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一、注重艺术技巧,创设意境,善于比喻。

1、意境优美,回味无穷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2、音乐结构完美统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瑕瑜互见,阳春下里相杂。

1、文字灵动,情感纯真沙扬挪拉一首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诗是简单的,也是美丽的;其美丽也许正因为其简单。

诗人仅以廖廖数语,便构建起一座审美的舞台,将司空见惯的人生戏剧搬演上去,让人们品味其中亘古不变的世道人情!这一份驾诗驭词的功力,即使在现代诗人中也是罕有其匹的。

而隐在诗后面的态度则无疑是:既然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我们更应该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每一寸人生!2、以丑入诗,情感过度渲泄残破一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二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也不饶恕我的肢体: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在情感表达方面,徐志摩通过细腻的笔调和深沉的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意境营造上,他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富有诗意的场景和氛围。

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徐志摩的诗歌通常简洁明了,却又饱含深意,引人入胜。

他对审美的追求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美感和艺术感。

徐志摩的诗歌风格独特,从古典到现代,融合多种风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特色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后人,成为中国文学的珍贵遗产。

【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艺术特色, 情感表达, 意境营造, 语言表达, 审美追求, 风格独特性, 中国现代诗歌史, 影响后人1. 引言1.1 徐志摩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徐志摩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推崇。

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文坛的轰动,也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反映了他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通过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深刻表达,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悟,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

1.2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徐志摩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艺术特色备受瞩目。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播和赞赏,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使其作品在当时及今天仍然备受关注和赞誉。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而著称,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情感语言,细腻地描绘人类情感的复杂与深刻。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借助细腻而感人的意境来传达情感,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表达简洁明了,富有音韵美感,使得他的诗作更加优美动人。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审美的完美,不断探索和追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力求将艺术的境界提升至更高层次。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诗歌语言,使其作品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将继续影响后人的文学创作。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徐志摩的诗歌表达了深刻而真挚的情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生命、人生等主题的深情思考和感受。

语言简练:徐志摩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他善于运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句往往短小精炼,字字珠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像意象丰富:徐志摩的诗歌运用了丰富的图像意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创造了独特的诗意景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抒发个人情感和体验:徐志摩的诗歌常常以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为基础,他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进行情感共鸣,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共鸣力。

多元的主题:徐志摩的诗歌涉及了广泛的主题,包括爱情、友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他通过不同的主题和视角,探索人性、情感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总体而言,徐志摩的诗歌以真挚的情感、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为特色,他通过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对人性的思考,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摘要: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的诗歌思想复杂,但是艺术性较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诗歌感觉敏锐,想象丰富,意象柔美,意境清逸,音律优美和谐,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个性特色;感觉;想象;意象;意境;韵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也是一位引人注目、值得研究的诗人。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他风流倜傥,名噪一时,是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对现代新诗的倡导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朱自清说:“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1933年,茅盾在《徐志摩论》中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徐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

”徐志摩,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为拜见罗素赴伦敦剑桥大学。

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阅读了拜伦、雪莱、哈代、曼殊菲尔、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诗歌,并奠定了其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基调。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

徐志摩从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十年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他生前亲自编选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逝世后又由陈家梦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

尽管他的诗思想内容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较高的艺术性。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的贡献主要在于诗歌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成就。

1.真挚的感情,鲜明的个性。

真正的诗是诗人心灵的悸动,心灵的倾诉,心灵的歌唱。

徐志摩说过“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逃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徐志摩的诗就是带着真情抒写出来的,他在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实感想。

徐志摩的诗歌中有对自由、光明、理想的追求,《为要寻一颗明星》中诗人为了追求光明与理想的境界,一往直前,死而不悔。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作为新月诗派的开创者的徐志摩,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都以闻一多提出的“三美”理论原则为标准,他的许多诗歌都展现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

他的名作《再别康桥》是最具代表性的,处处体现着艺术的迷人魅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徐志摩诗歌的三美特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之作,集中地体现了徐志摩的“三美”艺术创作风格。

