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徵明隶书千字文
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集
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全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③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
②杵(chǔ):棒槌。
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训练。
文徵(zhēnɡ)明习字文徵明临①写《千字文》,日②以十本为率③(lǜ),书遂④大进。
平生于⑤书,未尝⑥苟且⑦,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⑧精妙⑨。
(注释)①临:临摹。
②日:每天。
③率:标准。
④遂:于是,就。
⑤于:对,对于。
⑥尝:曾经。
⑦苟且:随便,马虎。
⑧愈益:愈加,更加。
⑨精妙:精致巧妙。
[1](理解字词)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以十本为率(用)B.书遂大进(书写)C.或答人简札(有时)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因此)[2](感知句义)写出画“”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正确选择)能说明文徵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4](正确选择)文徵明“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是()。
A.有兴趣,肯用功B.练得多,人聪明C.练得多,不随意D.不随意,有耐心[5](评价人物)读了短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文徴明临写《千字文》文言文
文徴明临写《千字文》文言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徵明(1470年-1559年),字太虚,号东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在明代中期以后期书法家尔立于吴门,有“吴门四家”之誉,为吴中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
文徵明的书法风格宏伟大气、清秀秀丽,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临帖所写的《千字文》在书法史上也有着曼妙的地位。
《千字文》是北魏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名篇,是颜真卿为教子书写的一篇千字文章,迄今流传下来,深受后人喜爱。
以下是文徵明所临写的《千字文》的文言文版本:大哉千字,宏伟之文也。
举天地设日月,启江山化生息。
臣万乘,辞元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斯人之幼。
辨物类则云征,审欠款而有心。
温故之知新,足养民而弘文。
阴如无隐,阳若含辉。
后为采茂果,其绳庐俊倚非曾是。
言之哑于冯唐,乾之它然于轧与雌雄性必异。
射夫深耕而作礼,列序之溥曙天火之雄也。
终日而喇白,反态风领作力,有治瞒否,归穷自穷蒙也云乎。
思修八之言让,感亡之覆、从实者至乎万一。
耗乐邸隶,雀巢、绀致夜曼林水,吴者之南犹可人劫是,唐人逐於面倚而其材,在主一之式部一下,接息是一巧神。
居万家京车,岂毛孔之矣也五来之过,巨矣人知己安是且从亡,尧省楼曰之之妄!放裒此文中,文徵明将颜真卿的《千字文》进行了临写,并在书法上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他在书写过程中力求稳健雄浑,字体刚劲有力,气势宏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文徵明所临写的《千字文》不仅是对颜真卿原作的致敬和传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他通过这样的行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使之流传千古,为后人学习和借鉴提供了珍贵的书法材料。
文徵明临写的《千字文》不仅是一篇关于文字意蕴的佳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
他所展现出来的书法造诣和才华,不仅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愿我们能够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第二篇示例:文徴明临写《千字文》文言文文徴明(1470-1525),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誉为“文徵明节度”。
(完整版)中国书法发展历程
张玄墓志铭
《云阳伯郑长酞为 亡父母等造像题记》
张黑女墓志 北朝•北魏
千字文——欧阳询
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 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 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 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 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 信风。
苕之水诗卷 元陆居仁
篆书 元周伯琦
急就章卷 元邓文
高都护骢马行 明董其昌
宋
克 书
宋克在明初书法艺术成就最高。
法 他兼善章草、楷、行和草书。章
草笔画瘦劲挺拔,以健美见长;行、
草书也吸收了章草的波势。他的
书法古雅遒劲,技艺娴熟。
王宠书法
隶书明文徵明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 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 王宠四子依赵孟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 笔调亦绝代,王雅宜风流儒雅 。
康有为称石鼓文“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我,自有奇 采。”
其书体为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文字 。
帛 书 展 示 了 书 法 墨 迹 的 出 现
汉
帛
马王堆帛书
书
老
子
甲
本
秦代篆书
小篆也称“秦 篆”,是秦国 的通用文字, 大篆的简化字 体,其特点是 形体匀逼齐整、 字体较籀文容 易书写。在汉 文字发展史上, 它是大篆由隶、 楷之间的过渡。
秦隶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西汉, 鼎盛时期在东汉后期。
隶书,亦称汉隶,是 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 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 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 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明代文徵明的个人简介
明代文徵明的个人简介文徵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明代文徵明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生平文徵明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十一月六日(1470年11月28日),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于成化八年(1472年)与吴宽、杨一清、司马垔、桑悦等同榜进士,成为家族中首位进士,成化十年(1474年)任永嘉知县自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
文徵明少时即享才名,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八年(1495年)26岁到嘉靖元年(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
嘉靖二年(1523年),54岁时,文徵明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此时其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心中悒悒不乐。
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潜心诗文书画。
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文徵明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时为嘉靖三十八年二月二十日(1559年3月28日)去世,私谥贞献先生。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
文徵明习字
