩诗歌的传承与影响徐志摩的诗作对后世诗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浪漫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思想内涵,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诗歌作品广为传颂,不仅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也成为了后来文学艺术的重要参考。
总结:徐志摩作为浪漫主义的诗人,通过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表达和思考,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他的诗作不仅情感深沉,而且语言艺术性极高,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分析徐志摩爱情诗
分析徐志摩爱情诗徐志摩开辟了中国现代新诗新的传统,他的爱情诗有什么特点呢?徐志摩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独特的,开辟了中国现代新诗新的传统。
他的诗歌作品中,有大量描写爱情和抒发爱的情感的,这些诗歌展现了绘画美、音乐美的美学风格,读他的诗歌仿佛置身在美丽的康桥、唯美的校园,聆听一曲动听的浪漫主义歌谣。
他的爱情诗迥异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而是营造了一种彰显自由、和谐和唯美的艺术空间,这种美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情的不同表达诗歌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体裁相比,具有用较少的文字表达较为强烈的感情特点。
在徐志摩描绘的爱的世界里,表达的爱情是多样的,仔细品读可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爱情诗,这类诗歌通过诗意般的意境展现爱情中的离别与忧思,在爱情的世界里,离别也是唯美的,轻盈的,萦绕着五彩的爱情之梦,留给读者们一片美妙的遐想。
这种情感是和缓的、恬静的,带着些许的忧伤。
这种类型的爱情诗歌将爱情展现为一种含蓄的情感,在享受爱情的甜美同时伴随着微微的忧愁。
另外一类是在诗歌中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的演进,表达一种激烈而充满热情的爱恋,《翡冷翠的一夜》中,出现了天堂、地狱、生和死这些激烈的表达,纵使投生五百次,只要存在这让我痴迷的爱,我都愿意;这首诗歌当中的爱不但是执着的,更是伴着一份飞蛾扑火的勇气,即使死去也要不分日夜的飞翔,而你就是天上的星光,隔着星光,心却贴在一起。
这样强烈的感情不仅让读者的内心情感随之涌动,伴随着这激烈的表达,仿佛自然万物在爱情的映衬之下已经黯然无光,连同太阳、甘露和花朵所有美妙的事物通通消失,而只要你出现,即使隔着天,却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这种类型的爱情诗展现了爱情的另一面特征:热烈的爱所带来的爱的超强能量,能够让人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超越生死的界限。
徐志摩通过诗歌独特的语言表述将爱情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爱的灵感》则用很长的篇幅渲染爱的无比巨大的力量,爱能给人不可理解的英勇和胆,只有爱能使人睁开眼,认识真,认识价值,只有爱能使人全神的奋发。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钟英【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
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
【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人生。
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
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
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
”他的诗歌也是“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
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徐志摩1921 年始作新诗,“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
”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
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1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芳园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2007-09-12 23:10:28| 分类:感情生活| 标签: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有三大特点:一、理想主义浪漫情怀,二、浪漫主义人生观,三、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和彷徨。
【关键词】浪漫主义浪漫情怀浪漫主义人生观愤懑彷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才子,从头到脚充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徐志摩,虽然因其年仅三十五岁便遭遇空难猝逝,创作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年春——1931年冬)但却给后世留下不朽的著作和永恒的思想本文将从其诗歌浪漫主义形成的思想,浪漫主义色彩,极其浪漫主义悲剧的形成几个方面去简单论述。
一、徐志摩浪漫主义思想的形成对于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源泉,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徐志摩的浪漫源于英国剑桥留学时的康桥。
徐志摩曾经深情的把英国称为他的灵魂再生之地,在那里他不仅迅速成长为西方式自由的知识分子,而且成为了一名诗人,在因英国剑桥大学的两年留学期间,他深深地被西方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所吸引成为一名全身心投入的崇拜者。
也正是在这里,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剑桥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母校,在这里徐志摩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海洋。
剑桥的生活对徐志摩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思想、志向、性格气质都有剑桥的烙印。
他曾经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吴昆在他的《论徐志摩及其诗歌艺术》中提出了徐志摩复杂的人生成就了其诗意的提炼,因为他把人生的全部复杂性作了诗意的提炼,而这一切,要不凭借诗人的笔墨,常常是难以曲尽其幽的。
徐志摩虽出身于一个封建、买办的富裕商人家庭,但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和“五四”精神的濡染,使他成为一位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他的自然灵气的天性,在剑桥的特殊文化浸染下醇化为追求自由、灵感和艺术的浪漫气质。