1920年徐志摩来到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真正悠闲的生活,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

“康桥世界”波光潋滟,绿草如茵,树木葱茏,碧空如洗。

风光旖旎的康桥河岸边,他仰卧在黄花点缀的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这段美好的生活令他回国后仍魂牵梦绕。

再度回到母校,再次见到昔日的美景怎不让他激动万分。

可很快又要告别这里的美景,告别风光秀丽的母校,怎不让他依依不舍?带着这种情感,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他写下了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诗作。

诗人是如何利用创作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思想感情的呢?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在形式上运用了“三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徐志摩的诗作,艺术性较高,由于他愈到后来愈在艺术形式上着力,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色。

他的诗大多构思精巧,造境新颖,感情纤细而柔媚,真挚而有灵性,诗句玲珑剔透、自然飘逸、富于音乐性,词藻优美精致、洗练清新,音韵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流畅,节奏琅琅上口,诗节匀称、整饬,旋律柔和轻盈。

善用比喻和联想,重视象征手法的应用,从而达到情景交融、情趣横生、意境深邃、余音不绝的审美境界,较好地体现了“新月诗派”诗人的创作风格。

他的诗有自然天性的飘逸轻灵,又有浪漫情调的恣意汪洋的呈现;既有闻一多所倡导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的底蕴与光彩,又有多种诗歌体式的探索与创新。

徐志摩的“优秀的诗章已经构成二十世纪中国诗库里最动人的风景之一”。

朱自清说过:“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与郭沫若。

”矛盾则称赞他“是坦白的、天真的、热情的、肯放声大叫的诗人。

”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形式,有其多方面的独特形态和特异色彩。

一.优美精致的词藻玲珑剔透的诗句先看诗人的抒情名作《沙扬娜拉》。

此诗作于一九二四年偕泰戈尔赴日讲学之时,徐志摩告别日本女郎,“赠日本女郎”的题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诗人与日常用语“再见”为题,巧妙地捕捉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极为生动地写出那一瞬间的感受。

起句中“最是那”三字,写出了“温柔”的“一低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突出了日本女郎温柔低头的动人形象。

接下来诗人选择美好的事物,运用形象的比喻,热情地赞扬了她们:妙龄少女低头道别的羞怯姿态,比作一朵在凉风中摇曳多姿的水莲花。

以花喻人,并不鲜见,但在这里,水莲花洁白素雅的形象同美丽纯真的少女形象,相互映衬,给人以美感。

诗的第三句、第四句又起一波:“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这看似平淡的句子,诗人用匠心独具的重叠反复和移觉通感的手法,再现软语柔声,反复吟咏的情状,这叮咛,这嘱咐,蕴含着几多“忧愁”,几多“甜蜜”,几多眷恋。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徐志摩(1897年-1931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徐志摩诗歌的几个主要艺术特点:1.倾诉个人情感:徐志摩的诗作一直以直抒胸臆、倾诉个人情感为特点。

他在诗中经常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他用散文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友谊、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2.追求自由与独立:徐志摩在他的诗歌中追求自由与独立,表达了他对束缚和压抑的反叛。

他渴望摆脱传统文化与社会观念的桎梏,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和卓越性。

他倡导个性自由、情感自由,主张摒弃束缚和约束,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我实现。

3.留白与意境:徐志摩的诗歌善于运用留白的手法,通过减少修饰、陈述简略的方式,使诗歌留下更多的空间供读者去联想和想象。

他不仅注重表面的描写,更在其中表达了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意境的美感。

他的诗歌常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开启一种神秘而温馨的氛围,使人们产生共鸣和思考。

4.感受自然与传统诗词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包含对自然界的感悟和描绘。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将自然界的美妙与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的内心的交流与共鸣。

此外,徐志摩还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他善于运用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和格律,使其诗作更加韵律优美和形式完整。