原文: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
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
,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参考内容
阅读启示
对待学习要像文征明一样具有认真写作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并且要认真对待每次作品。
选文赞扬了明代著名大书法家文征明学习书法一丝不苟的精神,这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我们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章通过对文征明习字经历的记叙,为了突出文征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仔细认真的精神。
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马虎草率;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如果希望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会成功。
文徴明练字坚持不懈的事例
文徴明练字坚持不懈的事例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从小就有很多很厉害的老师。
跟吴宽老师学习古诗文,跟父亲的同事李应桢学习书法,跟明代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画画。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旧时的启蒙读本),以每天写十本为标准,书法就迅速地进步起来。
平时对于写字,他也从来不马虎。
有时给人回复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湛绝妙。
沪教版2022年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沪教版2022年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②契③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④乎?①涉:跋涉,就是“度过江河”的意思。
②遽(jù):急遽,立刻,表示时间紧迫。
③契(qì):动词,用刀子雕刻。
④惑:迷惑,这里指“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坠于水(__________)(2)入水求之(_________)[2]请说说列句子的意思。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析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戒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面的字词。
(1)尝:_______ (2)竞走:_______(3)唯:_______ (4)信然: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你认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文征明书四体《千字文》
文征明书四体《千字文》
一、文征明简介
1. 基本信息
- 文征明(1470 - 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2. 艺术成就
- 在书法方面,文征明诸体皆能,尤擅小楷。
他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颇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其行书受智永、赵孟頫影响,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而隶书则古雅质朴。
1. 内容简介
- 例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开篇几句就从天地宇宙讲到季节变化。
2. 历史意义
1. 四体书法的特点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2. 艺术价值
- 书法艺术的多元展示 - 传承与创新
- 文化内涵的丰富体现
四、学习建议
1. 临摹学习
2. 对比分析
3. 文化理解。
2021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题
2021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版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个和“精卫填海”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综合训练。
欧阳苦读(文言文)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苦读(白话文)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
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
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
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
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
______________。
[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家贫无资(______)教以书字(______)及其稍长(______)或因而抄录(______)昼夜忘寝食(______)惟读书是务(______)[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
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_____________,还进行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文徵明 千字文
文徵明千字文文徵明,字子安,号石谷,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明代文坛“四大家”之一。
他以才情卓越、书画造诣深厚而著称,作品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本文将从文徵明的生平经历、艺术特点、作品赏析三个方面,对他进行全面介绍。
文徵明生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渥,因此他的学识和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他从小喜爱书法和绘画,对于文学也有浓厚的兴趣。
后来,他担任过举人、监生和官员等职位,但他更喜欢自由的文化生活,因此多次辞官,专心从事书画创作。
他的生平经历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石,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文徵明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中。
他的书法擅长楷书和行书,字体方正、刚劲有力,笔画挺拔有力,犹如行云流水,给人以舒畅、自由的感觉。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他对山水的描绘精准而细致,运用墨色变化,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在人物画方面,他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性格特征,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而有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文徵明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篇以千字形式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人们学习汉字。
文徵明在书写《千字文》时,不仅仅是抄写,而是在字形的基础上,注重字的气韵、结构和构图,使每个字都具有艺术的美感。
他的《千字文》在字体笔画的变化上丰富多样,以正楷为主,但也融入了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使得《千字文》成为了文徵明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明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千字文》之外,文徵明的其他作品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例如他的山水画作品《玩山图》,画面中山水秀丽,水墨流淌,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又如他的人物画作品《善童行春图》,画面中人物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总的来说,文徵明是明代文坛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才华横溢、作品精美绝伦,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徵明四体千字文高清版