浅论徐志摩诗歌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
浅论徐志摩诗歌艺术风格及形成原因导语: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徐志摩是一位屈数可指的大诗人之一,他本身是学政治学的,却醉心于诗歌创作,虽然一生短暂,却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现代汉诗作了重要贡献。
徐志摩的性格洒脱不羁,追求浪漫,他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徐志摩热烈追求“爱”与“自由”,同他潇洒空灵的个性,不受羁绊的才华完美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灵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徐诗风格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清新明丽,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一、意境优美,意象新颖意境,又称为境界,中国古代诗歌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
徐志摩的很多诗歌都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他的诗歌讲究诗情画意,既有发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又有如景似画的生动美妙的自然环境。
这种主观情思和客观事物互相交融的情景,在艺术上称之为“意境”。
而意象和意境似相通,但又不完全一样。
意象是指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像,简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于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在现代汉诗史上对意象的创造,徐志摩首屈一指,他诗歌中的意象蕴涵着新颖而鲜明的美学特征。
徐志摩诗歌意象丰富,“飞”、“水”、“云”、“花”、“月”、“星”等意象经常出现,有丰富的思想内函。
这些意象新颖别致,内蕴丰富。
徐志摩诗歌中,有很多“飞”的意象,比如《雁儿们》“雁儿们在云空里飞”,《雪花的快乐》里“雪花”的“飞扬,飞扬,飞扬”,《黄鹂》里的“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但它一展翅,/冲破密云,化一朵彩云”。
徐志摩用“飞”来象征他追求的“自由”,“飞”的意象是他浪漫气质的体现,是他灵动个性的写照,以无拘无束、轻盈飘逸展示了生命自由的本质。
诗歌意象总是同诗人独特的感受相关,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乡村里的音籁》、《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涡堤孩新婚歌》等诗中出现形式多样的“水”的意象,如波心、漪绒、银波、清露、轻波、清泉、大海等。
徐志摩的浪漫
徐志摩的浪漫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
在他的作品和人生中,浪漫主题被深深地融入其中,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本文将通过对徐志摩的作品和生平的探讨,揭示他的浪漫主题所呈现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徐志摩的创作理念与风格徐志摩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追求着一种浪漫主义的理念,他将个人情感与对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热爱融为一体。
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爱情、梦想以及生命的许多情感的表达,这些都是他对浪漫主题的追求。
他对爱情的描述非常细腻,而且充满了情感的力量。
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中的浪漫主题,常常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句子表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创作的魅力。
二、徐志摩的爱情观徐志摩的浪漫主题主要体现在其对爱情的独特诠释和表达上。
他的爱情观呈现出一种热情、执着和追求完美的特点。
在他的作品中,爱情被赋予了一种神圣而高尚的意义,他强调了爱情的纯粹和高贵。
同时,他也揭示了爱情的痛苦和无奈,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感人和令人动容。
徐志摩通过他的作品,向读者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对爱情的追求,这使得他的作品永远不会被时间所淡化。
三、徐志摩的人生与浪漫徐志摩的浪漫主题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贯穿在他的人生中。
他的一生中经历着许多挣扎和追求,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都展现了他独特的浪漫情怀。
他的人生充满了激情和对美的追求,他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保持着对人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徐志摩的浪漫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中,这使得他成为一个令人敬佩的文学家和人物。
四、徐志摩的浪漫主题的现代意义徐志摩的浪漫主题对当代读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的作品中所呈现的浪漫主题是人性追求的真实写照,他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给予了当代人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徐志摩的作品也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对浪漫与梦想的追求,这对于关心和尊重个人情感、提高自我内在素养的现代人来说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论徐志摩的诗歌的论文
论徐志摩的诗歌的论文徐志摩的代表性诗论都是散文体的文学批评,也都体现出“跑野马”的风格特征,乘兴而发,率性而作,恣意驰骋想象,快意抒发胸臆,大量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迥异于严肃的教科书式批评,也迥异于排斥比喻、想象的纯粹理性思辨,与传统的妙悟式批评与西方的唯美印象主义批评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一道奇观。
徐志摩诗论一以“性灵”为宗的诗歌创作观徐志摩曾留学英国,受到雪莱、拜伦、华兹华斯和印度田园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但他获得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滋养,更是他们诗中所蕴含的“性灵深处的妙悟”。
徐志摩认为,有性灵才有真诗,写诗就是性灵的自然流露,而性灵得之自然,需要培养和保全。