5.唯美与浪漫主义:徐志摩的诗歌作品受到了浪漫主义的影响,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爱情、美的追求和理想化的情感。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狂热和渴望,他通过对爱情的歌颂和神秘化的描写,使其诗歌具有浓厚的唯美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包括倾诉个人情感、追求自由与独立、留白与意境、感受自然与传统诗词的影响,以及唯美与浪漫主义情感。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独具个人风格,而且融合了多种传统与现代元素,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徐志摩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还表现出了当时中国文学的特征和趋势。

本文将从语言艺术、主题思想、形式特点等方面探讨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特点。

一、语言艺术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他不仅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和意象,还注重从生活中挖掘出诗歌的素材和表现形式。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具有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等多重艺术特点,如《再别康桥》中“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和《长恨歌》中“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等都是徐志摩诗歌语言艺术的代表。

二、主题思想徐志摩的诗歌主题和思想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

他在诗歌中反映了个人情感、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探索,同时也关注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生活的现实。

徐志摩的诗歌主题和思想在当时中国文学中是比较前卫和开放的,如《再别康桥》中表达的爱国情怀、《长恨歌》中反映的女性境遇、《绝句》中体现的人生哲理等都是徐志摩诗歌主题和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形式特点徐志摩的诗歌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和风格,而是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

徐志摩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传统形式,也有自由诗、散文诗等新兴形式。

他在诗歌中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创造出了独特的诗歌语言和形式。

综上所述,徐志摩的诗歌艺术具有多重特点和鲜明的个性,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和人文精神,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徐志摩的诗歌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欣赏。

徐志摩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略论

徐志摩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略论

徐志摩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略论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独具特色,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题材选择、诗歌语言、意象运用等方面,略论他的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一、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
徐志摩出生于 1897 年,成长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时期。

他在留学美国期间,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回国后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使得他的诗歌创作既具有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又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徐志摩的诗歌题材选择
徐志摩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抒情诗,又有表达对爱情、人生、自然等主题的哲理诗。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选取独特的视角,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表达出自己对生命、自然、爱情等主题的独特感悟。

三、徐志摩的诗歌语言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简练、生动,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短小精悍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语言还常常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

四、徐志摩的诗歌意象运用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起到了点缀诗歌的作用,更起到了传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作用。

他的诗歌
意象往往是独特、富有象征意义的,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独具特色。

他善于运用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表达对生命、自然、爱情等主题的独特感悟,同时他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他的诗歌既有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朦胧美、意境美、节奏美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自由,他的一生创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就在于他将意境、意象、韵律共同组成的诗歌整体之中,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朦胧美、意境美、韵律美、意象美之中。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朦胧美。

徐志摩善于选择使用具有空灵色彩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在他的创造早期还是在后期,他的诗歌中都采用了许多来自大自然的意象。

例如:“清风”、“云草”、“雪花”、“明星”、“大海”、“浪涛”、“秋叶”、“青松”、“幽谷”、“田野”、“卷烟”、“云彩”、“橹声”等等。

这使诗歌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诗中的意象都具有朦胧美,这些意象使读者深深的迷恋这种朦胧之美,感受诗歌的美妙。

“那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花,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美的忧愁”——沙扬娜拉! ”这首《沙扬娜拉》在一开始便以一个构思巧妙的比喻,描摹了一个少女的娇羞之态, 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娇羞, 两个并列意象贴切的重叠在一起, 人是花, 花亦是人, 已经很难让人分辨清楚, 但却可以使人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

“沙扬娜拉”也因此成为日语“再会”一词最美丽和富有诗意的解释。

这首诗简单, 但也美丽,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

那萍水相逢, 执手相看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

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在这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 同时又输入了心灵暖处的情感才变得充满轻柔、动态、朦胧之美。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意境美。

徐志摩的很多诗歌都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他的诗歌讲究诗情画意,既有发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又有如景似画的生动美妙的自然环境。

请结合作品谈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

请结合作品谈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

请结合作品谈谈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①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徐志摩常用奇特的想象、比喻,造成新奇、美妙的意象,用暗示委婉含蓄造成新颖、美妙的意象。