文徵明四体千字文高清版一、介绍1.1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523年),字子安,号松雨,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是明代中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文人三杰”之一。
1.1.1 文徵明的生平•1470年,文徵明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士族家庭。
•1489年,文徵明进入明成祖朝的国子监学习。
•1501年,文徵明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进士称号。
•1506年,文徵明因为不满明武宗朝的腐败现象,放弃了官职,开始以艺术为业。
•1523年,文徵明逝世。
1.2 四体千字文四体千字文是文徵明创作的一篇千字文,以楷、隶、篆、行四种字体写成。
这是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的一次探索和创新,也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珍贵艺术瑰宝。
二、四体千字文的意义2.1 体现文徵明的独特风格文徵明以其擅长四种字体的书法而闻名,四体千字文正是他将这四种字体融入到一篇文章中的杰作。
这篇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也彰显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2.2 表达文化内涵四体千字文通过千字文的形式,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和象征,展示了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2.3 丰富书法形式四体千字文的创作,使文徵明的书法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通过四种不同的字体,他展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
三、四体千字文的结构3.1 篆体部分篆体部分是四体千字文的开头部分,也是最为独特的一部分。
篆字作为古代的一种字体,有着古朴、雄浑的风格,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3.1.1 篆体部分的特点•线条遒劲有力,筆画簡潔而厚實。
•字形方正,符合篆書的特點。
•筆劃多為橫、豎、撇、捺,角度明確。
3.2 隶体部分隶体部分是四体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隶字作为古代的一种字体,有着流畅、优美的特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2.1 隶体部分的特点•线条流畅而有韵律感。
•字形流畅,书写风格自由灵动。
•斜线和直线的组合运用巧妙,装饰性较强。
3.3 行楷部分行楷部分是四体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行楷是一种书写速度较快、形状较简化的字体,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中要害,端坐不倒。
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注释)①选自《护生画集》。
②以;用,使用。
③视:看。
④遂;就,于是。
⑤复;语,又。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省略的人物。
例:(猎人)中(母熊)要害(1)(__________)端坐不倒(2)(__________)近视之(3)(__________)戏于水(4)(__________)死而不倒[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母熊之所以抱着巨石死而不倒,是因为怕石头落下伤了自己的孩子B. 猎人终身不打猎,是因为他被母熊那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C. 因为母熊的三个孩子正在石头下的水中嬉戏,所以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猎人的子弹[4]给故事换个题目,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母爱的姿势B. 端坐不倒的母熊C. 猎人入山[5]展开想象,写写母熊被击中的瞬间,它的神态和心里想法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女娃。
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3]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 堙:_______________[4]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各小孩______,只有王戎_________。
[2]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浮出。
[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______)A.一群儿子B.一群孩子C.一个叫群儿的孩子(2)彦博以盆取水。
(______)A.所以B.于是C.用[2]“群儿谋取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球掉进树洞之后,群儿和文彦博分别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1)群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彦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文彦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轻松阅读快车。
藏王的使者唐朝( )时,藏( )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内地求婚。
内地的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
好多国家都派使臣来求婚。
唐朝皇帝决定让使臣们比比智慧,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那里去。
第一次,皇帝让使臣们分出一百匹马中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
别的使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
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通用
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通用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陪客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
父适他往。
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
客有问,则谨答之。
客去,儿送至门外。
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父适他往。
()A.合适B.恰好C.舒适[2]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
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
④闾(lǘ)里:乡里。
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_________。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下面对文中第二句话的标点,最恰当的是()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
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综合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陪客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
父适他往。
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
客有问,则谨答之。
客去,儿送至门外。
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父适他往。
