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测试+导学案-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也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

本次课程将重点介绍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与历史。

二、科技1.明朝的科技成就明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这些科技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明朝的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明朝时期的造纸术在技术上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使得书籍的出版和传播更加便利。

3.明朝的印刷术明朝的印刷术在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4.明朝的火药明朝的火药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在民用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5.明朝的指南针明朝的指南针在航海和导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三、建筑1.明朝的建筑风格明朝的建筑风格以宏伟、精美、庄重而著称,代表作品有紫禁城、明十三陵、天坛等。

2.明朝的宫殿建筑明朝的宫殿建筑充分体现了封建王朝的尊严和权威,建筑结构精湛,装饰华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3.明朝的陵墓建筑明朝的陵墓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代表作品有明十三陵,体现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高超技艺和艺术价值。

4.明朝的宗教建筑明朝的宗教建筑多样丰富,包括佛教寺庙、道教观寺、伊斯兰清真寺等,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独特魅力。

四、文学1.明朝的文学成就明朝的文学在诗词、小说、戏曲等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代表作品有《西厢记》、《红楼梦》等。

2.明朝的诗词明朝的诗词以豪放、清新、婉约而著称,代表诗人有辛弃疾、杨万里等,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

3.明朝的小说明朝的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代表作品有《西厢记》、《金瓶梅》等,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学习目标】①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②掌握明长城和明朝北京城的基本情况。

③了解明朝小说和戏剧的代表作品及主要内容,明确其思想艺术特点。

【自主学习】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1)作者:_____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2)内容: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3)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1)作者:______。

(2)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3)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

3.《农政全书》(1)作者:明代科学家_______。

(2)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3)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_____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下图是《明长城示意图》,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有哪些变化?1.明长城(1)修建目的:防御北方____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

(3)历史地位: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_____,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4)作用:成为各民族____的纽带。

2.北京城(1)迁都: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成祖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2)布局:明朝北京城有宫城、_____、内城和_____。

宫城即_____,是北京城的核心。

(3)建筑: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

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1.小说小说时间作者内容地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______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是我国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元末明初______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优秀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明代中期______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富于________色彩的神话小说2.艺术: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___》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

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

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B.莫高窟C.颐和园D.万里长城2.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独创性的象征。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3.一位外国朋友希望能游览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他应该去()A.沈阳故宫B.北京故宫C.万里长城D.避暑山庄4.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存的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修建于()A.秦朝B.战国C.明朝D.清朝5.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大唐西域记》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水浒传》6.明清之际,我国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有()A.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B.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C.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D.苏轼、柳永、李清照7.这部书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8.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E.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9.某古书的提要写道:“明,徐光启撰……总括农家诸书。

”据此可知,该古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0.下列不属于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是()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孙悟空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汤显祖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及答案

导学案年月年级科目初一历史课题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编号016B 主备人李永春修订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了解明长城、北京城的修建情况和建筑特色。

◆掌握古典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了解明朝戏剧艺术的发展。

学习重难点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了解明长城、北京城掌握古典小说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堂同步导案一、课前预习1.(2018湖南衡阳)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胜利学或医学奖。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

它是【D】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2.(2018广东)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D】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3.(2018山东济宁)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C】①《本草纲目》②《天工开物》③《伤寒杂病论》④《九章算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二、合作探究、展示【知识点●科技名著(重点)】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李时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出身于医药世家,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在实践中细心地治疗病人,因此医术提高很快。

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

(2)创作过程: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人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

他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内容:《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

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3.右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A.发明指南针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本草纲目》D.编著《天工开物》4.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 )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6.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 )A.赵州桥B.大运河C.北京故宫D.长城7.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 )①起止地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③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8.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曹操煮酒论英雄9.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都运用丰富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B.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C.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D.都具有反封建思想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以及文学艺术。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领域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历史背景,对我国古代科技、建筑和文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认识这些领域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技成就的原理及其影响,建筑和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知识与能力】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归纳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由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多媒体展示图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