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称比那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

《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连续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喧响的"琴弦"翻飞的"粉蝶"四个富有浓郁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

《婴儿》用一个行将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构思不落俗套。

②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他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音节是诗的血脉。

在他大量的四行一节的抒情诗中,徐志摩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手法,《雪花的快乐》里“飞扬、飞扬、飞扬”的连用,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平添了旋律感。

在用韵上,他多方采用西洋诗押韵的方法《先生!先生!》用随韵(AABB),《为要寻一个明星》用抱韵(ABBA),《他怕他说出口》用交韵(ABAB);使诗韵在和谐中显出变化。

③章法整饬,灵活多样。

徐志摩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

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地长短错落,又大段整齐、匀称。

④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徐志摩的诗富于想像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词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 吉林 教 育
ML UNZ ONGH NG E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甘 肃省 会 宁县 韩 集 乡袁 咀 中学 李炳 文
徐 志 摩 的 诗 歌 创 作 取 得 了极 高 的艺 术 成 就 ,犹 如一 朵 奇 葩 绽 放 在 中 国现 代 白 话新 诗 之 园 。他 的 诗 意 念 完 整 、 写深 刻 的 内 心 、 味独 特 、 典 和 白话 乃 至 俗 话 糅 杂 一 体 , 于 写 实 , 韵 古 善 又善 于 写心 念 , 用 回环 的 形 式 使 诗 圆润 , 其 核 心 又 是 心 灵 的追 求 , 利 但 刊 。闻 一 多 先 生 关 于 新 格 律 诗 的“ 美 ” 论 , 公 认 为 是“ 月 三 理 被 新 派” 诗歌 特 色 的标 志 。 三、 章法 整 饬 , 灵活 多样 徐 志 摩 作 为新 格 律 派 的代 表 诗 人 , 分讲 究 诗 形 和 章法 。 十 他
形神贴切 日本 女郎温 柔多情 的神态, 既纯洁无瑕 , 又楚楚动人构
思 之 精 , 象 之 新 , 这 首短 诗 包 涵 着 体 味 不 尽 的 意 蕴 , 示 出 意 使 显
花》 《 桥》 《 之成 为徐 志摩诗风 的代 表作 , 、康 和 风》 不仅是表面 语 言风格 的一致 , 更重要的是 内在灵魂气韵 的相吸相连。 以说这 可
平 中 见 奇 不落 窠 臼 , 示 出 诗人 非凡 的艺 术 天 赋 。 些 精 巧 的意 显 这 象 , 过 诗 人 的 妙 笔 点 染 , 一 个 个 跃 动 的 火 焰 闪烁 着 灵 性 的光 经 象 芒 。在 《 扬 娜 拉》 , 是 那 一低 头 的温 柔 , 一 朵 水 莲 花 不 沙 中 “最 象 胜 凉 风 的娇 羞, 一 声珍 重, 一 声珍 重, 一 声 珍 重 里 有 蜜 甜 的 道 道 那 忧 愁 一 沙 扬 娜 拉 !寥 寥 四句 , ” 使人 恍 若 身 临其 境 。 一 朵 不 胜 用“ 娇 羞 的水 莲 花 ” 附 素 以 贤 惠 闻名 于 世 的 日本 女 子 , 丽 动 人 , 比 美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20世纪最伟大的华语诗人,是被誉为“新华文学的代表”的文艺家。

他的著作和诗文在文坛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非常有价值的艺术文化遗产。

回顾徐志摩诗
歌的艺术特色,总体而言,徐志摩诗歌有着非常特殊的文体和表现形式,特别是他的文化
和文学理念,其评论性十分强烈,倡导新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民主精神。

具体而言,徐
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首先,徐志摩诗歌表达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

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
的思想,强调一个国家的完整性和力量,这反映了他激情的爱国主义。

