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实用

《烛之武退秦师》实用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运用智慧,通过巧妙的语言 和策略,成功地说服了秦军撤退。这启示我们在面对问题时 ,要善于运用智慧,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困难。这 时,我们需要像烛之武一样,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去分析问 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问题。
融入学校教育体系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中,通过课堂 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 握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
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 文艺作品中,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 的活力。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传统文化将越来越 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 平的提高,传统文化将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 化将更加融合
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 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应 该积极探索两者融合的方式和 途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 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建议加强传统文化 教育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 化,建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 觉性。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 传统文化传承人才,为传统文 化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秦穆公撤兵
在听取烛之武的分析后,秦穆公果断决定撤兵,并与郑国结盟。这一决策过程充分展现了 秦穆公的审时度势和注重利益的特点。
郑文公悔过
在危机解除后,郑文公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勇于承认和改正。这一情节展现 了郑文公的知人善任和勇于改过的品质。
03 实用价值与启示意义
智慧谋略: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学会了冷静应对危机
面对秦国的进攻,烛之武并没有 惊慌失措,而是冷静分析形势, 制定出了有效的退敌策略。这也 启示我们在面对危机时,应该保 持冷静,理智应对。

从成语“秦晋之好”看《烛之武退秦师》

从成语“秦晋之好”看《烛之武退秦师》
丰 满形 象 起 来 。
坦率地说 , 初中生对家乡味道并没有直观的认识 ,
形载体 。 在明月的光亮下 , 在思乡的情绪中 , 那颗枣核
其实已经在“ 她” 的心中发芽。
家乡乃至于家庭对于初中生来说 ,可能并没有那种纯
粹的家乡味儿 ! 这种家乡味只有在离开家乡后 , 才能散 发 出来 。 到那个时候 , 思乡之情不再是浓烈 的酒 , 而是
从成语‘ ‘ 秦晋之好’ ’ 看《 烛之武退秦师》
◆安徽 阜 南一 中语 文教 研 室 孙 阳 粮食 , 反而乘机攻打秦国。 晋惠公这种忘恩负义的做法
激怒 了姐 夫秦 穆公 ,双方 于公元 前 6 4 5年在 韩原 展 开
“ 秦晋之好” 一词现在用来形容美好 的姻缘 , 很多
人也 知道 这个 词源 自秦 晋两 国的相互 通婚 。 可是 , 历 史
的姐姐 ) 嫁给了他 。 后来 , 晋献公年迈 昏庸 , 宠爱骊姬 。 骊姬为了立 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 就陷害申生 、 重耳
和夷吾 。 结 果 申生 自杀 , 重耳 和夷 吾流 亡异 国。
夷吾请求秦国帮助, 并许诺说 : “ 诚得立 , 请割晋之 河西八城与秦。 ” 秦穆公接受了请求 , 派军 队护送夷吾
其 中的细心已经到了极致 ; 上面点缀着的凉亭 、 红庙 、 白塔 是从 旧金山唐人街买来 的——其中的精心已经 到了极致 。 于是 , 她同老伴儿时常在月夜并肩追忆北海 泛舟的日子 ,而带有浓郁的思乡之情的荷塘月色也会
清 晰地 出现在 学 生 面前 。 抬头 望去 , 那 北海 , 不 就 是一 轮相 思 的明 月吗 ? 在这 轮 明月 的沐 浴下 ,枣 核成 为千 里寄 相思 的有
而作者萧 乾也是“ 经她 指点” , 才“ 留意 ” 到 花 园的布 置的。 因此 , 从 客观角度来看 , 因为时久遗 忘 , 家乡的 味道其实 已经不是 当初那 种完整 的家乡 味道 了。 但 是, 家 乡味道仍在 ! 正是 因为这一缕 家 乡味道 , 才 使 得“ 民族感情 ” 这一宏 大语词在对 故土的依恋 中变得

第一讲《烛之武退秦师》-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第一讲《烛之武退秦师》-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1.代词,代人,代事,代 物: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2.语气词,表各种语气句 首或句中,(测度、反诘、 婉商、期望等)
3.连词(假设、选择)
巩固提高(文言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 2.忌不自信
(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精准解答
链接高考翻译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1.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4)《烛之武退秦师》中,写烛之武以一个假设否定秦国出兵的
合理性,并借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的句子是:____ ,
______