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何时修筑的,修筑的目的是什么?知识点一:科技名著【新知导学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多元导入】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知识点二: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导学案
班级:姓名:座位号: .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明朝建筑,科技和文化的学习,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学习重点】
明朝科技巨著,小说成就
【学习难点】
知识点较多,一些知识不能深入介绍,对自学能力有要求。

【学习过程】
一.科技名著
科技名著成书时间作者内容评价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东起,西至。

长城处于北方地区与
地区的连接线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
明北京城有、、、。

宫城即。

北京城平面呈“”字状,由一条纵贯南北,并以这条中轴线展开。

三.小说和戏剧
小说戏剧成书时间作者内容评价。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建筑与文学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明朝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建筑风格的演变,以及文学创作的繁荣。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事件和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科技、建筑与文学方面的具体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建筑风格和文学创作,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建筑风格和文学创作。

2.教学难点:明朝时期科技、建筑与文学方面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建筑风格和文学创作。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明朝时期科技、建筑与文学的特点和成就。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朝时期科技、建筑与文学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

史海拾贝宋应星买书的故事宋应星十五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

每见到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没有《梦溪笔谈》。

他一边往回走,一边想找本书真难呀!,只听“哎哟”一声,撞到前面一个行人身上,再看地上,已经撒了许多米裸。

他连声道歉,急急忙忙地弯下腰帮那位行人检米裸。

检着检着,眼前一亮,包米裸的废纸上竟有《梦溪笔谈》一行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忙向那人询问米裸是从哪儿买的,之后一口气跑出好几里路,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追上了卖米裸的老汉,要出高价买老汉包米课的废纸。

老人见他爱书心切,就拿出一本旧书给了他,原来是部残本的《梦溪笔谈》,书少了后半部。

老汉告诉他这书是清早路过南村纸浆店时向店老板讨来的。

宋应星又一路跑着赶到纸浆店,可那后半部书已经和别的旧书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准备打成纸浆。

宋应星拉住店老板的手,急切地说:“求求您,帮忙把《梦溪笔谈》那本书从水池中捞上来吧。

”说着,他摸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摆在老板面前,又脱下衣服抵作酬金。

老板不解地说:“孩子,这一池废书也不值这些钱啊!”宋应星向老板讲述了自己找这本书的经过。

老板被这种求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赶忙让工匠下水池从散乱的湿纸堆中找齐了那半部书。

宋应星捧着湿淋淋的书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页页分开,晾干,装仃好。

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书!宋应星从《梦溪笔谈》这部科学著作中学到了天文、数学、植物、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写《天工开物》一书莫定了坚实的基拙。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导学案课前准备:1、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有哪些内容?2、宋元时期的科技成绩有哪些?3、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学习目标1、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科技、建筑与文学的发展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的一些知识点。

1.明代科技发展:-明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包括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以及用于导航的航海图等,这些发明对于后来的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代农业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如耕牛、水稻的引种、水利工程的发展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明代还发展了许多其他领域的科技,如矿山开采技术、冶炼技术、制瓷技术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2.明代建筑:-明代建筑融合了古代建筑传统和新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独特。

明代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等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品。

-明代建筑注重规划和布局,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材料采用了灰砖、青砖等新材料,使建筑更加耐久、美观。

-明代建筑在建筑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如结构更加牢固、施工技术更加先进。

3.明代文学:-明代文学以文言文为主,既有官方文学,也有民间文学。

官方文学尤以诗、词、曲为主,民间文学则以小说、戏剧等为主。

-明朝四大文学家是杨慎、谢逸、袁宏道和杨深秋,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杨慎的《雷峰塔记》、谢逸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袁宏道的《修短合篇》、杨深秋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明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明朝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明代的教育与科举制度:-明朝重视教育,将教育纳入国家管理范围,普及了教育的机会。

创办了许多学校,如国子监、书院等,为后来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明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对于明朝文化的传承和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说,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的发展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姓名班级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3.知道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学习过程: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