此外,徐志摩酷爱
东方文化,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

他把自己的文化思想融入其创作作品中,富有思想性。

其次,徐志摩诗歌的内容充满了思考,对琐事的深刻思考,运用简洁的语言,智慧的
情感,徐志摩的诗歌反映出他独特的视野,彰显他多次见解及士思辨的能力。

此外,徐志摩的诗歌把艺术符号与抽象的思想认知相结合,有力的表达了他对时代的
不满,他把人们的心灵触动,他以简洁的表达诉说着现实中激烈矛盾冲突和深华文化中内
心抗争,让人们更深地理解和能思考到某种层面,令阅读者动容。

最后,徐志摩诗歌充满了情感,将情感和抒情相结合,使诗歌充满心灵洞察力和张力,让人们有所体悟,而不是被一味励志事实类文章所刺激,传达出真挚的友情和深情的爱。

总体而言,徐志摩的诗歌兼具新的诗歌理论和时代氛围,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特别
强调个性表达和解构。

他给人留下的,不仅是理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的文化启示,为大众普及伟大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歌鉴赏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歌鉴赏

《雪花的快乐》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所作的诗歌。

他借雪花的纯洁,飘逸,潇洒,自由等特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抒写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全诗综合借用了借物抒情、对比、拟人等表达手法,把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等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诗歌鉴赏:
一、借物抒情
《雪花的快乐》借用了“雪花”这一自然元素,通过对其特点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在诗人笔下,雪花是“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是“飞扬,飞扬,飞扬”的,它的轻盈、飘逸、纯洁,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的写照。

二、对比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雪花不去那冷寞的幽谷、凄清的山麓和荒街去惆怅,而是认准自己的方向,乐观自信,专心致志,矢志不渝,强调了雪花(也是诗人自己)的坚定和执着。

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雪花的特性,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三、拟人
诗人在诗中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雪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

雪花“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甚至“紧贴着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这些描述都使得雪花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特征,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更为生动和形象的表达。

四、艺术特色
《雪花的快乐》在艺术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优美的意境、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语言表达上。

诗人通过雪花的形象,创造出了一个纯洁、飘逸、潇洒的意境,使得诗歌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既生动又形象。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1000字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1000字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1000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其艺术特色鲜明,值得深入探讨。

以下是对该诗艺术特色的详细分析。

一、情感表达的含蓄与深沉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他没有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康桥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他的情感变化。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真实、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意象的独特与鲜明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意象,如“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康桥的美景,也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鲜明、生动,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

三、节奏的和谐与优美徐志摩的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烈。

在《再别康桥》中,他采用了押韵和反复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和谐、优美。

这种节奏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记忆,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四、主题的深刻与独特《再别康桥》的主题是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忆。

徐志摩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

这种主题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使得该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也使得该诗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文化底蕴的深厚与丰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该诗的文化背景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英国文化和现代文学等多个领域,这种跨文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该诗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艺术魅力。

同时,徐志摩在诗歌中引用了许多中外文化元素,如“轻轻的我走了”这句诗就源于中国古典诗词,这种引经据典的手法也使得该诗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修辞手法的多样与创新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长于构思及旋律,完美体现出新月派诗歌创作的艺术追求,现试简述于下:
一、讲究音韵和节奏的音乐美
徐志摩强调诗的音乐性,善于把握每首诗的“诗感”去寻找相应的诗律,通过重叠、反复、排比等手法造成回环往复的音乐效果。

如《再别康桥》开头四行反复使用“轻轻的”,极富节奏感。

于音韵上,徐志摩善于采用西洋押韵的方式,表现出多种押韵方式,如《雪花的快乐》中的随韵(AABB),《去吧》中的交韵(ABAB)。

二、注重意象营构的构思技巧
徐志摩诗作融合东西诗的艺术精华,营造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意象,以此丰富了新诗的艺术世界。

如《沙扬娜拉》中以“不胜娇羞的水莲”比喻日本女郎的神态,既写出其楚楚动人,又写出其纯洁无暇。

总之,徐志摩善于在瞬间的灵感袭来中捕捉事物的特点,赋予其以丰富的内涵,化为充满诗意的意象。

三、整饬而华美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继承了新月派所主张的诗歌格律化创作,但其讲究诗的形式与章法却不受其拘囿,整饬之中富有变化。