()A.合适B.恰好C.舒适[2]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__)(2)众皆弃去(__________)(3)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水迸儿得活。
(2)光持石击瓮破之。
[4]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学奕①弈秋②,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④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⑥而射之⑦。
虽与之俱⑧学,弗若之矣。
为⑨是⑩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奕:下棋。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②秋:是人名。
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③诲:教,教导。
④其:其中。
⑤鸿鹄:天鹅。
⑥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⑦之:这里指代鸿鹄。
⑧俱:一起。
⑨为:同“谓”,认为。
⑩是:这个人。
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
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另一个,结果。
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释)①选自《淮南子·天文训》。
②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
③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后裔。
④维;绳子。
⑤绝;断。
⑥焉;这,这里。
⑦潦:路上的流水、积水。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颛顼失败了。
(_______)(2)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的柱子撞折了。
(_______)(3)因为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
(_______)(4)因为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了。
(_______)[2]共工触山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愿望。
A.争做帝王B.探索自然、征服自然C.改变宇宙D.改变土地[3]下列对共工的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B.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C.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D.有勇无谋,性格暴躁,偏激任性,破坏环境[4]在我读过的神话故事里也有像共工那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
[5]你赞成共工触山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弃:______________(2)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方:_____________(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面的词。
弃:_______ 是:_______ 方:________[2]文中加点的“之”指代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文中的这个故事衍生出来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5]说说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③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
②杵(chǔ):棒槌。
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1]从上文中找出与加点词意思相关的单音词。
(1)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反义词:________)(2)豹视之,顾谓三老(近义词:________)[2]填空。
“豹视之”的“之”指___________,“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一句中的“之”指___________。
2022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
2022年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外比较阅读。
语段一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①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
渴④,欲得饮⑤,饮于河、渭(wèi)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⑦。
未至⑧,道渴而死⑨。
弃⑩其杖,化为邓(dèng)林B11。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②逐走:追赶,赛跑。
③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④渴:他感到口渴。
⑤饮:喝。
⑥河、渭:黄河与渭河。
⑦大泽:大湖。
⑧未至:没有赶到。
⑨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⑩弃:遗弃。
B11邓林:桃林。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故为精卫为:①化为( ) ②因为( )(2)夸父与日逐走逐走:①走路( ) ②赛跑( )(3)河、渭不足河:①河流( ) ②黄河( )(4)道渴而死道:①路途中( ) ②道理(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夸父逐日》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呢?选择恰当的评价打上√。
(1)目标远大( ) (2)气魄非凡( )(3)不自量力( ) (4)追求光明( )(5)意志坚强( ) (6)决心坚定( )[4]比较两个故事,完成填空。
《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________故事,我觉得《精卫填海》中想象最丰富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中想象很奇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两个故事,选一选。
(1)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的愿望。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中要害,端坐不倒。
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注释)①选自《护生画集》。
②以;用,使用。
③视:看。
④遂;就,于是。
⑤复;语,又。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省略的人物。
例:(猎人)中(母熊)要害(1)(__________)端坐不倒(2)(__________)近视之(3)(__________)戏于水(4)(__________)死而不倒[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母熊之所以抱着巨石死而不倒,是因为怕石头落下伤了自己的孩子B. 猎人终身不打猎,是因为他被母熊那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C. 因为母熊的三个孩子正在石头下的水中嬉戏,所以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猎人的子弹[4]给故事换个题目,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母爱的姿势B. 端坐不倒的母熊C. 猎人入山[5]展开想象,写写母熊被击中的瞬间,它的神态和心里想法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①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③。
(注释)①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
②校(jiào):通“较”,比较。
③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大臣们的表现是:_________,曹冲称象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