(28分钟)1、认真朗读课本P76-83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

(9分钟)2、完成自学思考题。

(8分钟)(1)《本草纲目》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2)《天工开物》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3)《农政全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是什么 ?(4)找出明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以及明代北京城的布局和特点。

(5)明朝的三大小说是什么?它们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 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

(9分钟)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具有什么时代特点?为什么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落后于世界?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

(5分钟)1.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2.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真人秀节目。

该节目通过记录现代人重现古代技术与工艺过程,实现现代人对古代匠人的理解。

节目以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书籍的名字命名。

这部书应该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某出版社将《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

这类古籍是()A.医学著作B.史学著作C.文学著作D.科技著作4.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筒车②《窦娥冤》③《农政全书》④“交子”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5.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造新的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雍正帝D.康熙帝6.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内容及影响。

2.以长城和紫禁城等建筑为例,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3.掌握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以及明朝小说的突出成就。

学习难点:科技名著出现的原因和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

【自主学习】1、科技名著(1)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经过27年编写出这部规模空前的著作。

该书总结了我国,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

这部书被誉为。

(3)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

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2、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为了,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西至,总长万余里。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代修筑的。

(2)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明朝的北京城有、皇城、和外城。

在北京城的建筑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

3、小说和戏剧(1)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

是我国小说的开山之作。

(2)是元末明初的另一部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是。

该书描写了宋代梁山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3)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一部富于______________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4)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

4、明朝时期,出现了书法名家,绘画名家等。

【合作探究】想一想,明朝时涌现出多部优秀科技巨著的原因有哪些吗?明朝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达标检测】1.小军在旅游时发现一株很特别的植物,他想知道这株植物有没有药用价值,查阅什么书,可以知道答案()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本草纲目》——张仲景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每课一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每课一测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C.宋朝时期D.明朝时期2.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这一古代建筑是()A.赵州桥B.天坛C.都江堰D.长城3.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4.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D.都提示了封建社会的必然崩溃5.如图是某著作的局部,它反映了()A.西方宗教在中国的传播B.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C.明末出现西学东渐现象D.欧洲出现东学西渐现象6.小王是2008年中国奥运会期间的志愿服务者,他在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北京的历史文化。

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帝居住地紫禁城C.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7.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A.罗贯中﹣﹣《三国演义》B.徐渭﹣﹣《牡丹亭》C.曹雪芹﹣﹣《红楼梦》D.施耐庵﹣﹣《水浒传》8.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A.大闹天宫《西游记》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C.黛玉葬花《西厢记》D.武松打虎《水浒传》9.书中强调:“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明代科技巨著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10.“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测试+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知识点+测试+导学案

【知识梳理】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1明朝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明朝的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长城1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侵扰。

2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1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朱棣“靖难之役”胜利后,1421年迁都北京。

3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

是木匠蒯祥(kuǎi)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小说和艺术1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成书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运用白话文描写故事进程和任务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西游记》出现明中期,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书法绘画明朝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

1戏剧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课前预习】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0、明朝书法名家,绘画名家。

11、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同步测试】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明朝时期,收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科技名著二、明长城和北京城2.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西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3.北京城:时修建,基本建成,正式迁都。

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

三、小说和戏剧4.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5、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

1.“暑天吐泻,用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共研为末。

每服一、二钱,淘米水调服。

”这句话最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3.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A.《韩非子》B.《兰亭集序》C.《窦娥冤》D.《农政全书》4.“明朝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下列符合条件的是①《本草纲目》②《天工开物》③《三国演义》④《农政全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明朝中后期,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在传统科学领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仍有其极其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常年跋涉在外采集药物,搜集民间药方,常常是…………他查阅了800多种书籍,花了近30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这部不朽的药物学巨著。

材料二“该书共3卷18篇,全书文学简洁,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书中还配有123幅生动插图,把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