如《再别康桥》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一三行稍短而二四行稍长,诗行大体整齐而又错落有致,首尾呼应,读之能感受诗人起伏的情感波动。

四、明丽优美的语言特色
其语言讲究华美明丽,善于在配合音节的同时传达出诗人的情绪感受,于极富韵味的语言中深含丰富内蕴。

如《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语言从容而淡雅,更于中显现出偶然的不可把握与迷离之感。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是什么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是什么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是什么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

那么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希望对你有帮助!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是民国时期文坛的一股清泉,他的诗集中西之所长,清新自然,感情细腻,意境深远,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对后来的现代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其性格、感情和人生经历是紧密相关的。

从小生活富足的徐志摩不仅纯净、真实、热情,而且极具所谓的天才。

他这种难掩的才气被人所认知和看重,并为自己的人生“引”来了第一位女子——发妻张幼仪。

虽然后来家境逐渐衰落,但少年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诗歌就如同他的所作所为惊世骇俗,他家有妻小,却大胆的追求林徽因,甚至书写诗歌和信件表诉衷情,不惜为林徽因与怀有身孕的妻子离婚。

与林徽因感情无望后,他又不顾世俗和家人的阻扰,与朋友的妻子陆小曼相恋、结合,他对于爱情的狂热和偏执,注定了他的痛苦。

他的痛苦宣泄在诗中,成为一种独特的韵调,这种痛苦也成全了他诗中的情感和灵魂,成就了他的诗名。

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中最为突出的一点。

另外,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中极具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基础理论,又加入了个人的实践和创新,他的诗歌形态饱满,意境悠远,既有创新的格律,又有传统的神韵。

同时,他又摒弃了空洞散漫的文字,将有灵魂的内容和思想作为现代诗的核心,将看似严肃、呆板的内容用美轮美奂的方式展现出来,饱含愁绪却又细腻感人。

徐志摩写作风格徐志摩写作风格是比较婉约的,当他温婉的时候他写的诗歌就像是一弯清月一样,恬静朦胧又充满了神秘,当他热情的时候,他的感情就像是火一样灼烧着别人。

徐志摩的诗就像是他本人一样,没有经过世俗的污染,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干净澄澈。

在他的诗里面,他经常会使用各种方法来比拟,他将漫天的雪花看作是他自己,将很多东西都赋予生命,这就是他,这就是他的诗。

徐志摩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略论

徐志摩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略论

徐志摩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略论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自由和个性。

徐志摩的诗歌作品表现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反叛和对于个性和自由的追求。

他倡导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受传统文化束缚,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

第二,感性、浪漫的艺术风格。

徐志摩的诗歌充满了感性和浪漫的色彩,他善于运用音乐性的语言和意象,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美感。

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诗意的表达和心灵的交汇。

第三,注重意境和抒情。

徐志摩的诗歌注重意境和抒情,他借助自己的诗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且通过精细入微的描写和构思,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动。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感性和浪漫的色彩。

他通过自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精细入微的描写和构思,成功地表达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性格经历上密不可分的。

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

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在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

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

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

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守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为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但又存有自己独有的课堂教学,这主要彰显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指出每一种诗体都存有其合适的内容去充填。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就是很存有创造性的,他勇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集结成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缔造代莱体式,敢于为新诗拓展代莱格律,意境迷人,浪漫。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跟有深度。

闻一多谈诗歌格律时谈及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获得了较好的彰显很贯彻落实。

茅盾曾抨击徐志摩的诗歌《不晓得风那一个方向吹起中说道至:“我们能表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废弛,音调就是铿锵的。

但是这位诗人说我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

”但是诗歌并不是以表达内容的多少、好坏论胜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就是抒发里一种心情,这就是一种感情的表达。