6
落实重点,巩固提高
化 旧 为 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
• 李密身份微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居于僻远之地。 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 母年老志气日微为辞拒,且曰:微祖母之力不能成人,愿听 臣微志。一篇《陈情表》其辞微,而旨意深远。
2. 齐孝公伐我北鄙。
3.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 求见二酋面责之。
2.齐孝公讨伐我国北部边境。
3.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也应 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名首领 当面指责他们。
文学提升
分析概括烛之武劝谏的特点 1.郑既知亡矣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若舍着郑以为东道主 4.朝济而夕设版焉 5.唯君图之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就可以多角度切入:
• ①烛子武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 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
金子总会发光的。
• ②如果没有佚之孤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 也没有施展的机会。
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精讲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精讲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烛之武退秦师》段落划分如下:1. 第一段:秦晋围郑。

主要介绍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为下文的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2.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主要描述了烛之武的壮年不遇之感和郑伯的勇于自责和善于做人思想工作,使得烛之武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3. 第三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主要展示了烛之武的雄辩之才,他运用高超的攻心术,成功说服了秦伯,让秦伯决定退兵。

这部分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既不卑不亢,又不刺激对方,更不失本国尊严,成功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

4. 第四段:晋师撤离郑国。

主要描述了晋军和秦军分别撤离郑国的情景,标志着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

以上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的段落划分。

二、文章赏析《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优美的历史散文,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详细描述了烛之武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说服秦伯退兵的过程。

文章结构严谨,前后照应,语言精练,人物形象鲜明,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好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秦晋围郑的紧张形势,为烛之武的出场做了充分的铺垫。

郑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而烛之武作为一位年迈的智者,临危受命,承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任。

这种背景设置不仅凸显了烛之武的英雄形象,也激发了读者对他如何退秦师的好奇心。

文章通过对话展现了烛之武的外交才能和智慧。

他与秦伯的对话既委婉又坚定,既考虑到了秦国的利益,又维护了郑国的尊严。

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让秦伯意识到亡郑对秦的不利,同时揭示了晋国的背信弃义。

这种攻心术的运用使得秦伯最终决定退兵,从而实现了烛之武的目的。

文章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来衬托烛之武的形象。

例如,郑文公的急切和佚之狐的举荐都展现了烛之武的重要性和非凡才能。

而晋文公在得知秦军撤退后的反应也间接证明了烛之武说辞的有效性。

文章以晋军和秦军分别撤离郑国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秦晋围郑的紧张形势,又展示了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让学生能够翻译和解读文章,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1. 原文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全文。

2. 词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解析。

3. 翻译练习:将文章中的重要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2. 阅读原文: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3. 词汇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翻译练习:让学生将文章中的重要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互相交流并纠正错误。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道理,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练习。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反思。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相关注释。

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解读文章。

3. 翻译工具:现代汉语词典、翻译软件等。

教学反思:本教案以让学生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为基础,通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

通过翻译练习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道理。

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分析古代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和实际应用。

3. 情境模拟:让学生分组讨论,模拟文中烛之武与秦师的对话,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兵法思想及文中重点词汇和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晋侯①、秦伯②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③,且贰于楚④也。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来又依附于楚国。

①晋侯:指晋文公。

②秦伯:指秦穆公。

周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是称其爵位;而“晋文公”“秦穆公”是称其谥号。

③无礼于晋:晋文公为公子时流亡各诸侯国,曾经过郑国。

郑原本是晋的附属国,但晋献公以后,晋开始衰落,郑转而依附楚国,所以当公子重耳来到时,没有以应有的礼遇相待。

④贰于楚:指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贰,从属二主。

)晋军①函陵②,秦军氾南③。

(晋国的军队驻扎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氾南。

①军:动词,驻扎。

②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北。

③氾南:氾水的南面,今河南省中牟南,也属郑地。

氾,fàn。

)[开篇虽只寥寥数语,对于全文却关涉极大。

它不仅暗示郑国危在旦夕,为主要人物的登台布置了背景,而且为烛之武游说成功埋下伏笔。

首先,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只关系晋国,而与秦国无关,为烛之武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

其次,秦、晋军队分驻两地,互不接触,为烛之武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一段交代晋秦围郑的原因,叙述秦晋的军事态势,说明郑国危如累卵的情势。