这部书17世纪末传到日本,20世纪时作为著名的科学经典著作被介绍到很多国家。

材料三: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农本、田制、水利……等12类,基本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写成的“不朽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该书”指的是哪一本书?其作者是谁?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什么?(3)材料三描述专著的作者是谁?为何专著?(4)古代科学家的成功人生对你有什么启示?1.【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这是药方,这句话最可能出自《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写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这部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科技方面包括农学、医学、手工业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建筑方面主要介绍了故宫和长城等著名建筑;文学方面则以《西游记》和《水浒传》为代表,介绍了明清小说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情况,对明朝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特点。

2.教学难点: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的专业名词和概念。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自主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

3.课外资料:关于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论文、书籍等。

4.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下册历史精品导学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七年级下册历史精品导学案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2.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归纳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1.______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________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________和________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当时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________”。

3.________的《农政全书》是一部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________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合作探究】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英]李约瑟(1)李约瑟为什么给予《本草纲目》如此高的评价?(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明朝还有哪些科技名著,这些名著的作者是谁。

(3)结合教材知识,思考一下为什么明朝会涌现出这么多的科技名著。

【基础梳理】1.明长城(1)修筑目的:防御北方________贵族南扰。

(2)概况:明朝建立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3)特点: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设施完善、工程质量坚固。

(4)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________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建立了许多____________,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北京城(1)修筑: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筑的。

明成祖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2)布局:明北京城由________、皇城、内城、外城构成。

(3)特点①整个平面呈“____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对称展开,均衡布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识记《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点及其地位2.知道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北京城的布局特点,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3.归纳明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知道《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学习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学习难点】由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__是明代最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出《_______________》,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________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是一部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3.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___________巨著。

4.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________。

5.北京城是在_________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有宫城、_______、内城和外城。

6.(1)《》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__________。

(2)《》是元末明初另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_。

(3)《》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______________色彩的神话小说。

(4)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

7.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绘画名家等。

二、合作探究《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都是明朝时优秀的科技巨著,你知道这一时期科技巨著涌现的原因有哪些吗?三、练习巩固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本草纲目》——张仲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梳理】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技名著
1明朝的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2明朝的宋应星,编写了《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了《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明长城
1目的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侵扰。

2起止点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影响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1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朱棣“靖难之役”胜利后,1421年迁都北京。

3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

是木匠蒯祥(kuǎi)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小说和艺术
1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成书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运用白话文描写故事进程和任务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西游记》出现明中期,作者吴承恩,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书法绘画
明朝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

1戏剧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课前预习】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0、明朝书法名家,绘画名家。

11、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同步测试】部编历史七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明朝时期,收集了1800多种药物,11000多个药方的“医学巨典”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3、明长城蜿蜒六千余千米,气势宏伟。

明朝修建长城主要是为了()
A.军事防御
B.旅游观光
C.交通运输
D.防沙挡水
4、下列关于我国明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
B.《水浒传》——施耐庵
C.《西游记》——徐光启
D.《牡丹亭》——汤显祖
5、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A.制成“麻沸散”
B.编写《伤寒杂病论》
C.编写《千金方》
D.编写《本草纲目》
6、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这部名著是()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牡丹亭》
7、明清时期的戏剧表演成为人们重要的文化活动,明朝时期最著名的戏剧作品是()A.《窦娥冤》
B.《牡丹亭》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8、《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它反映了明代()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事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请问明朝时期,北京是在______基础上建立的()
A.辽上京
B.金上都
C.元大都
D.秦咸阳
10、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的框内填出明长城的东西端点。

(2)明朝为什么重修长城?
(3)你认为长城的修建会产生哪些作用?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编纂了哪部科技名著?有何价值?(2).图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后人对此书有怎样的赞誉?
(3).图二中所引的一段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
参考答案:1-9 D A A C D C B B C
10、(1)东鸭绿江西嘉峪关
(2)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侵犯
(3)防御蒙古族的入侵,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11、(1)李时珍。

明代。

《本草纲目》。

是一部药物学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肺腑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宋应星。

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