诗歌所贯穿的内容因该是多方面的,特别就是抒情诗,对感情的表达的多样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就是一首诗歌胜败的一个关键标准。

现在这里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眼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

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

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

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

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

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

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

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

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

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

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

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

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

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

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民众,目睹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诗人精神感到十分压抑。

愤满,他要呐喊“我想——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精暴的嗓音。

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诗人要鼓励读者到民间去,听衰老的,疼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服的,懦怯的,丑陋的,罪恶的,自杀的”灵魂的呻吟。

由于理想的狂热,爱的深沉,随之而来的失望的痛苦也就是特别强烈。

这使得徐志摩在直面人生,用"半干的墨水"移情寄慨时,总是同情多于批判,伤感多于愤怒,忧叹多于呐喊,颓唐多于昂奋,诗稿多呈"残破的花样"。

在他眼里,"民族的破产,道德,政治,社会,宗教,文艺,一切都是破产了的。

"绝望、残毁、荒唐、沉沦、惆怅、凄冷、徘徊、破碎这些字眼大量出现于他的笔下。

他伤心"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他诅咒"谁敢说人生有自由,星光在天外冷眼瞅,人生是浪花里的浮沤";他忽而高呼,要用"自剖的一把钢刀","劈去生活的余渣,为要生命的精华",忽而又流露出厌世遁世的情绪,宣扬"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都将"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散见于徐志摩诗集里的这些"残破的花样",反映了诗人头脑中的矛盾,思想上的混乱。

对处在三座大山重压下的祖国和民众,他怀有怜悯心。

这些诗歌都是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徐志摩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①。

(二)构思精巧,意境优美,情感纯真的抒情诗。

如《沙扬娜拉》、《车眺》、《再别康桥》。

这部分诗歌的共同特点是:文字清雅秀丽,意境幽谧恬淡,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请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沙扬娜拉》寥寥四句,使人恍若身临其境。

用"水莲花"比附素以贤惠闻名于世的日本女子,美丽动人,形神贴切;用"不胜凉风"来描绘告别之际躬身还礼的日本女郎,更增添了这形象的温柔和娇羞之态。

那一声声轻柔甜润的"珍重",悱恻动人地蕴藉着友人们(或许是情人)因愉快的相会,而带来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诗没有正面塑造人物形象,没有具体叙述活动场面,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故事内容,仅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普通的告别语,就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确实不同凡响。

最后,诗人摹日语"再见"之音道了一声"沙扬娜拉",再度渲染了这似水的柔情,吟咏出一个意蕴幽深的回音。

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也是一首流传很广、久唱不衰的抒情歌谣。

美丽的康桥(即剑桥),曾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过重要的地位。

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欲望都是在这里形成的。

爱情诗等:如《猛虎集》第一首《我等候你》,描绘的是一个痴情的男子等候情侣赴约时的内心活动,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这不来于我是致命的一击,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阳春,叫坚实如矿里的铁的黑暗,迸出来的,血液里激出来的,性灵中跳出来的,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他在诗中尽情地表述着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对自然和爱情的热爱。

正是这种坦荡率真的情感,使徐志摩的诗总是显得那样自然天成,绝少人为的斧凿之痕,散发出一种自然的“生命水”般的活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如那些怀人念旧的诗篇②。

因为作者记忆中那些美好和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情感,所以那些景物都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那云彩、金柳、青荇、波光、水影因情感而着色,因情感而美。

康桥曾见证过往昔的美好时光,可如今物似人非、人去楼空,这里藏着多少常人难以承受的人生遗憾!这里每一片风景都浸染着情感,情与景融合无间,才可能表现出那一份“志摩式”的洒脱和无奈。

其次,看似信手拈来的物象,实则是苦心孤诣地构成的意象。

又有着一些非常个性化的方法和效果。

这些形象,都是人们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在英国浪漫派诗人的诗作中似曾相识的,但经过诗人徐志摩感情的孕育,又具有了独特而新颖的特色。