佚之狐①言于郑伯②曰:“国危矣,若③使④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

”①佚之狐:郑国大夫。

佚,yì。

②郑伯:郑文公,前672年至前628年在位。

③若:如果。

④使:派遣。

)[大敌当前,国难临头,佚之狐提出分化秦晋联盟的策略,又力荐烛之武赴此重任,由此见出佚之狐的超凡见识和知人善举,也从侧面渲染出烛之武超群的外交才干。

]公从之。

辞①曰:“臣之壮也,犹②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可是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事啦。

教资:高中语文教材梳理(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

教资:高中语文教材梳理(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教材梳理(文言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概说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标准解析⚫理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语法: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文言常识: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二、教材解读:主要内容:内容讲述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教学目标: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多种方式,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五)语言训练,加强实践(六)拓展延伸,提升素养(七)总结新知,回顾重点(八)分层作业,延伸学习教学设计举例:(一)导入:方式一:背景资料介绍导入(文字)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从郑国退兵。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

解读《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话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说话艺术。

首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语言的简洁性上。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简洁的语言,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例如,“烛之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他不畏惧任何困难,勇敢地抗击秦师。

”这句话表达出了烛之武的勇敢和坚强,而不用多余的语言。

其次,《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对比的使用上。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例如,“烛之武的勇敢和坚强,与秦师的恐惧和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表达出了烛之武和秦师之间的鲜明对比,而不用多余的语言。

最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比喻的使用上。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例如,“烛之武就像一把利剑,他的勇敢和坚强,可以把秦师击退。

”这句话表达出了烛之武的勇敢和坚强,而不用多余的语言。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说话艺术体现在语言的简洁性、对比的使用和比喻的使用上。

这些说话艺术不仅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而且还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读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读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赏读一、澜起伏的情节情节是人物塑造的载体,是突出作品主题的基础。

叙事文学缺乏情节性,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跌宕起伏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人物必然是单一而平淡的,人物形象必然是模糊而概念化的。

这样一来,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无疑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像山,不喜欢和平”。

看一看《蜡烛之剑退秦师》这篇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

“晋公秦伯围攻郑”、“晋军发信至陵,秦军发难”。

秦朝和金朝的军队正在逼近边境,并在城市的脚下。

郑和被包围在危险之中。

敌人强大,我软弱,迫在眉睫的战争不得不让人们为郑国感到冷汗。

然而,易志虎向郑波推荐的“国家危在旦夕,如果你让烛光武学见秦军,老师就会撤退”,这让郑波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一线希望。

当人们满怀期待地等待“救世主”挺身而出,扭转局势时,谁知道他拒绝了:“部长没有男人强壮,现在他又老又无能了。

”这番怨言使人们刚刚燃起的救国之火突然熄灭,郑和似乎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当郑波真诚地表示“这是少数人的错”的歉意,并表示“郑虽死,儿子也不利”时,朱之武深邃而正直的《许志》,让我们再次看到了郑的希望。

“晚上发泄”的动作既紧张又刺激。

烛光和秦波之间的口角和巧妙的搏斗也是一步步悬念和震撼。

当“秦波说与郑仁孟谈判的尘埃落定”时,读者们垂头丧气的心松了一口气。

秦国不仅没有进攻郑国,而且出兵“保卫郑国”。

戏剧性的变化和意外的结局增加了情节的喜剧效果。

秦国退出后,“请攻”的建议使秦晋关系再次紧张。

金公的“不人道”、“无知”和“不武”的真相,以及他不战而退的事实,最终使郑国华变得危险,给读者敲响了警钟。

轻松曲折的情节构思与设计,让读者感受到《过山车》的阅读刺激与愉悦。

情节的起伏和叙述的放松无疑是本文的艺术魅力所在。

欣赏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读一本古老的历史传记,不如说是看一部悬疑而精彩的现代战争小说。

刘志基在《世通杂说商》的《左传》中评论了《左传》的叙事特点:“跌宕起伏而非群体,纵横而自满。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赏析【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翻译】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

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

”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

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

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一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

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教材分析一、选文定位与选文特色1、选文在教材中的位置《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记叙性散文。

还选入了《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两篇文章。

本文描写了烛之武在郑国面临秦晋两相夹击之计,不顾个人安危,利用出色的说服能力促使秦国退兵,拯救了国家的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文学习提出的标准包括: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篇文章被选入教材,作为古代记叙散文学习,其原因就在于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篇文章,学习到言语的智慧,感受到高超的叙事技巧。