不过,他并未对“性灵”一词的具体含义加以说明。
《志摩全集》的编者赵家璧指出,“他常用这个词,意指inspiration”。
赵家璧又说徐氏常鼓励他的学生去参观美术展览和听音乐演奏,因为这两者“同样是触动着性灵而发的”。
综合考察徐志摩在各种语境下使用的“性灵”一词可以推断出,他所谓“性灵”,兼有灵感、灵性、性情等义,也可以是灵感与性情的结合。
由于徐志摩所谓“性灵”,兼有“性情”之义,因此,他的“性灵”说就可以说是明清“性灵派”诗论的现代延伸。
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清代性灵派主将袁枚所谓“性灵”,均以人之情为内核。
袁宏道在揄扬“独标性灵,不拘格套”的诗风的同时,对“情与境会,顷刻千言”的激情写作格外赞赏。
袁枚则更是明诏大号地主张“性情之外本无诗”。
徐志摩虽然不曾直接提及明清“性灵派”的诗论,但他的“性灵”说显然与袁宏道、袁枚的观点相契合,同时又融入了西方浪漫主义诗学崇尚情感、崇尚创作自由与自我表现的内在精神。
徐志摩多次以“野马”自况,如他说,“我的笔本来是一匹最不受羁勒的野马,看到了一多的谨严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但我素性的落拓始终不容我追随一多他们在诗的理论方面下过任何细密的功夫”。
“野马”是现实秩序之外的存在,无拘无束,任性驰骋,既不像战马一样供人驱驰,更不愿成为乖顺的家畜,由人饲养,任人驭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钟英【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
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
【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人生。
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
“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
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
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
”他的诗歌也是“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
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徐志摩1921 年始作新诗,“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
”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
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1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
一、浪漫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徐志摩是一个被称为创造思想比较复杂的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毁誉参半。
“评论家们以《再别康桥》等来概括徐诗的价值,是一个极大的偏差。
”他们认为:“《再别康桥》、《山中》一路诗,有轻灵婉约之美,温馨的图像与温存的心意相融合……”但是“外形光润与美听,毕竟只能与温婉的情思微淡的内容相谐媲,只能综合成一种小巧的美,一种更富古典诗艺色彩的美,与现代生活呼唤的现代诗美相去辽远,一个诗人多写这一路诗,便否认的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婉约、柔丽而轻快的篇章,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更多的是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
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一首《再别康桥》也包括他充满浪漫色彩的短暂的一生。
徐志摩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所谓的“感情线索”也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和追求完美的感情在作祟。
从康桥给他以灵感,从事新诗开始,他就开始了自由不羁的浪漫生涯的开始,他为了向“传统宣战”做了“中国的第一离婚男人”、为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女人身上的半个灵魂,与自己的半个灵魂,合成一个完整的灵魂。
”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
他只因与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从此不涉足官场政界。
而他从孙伏园手中接任《晨报副镌》当主编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我不愿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
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
”直率的浪漫主义宣言。
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斗争行为,小曼在他眼中已成了理想的化身,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越是执着的追求,孜孜地追求着他理想中的世界。
谈到徐志摩诗歌中的浪漫情调,《再别康桥》堪称是他的诗作中的绝唱。
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人们往往用这首诗来评价徐志摩的诗歌成就。
2《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他浪漫生涯的开始,起初徐志摩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思想所吸引,奔向了大西洋。
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他的生活将被诗化,他到了伦敦之后,罗素却去中国讲学了。
茫然之际,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狄更生,他看出了徐志摩的烦闷,劝他换个环境,并安排他到康桥去。
从此徐志摩才接触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康桥开始了新的生活。
康桥是浪漫大师拜伦的母校,志摩在这里一头沉浸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海洋里……康桥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康桥是萦绕他一生的情结。
康桥在他笔下焕发了无穷的魅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有了《再别康桥》,它才显得那么的美丽动人,才会吸引我们宁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也是因为康桥的氛围,给了诗人无穷的才华。
除了《再别康桥》,在他的很多诗作中,我们能够深深的地感受到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句,而有些诗歌甚至就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比如一首短短的《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
