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呐喊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呐喊读书笔记
《呐喊》是一本短篇小说的结集,作者是鲁迅,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
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呐喊》读书笔记篇一:
《呐喊》的作者鲁迅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其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间考上进士,当上翰林,后在朝廷任内阁中书。在
绍兴,周家是一门望族,然而鲁迅的父亲周伯夷在考上秀才之后屡试不中,周家想让在朝
廷任官的周福清打通关系通融一下,周福清疏通官场后让周伯宜去作弊,不料被别人举报,正在上海的周福清听说儿子被抓就迅速回到绍兴自首。为疏通关节,鲁迅的母亲变卖资产,向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监候斩”,虽然周福清可暂时保命,
但每年行刑时他仍有被处崭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用大量的钱财去
送礼,贿赂官员。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七年,周家也由小康转入了困顿。不一样的家庭背
景当然使鲁迅有不同的生活历程,鲁迅的家道衰落给他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这类似于曹
雪芹在家道衰落后作出《红楼梦》,同时也告诉人们作弊的好处:你的后代有可能成为下
一个鲁迅。
鲁迅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后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于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这本
小说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其书内容在此不多叙述。鲁迅作《呐喊》正值五四革命精
神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痛苦,引起疗救
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者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
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深层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关于《呐喊》的读书笔记可从研究鲁迅的一生说起,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及发
展功不可没。就文学上看,他是少有的以批判旧社会而成名的作家,然而他又十分独特,
比如说同时代的胡适,也是开创者之一,胡适以文学革命的实质为主,可看作是理性的,
同时代大部分人都以文学实质为主却不关心中国的实质现状,而鲁迅则以敏锐的洞察力关
注社会,从而使中国人发现自己,追求新的民-主、自由,他开创了真正自我批判的先河,至今中国的所谓“社会主义作家”都不敢自我批判,但许多有见识的年轻人已受到鲁迅影响——这是令人欣慰的。
鲁迅的一生是成功的。他选择了许多正确的道路,在历史上留下了隽永的一笔。鲁迅
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至今无人超越。同时代的朱自清所作的《荷塘月色》,修饰严重,着意为文,假若夹杂在其全集中,观之情有可原,而教科书中
单独此篇为一课,使中国的中学生深受不良影响,高考作文少有佳作,多辞藻华丽空空无
一物,实属不该,朱先生作此篇时年纪轻轻,有文无质尚且正常,然有的人推崇此文便引
之以课本上,给朱先生留下恶名,这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故有人称“出名要趁早”是完全
不符合逻辑的,其结果就是无名也早,鲁迅就是中年成名的典范。鲁迅的文学艺术是自然,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说他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可想而知,但艺术是自然的流露,
真正的艺术是不需修辞的,鲁迅做到了这一点。鲁迅的文章有十分独立的尊严,正如当年
文学聚会时,徐志摩一来从不谈文学而只谈喝茶穿衣、打牌玩鸟一类的事,文学社顿时就
热闹了,于是鲁迅骂徐志摩是流氓。鲁迅是从不吝啬用文字表达愤概的,因此有人形容他
的文字如一道闪电,正能刺中人心怀。鲁迅的文学思想性深,他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进
行了广泛地思考,他从溃败的封建社会中走出来,然而又朝他所经历过来的腐- 败的社会
进攻,致力于为真理与自由而斗争,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鲁迅的号召力影响力强,
在当世难以匹敌,他是毫无争议的可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这已被世人共认,从当时
到现在,他的影响还在延续,这是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家中少有的。鲁迅的渗透力强,
在许多文学巨著上都能看到对鲁迅作品的精辟理解,均有独到开先河之风,鲁迅的文学几
乎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呐喊》读书笔记篇二:
似曾记得这样一句话:伟大的作品初读时总是让人觉得厌烦。读了鲁迅的《呐喊》后,发自内心的赞成这句话。仍记得第一次读《呐喊》的时候,对於里面的小说,个人感觉索
然无味,甚至有一种读不下去的心理,完完全全是逼著自己阅读每一篇小说,读后的效果
非常差,几乎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对於我这样一个还比较喜欢看书的人来说,居然觉得
看书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实在少见。或许鲁迅的时代和我们现在相去甚远,社会文化
背景的巨大差异。鲁迅所写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乏味,完全不知所云。这与众人对
鲁迅文章的极高评价简直是天渊之别。世人眼中,包括许多非常著名的文学家,都把鲁迅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标杆,一个里程碑。毛泽东甚至说过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
第一人,有作家更是直言不讳地称赞鲁迅自身就是一部文学史……而这样一个名垂千秋的
巨人所写的文章,我个人初读的时的体会却是不明所以。我给自己的唯一解释只能是:自
己的文学素养太低,感受不到《呐喊》里面的小说带来的思想冲击。毕竟社会各界的普遍
认同足以证明鲁迅的货真价实,绝非浪得虚名之辈。抱著这种态度,我强迫自己再次拿起《呐喊》,逐篇逐句逐字的“赏析“《呐喊》,每一篇都读得非常认真仔细。结果惊喜的
发现鲁迅的文章真的是越读越有感觉,当读第二遍时,至少不会出现读不下去的冲动,也
能不时感受到鲁迅所写的文章内那悲愤欲绝的情感,但这种极度愤懑的情感,却似乎总也
叙说不出,总觉得还有所欠缺,还有更深沉的内涵可以去挖掘。也许是社会环境天差地别,亦或是文化涵养的差距,我绞尽脑汁,也总是感到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有一种亲近中的隔膜,甚至有时更不知道鲁迅究竟想表达什N。不过,既然已经读了两遍,还是有必要写写看完
之后的心得,努力总结一下阅读《呐喊》后的一些感受吧。
不知道是作者有意安排,还是出版社的编辑无心插柳。《呐喊》里面的小说似乎能够
不经任何修改地和“众”为一。开篇即为耳熟能详的《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
之作。作者用一个狂人的口吻愤怒地向封建社会的专制黑暗发出怒吼,但可悲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