2、选文特色①篇幅短小,用语精炼但又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师》从字数上来说非常少,不过寥寥数百字,但短小精悍,完整的表现了整个故事,第一段描写背景,即:“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表现了郑国危险的局面,接着佚之狐引出烛之武,烛之武不顾个人恩怨,“夜缒而出”面见秦君。

接下来便是文章的高潮部分,烛之武利用一番高超的技巧说动了烛之武,最后“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而晋国也退了兵。

综看整篇文章,开端—发展—高潮部分都具备,短小精悍。

②注重写作技巧。

本文虽然短小,但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却使用了很多叙事的技巧,例如伏笔,文章第一句交代背景时便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郑国与秦国并没有直接的矛盾,这便为后文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再例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了秦晋之间的貌合神离的关系,与下文晋国撤退时所说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相照应。

另外,本文在详略安排上非常得当,本文着重描写的是烛之武劝退秦军的过程,因此着重描写的便是烛之武见到秦君之后发生的事,而对前后之事只是稍加带笔略过,对于各方人的看法,烛之武前往秦军营的过程一字未提,这种安排便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文章主体的突出,保证了文章的纯洁不繁杂。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位名将烛之武,他以智谋过人、勇猛无畏而闻名于世。

在一次与强大的秦国作战的过程中,烛之武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功退敌。

本文将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的解析,揭示烛之武的智慧、勇气和决策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一个关键细节是他善于伪装和隐匿实力。

在与秦国交战之际,燕国兵力明显不如秦国,燕国军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烛之武深知自己的实力,因此他采取了虚张声势的战术,制造假象,使得秦国误以为燕国有着强大的后援,从而放松了警惕。

通过这种伪装,烛之武成功引诱秦国军队进入埋伏圈,实施出奇制胜的计谋,打乱了秦军的部署,给燕国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烛之武退秦师的文中细节还体现了他对地形的敏锐洞察和善于利用地利的能力。

在战争中,地形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能否善加利用地形将直接影响到军事行动的成败。

烛之武深谙此道,他在事前对战场地形进行了详尽的侦察,找到了适合设置伏兵的地点,并在合适的时机展开了进攻。

这种对地形的敏锐洞察和善于利用地利的能力,使得燕国军队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有效地压制了秦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除此之外,烛之武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果断和决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一次次危急的情况下,烛之武能够泰然处之,不慌不乱,心思敏锐,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的果断决断不仅挽救了燕国军队于危难之中,而且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种果断和决断的品质,使得烛之武成为燕国军队的不可或缺之人,也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的细节描写真实而生动,展现了烛之武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所具备的智慧、勇气和决策能力。

他善于伪装和隐匿实力,善于利用地形的优势,果断决断的行动,使得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燕国军队的中流砥柱。

烛之武的传奇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愿我们都能像烛之武一样,勇往直前,勇敢无畏,迎接挑战,创造辉煌的人生。

高中语文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劝说策略解读

高中语文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劝说策略解读

义利互现,以利服人——《烛之武退秦师》劝说策略解读《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左传》的经典文章,有着广阔的阐释空间。

角度各异的解读分析文本层出不穷,为观察、分析烛之武的故事和春秋时代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试图聚焦文章中郑国君臣之间、郑国和秦晋之间的利益关系,透视郑伯恳求烛之武及烛之武游说秦君的话语策略及其背后的“义利”思考。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春秋时代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进攻,命悬一线。

国君郑伯求助于烛之武,他和烛之武的君臣对话是本文的第一处高潮。

此处语言精练,耐人寻味。

说服烛之武出使,面见秦君,游说秦君退兵,是郑伯谈话的主要目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烛之武拒绝,因此郑伯必须给烛之武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这个理由便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面对郑伯的态度先是婉拒,理由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自己年轻时比不上别人(不被重用),如今老了更不能有所作为了。

他的表达节制、得体,但抱怨、指责之情不言而喻。

年轻时烛之武的追求和自我期待并未实现。

尽管他的才干应该是为人所知的,佚之狐就知道这一点,否则怎么会推荐烛之武说秦呢!面对烛之武的抗议和拒绝,郑伯直面问题,回应分为两层:首先认错,“是寡人之过也”,接着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伯既没有虚情假意地笼络,也没有煽情地宣传鼓动,而是指出郑国的存亡和烛之武的个体利益息息相关。

话语中郑伯站在烛之武的角度为其考虑,突出烛之武个体的利害安危,自然更能触动烛之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烛之武想必深谙这一道理。