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他“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如同他的生命在很多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始终“想飞”的诗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始终生活在自己想象的3世界里,他的所爱是在天上。
他总是以忘情的笔墨写他所向往的飞翔:“那美丽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线,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泄光明的骤雨。
”他有一次在光华大学上学时,一进教师就很兴奋地向学生说“我昨天是从南京飞回来的……从窗口向地上望,多么渺小的地球,多么渺小的人类啊!……我从白云里钻出,一忽儿又躲在黑云去。
这驾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越大海……飞出空气的笼牢,飞到整个宇宙里去。
”反映了他浪漫不羁、渴望自由、要摆脱一切羁绊的热望。
他总是如此这般让人们预感着他不幸的、匆忙的,然而又是美丽的死亡。
”再看他的一首爱情诗《我有一个恋爱》:我有一个恋爱;我爱天上的明星;我爱它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矛盾而复杂的徐志摩,他的执着的爱情的追求也是远离了人间的天上。
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
但是不管是什么主题,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欢乐,徐志摩以欢乐意识为轴心奠定了自己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
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九三一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那里的诗句让人颤抖,惊异……评论家称它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词:现在我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爱是不死的:4我,我要睡……他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浪漫的情调里,带着些许的苦涩的味道,“飞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轻飘飘地像一朵云彩环顾着“天上”的世界,他的精神永远地活在世界的另一个彼岸。
有的人在他的诗歌中听出了悲哀和绝望,而我往往在他的诗歌中听来了他的欢乐,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只是我们无法高攀他的世界……“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
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字句,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
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
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鲜明的。
”他的这些诗歌中对待生命的欢乐气氛,也是来自他对生活的朦胧的理想,他相信他看到的才是真的世界,他即使在讲痛苦和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总是闪耀着让人欣喜的光辉。
即使是现实生活使他失去了“方向”他还是“骑着拐腿的瞎马”寻找光明。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即使累死牲口,甚至牺牲生命,他也相信水晶似的光明,终将来临。
二、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之成因徐志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他最初的志向并不在“分行的抒写”:“在二十四岁之前,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
……” 徐志摩还说:“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新的迷上了浪漫主义诗歌,成为一代抒情诗人,这一转折实在突兀。
因为若按5他的家庭背景,其父富甲一方,有财有势;其妻兄张君劢是民社党主席,张嘉璈是金融界和政界名流,他无论经商从政,前程都是一番锦绣。
可他偏偏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头衔,步入了无业可守的诗道。
但是我们若纵览他的一生,便可窥见到康桥对于他的理想追求以及浪漫性格的形成都有特殊意义。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 年10 月—1922 年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在生活上,他向往英国康桥的浪漫和自由,因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投入一切都按个性生长的大自然神奇美妙的怀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或康河两岸柔和的草地上吃茶看书;在那悠闲的礼拜天,可以看得见划船女郎“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的身影,爱热闹的少年们可以携着他们的女友一同游玩。
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社会中囚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父母包办婚姻等封建主义囚笼中的人性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
是因着他,我才能进康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兴趣也就是这样固定成形了。
”“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艺术上,因为他对狄更生的崇拜,从而受到了他推崇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
他认识和结交了很多英国文化界的大作家、诗人、画家等等。
其中最使徐志摩终生难忘的,是和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
当时曼斯菲尔德显得恹恹病态,但是在志摩的眼里,她仍然光彩魅人。
在他的散文《曼殊斐儿》中,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倾慕之情:“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月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南洋里莹澈的星空,或是艺术界的杰作,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的领会了造作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6性灵……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受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