二、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一)徐志摩的诗歌多以口语化的词语入诗。

如:《残诗》怨谁怨谁这不是青天里打雷关着,锁上;赶明儿瓷花砖上堆土!别瞧这白石台阶儿光润,赶明儿,唉,石缝里长草,石板上青青的全是霉!那廊下的青玉缸里养着鱼,真凤尾,可还有谁给换水,谁给捞草,谁给喂要不了三五天谁翻着白肚鼓着眼,不浮着死,也就让冰分儿压一个扁!顶可怜是那几个红嘴绿毛的鹦哥,让娘娘教得顶乖,会跟着洞萧唱歌,真娇养惯,喂食一迟,就叫人名儿骂,现在,你叫去!就剩空院子给你答话!《残诗》写于清朝末代皇帝被逐出皇宫的时候。

,《残诗》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语言上,全诗用口语写成,这在作者的全部诗作中也是相当突出的,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采用社会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来描绘满清上层阶级的败落景象。

本来卑下与高贵在昔日有着森严的界限,但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原先强盛的现已残败,作者用市井语言去写显贵宫庭的败落,脱尽了宫庭的脂粉气,还原了世俗的纯朴自然,在语境和情调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这是仅用书面语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然,《残诗》中的日常口语,经过了作者精心提炼,已经没有日常口语的零乱芜杂,可说是“珠圆玉润”。

在诗的句法与章法的安排上,《残诗》也有独到之处,它不象徐志摩的其他许多新诗那样,在句法和章法上注重排比和对称,相反,这里追求的是句子结构的错杂,力避句子结构的类同,虽然整首诗在外在形象上齐整得象块豆腐干,但句子结构极其灵活多变,句子与句子之间是一种松散的、自由的流动关系,加之作者不断地变化句子语气,用疑问、反诘、感叹、否定语气来避免过多的直陈句,表达出一种变幻不定的思绪,增强了诗内在的张力和弹性。

(即用铺叙的手法展现昔日的豪华显贵、借以感慨今日的冷落残败),直白石台阶、凤尾鱼、鹦鹉,这些意象本身就能让人联想到宫庭昔日的豪华显贵;他也直接从表现“今天”着手,预示昔日的一切都将褪去原有的色彩、将消隐原有的存在:瓷花砖上将堆积灰尘、白石台阶也要长草和生苔、珍贵的凤尾鱼将要饿死、聪明而刁钻的鹦鹉不再有人理会,展示出一幅由盛而衰的封建帝王没落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鹦鹉这一意象的选择在深化意境、渲染情调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鹦鹉出现前,满清废宫的败落景象被统一在一种无声的寂静的视觉画面中,鹦鹉的声音打破了这种寂静,出现了听觉喧闹,但随即这种听觉的喧闹又与“空院子”一同归于沉寂。

以有声衬托无声,就显得更加寂静了,废宫的景象也就愈显得败落,语言的精练是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古往今来的诗人大多致力于诗歌语言的锤炼。

③(二)象征,比喻,反复是徐志摩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从徐志摩的这些自白中,我们不难看到两点:第一,《婴儿》不是对真实的人的诞生的描写,它是象征性的,是一个凝聚了作者情感和愿望的诗歌意象,寄托着诗人对“一个更光荣的将来”的期待;第二,它是站在绝望的边沿唱出的希望。

理解了这两点之后,我们会进一步明白,作品中的“婴儿”与产妇的关系,也是理想与时代环境关系的一种象征。

或许可以说,难产的“婴儿”象征着民主自由的社会理想,在“生产的床上受罪”的产妇,则是当时正受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军阀双重压迫的中华民族。

④(三)徐志摩诗歌中的“三美”闻一多先生提出了新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

建筑美指的是节与节的匀称和整齐。

绘画美指的是词藻。

如:《为要寻一颗明星》、《沙扬娜拉》、《沪杭车中》、《再别康桥》、这些诗歌中三美都有体现,特别是《再别康桥》就是“三美”最好的文学形式的体现。

《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