郑伯的话语省去了一节重要的逻辑链条:若你拒绝出使游说秦君退兵,郑国必然被秦晋灭亡。

而省略的这个链条充分凸显了烛之武的价值和作用(即烛之“利”),同时也暗示了秦国在秦晋围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烛之武应该读出了郑伯的潜台词:对自己的认可、褒扬、期待,尽管无法认定这是不是郑伯的肺腑之言,但是权衡之后,烛之武接受了郑伯的请求。

二烛之武游说秦君是本文的第二处高潮。

烛之武怎样劝退秦师

烛之武怎样劝退秦师

烛之武怎样劝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胆大、心细、沉稳、不畏危难的英雄形象——烛之武,令我们折服。

正如有的文章评论的那样:“烛之武临危受命,不惧艰险,不卑不亢,善于辞令,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可是细细地品读全文,不禁疑惑顿生:烛之武面对的是强大无比的秦军,仅仅凭借这些品质就能劝退吗?偌大的一个郑国,具有“烛之武式”品质的不止一人吧,那为什么只派烛之武去呢?带着这些疑惑让我们再回到文本中去,细究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

当“晋侯、秦伯围郑”之时,所有的郑国人都应该知道“国危矣”,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不应该不知道。

按常理,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更何况一郑国大夫。

此时,有力的出力,有谋的出谋。

佚之狐就出了一计策,他了解烛之武具备退秦师的能力和品质,于是就将其举荐给郑文公。

当郑文公找到烛之武时,烛之武却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为由来推辞。

当然面对强大的秦师,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谁也会胆怯,烛之武不是神当然会推辞。

再者,军中无戏言,如果烛之武退不了秦师,怎么办?后果不堪设想。

也可能烛之武“以进为退”,虽然他能言善辩早已闻名郑国,但是年轻时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七十多岁,国难当头时才被佚之狐举荐,自然是满腹牢骚,故“辞”。

以此可以见出烛之武绝非那种国难当头,能够赴汤蹈火的“革命”志士,也绝非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仁德之人。

那烛之武又怎么“夜缒而出”“见秦伯”呢?关键不是郑文公的道歉,而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句话,此话的重点不是国家利益,而是牵涉到个人的利害关系。

作为郑国大夫的烛之武,自然明白,坐稳了郑国的大夫之位,前提是郑国存在;一旦郑国灭亡,秦晋是不会再起用一个亡国之夫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的功名利禄,一切的理想抱负,甚至身家性命,都会付之一炬。

烛之武在“见秦伯”之后,从两个层面来劝说秦穆公的。

首先,处处为秦着想,亡郑对秦没有好处,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伯分析,主要利用秦晋的矛盾。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由于郑文公缺乏政治远见,重耳过郑时,未以礼相待,导致晋国后来的记恨,同时也给了晋国攻打自己的理由。
②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人物形象分析
烛之武是何许人呢?从佚之狐的推荐不难看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从文中他的自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中可以看出,他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一直没有得到国君的重用,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人。所以,当郑伯召见他让他去秦军解围时,他才说出这样心怀怨气的话。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郑伯倒是有明君之度,面对烛之武的抱怨,他没有生气,先是为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而道歉,紧接着他晓以利害——“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于是,得到郑伯认可的烛之武欣然前往,“夜缒而出”,单枪匹马,去见秦伯。
文中有三个假设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三个疑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其意义何在?这不难理解。假设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劝说方式,它从反面入手,预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甚至有意识地渲染这种结果,就会加强说服的效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其实就是“郑国灭亡对您是没有好处的”,隐含的意思就是郑国灭亡的最大赢家是晋国,秦国没有任何收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是预想一种美好的未来,其实对于秦来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好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烛之武说“君亦无所害”,这是很恰当的表述,如果此处说“君亦有所利”,那就太托大了,反而会引起秦伯的警觉,说“无所害”,是一种“底线”,意思是“至少对您没害处”,这其实为秦伯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再看第三处,“若不阙秦”则是预想一种严重的后果,“阙秦”并非事实,只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对秦国不利的结果,烛之武是想说:不损害您的利益,损害谁呢,反正郑国已经灭亡了。至少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它直接将秦国与晋国的利益矛盾摆在了历史的前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晋侯①、秦伯②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③,且贰于楚④也。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来又依附于楚国。

①晋侯:指晋文公。

②秦伯:指秦穆公。

周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是称其爵位;而“晋文公”“秦穆公”是称其谥号。

③无礼于晋:晋文公为公子时流亡各诸侯国,曾经过郑国。

郑原本是晋的附属国,但晋献公以后,晋开始衰落,郑转而依附楚国,所以当公子重耳来到时,没有以应有的礼遇相待。

④贰于楚:指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贰,从属二主。

)晋军①函陵②,秦军氾南③。

(晋国的军队驻扎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氾南。

①军:动词,驻扎。

②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北。

③氾南:氾水的南面,今河南省中牟南,也属郑地。

氾,fàn。

)[开篇虽只寥寥数语,对于全文却关涉极大。

它不仅暗示郑国危在旦夕,为主要人物的登台布置了背景,而且为烛之武游说成功埋下伏笔。

首先,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只关系晋国,而与秦国无关,为烛之武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

其次,秦、晋军队分驻两地,互不接触,为烛之武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一段交代晋秦围郑的原因,叙述秦晋的军事态势,说明郑国危如累卵的情势。

佚之狐①言于郑伯②曰:“国危矣,若③使④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

”①佚之狐:郑国大夫。

佚,yì。

②郑伯:郑文公,前672年至前628年在位。

③若:如果。

④使:派遣。

)[大敌当前,国难临头,佚之狐提出分化秦晋联盟的策略,又力荐烛之武赴此重任,由此见出佚之狐的超凡见识和知人善举,也从侧面渲染出烛之武超群的外交才干。

]公从之。

辞①曰:“臣之壮也,犹②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③。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

可是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事啦。

”①辞:推辞。

②犹:尚且。

③已,同“矣”。

)[烛之武婉言推辞,表面上是说自己年纪衰老,无能为力,实际上是借此以泄其长期不得重用的怨愤。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①,今急而求子,是②寡人之过③也。

然④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⑤之。

(郑文公说:“我没能早先重用您,现在有急难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但是郑国灭亡了,对您也很不利啊。

”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②是:这。

③过:过错。

④然:表转折,然而。

⑤许,答应。

)[郑文公先勇作自我批评,接着话锋一转,以亡国之害婉劝。

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毅然赴任。

国难当头,郑国君臣化解矛盾,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第二段写佚之狐提出瓦解秦晋联盟的破敌之策,烛之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接受出使秦军的使命。

夜缒①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②知亡矣。

(夜里,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墙上掉下去。

见到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军队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

①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②既:已经。

)[烛之武说秦,先以哀兵出之,坦陈在强国面前,郑国必亡,求得秦穆公同情。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①。

(假若灭了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①执事:左右办事的人。

不说麻烦您,而说麻烦您部下办事的人,是对对方的尊敬。

)[接着出人意料,不是站在郑国的立场,请求秦国退兵,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直言如果亡郑于秦有益,则请秦国进军。

烛之武仿佛不是郑国的说客,倒是秦国的谋士,这便迎合了秦穆公的心理,能够博取他的好感。

又避开了出使的目的,不谈如何使郑国不亡,而谈郑国该不该亡,解除了秦穆公的戒心。

可见烛之武游说策略的高明。

]越国以鄙远①,君知其难也。

焉②用③亡郑以陪④邻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秦如果越过邻国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很困难的。

为什么因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晋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①鄙远:以远国为边鄙。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里代指郑国。

②焉:何,为什么。

③用:因,介词,表原因。

④陪:增加。

⑤邻:邻国,指晋国。

)[从地理位置分析:秦在西,郑在东,晋居秦郑之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不需要亡郑,亡郑于秦无益。

从结果分析:“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厚晋必薄秦,亡郑于晋有益,于秦有害。

独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从反面申述,说明郑不可亡。

]若舍①郑以为东道主②,行李③之往来,共④其⑤乏困⑥,君亦无所害。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往客宾的主人,贵国使者往来,郑国供给他们食宿,这对您秦国也没有什么害处。

①舍:放弃。

②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在秦东,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使者。

③行李:出使的人。

原写作“行吏”,后习惯写做“行李”。

④共:ɡōnɡ,同“供”,供给。

⑤其:指代使者。

⑥乏困:指食宿方面的不足。

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

)[“舍郑”“君亦无所害”,这是从正面分析:存郑对秦有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①矣,许君焦、瑕②,朝济③而夕设版④焉⑤,君之所知也。

(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把焦、瑕这两座城池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抗拒秦国,这是您所知道的。

①赐:恩赐,这里指秦穆公于周襄王三年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立为国君的事。

②焦、瑕:晋国两邑名,都在今河南陕县附近。

③济:渡河。

④设版:指版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⑤焉:于是,在那里)[从历史事实分析,晋忘恩负义,出尔反尔,“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言下之意是,晋这样的盟友不可信,秦不可与晋结盟,助晋灭郑必不得好报,提醒秦别忘历史教训。

]夫晋,何厌之有①?既东封②郑,又欲肆③其西封,若不阙④秦,将焉⑤取之?阙秦而利晋,唯⑥君图⑦之。

”(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他在东边把郑国成为他的边邑以后,就会再向西扩大它的边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总之,灭掉郑国,就会使秦国受到损害而使晋国得到好处,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吧。

”①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的倒装,厌,满足。

之,起前置宾语的作用。

②封:疆界。

这个“封”字,用作动词,“封郑”,以郑国为边境;下一句的“封”字,用作名词。

③肆:延伸、扩张。

④阙:quē,侵损、削减。

⑤焉:哪里。

⑥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⑦图:考虑。

)[从晋国本性分析,“夫晋,何厌之有?”晋欲称霸诸侯,“既东封郑”,必将“肆其西封”,故从战略上看,晋不是秦之同盟,而是秦之最大威胁,是郑与秦共同的敌国。

]秦伯说①,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②戍之,乃还。

(秦穆公听了这番话,很高兴,和郑国订立了盟约。

委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等人守卫郑国,于是秦军就撤回了。

①说:同“悦”。

②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都是秦国大夫。

杞,Qǐ,姓。

逢,Pánɡ,姓。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游说成功。

综观烛之武说辞,内心里处处为着郑国,但言词间却又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晓之利害,陈之得失,有理有据,深刻透彻。

说明郑不仅不能亡,不仅应该存,而且与秦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

穆公不由不心悦诚服,使秦终于与郑由交战国变成同盟国。

]第三段写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多个角度陈述利害得失,不仅说服秦穆公撤军,而且促成秦国与郑国联盟。

子犯①请击之②。

(子犯请求按原计划进攻郑国。

①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舅,“子犯”是其字。

②之:指郑国。

)公曰:“不可。

微①夫人②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③而敝④之,不仁;失其所与⑤,不知⑥;以乱易⑦整,不武⑧。

吾其⑨还也。

”(晋文公说:“不行。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达今天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同盟国内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符合武德。

我们还是回去吧。

”①微:没有。

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②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③因人之力: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最后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因,依靠。

④敝:损害。

⑤与:结交,亲附。

⑥知:通“智”。

⑦易:替代、改变。

⑧不武,不符合武德。

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⑨其:表祈使语气的副词,还是。

)亦去①之。

(于是晋国也撤离了郑国。

①去:离开。

)[写晋国撤军,交代战事结局,呼应开篇“师必退”。

子犯主张继续攻郑,晋文公看出秦郑已经结盟,此时攻郑实际上是与秦交战,而与秦交战尚不到时候,道义上也说不过去,于是果断决定撤军,对比中见出二人战略眼光的高低。

明明是与秦交战力不从心,却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体面下台,这样不会挫伤士气,又足见晋文公机智。

]末段交待秦国撤兵之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军,郑国得以解围转安。

《荆轲刺秦王》课文解读秦将王翦破赵①,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②地,至燕南界。

(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又向北进军攻城略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①王翦破赵:事在公元前228年。

②略:掠夺,夺取。

)[文章开始用简洁的语言交代“行刺”发生的背景,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情节的展开定下了悲壮的基调。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①曰:“秦兵旦暮②渡易水③,则虽欲长侍④足下⑤,岂可得哉?”(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①荆卿:荆轲。

卿,对人的敬称。

荆轲,卫国人,游于燕,燕处士田光将其荐于燕太子丹,二人商定行刺秦王之事。

②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

③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④长侍:长久侍奉。

⑤足下:对人的敬称,相当现在的“您”。

)荆卿曰:“微①太子言,臣愿得谒②之。

今行而无信③,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向您请示了。

假如现在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①微:同“非”,无,没有。

②谒:请求,禀告。

③信:凭信之物。

)夫今樊将军①,秦王购②之金③千斤,邑④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⑤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⑥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①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期,原名桓齮,秦国重要将领,因兵败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於期,wūjī。

②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

③金:当时以铜为金。

④邑:封地。

⑤督亢:地名,现在河北省涿州东南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